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
迫害完刘秀,秦念心满意足地转移话题。
【秦念:章邯大破齐魏联军,杀齐王田儋、魏王魏咎。】
见秦念总算放过了先前的话题,刘邦不知第多少次松了口气。
又见六国余孽之氏,嬴政本该如命人如围捕项氏那般捉拿魏齐余孽。
但想到最终的赢家是布衣刘邦,嬴政只是冷眼。
不过就算嬴政不下令,治下有天幕提及之人时,各郡官吏都极为紧张。
也必然会主动抓捕这些人,押送咸阳等候陛下处置。
【刘邦:魏王魏咎是章邯围攻临济城时,为民与章邯约降,自焚而死。】
虽然刘邦很不想继续得罪秦念。
但天幕面向各朝黔首,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只能从天幕中得知历史。
同为王者,刘邦不忍魏咎之死被秦念这般一笔带过。
此外,他也从秦念说韩信未曾屠城时,确定秦念有爱民之心。
他补充此言,或许不会得罪秦念。
也正如他所猜测的那样,秦念并没有被这句话影响,而是继续往下描述。
【秦念:田儋堂弟田荣、魏咎弟弟魏豹逃到东阿,章邯包围东阿城。】
【秦念:项梁携项羽、刘邦支援东阿,章邯败退。】
刘邦再度提心吊胆。
此后项梁派遣他和项羽攻打城阳县,攻下后……屠城。
【秦念:项羽刘邦追击到濮阳县,章邯再败,退入濮阳城。】
刘邦缓了口气。
果然,只要不得罪秦念,他就不会刻意提起这些过错。
屠城在秦末虽然普遍,但黔首必然惧且恨。
当初韩信论述还定三秦之计,就提到项羽坑杀秦卒、屠戮咸阳,关中百姓皆恨项羽以及他所封的三王。
章邯从没有像现在这般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注意到他。
从后世秦皇定论他是顶级武将开始,大秦所有武将都对他生出敌意。
若是连胜还好。
这般连败,结果就是看向他的目光都如刮刀一般。
【朱棣:刘项攻濮阳不下,转而攻城略地至雍丘,刘邦麾下将领曹参斩杀李由。】
因父皇与秦念的争执,朱棣不介意给秦朝添点堵。
李由是李斯的长子,也是始皇帝的帝婿。
朱棣还想借助李由引申至李斯之死,可惜被天幕视为违规。
李斯脸色骤变。
他的长子死在曹参手中?
尚未及冠的曹参:“……”
他知道天幕此次话题结束后,他就该收拾行李,等着被“护”至咸阳。
萧何是和刘季一道入关,不同点是刘季为“被捕”,坐的囚车。
而萧何是“被护”,坐的马车。
曹参已经看到了灰暗的未来——
是谁还什么都没做,就已经得罪了大秦的重臣?
后世秦皇说大王没有辜负有功之臣,可也没说臣子建立功绩之前能得其庇护。
不然韩非是怎么死的?
坐在囚车中的刘季眯了眯眼睛。
这朱棣不是个好相与的人。
【刘邦:李由勇将也!镇守荥阳城时,吴广不能攻下;雍丘之战实为项羽过于神勇,故不能敌!】
刘邦立即替李由说话。
顺带把李由兵败之事归功于项羽。
这也是事实。
项羽作战向来身先士卒,曹参能够斩杀李由,那是因为李由率领的秦军已被项羽冲溃。
年轻的刘季与曹参,他刘邦只能帮到这里了。
项羽是谁?
项梁观所有子侄,最终目光落在项籍身上。
若论神勇,项氏一族中由以项籍为最,即便他此时年仅十二岁。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为了纪念阿父项燕,他极有可能为项籍取字为羽。
但项梁没有将这个猜测说出来。
早在他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之上时,他就想要带族人逃离栎阳县。
然而县城已然戒严,任何人不得出入。
项梁知道,县令这是在等候嬴政派遣军队前来镇压县内迁徙而来的六国遗族。
他此前也联系了很多有反秦之意的六国遗民,但都拒绝同他一道武力攻破城门。
比起拼死袭击戒备森严的城门,再面临始皇帝嬴政借助天幕一言可令天下搜捕他们的局面,这些遗民更愿意去相信秦念所说的“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那似乎是更有希望活下去的路。
项梁只觉森然。
难道早在十日前,秦念在与刘彻交谈时,就已经猜到现在的局面了吗?
【秦念:与此同时项梁攻下了定陶,骄傲自满。而章邯等来援兵,趁着夜色袭击定陶,大败楚军诛杀项梁。】
项梁:“……”
项氏一族的族人原本因县城戒严一事面有忧色,此时听项籍之问,竟都是不知该作何表情。
项梁的堂弟项伯试图为他开脱:“这是因为章邯小人尔!”
“不, 这就是我的过错。”
项梁苦笑着承认。
项籍才十二岁,他又被秦念定论为“不识兵仙”“骄傲自满”“兵败被杀”,他就算逃出此地也不会有人愿意再跟随他。
秦念这是在诛心!
章邯丝毫没有为这场胜利感到喜悦。
他记得自己最终败给项羽,然后降楚。
【秦念:项梁死后,项羽刘邦护送熊心东撤至彭城。章邯以为项梁一死,楚国不足为惧,渡过黄河北上攻赵。】
章邯完全不敢面对同僚们的目光。
后世秦皇早就说过,最终是楚汉之争。
此时显然是刘邦、项羽二人兵力最少的时候,以至于二者需要东撤避战。
结果他居然没有趁胜追击, 而是转而北上攻赵!
他怎么配得上“顶级将才”这种评价?
【赵匡胤:惜哉, 倘若此时攻楚, 后事或有巨变。】
赵匡胤绝对不会效仿朱元璋。
他都能想象话题轮到朱元璋时,秦念说话能有多难听。
于是果断向秦念靠拢。
【秦念:没什么好可惜的。胡亥这种蠢货,多活一天都是对整个华夏的伤害。】
【赵匡胤:……此言甚是。】
【李世民:秦皇大义!】
朱元璋对秦念的厌恶褪去不少。
秦念居然真的认为只要对华夏有利,就应该改朝换代, 甚至包括秦朝。
虽然总是讥讽其他王朝的皇帝, 可他对秦朝的皇帝骂得也很难听。
胡亥脸色苍白。
他不明白未来的秦皇为什么如此厌恶他。
嬴政眉头紧皱。
他此前已经知道胡亥愚蠢, 将赋税徭役加到天下皆反的地步。
如今看来,胡亥所为可能还不止于此。
【秦念:见章邯北进,熊心召集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朱元璋:你很赞成此事?】
朱元璋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追问。
但就是忍不住想问。
【秦念:史上最著名且效果显著的政治宣言之一,朕当然会称赞。】
【朱元璋:即便入定的是大秦的关中?】
秦念停了下。
她跟朱元璋吵了一架, 目前不确定朱元璋的扮演者是怎么想的。
这是单纯的询问, 还是扮演者在根据朱元璋的人设给她挖坑?
她作为始皇后人, 似乎是不应该支持这种事情。
但她之前就给自己立好了人设。
秦念没有犹豫多久。
【秦念:即便入定的是大秦的关中。】
朱元璋终于发现,他所面对的不是正常的帝王。
这是个真正的疯子。
嬴政自是不喜秦念此言。
但秦念是他极为赞赏、于数千年后复秦的后人。
他不可能出言斥责。
【刘邦:吾想起当时秦兵强,其他将领都不愿意先入关,只有吾与项羽欲往之。】
【刘恒:楚汉之争。】
【刘邦:说得好,就是楚汉之争。吾先入关,故而天下亦归汉!】
确定秦念不介意入关者王一事,刘邦可就忍不住要自吹自擂了。
更高兴的是刘恒知道他在想什么!
【秦念:“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刘邦,这又是你编的吧?】
【刘邦:……没编多少。】
各个汉朝的太史令们都面无表情。
【秦念:如果项羽是怨恨秦军杀项梁,他应该去找章邯报仇,去什么关中?入关就是想称王,你改他入关的理由干什么?】
【刘邦:这样显得只有朕是真想王天下,而项羽是独夫。】
已经决定不再改史,刘邦承认得相当痛快。
【刘邦:但项羽确实是独夫。他喜屠城,所过之处无不残灭。众将领都认为让他去关中,无法得到秦人的认可,故而将他调去救援被章邯王离攻打的赵国。】
【秦念:说的也是,如果当初是项羽先入关,可能就没朕了。】
秦念给自己加人设。
既然是始皇后人,那她这个人设的祖宗必然得是趁着刘邦入关秋毫无犯的机会逃离咸阳。
其实看刘邦说项羽喜屠城,她就很想翻白眼。
说得好像汉高祖就不喜欢屠城了一样。
除了和项羽一同屠戮的城阳县,汉高祖入关途中攻下颍阳后也是屠城。
但这符合刘邦的人设:不把事实甩他脸上,他绝对不会主动承认。
秦念也没有主动说他屠城的事。
一则汉高祖没有删除屠城的史实,二则有天幕与民心两个设定。
她是来解决意难平的,不是来故意让刘邦的民心往下跌的。
她给自己立的人设是以华夏利益为重,那就不能刻意去扯后腿。
只有被人“激怒”,她才会“反击”。
嬴政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项羽欲屠戮大秦宗室?
若真是如此,那他就先屠完楚国余孽!
【刘邦:竟有这般巧合!】
刘邦很想问秦念的祖先是谁,如今隐于何处。
能有秦念这样的后人,其先祖或许也非泛泛之辈。
应当为大汉效力啊!
可惜他知道此问必然为天幕所阻。
【秦念:你西出略关时兵力不到一万,一路上倒是兵力不断增加。】
【刘邦:有因民心所向来投者,也有被吾吞并的军队。】
【刘邦:第一个主动来投的人才是陈留县的郦食其,虽是儒生,却是狂生。】
此时刘邦已经转换思路。
在之前帮年轻的自己、张良、曹参进言后,他就意识到与其坐视秦念将他的重臣一个个举荐给始皇帝,不如他自己来。
这样不仅能为始皇帝时期的自己积攒人脉,还能让现在的重臣对汉室更加忠诚。
已经五十岁的高阳郦食其惊讶不已。
以他的智慧,当然看得出汉皇刘邦是在刻意举荐他!
他现在只是看管里门的小吏。
竟是要一步登天,入秦王之眼?
【秦念:郦食其……朕想起你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他劝你分封六国。】
秦念记得《史记》对郦食其的自荐有两种记载。
一说沛公有个骑士是郦食其的故人之子,郦食其拜托骑士举荐自己。
骑士建议郦食其不要自称儒生,因为沛公不喜欢儒生,儒生要是戴着帽子来见他,沛公就会摘下他们的帽子,往里面撒尿。
但郦食其坚持以儒生的身份去见沛公,凭借攻取陈留之计获得重用。
第二种说法则是郦食其主动求见,沛公听使者说他穿得像个儒生,就让使者去回绝他。
郦食其就拿着剑呵斥使者,说他不是儒生,自称高阳酒徒,吓得使者再去找沛公,说郦食其是个壮士,于是刘邦召见了他。
【刘邦:儒生嘛,总是想着恢复周制,吾当时也差点信了他的蠢话!】
【秦念:确实是儒生的逻辑:想不出办法了怎么办?一定是不够崇古,跟着古“圣贤”的制度走就一定不会错。】
【秦念:也不想想周制要是真那么好,周朝怎么三百多年就彻底失权,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不把周天子当回事。】
【刘邦:是极是极!】
郦食其垮下脸。
若是以前的他,还真有可能劝说刘邦分封六国。
但在知道古圣王的故事全是假的,史书不可尽信之后,他也知道崇古不可为。
若是因此不能得到重用,他也只能认了。
【秦念:要不是张良以八难劝住你,那可就真有乐子看了——八国混战?还是被项羽逐个击破?】
【刘邦:哈哈哈哈吾之子房!吾现在还记得那时正在吃饭,子房持筷子为吾筹划。】
【秦念:然后你饭都吃不下了,赶紧去销毁用于分封六国的印信。】
【刘邦:哪里吃得下啊,竖儒险些误了吾的大事!】
看着上首大声呼喝的陛下,张良微怔,笑意愈深。
峥嵘岁月。
【秦念:所以你为什么不先问张良,再决定要不要去刻印信呢?】
【刘邦:咳,此言可休,可休!】
【刘邦:郦食其虽有儒生之弊,但也有大才!】
身为君上,他总不能事事都倚仗张良。
刘邦想是这么想的,说是肯定不能这么说的。
赶紧转移话题。
他已经发现秦念除非是存心报复,否则并不会追着某些事不放。
【秦念:比如?】
秦念不否认郦食其有才,但觉得郦食其的才能祖龙大概率用不上。
郦食其最擅长游说,刘邦时期他可以游说各国。
但祖龙时期,难道他还能游说匈奴百越臣服?
【刘邦:兵不血刃助朕拿下陈留县!】
秦念确定了。
刘邦的剧本里,关于郦食其部分采纳的是第二种说法。
因为第一种写的是刘邦带兵跟在郦食其后面袭攻陈留县,肯定算不上兵不血刃。
第二种……
郦食其血刃的不是兵。
【秦念:你说的是郦食其以好友的身份去游说陈留县令反秦,遭到拒绝后,他就半夜悄悄把人家的头砍下来挂在城门上,迫使陈留投降?】
陈留县令目瞪口呆。
好你个郦食其!
陈留县令当即就骑上马,要去找郦食其算账!
郦食其摸了摸上好的头颅。
叹了口气。
如今只能期盼汉皇说服秦皇。
他若能得大王重用,或能逃过此劫。
【刘邦:……但拿下陈留后,正如郦食其所言,吾的军队便从不到万人招至数万。】
【秦念:那可不?用的陈留的兵器,吃的陈留的粮食,足足逗留了三个多月。】
刘邦笑得前俯后仰。
这后世秦皇不挤兑人时,倒是颇为有趣!
【秦念:吃秦粮用秦兵招秦人承秦之政法,难怪后世传言虚假的秦二世胡亥,真实的秦二世刘邦。】
【刘邦:???】
【嬴政:休得胡言。】
嬴政本该为刘邦窃大秦的天下而怒, 可被秦念这么一打岔,怒意刚起就荡然无存。
后世究竟是怎么回事?
都如秦念这般视社稷为儿戏?
【秦念:好的。】
【刘彻:嘁。】
【秦念:?】
【刘彻:……】
秦念冷哼一声。
刘小猪的人设真的好欠。
【秦念:郦食其还有哪些大才?】
秦念当然知道史书上的相关记载,但这是她兼职的聊天群。
刘邦的扮演者是她的同事, 她肯定要打配合。
【刘邦:他与陆贾都有辩才,擅长游说。】
刘邦没有继续说郦食其的功绩。
他意识到秦念不看重郦食其,正是因为郦食其擅长的是游说。
始皇帝不是很需要这样的人才。
但人才总归有能用武之地,区别是秦念愿不愿意帮郦食其说话。
连韩信都能被秦念保下来,没理由郦食其就空有才能无处施展。
【刘邦:六年前郦食其说服齐国归降,以三寸之舌下七十余座城池。】
【刘邦:可惜有将领擅自袭击齐国,齐王田广要求郦食其去阻止这个将领进攻,他却誓死不从,被齐王烹杀。吾每思及此事, 都甚是痛心。】
【秦念:……】
秦念直接发一串省略号过去, 是因为她看出刘邦在干嘛了。
挟韩信以迫秦皇?
刘邦, 这么做合适吗?
这俩分明都是你的部下!
韩信:“……”
刘恒欲言又止。
他记得秦皇说过,义父攻取齐国。
刘彻说义父自请封假齐王。
刘恒也知道,义父由齐王被阿父改封为楚王。
所以……
这个致使郦食其被烹杀的将领——
是义父?!
猜到“这个将领”是谁并不困难。
秦时的郦食其也猜到这是谁害死了自己。
他却是大喜。
好事啊!
一则待身为县令的好友“来访”,他可以哭诉自己甚悔, 且自己也没有好下场, 烹杀可比斩首死得惨。
二则韩信必然受到大王重用, 有齐国之事,韩信不能不提携于他。
【秦念:你没下令让这个将领停止攻齐,朕有理由怀疑你就是想让他趁机攻齐。】
【刘邦:朕绝无此意!】
相似小说推荐
-
仙魔情动山河乱(点点温柔) [仙侠魔幻] 《仙魔情动山河乱》作者:点点温柔【完结】简介:在灵霄仙界,若璃是天赋出众且心怀悲悯的仙子,立志守...
-
富江系女主与蛊王交往之后(白阿伏) [BG同人] 《(综漫同人)富江系女主与蛊王交往之后》作者:白阿伏【完结】晋江VIP2024-09-03完结总书评数:360 当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