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弃妻成花灯传人,前夫他跪求复合(可爱鹦鹉)


隔日,俞画棠按往常一样来到灯师堂做灯,师傅最近接下一笔大生意。
那客人要的急,忙完前两日官府灯会的事,这会灯师堂又陷入了忙碌。
李若同拿着一架水灯骨架让俞画棠进了内院,“昨日忙着灯会,今日又赶去做证人。要觉得累,就休息半天。这三年来,你没日没夜,咱们灯师堂,早就站稳脚跟了,师妹也可以歇歇。”
“你到底是个女孩子也要爱惜自己,如果不是我提醒,你可还会记得要休息。许甫是个玩闹的年级,他跟着你只管吃喝。”
俞画棠感激师兄的照拂,“瞧师兄说的,我又不是什么瓷娃娃,哪是那么容易病倒的,师兄可是有什么事。”
李若同点头,“最近商船频频出现事故,有几次差点翻水,瞭望台的灯火也是一下雨就熄灭。远行的商船一旦遇上大雨,没了回航方向,就很危险。”
“师兄是想让我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够确保商船上的灯和瞭望台的灯不灭?”
李若同解释道,“本来不想你费神。只是我岳丈好几次遇上险恶天气差点……”
俞画棠了然,“师兄放心,我会好好想想如何改造。”
李若同拍拍她的肩膀,“也别太有压力,现在事物繁忙。我原本想着你先休息两日,再与你说,可如今眼看夏季就要来了,有些担忧……”
“我知道的,师兄我会劳逸结合的。”
李若同放下心,“行。”
不同灯师堂的井然有序。
这边安福急着叫纪大爷载着他家公子正一家一家的看房子。
来来回回看了十几家,公子还是不满意。
眼看天就要黑了,安福有些着急。
纪大爷原本是个爱唠嗑的人,可自从做了这位大人的车夫,就不太敢说话。
里头这位大人虽然看着礼貌,可待人却是十分疏冷。
看他们来来回回还是没个满意处,他想起了这些读书人和做官的都喜欢清净。
前头灯师堂的巧灯娘子也是如此,她便将房子买在西街。
虽然离府衙有段距离,可那里的小院都是不错的。
他搓了搓手开口,“大人,您要是不嫌弃,我倒是推荐一个地方。”
安福笑,“你推荐的地方能住人?”
纪大爷有些恼,“瞧小哥说的,我能推荐什么嘎达处让大人去吗?”
安福还想说,却被他家公子示意闭嘴。
赵琰阻止了安福的无礼,淡声说,“带路。”
三人来了西街,果然一进来,空气都不一样,混着微微花香。
赵琰抬头看向四周,不远处有几颗桂花树,那小院打理的十分干净,门口的篱笆处还种着月季花。
小镇人家一般不懂什么风雅,这月季花和嫩绿的草地相得益彰,他多看了几眼。
后面纪大爷又带着他们看了几处院子,赵琰最后还是决定要桂花树斜对面这家。
四房一厅,院子后面还有一颗大橡树,参天而上,格外让人心感希望。
“就这吧。”赵琰道。
安福也满意这里,对面那家一看就是爱干净的人,以后也好相处。
赵琰又在院外走了一圈,停在对面篱笆处看了好一会,空气中桂花的香气很淡,不是让人呛鼻的品种,反而有些淡雅之意。
他自从被贬谪后就一直有些心烦,连着几个月都不曾舒心过,今日在这小院,久违的宁静和闲适让他有了些放松。
他沉浸在小院的风景中,待了好一会。
直到天色更加暗淡,他们该回去了。
马车走了几步,不知从哪里刮来的一阵强风,灯笼灭了。

纪大爷立马下车,拿着灯笼看向四周,想寻个人家,可夜黑人静,哪里有人。
他在马车外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大人,你看……”
这单活是好不容易接到的,这会出了叉子,他有些担忧这位大人以后不让他来赶车了……
安福没理会纪大爷的忧心,上前问,“能借到灯?这黑灯瞎火要是翻车也危险。”
纪大爷道歉,“这可如何是好,对面也没回来……”
话音刚落,前方却有人提着一盏灯来了。
纪大爷如见救星,跑了上去,“巧灯娘子啊,你可回来了,你家可有多余的灯?”
赵琰呼吸一顿,转过身来,女子身形慢慢显现。
她今日穿的是淡紫色的长裙,格外娴雅宁静。
“你的灯坏了啊。”她轻柔地问。
纪大爷说,“是咧,巧灯娘子可先借我一盏,急着用。”
“借倒不必,我送你一盏,等一会啊。”女子声音轻柔,转身打开篱笆,又开了房门,一会小院前的彩灯都被点亮,她提着一盏亭台楼阁灯走了出来。
走近时怔了一下,她才发现是他,“见过州牧大人。”
赵琰没想她这般守礼,“出门在外不用多礼。”
俞画棠将灯递了过去,转身行礼离开。
赵琰先前一步,拉住了她的衣袖。
她疑惑,“大人可是有事。”
赵琰看着她,他也不知自己为何拉住她。
可能有些话相对她说吧,毕竟在此之前他们也是夫妻,伸手让她往旁边走了几步道,“许久没见了,想不到在这里碰见你。”
他的声音一如以前的温润,甚至带些让人沉醉的温度。如今他已不穿金丝锦袍,一身棉布长衫更衬托他清冷出尘。
她想但凡女子见了都会心动,以前的她也是深陷其中。
可一个人终究不会跌落深渊两次,好在她认清了自己……
也认清了他……
她往后退了几步,稍微拉开些距离,软声道,“谢大人关心,民女一切都好。大人初次来泉州,也请保重身体。”
赵琰听明白了,她的话,她的称呼都是客套梳理的,甚至还用大人来隔绝他们之间的关系。
是了,他们只是前夫与前妻的关系……
赵琰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心中有些怅然。
他叫住她是想用之前的身份说话,今日在公堂上多谢她出手,他才能这般快理清案件。
过了一会,他道,“三年前你走得匆忙,如今一切还好吗。”
她答,“有劳大人关心,民女一切都好,如今也有一技之长伴身,不愁往后生活。”
依然是大人和民女,赵琰突然觉得这个称呼实在过于疏离,“当时,其实我有许多问题想问你,可第二日就听说你已经回泉州了。”
俞画棠笑,“京城中并无亲眷,还是早些回来好。”
又道,“大人还有事吗,天色不早了。”
这是拒绝,也是赶人,赵琰沉默。
其实是无事,可他想找她说句话,“今日多谢你助我。”
“那灯出自民女之手,举手之劳而已,大人言重。”
到这里,的确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他心中有些微赧,“如今我是泉州州牧,你一个女子生活终会有些不便,如果需要我帮助,尽可直接找我。想来,我还是能
帮上忙的,以前,我终究有些不对之处……”
“大人何必自责,也不全是大人的错。以前民女没看清自身,也不知门第。如今民女回归原有的生活,大人也是如愿为进内阁努力,都是迷途知返之人。如果要说从前,终究是民女不知身份,蹉跎了大人的姻缘,如今民女已然悔悟,日子也平淡,也不需大人帮助。”
“大人勤政爱民,自是不必挂念。”
她说话客气,又将以前的事看成前尘过往,赵琰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这时,安福叫了一声,“公子,天色太晚了,明日还要公干……”
“大人慢走。”话别于此,俞画棠转身回屋。
赵琰见她毫不犹豫地开门进院,再次将门关上。叹了一口气,终究回到了马车上。
安福原本一直在黑夜中看女子长相,直到俞画棠回屋关门时,他终于看清了,就是以前的三……少夫人……
马车内,寂静无声,他看了一眼公子脸色,冷静淡然。
想起刚刚三夫人好像称呼公子为‘大人’,两人说话的语气和动作也是十分陌生。
安福想不明白,再怎么说以前也是夫妻……
他问了一句,“公子,刚刚真的是三夫人吗,”说完又加了一句,“之前的。”
“嗯。”
那你们怎么会这么陌生呢,他说,“三夫人怎么来了这里,哦,对了,这里是她的家乡。如今看来,三夫人过得不错,花灯做的这般好,也不知再嫁人没有……”
赵琰看了过来,安福紧张起来,“公子……我……”
过了一会,赵琰自言自语道,“应该没有,屋内只有她一人。”
安福疑惑,“可那日,我还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
“应该是她师兄。”严拳之前讲过巧灯娘子的状况。
“公子怎么对三夫人的事情这么了解,按理说,公子天天在府衙……”
赵琰横了他一眼。
安福脑子一转,立马转移话题道,“那三夫人有没有跟这边的人说,她和公子之前的事,或者有人问起来……”
赵琰也沉默了,半响,“……应该没有,以前的事不要往外说,也不要再称呼‘三夫人’,要是被人知道,恐徒生事端,也对她不好。”
安福也觉得是,要是让人知道俞姑娘就是公子的前妻,恐怕会被人议论。
而且看来,三夫人过得还不错。
安福连忙点头,“是,小的懂了。还是公子考虑周到。”
“那这房子还要吗?”
赵琰也沉默了,这房子的确很符合他的心意,可对面住的是她,不知她会不会介意。
“再看看其他房子。”
赶车的纪大爷听了这么个天大的秘密,更加不敢作声,又听里面的大人说,不租这房子,免不了有些惋惜。

第21章 出行
日子如往常一般过去,赵琰从京城来,的确是十分不习惯泉州的气候,这里时不时有些海风,空气十分湿润,他整个人有些恹恹的。
到了下午,狂风又来了,房间的灯全部被吹坏,安福一边收拾,一边念叨着要去买灯。
“不要去灯师堂。”赵琰道。
安福疑惑,“为何?那里的灯不好吗?”
“她在那里。”
安福一瞬间明白了,走了出去问了纪大爷,是否还有其他地方有灯卖。
纪大爷不明白问,“有是有,可就是有些远,灯师堂巧灯娘子的手艺是出了名的好,为何不去这里。”
安福不好直接言说,只一味催赶他赶车。
可天不随人愿,狂风大作,走不了那么远。
安福没法只好硬着头皮来了灯师堂。
俞画棠正好在给几位出海的渔民介绍灯,见他过来,有些疑惑问,“需要什么。”
安福紧张的不知所措,后面一大推人催着,他期期艾艾说了需求。
“这些挂灯是做了改良的,能够防风,重量也够。一共六只,四五间房间也够了。”俞画棠平常介绍完,说了多少银钱后,看着安福。
安福这才回神,“谢三……俞姑娘。”递上银子,拿着灯,逃命一般跑了。
回到府衙住处,让人帮忙一起换上后,安福又将做好的绿豆糖水送到前厅。
“公子,糖水来了,你先歇歇。”
赵琰放下手中的文书,这时严拳问,“大人是上火,不舒服?”
“只是这两日没睡好,有些心热而已,不碍事。”
严拳知道大部分来沿海小镇都有些不适应,于是又介绍了几个温补的方子。
今日天黑的早,等到快下值时,府衙早就上起来灯,光源比以往的更加清亮,赵琰避免不了多看了几眼。
严拳本就想要夸赞一下泉州的风土人情,人文民俗,这会总算逮着机会,亲切地说,“大人也买了巧灯娘子的灯啊。不是我夸,她做的灯不仅精致,光源也是最明亮的,像我们每日都要伏案公干的人,时间长了也不会累了眼睛。”
赵琰惊讶一会,又变为沉默,“下人买的,赶巧吧。”
“买的好,虽然前头也有个聚灯堂,可绝对比不上巧灯娘子的手艺。”
赵琰心下波澜,终究也只是勉强答了一声。
又过了几日,终于放晴,天空高亮。
赵琰在府衙查看泉州各个商港和过往船只记录,如今他对这里一无所知,需要尽快上手事务。
泉州靠近海岸,百姓多是出海捕捞为生,单是因为海上风浪和失去方向葬身大海的不计其数,其中惠安县最为严重。
其地,三面环海,北邻湄州湾、南接泉州湾,是中心渔港所在。
去年海浪涌起,八人失去联系,卷宗上虽说给了体恤金,也重建了民房,但他想要亲自去看看这些百姓靠天吃饭的本事,了解哪些危险可以规避。
从府衙到惠安县需要半日行程,等赵琰下马车后,隐约间看见了前方两人身影有些熟悉。
等两人走近后,原来是俞画棠带着许甫。
纪大爷热闹地叫了声,“巧灯娘子。”
俞画棠礼貌笑笑,见赵琰也在,拉着许甫过来行礼,“见过大人。”
“不必多礼。”赵琰扶起她。
安福一时震惊,又疑惑,没忍住看向两人。
他们怎么像个没事人一样,疏离又陌生,弄得他这个下人格外紧张。
主子都说话了,他这个下人更应该打招呼了,可怎么说呢,他期期艾艾说,“俞……俞姑娘好。”
俞画棠依然礼貌笑笑。
这边许甫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官,直盯着赵琰有些怔愣。
等回过神来发现州牧大人虽然面貌清冷,却不是耍官威的人,于是大着胆子问,“大人来这办事吗?”
赵琰回,“去年八人船翻葬身大海,本官想来看看船只结构。”
许甫本就是个热心人,这时听州牧大人讲完,急不可耐地说,“这事我最清楚了,其中一人还是我好友的堂哥。那日海浪大,船只的灯都被海水扑灭了,正好灯塔的光源也没了,他们失去了方向,才被海浪打翻……”
赵琰随着他的手指看向高处瞭望台的灯,“就没有办法换成其他材料?”
许甫答,“我们想了许久,也换了各种材料可还是会被海风吹灭。如今师姐也在研究,就看什么时候能做出来。”
赵琰听完他的话看向俞画棠,几日不见,她好像有些病弱,那日见她还是神采奕奕。
难道真如许甫所说,每日都在深思,不得安眠吗?
赵琰淡声道,“事关百姓,虽然紧急,但俞姑娘还是要注意身体。”
安福听见他主子又朝俞姑娘说话了,他一个下人就更加需要关怀,可主子又不允许他说破,这可真是愁人,最后他说,“俞……俞姑娘保重身体。”
俞画棠了然笑笑,以示感谢。
赵琰见她拿着好些东西,问,“是要去哪里吗?”
俞画棠答,“堂兄给小侄子庆生,邀我过来吃饭。刚好拿些新改良的灯给他试试。”
赵琰听完不知道怎么说,他从来没了解她的家室。
这时纪大爷刚好插嘴,“俞回那小子,转眼孩子都十几岁了,时间过得快啊。巧灯娘子今日过去还回来吗?”
“回来的,吃过午饭,我们就回泉州。时候不早了,我们先告辞了。”
赵琰见她要走道,“什么时候回来,我这有
车,刚好可以同行。”
“大人事务繁忙,谢大人美意。我们自行回来就行。”说完带着许甫往左边一条路走了。
赵琰带着安福原本是要往右边一条路走,但迟迟不动身,见她的身影隐没在拐角处,才回了头。
八户人家拜访起来需要时间。
等到日落时分,他也了解清楚商船大小和结构并无太大问题,难题在海上失去方向,灯是他们辨认方向的唯一依据。
这边俞回许久没见俞画棠,每次她过来,不是买些吃食,就是一些日常用物,今日又带了这么多东西,嗔怪道,“妹妹破费了,你一个女子生活也艰难,以后别再买东西,直接来就是了。”
“堂兄说的哪里话,这些灯都是我练手用的,你不嫌弃就行。”说完又逗弄了一下侄子俞吉安。
俞吉安如今也有十四岁了,以前跟在她屁股后面,叫姑姑要糖吃的毛孩子,现在也会不好意思。

第22章 独身
许甫也跟着师姐一起捉弄这个小侄儿,他们岁数差别不大,俞吉安免不了气恼要和许甫打架。
两人都是少年心性,之后越打越相熟。
几人玩玩闹闹,等有些累了又喝了几杯茶。
这时俞吉安道,“姑姑,这次过来要看一眼媒婆说的男子吗?”
俞画棠无奈,“堂兄,你就别忙活了。现在连侄儿也跟着操心,这叫什么事。”
俞回不赞同,“这是我们家的大事,怎么就不行了。你一个女子,如今有师兄师弟,再过几年,或者再过几十年,你孤家寡人,总要个心疼你的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