明盐喊了两声,没有回应。“人呢。算了。”又抬高声音:“真不在啊?你要错过观摩18.8的机会了!”
谢元简直恶向胆边生。神经病啊!
听到明盐哼着歌洗上了,他迅速穿好衣服抱着自己的东西跑出去。
次日晨起退了房。即将离开民宿转场需要见人的工作场合,明老师终于穿上了助理千里迢迢送来的羊绒背心,装装温文儒雅。他们按沈一念转述的路线走到一个烟酒超市,门口满地成山快递包裹,两个小工正在分拣。
谢元进去找老板:“您好,打听一下,我们要去仁麓村找钟老师。”
老板“哦哦”着起身,从柜台里出来:“你们就是钟老师的客人,他老婆昨天跟我打电话说了。”他领他们走到门口,对那两个小工说:“这两个是找钟老师的,你们等下谁去仁麓?小林?小林你给他们带过去。”
老板又张罗着找了两把塑料凳子给他们坐。明盐一坐,发现自己屁股底下那把椅子裂了,只有三只脚能承重。谢元起身给他找了另一把三只脚的,叠起来补强一块坐。明盐玩笑道:“我跟张爱玲也差不多了。”
钟老师家住在村子深处,从汽车站只能坐到村口,下车还得走很远。翻山有捷径,他们两口子有空的时候,愿意自己走山路过来县上。但考虑到两个城里的年轻人,又带着行李,所以拜托送快递的灵活小车把他们捎进去。
小工分完快递,装进不同的竹筐里,竹筐架到烧柴油的三轮拖车上。开车送快递的小工自称小林,让他们坐在车斗最里的一条铁板上,背靠驾驶座,背包放在座位底下。最后在车尾拉了两条铁链把竹筐兜住。
小车颠颠开起来,拖着一道黑烟,长度可达五十米。这车本质是个拖拉机。谢元闭着眼睛脸色发白。
“你晕车?”明盐察觉他不太对。
谢元摇头,不想说话。还好他起晚了没吃早饭,不然这会可能已经吐了。
明盐把脚下两个放倒的背包拖出来摞着,用快递的竹筐抵住。他牵着谢元让他坐在背包上,面对着自己:“正着坐可能会舒服一点。”谢元把额头抵在他胸前,五脏翻江倒海。
明盐回头问小林:“请问还有多久?”
小林也很好说话,“我先送你们啊,忍一忍,这路没办法。开快了打滑。”
其实不是路的问题,是这个车平地也突突地晃,这话谢元没法说。明盐低头拍着他哄:“没事啊乖。一会就好了。”
谢元想说你别拍了,拍得更难受……但明盐好心好意,他也就没把那只手拂开。“我没事。谢谢你。”
晕车的路太漫长了。快递小……拖拉机停在钟家的院门口,小林喊:“陶阿姨你的快递,还有客人嗷。”
小林绕到车斗后方拿钟家的快递,明盐从侧面把两个包扔下车,自己也跳下去,再回头来接谢元。谢元已经被晕车整得身心崩溃,明老师拉他的手、把他接在怀里都没起荨麻疹。
钟老师出来了。“小明和小谢是吧?欸这是怎么啦?”
师娘陶阿姨也出来了:“晕车了?哎……早知道就不该让你们搭这个车进来,给孩子难受的。欸,老钟!你拿一下快递。”
家里给他们收拾了一间客房。陶阿姨让谢元躺下,她张罗着去倒点热水。
谢元左脚右脚互相踩踩,脱了鞋袜。明盐看着他的脚,“你袜子湿了。”说着就像个登徒子,居然握了握他惨白的脚:“这么冷。”
谢元有气无力地说了下车以来第一句话:“别碰我。”
人家铺得干干净净的床,他脱了外衣外裤才重新坐回去。明盐抖开被子给他盖上。陶阿姨端水进来,指挥明盐把另一条被子垫在床头给谢元靠着,怕他乍一躺平真吐了。
被子是老式棉花被,谢元好多年没睡过了,有点硬,但重重的分量感很安心。
两个人站在床前看他喝水,明盐说:“好亲切啊,我姐坐月子的时候就这样。”
在长辈面前谢元又不能怼他,也没多余的劲去怼,只能忍气吞声。
明盐问师娘有没有地方给谢元烘一下鞋,两个人拿着湿鞋袜出去了。过了一会儿明盐又回来了,提着双灯芯绒布面的棉拖鞋,自己也穿着棉拖,笨重的样子看起来又蠢又暖和。只是他人高脚长,脚跟都露在鞋底外头。“师娘做了点心,待会儿你要是好些了就来吃。”
“我没事了,好多了。”谢元起身穿上干净袜子和棉拖。他是来工作的,却让作家和前辈照顾自己,真休息就太过分了。
钟家堂屋中央摆着一个炭盆。外面是木条钉的四方框,里面架着黑铁锅一样的炭盆,上盖铁栅还铺了层细铁丝网,烤着一个铁壶、几个红薯,谢元的鞋倒挂在盆边沿用碎布包头的钉子上。盆边的蒲团上窝着两只土猫。
“陶阿姨。钟老师。”谢元重新好好打了招呼。“麻烦你们了。”
“小谢好点没?”陶阿姨招呼他们坐。“小明,鞋要放在边上,离火太近鞋底会变形的。”
没烤过真火的小明:“哦,这样啊,学到了。”
四人围在火边。明盐摸摸鞋里。“你的鞋什么时候湿的?是不是从来了萍浦就没干过?”
“我们山区不就是这样。”
明盐不满又无奈:“那你就忍着?”
谢元瞥他,这有什么问题吗?又不是大事。
钟老师问:“小谢,听说你是本地人啊?”
谢元点头,“我是荔南人。”
“荔南啊。”钟老师和陶阿姨对视一眼,“我们早些年也去玩过,跟萍浦差不多。你一个荔南人怎么会晕车?”荔南是山区里的山区,而且荔南人在省内以山路开车开得特猛出名。
谢元也想知道。他从小就晕车,从来没好过。很小时候跟父母坐汽车去省城进货,妈妈会带一个小桶用来给他吐。中学住校后就不怎么坐车了。在北京坐公交也晕,但和拖拉机走山路毕竟没法比。
陶阿姨听说他们没吃早饭,招待他们尝尝曲奇,又让钟老师去厨房看看水开了没有,要给他们下小馄饨。
谢元吃了一片:“咦?和我们一个同事做的很像。”
陶阿姨笑起来:“蓉蓉是吧?蓉蓉给我寄了好几本烘焙书。她是老钟上一本书的编辑。”
钟老师上一本书是魏蓉蓉编的,谢元看书时倒没注意。“蓉蓉姐很会做吃的!她说多放黄油和蛋黄就会酥。她还给了我用平底锅做面包的书,我没有烤箱。”
陶阿姨乐呵呵:“你有兴趣做面包?那我们今天烤一个。”
钟老师在厨房门口喊:“报告夫人,水开了,小馄饨已下。50个够吗?”
“够了够了。留点肚子,还要吃午饭的。”陶阿姨起身去厨房,谢元也跟着过去。明盐在后面看着他,从刚才就没说话。
钟家的厨房很大,烤箱也很大。师娘讲解:“选烤箱要大点,小的加热不均匀,热个饼什么的可以,烤蛋糕就不行了。大的方便,多做点还可以分邻居。这个是蓉蓉帮我选的,以后你要买也找她。”
他们把小馄饨端出来,围着炭盆吃。谢元说:“这个炭盆太好了。小时候我们邻居家也有一个,冬天去他们家玩都不舍得走。我还蹭过一次羊肉汤,可能当时外面太冷了,觉得羊肉汤是全世界最美味的东西。”
明盐吃着馄饨,没缺过吃穿的人不能全然体会谢元语气中流露的感情,但他听出了那一丁点儿怀念和惆怅。
陶阿姨慈爱地看着他们俩吃馄饨:“今天家里没有羊肉,待会儿我去外头看看。”
谢元连忙摇头:“不用了不用了,别麻烦。”
“哎呀,我怎么忘了。”陶阿姨去杂物室,搬出来一个东西。“小谢你看!我们有这个。”
谢元眼睛亮了:“电火桶!”
明盐没见过这东西,看不懂怎么卷毛头突然欢欣鼓舞,开心得跟过年一样。谢元说:“有这个怎么不拿出来用呀。”
陶阿姨给他往房间里搬,“这几天刚冷下来,我都没想起到。给你放屋里啊。你们晚上把门关好,不然猫闻着味儿就进去了。”
“谢谢阿姨!”
不知道什么是电火桶的宝宝请上橙色软件搜索,或者等二更👀
第024章 归云
清汤馄饨,小而且鲜。
明盐吃完馄饨,拿着录音笔和钟老师去书房了。谢元也不好闲着,跟陶阿姨去厨房。
陶阿姨往料理机的盆里称面团的材料:“现在有网购是太方便了,什么都能买。我是代收点的大客户了,几乎每天都有我的快递。”
谢元附和:“值得让快递公司出钱把路修一修了。”
料理机揉上了面,陶阿姨说:“这得揉十分钟,我带你看看家里。刚才你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带小明看过了。”
钟家是前些年盖的自建房,陶阿姨说年纪大了,不想上下楼了,所以只盖了一层。除了堂屋、主人的卧室、客房、书房和工作间,还有一个杂物间。每个房间都不大,但有许多分隔,两个主人可以各做各的不打扰。几乎没有所谓的装修,但陶阿姨爱好广泛,又实在太热爱网购,家里到处都是东西。收纳得虽然井井有条,架不住实在多;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烟火气。
工作间里摆着些木工用具,一扇小门通往侧院。院中有几畦菜地、鸡鸭的棚屋,靠着墙的屋檐下还有一间狗屋。钟家在一个小坡上,往远处能眺望坡下的农田和房屋,今天放晴了,但山岚还未散去,萦绕着宁静的小村。
陶阿姨介绍说:“那个狗窝是老钟自己做的,汪汪进都不进去,好像是叫它罚站坐牢一样。它现在还跟我们一起睡,也由它去了。二咪和花花睡堂屋,夜里我们会给炭盆留点火。”她笑起来,“前年冬天二咪让火燎了毛,秃了一小块,哭得可怜死了。我就给它们买了电火桶。”
谢元也边听边笑。“原来电火桶是它们的,谢谢猫猫借给我。”他看着院外的山景,由衷感叹:“这里住着好舒服啊。”
如果有一个温暖干燥的火盆驱散潮湿,山里的宁静闲逸也是城市生活无法比较的。只听到遥远的树声,猫狗毛茸茸的尾巴在腿边扫过。在这里,时间像是可以静止。
“那边山上有一块地是我们的,种了茶。等天晴了带你去看,现在路不好走,都是泥巴。”陶阿姨介绍说。
他们回到堂屋,汪汪从主卧出来了,想烤火,被花花的尾巴甩甩,就低头往后缩。
汪汪是个金毛和拉布拉多的串串,谢元摸了摸它的头顶:“随爹随妈不是都该挺机灵的吗,怎么被猫欺负得这么怂。”汪汪黑而水润的眼睛巴望着他。他想起明盐看着自己时的样子,不自觉地微笑起来。“陶阿姨,你家猫会打狗吗?”网上看到的狗都被猫打得很惨。
没想到陶阿姨说:“汪汪来家的时候才两个月,就已经好大只了。它就是乖啊,大狗都乖,护家。它让着那俩呢。”
跟到厨房门口,陶阿姨不让汪汪进去了。
他们去给面团加黄油,凑近了闻起来,生面团已经很香了。陶阿姨让他看给午餐备的菜:“看看,合不合口味,还想吃什么?”
谢元觉得在这儿什么都好。
午饭前钟老师和明盐就从书房出来了。明盐回房间把录音文件先导入电脑,钟老师循味去了厨房:“夫人,中午吃什么?”
夫人打发他:“你先去把鸡喂了,猫碗好像也空了,她们又去吃汪汪的盆了。”汪汪委屈地蹲在旁边,乌溜溜水灵灵地看着大人。谢元偷偷给它塞一块吹凉的鸡肉。
明盐进了厨房,谢元正在炒菜。陶阿姨尝了尝:“小谢手艺不错。小明来了,你先坐。”她接过谢元手里的菜铲,“我来盛吧,你去端菜。”
不像在城里有“户型设计”,厨房和餐厅还分开;这儿的餐桌就在厨房里头。这边出锅,转身就上了桌。
明盐在餐桌边坐着,看谢元洗了手,把炒菜炖菜一样样摆上桌,最后端来一个碗放在自己面前。
碗里是切细的手擀面。“你做的?”
谢元给他拿筷子:“嗯,这里有机器揉面,比较方便,顺手就做了。没有玉米面,所以没有两样切条。”
明盐莞尔:“手擀面可比两样切条麻烦啊,这我还是知道的。”要不是还有主人家在,他就要上手揉一揉小卷毛了。
钟老师喂了鸡鸭猫狗回来,人齐了,正式开饭。钟老师尝了尝菜:“不错。”
陶阿姨提点他:“今天是小谢炒的。”
钟老师会意,夸奖道:“小谢跟着一念屈才了,回来开个土菜馆,我给你投资。”
谢元笑笑:“谢谢钟老师。”
钟老师吃得高兴:“天晴了,下午带你们去爬山。想去吗?”
“想去!”
“对,来了就该出去转转。”陶阿姨也赞成,“你们走到归云寺就好,不要走远了,太累。”
汪汪看到大人要出门,高兴地在门边转圈徘徊,期待地轮流看着每个人。谢元摸摸他的头,他就黏着谢元不走了。谢元走哪儿,汪汪跟哪儿。
明盐过来凶狗:“找你爸妈去,元元是我的。”汪汪被猫赶惯了,被人一赶就识时务地跑了。
谢元哭笑不得:“明老师,欺负狗做什么。”
鞋烤干了,套上暖烘烘的。“出去吧。”
钟老师带他们绕过村庄,走上一条比较平缓的山路。从稀疏的林木间看得见山下的农田和房屋越来越低,山路一盘,村庄就远在身后了。谢元拿起相机拍了一张。
连日阴雨才霁,土路还湿滑,三人不说话,听着鸟鸣默默地走。走了大概一个半小时,上上下下数次,远处出现了一座小小的寺庙。
钟老师折了一根树棍作登山杖,此时杵在跟前两手扶着喘了口气:“归云寺。”
谢元望着山间陡壁上飞出的屋檐。“《归云》里写的就是这个寺吗。”那是钟老师的某一个短篇。
钟老师点点头:“是。故事也是听和尚讲的。”
三人又继续往前走。上山的是又窄又陡的石板小路,只容一人通过。钟老师让谢元走在前面,明盐跟着,自己殿后。
明盐问:“钟老师,您的故事都有原型吗。”
钟老师“嗯”了一声。
明盐说:“我昨天在县城听路人讲闲话,都是能上《知音》《故事会》的奇情,短视频都不敢那么编。艺术源于生活啊。”
钟老师笑道:“是啊。故事都是听来的。你们住的那个民宿,我们现在每年还去住几天,感受当下年轻人的生活。”
谢元在前面远远问道:“老师和师娘也住四人间?住得惯吗?”
钟老师奇怪道:“你们住的四人间?后面有标间啊,还有大床房。”
前面两个人哑然。过了一会儿明盐叹:“沈一念误我。”
钟老师说:“街头能听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庙里也能。上午我们不是聊到《自渡》?那个故事也是庙里听来的。”
明盐笑道:“那个故事本身都能上电视台的调解节目了,您居然能写得那么不显山不露水。”《自渡》讲一个女人嫌弃丈夫无能而出轨,傍上生意人后又嫌现任年老,不如前任英俊风趣,从而插足前任的后一段婚姻,一地鸡毛。故事就是故事,可以讲得猎奇,可以狗血,也可以富有文学和禅思的意蕴;这就是写作者思想深度和文字能力的差异。
三人终于登上了归云寺平坦的青砖地。明盐感叹:“盖寺庙的这么多砖石都是怎么运上来的。”说着往前绕过房屋,眼前豁然开朗。
原来他们走的小路是归云寺的后门,前面……有双车道柏油马路,还有个小停车场。
明老师无话可说。
谢元乐了:“钟老师误你。”
钟老师去和方丈打招呼了,让他们自己随便走走。
明盐靠近他:“你累不累?”
谢元说:“这有什么累的。走路不需要体力,只需要毅力。”
两人就走走看看。明盐提议要不要拜拜,来都来了。谢元笑着看他:“我的问题,神仙菩萨解决不了。”
明盐自信得很:“那告诉我,我给你解决。”
谢元笑意更甚,慢悠悠地说:“我的问题就是,明老师什么时候写出好作品。”
明老师懊恼,哪壶不开提哪壶。谢元还要落井下石:“来,咱们去找个文殊菩萨您拜一拜。”
昨天我逛到一个文,评论很多,就跟一一说估计很好看你看看。一一看完告诉我:一年只更了21章。我:啊???一一:数据好因为人家会要评论。我:🥲
因为上本有段时间一更就掉收,我又特别啰嗦一直加更,有些给过评论的读者肉眼可见就是弃文了🥲所以麻烦大家如果不嫌麻烦,也给每天三更的作者留个言好吗,聊聊你们今天吃了啥也行,不然只有两三个评论的时候我也会有点虚,怕不知道啥时候就失去你们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俗人情狂(蜜糖年代) [近代现代] 《俗人情狂》作者:蜜糖年代【CP完结】长佩VIP2024-12-05完结27.86万字1.14万人阅读237.59万人气8...
-
山茶标本(档毒) 我正忙着拆打包盒子。今天我去学校给本科生送上课用的大鼠,顺带着从学校食堂带了饭。还是学校食堂好啊,附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