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姝色可堪折(晓岚山)


杨敏之朝郑璧抬了抬下巴,不耐的道:“你去打发了他!真把我跟卢梦麟一样当小阁老供着,等老头子进了京,头一个削的就是他的职!”
郑璧心说,您不喜当小阁老,却跟小阁老一样爱拿乔。嘴上嘿嘿一笑:“莫急,我去会他一会!”
杨敏之不管他,自顾继续往假山上走去。
到凉亭,从亭子往四周望去,方发现,此处是整个府邸最高的眺望点,周边白墙青瓦的宅院连绵成片。
虽是一座不高的小山,却给人会当凌绝顶之感。更兼凉风习习,杨敏之心下惬意,正待极目远眺,山下头一墙之隔的侯府庭院突然传来一串开怀的笑声与惊叹喝彩声。
众人的声音当中,更有一个轻柔悦耳的笑声由远及近的传来,克制而温柔,温柔的仿佛如风吹过草浪,又好似灵动的音符,从克制中流淌出满心欢喜。
还不待杨敏之仔细去分辨,触目而来的,是一身彩衣披帛的姑射仙子,从天空布满姹紫嫣红的云霞中,无羽而飞,飘临凡间。
一双纤纤玉手擎两条坚实柔韧的彩绳,飘然而至,几欲与宅院房顶的青瓦平齐,转瞬间,又飘然远去。绳上缠绕的彩帛条和精美绣工点缀的衣袂迎风飘展,热闹之极却不显杂乱,更显得被金色刺绣丝绦带束起的腰身纤细玲珑,娇软的不堪一握。
从杨敏之能看到的仙人侧面脸庞,一支开得正浓艳的粉粉白白的芍药花斜插入高耸的环髻,随风簌簌抖动,煞是可怜可爱。花朵和发髻之下,秋水明眸,鼻管秀挺,樱唇含笑,正是张家的女儿。
刹那间,红螺寺轰隆隆的晨钟声仿佛从几十里外的山间传音入耳,杨敏之随即反应过来不妥,理当回避。遂撩起一侧袍角便要下山。
张姝正在自家院中由着喜鹊和众女使仆妇将秋千推的越来越高,鼓鼓的风声在耳边欢快的作响,发髻上的步摇和花朵仿佛欲振翅而飞的鸟儿,叮当作响,雀跃着要离开她。一切都充满了自在无边的喜悦,极致的喜悦和自由仿佛也感染到她,笑意盈面,天上地下美景尽收。
一起一落,眼角无意扫到对面原本也是自家宅院的假山上,从鸾凤亭匆匆走出一个身姿挺拔的男子,一边往山下走却又无意间抬头望向秋千飘荡的方向。
靛蓝色直裰衣袍,舒展的长眉,深邃的眼眸,竟然是杨敏之。
张姝稳稳立于踏板上的脚差点滑出去,她以为自己眼前出现了幻境。
正好喜鹊等人正高举双手,一边欢呼一边将本就高高荡起的秋千推到更高的天空。
不绝的欢呼声再次入耳,杨敏之情不自禁的停了一瞬,悠悠侧望过去。
四目相对。彼此的面容都更清晰的出现在对方眼前。
俯仰天地之间,假山上的凤尾竹叶风姿婆娑,澄澹朗阔。天空中彩色云霞变幻莫测,摄人心魄。
张姝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眼中浮现出疑惑与慌乱之色,一时反应不过来,不知该扭头回避还是敛起笑容。
又一波摆荡迎风而至,她慌忙垂头唤喜鹊,令众人停住秋千放她下来。
杨府这头,郑璧的声音从假山下传来,杨敏之朝下面喝止:“我即刻下来!”耳后一热,大踏步下山去。
他走的极快,郑璧小跑两步才跟上。二人回到回鸾院,杨清不知道去了哪里。郑璧给杨敏之倒了一杯水,给自己也倒了一杯一饮而尽,才说起从老范处得来的消息。
卢梦麟和负责押解的官差确实是在进入福建行省的山脉时和刑部断了联系,如今已经十余日了还没收到官差的讯息,刑部已经着人沿他们去漳州的路线和江西卢氏一族的祖地分别寻找。
杨敏之摇了摇头:“他不会回江西。”
郑璧深以为然。
杨敏之沉默了片刻,又道:“刑部当按律法行事,待找到卢梦麟须得将他全须全尾的送到漳州服流役。”
郑璧称是,他也是这么跟老范强调的。怕的就是下面的人胡乱揣度上峰之意。
卢梦麟不能死。
若是以前,杨敏之必要除之而后快。但如今,棋局已变,须得让卢梦麟活着到漳州。
一边思忖,杨敏之又添上好几杯茶水喝了,才觉得脸上的热意稍稍松快了一些。
杨清在院门口高呼“大公子”,小跑进来,一脸气愤之色。
杨敏之放下茶杯,皱眉:“怎么回回大呼小叫的,没规矩!”
杨清脸色忿忿:“咱们府的下人是该好好管教了,忒没得规矩!将才侯爷府的管家过来,说我们府不知道哪个没眼色的混账玩意儿,竟敢躲到花园后头偷窥他们府上大娘子!”
郑璧愕然。
杨敏之觉得自己刚凉快下去的脸颊,仿佛又烧了起来,一时语塞。
杨清在前院接待侯府管家,一时找不出是哪个不长眼的下人冲撞了侯府千金,只得连连作揖代府上跟人家赔罪,刚把侯府管家哄走,就过来找杨敏之告状。心里气愤的紧,嘴上也很不客气。
杨敏之暗道惭愧。长这么大他就冒失了这一回,那时反应不及,不过多看了两眼,后头便立刻警觉过来。纵是无心,也确是他失礼了。
杨敏之清咳了几声,态若自然道:“既……是我们府有不周到之处,你且随我去跟侯爷赔个礼,回头定当严加约束下人。”
命杨清把这日买的糕点盒子带上,权当赔礼。
杨清“啊”了一声,没想到大公子竟然拿他精心挑选的糕点去侯府借花献佛。侯府金尊玉贵的大娘子跟他最爱的糕点一比,终究还是没有糕点对他的吸引力大。却也没法子,杨清怏怏的答应了一声,磨磨蹭蹭的去拿糕点礼盒。
主仆二人还在准备,侯府的管家又过来了,这次是眉开眼笑的一副嘴脸,说原是误会。然后又说,听闻郑璧郑郎君恰巧也在首辅府上,侯爷正好挂念两位郎君,请杨敏之和郑璧过府一叙。
原来,张姝让喜鹊等人停住秋千时,一脸惊慌,又羞又怕,当时就有机灵的仆妇脱口而出“莫不是那边有人偷看,把我们家姑娘吓到了”。
张姝心思还混沌着,慌乱之间不及说什么,就被众人从秋千上搀扶着下来。
何氏跟张侯爷一说,侯爷动怒。这些日子,总有一些登徒子浪荡儿跑到侯府跟前意欲偷窥,惹他不快。一府之隔的首辅府上竟然也有这种令人不屑的宵小之辈,岂能忍之!
时下,勋贵和官宦士族家庭的少男少女们行宴、聚会实属平常。大庭广众之下的交际来往,只要大方得体,均不算逾矩。但这种暗中行偷窥之事的鬼祟行径,实叫人不齿。
张姝也是到了这会儿才晓得,旁边自家的宅院如今也住了人,正是杨敏之和他即将到京的首辅父亲。
天下竟有这么巧的事。
张姝反应过来,若是提前知晓旁边住了外人,以她一贯安静守礼的性子,定会有所顾忌,不会如今日这般玩得如此肆意,无意间竟和杨敏之撞上了,也不能全怪人家。
于是直说自己看错了,一时眼花,错把园中的树影当成了人。
同时张侯爷也从管家口中得知郑璧过来杨府。他心中暗喜,一直没找到机会让娇娇和他心仪的女婿人选相看,今日恰赶上了机会,择日不如撞日,马上让管家又去杨府请郑璧和杨敏之。
这一去一来,杨清等人搞不清侯府唱哪出。杨敏之心里有些不踏实和心虚,仍然令杨清带上赔礼,和郑璧一起过府拜见张侯爷。

杨敏之和郑璧到侯府。
杨敏之跟张侯爷致歉,张侯爷此前已信了自家女儿的话。他就说嘛,首辅府是何等知书达理的人家,怎会有如此不懂规矩的家奴。他的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对杨敏之口呼“贤侄”,笑呵呵摆手让他莫要再提。
又跟杨敏之和郑璧说,杨敬庭杨大人为官清正严明,他还在乡野时就素有耳闻,当日应许秦韬所托之事,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仰慕首辅大人的威名,愿与首辅大人比邻而居。对于杨家大公子和郑郎君两位少年才俊,他也颇多欣赏喜爱之情,让二人多来侯府走动走动。
杨敏之和郑璧自是拱手谢过侯爷赞誉。
张侯爷越看越爱,趁下人给两位郎君看茶的功夫,让管事去请侯夫人和女娘过来见贵客。
郑璧起身便要回避,口说不敢冲撞内眷。
张侯爷哈哈大笑,将郑璧按回到椅子上踏踏实实的坐好:“我看贤侄不像是迂腐之人,何必拘束呢。本侯与家小初来乍到,日后在京中说不得还要两位小郎君照拂一二。今日本侯便托个大,自认叔伯长辈,两位小郎君也莫要嫌弃,就当本侯跟夫人厚颜认下两个有出息的子侄罢了。”
杨敏之将茶杯撂到桌案上,垂下眼睑,一幅悉听尊便之态。
张侯爷心思浅薄,心里想什么基本都写到脸上。适才这番话,侯爷自以为滴水不漏,其实已全然被他看破。仰慕父亲官威是假,对他和郑璧满眼欣赏之意倒不作伪。
他不欲承恩侯府给自家添上什么麻烦,若一味闪躲,反而恐怕对某些事情失去把控和先机。不如以静制动,倒要看看侯爷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郑璧想不出,他有什么能帮上张侯爷府上的。只见杨敏之安之若素,他也不好再推辞。
稍息片刻,何氏携张姝冉冉而至。
杨敏之和郑璧忙起身,向何氏行晚辈礼节问安,再与张姝见礼。张姝也微微屈膝道安回以万福。
何氏笑容慈和,轻声细语很是温柔,也如张侯爷一般对两位小郎君夸赞有加。
张姝和他二人见过礼后,便垂目立于何氏身侧。待母亲跟父亲说,让父亲好好款待两位小郎君,便轻挽母亲手臂,一同离开。
郑璧松了口气。
他出身乡下小户之家,打小顽劣且性情跳脱。早些年兄长考学并外放做官,他都曾跟去游历一番,和三教九流打交道一触即通,游刃有余。
但是到了京城,发现这边又不太一样,不论是在官场还是和公侯勋贵之家交往,他尚缺乏经历以及经验,自认为还应多向行简兄学习。
看看人家杨行简,将才和侯府女娘见礼,神色从容,眼皮子都不带掀一下的,端的是谦谦君子,彬彬有礼。哪像他,若不是上回在红螺寺远远的便见识过侯府千金的天人之姿,心里提前有了准备,今日非得失态不可。
不过他不知,适才杨敏之也是不动声色的长吁了一口气。
与早前在凉亭上不慎撞见的如霞光大开的艳色不同,张家女娘已换过一身家常衣衫,头发也绾回时下女子最常梳的发髻。全身光华收敛到一双娇怯的眸子里,颔首垂目,半边身子都隐匿到侯夫人身后,孤静的如一道瑟瑟的幼树剪影。
侯夫人携她离开时,秋水般的明眸转了一眼落到他身上,又默默收回去。只这一眼,杨敏之便知,张姝明明是认出他来了。也不知她怎么跟张侯爷说的,原本怒气冲冲的侯爷不再追究,而且就像不知道这回事一般。
如此一来,凉亭上的不慎唐突,就只有他和她二人知晓。倒显得更加尴尬了。杨敏之隐隐有些头痛。
何氏和张姝过来与二人打了个照面就回后院。张侯爷见两位小郎君安静的面容下,或多或少都显出腼腆拘谨之态,和他们刚过府时一味的客气恭敬大相径庭。当真有趣的紧。
张侯爷不免得意,心道可惜,他只能招一个女婿。
张侯爷心里有主意,不顾二人推辞,坚决留他们盛情款待。待用过饭,又让管事带他们去府里的山水园林转转。
侯府和杨府两府的园林一衣带水彼此相连。因今日之事,杨敏之有心查看一下侯府这边的园林之状,若有不妥之处定当避免,免得再引来今日凉亭冲撞的唐突境况。于是不再推脱,在管事的陪同下,与郑璧一同游园。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分花拂柳绕过一个转角,便和张姝等人又堪堪的碰了面。
贵妃娘娘从宫里派来的教养嬷嬷陪同在张姝身旁,正跟她慢慢说道,该如何协助主母行宴以及招待闺阁姐妹。因下月侯府就要举办开府宴,正好借此机会让张姝学着操持家事,何氏便请教养嬷嬷临走前再给张姝指点一二。
因为饭前已经见过一面,这回有些突兀倒不至于惊慌失措,又互相见了一礼。
教养嬷嬷暗自叹气,心想侯爷行事也忒不讲究。她在宫里久经人情世故,侯爷这点小心思一猜便知。只是不清楚侯爷看上了其中哪位郎君。
瞧上哪位都不行。清流素来不与外戚结亲,侯爷怕是要失望了。
不过既撞上了也不用刻意教张姝回避。莫学了那外边的小门小户之女,不过见个外男就慌里慌张的满是小家子气,气度上便落了下乘。
遂打发了管事去侯爷那里,自带着张姝、杨敏之和郑璧往水榭走。边走边说,若在水榭处行宴又当如何,夏日摆宴与春秋日又应有哪些不同。喜鹊在众人身后随行。
适才在席间,郑璧在侯爷的劝说下多饮了几杯酒,此时水榭边凉风一吹,不拘一格的洒脱之气便逸出来,听了嬷嬷的话不由抚掌称好。如之前杨敏之所说,他私底下正在写一本名为“京师见闻录”的杂记,若能把内廷中教养嬷嬷的见闻见地也收录到他的文中,岂不妙哉。
郑璧醺醺然不知所以。杨敏之冷眼旁观了这半日,从侯爷让妻女出来见礼,到府后花园相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侯爷这是相中了郑璧做东床快婿,适才在席间表现的尤其明显,藏都快藏不住了。
郑璧随教养嬷嬷一边说一边朝水榭走去。
杨敏之寻思着,郑璧性情洒脱不拘小节也就不大留意细枝末节,怕是没看出侯爷这番苦心。若是知晓了,不知他作何想。他心有所思,腿脚上便落后了几步。
张姝在一旁也放慢了脚步,朝跟在后面的喜鹊附耳轻声吩咐了几句。喜鹊面露狐疑之色,犹豫了一下还是遵自家姑娘的令匆匆离开。
“杨大人。”
杨敏之正在暗自思索,怯生生的一声呼唤让他回神,才发现此间此刻,只剩他和她两人 。
“两年前元宵夜,您送一个小娘子去帽儿胡同找父亲,您还记得么?”
只见她朝他深深福礼下去,行的竟是大礼。
杨敏之微怔。原以为,她即便还记得,也会如他一样佯装不知。没想到对面的少女却如此直接坦率,令他措手不及。
他不好伸手去扶,只得虚抬起手请她免礼。
她并未起身,只仰起头来,一双翦水秋瞳望向他,单纯清澈的眼眸中,真挚的谢意一览无余:“那日我寻到父亲,光顾着自家骨肉团聚,竟忘了您还在后头,您什么时候走的我也不晓得,也没得机会跟您当面道谢,实在缺了礼数。今日,张姝在此谢过。”
非常郑重的屈膝躬身行完大礼,才站起身来。
轻软的话语如微风一般从杨敏之耳边吹过,杨敏之恍惚着只记住了她最后一句话,仿佛说的是她的名字。
想也未想脱口而出:“‘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的姝么?”
张姝一愣,才察觉到刚才竟将闺名说了出来。此刻又被杨敏之从口中问出,她羞弱的点了下头,咬唇不语。
刚才把喜鹊支走的胆量,想要跟杨敏之郑重道谢而萌生的勇气,一下子全泄了下去。
早先管不住眼,现在又没管住口,着实是孟浪了。杨敏之暗道惭愧,朝张姝弯腰拱手温言道:“是在下唐突了。连带早间,在凉亭上无意冲撞了张娘子,一起跟娘子赔个礼罢,万望谅解。”
听他说起早间之事,张姝眼前浮现出当时四目相对的情状。这时听他落落大方的说出来,愈加令她心慌意乱,好似刚刚才从晃动不停的秋千上跳下来,脚软无力,不由得连连后退倚靠到水榭的栏杆处。扭头望向水中的微波粼粼。
迟疑了一瞬,道:“那日回去后本想告知父亲,后来事多杂乱,一直没得机会。如今父亲母亲并不知当日,是您送我回来。并非我与家人不知感恩,只是现在想来,还是不说与他们知的好,免得给您与首辅府带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杨敏之如今不再是国子监的太学生,是新科状元,是首辅之子,是前途无量的翰林院官。而她与父亲,虽已脱离屠户的身份如鱼跃龙门,但是跟杨敏之等人到底差得远。世人对位高权重者多有攀附之心,她倒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少牵扯的好。
对他往日的举手之恩,她没什么可作报答的,今日说出来,便觉安心了。
“今日之事,也非大人的过错,请大人莫要放在心上。家父性情爽直,对自家人向来是关心则乱,对外人从未存过不良的心思。今日未明察,便让管家过去问责,冲撞了贵府,实则不该,以后再不会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