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皇帝聊天群(九月有衣)


而韩信……
此时恰有卫士回报,称淮阴侯此前已迎太子入府。
陈平不得不敬服秦念对人心的把控。
既然韩信已接纳太子为义子。
如今秦念道出一切,反倒是最好的时机。
【刘恒:唯!】
【刘秀:唯!】
刘彻撇嘴,他本来就没有改过史。
秦念才能凭借史书的内容那般讥讽于他。
都是祖宗们在骗他。
【刘彻:唯。】
【刘盈:唯!】
韩信抽出袖子,板着脸教育义子。
“你应秉持忠义之道。”
刘恒犹豫了一瞬,认真点头:“唯。”
虽然他是太子,应该不必……
现在还只是太子。
义父确实很“傻”。
刘恒却更加敬重他。
老流氓就是老流氓。
秦念不禁感慨。
如果真有民心榜,刘邦这句话说出来,原本都快跌停的民心这时候应该会暴涨。
【秦念:说回项梁。】

【秦念:确认陈胜死后, 项梁将诸将召集到薛县,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
正在给人牧羊的熊心:“……”
这可真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同于被秦国迁徙到关内的其他楚国贵族,熊心逃出了秦国的搜捕, 隐藏于民间。
如今却被天幕提及,秦王嬴政必然会加强对他的搜捕。
【赵匡胤:陈胜死于降秦的车夫庄贾,而庄贾降秦,是因为秦将章邯平定陈胜的张楚。】
赵匡胤有点慌。
汉武帝刘彻、汉高祖刘邦,先后被秦念讥讽得民心暴跌。
那陈桥兵变即位的自己……
他可没有信心以几句话扭转局势,让民心再涨回去。
赵匡胤决定积极助秦念讲述秦末之争,让始皇帝知道哪些人能用、哪些人应提前诛杀。
如此这般,或许天幕话题转向他时,秦念也能像对汉武帝那般口下留情。
章邯平张楚?
嬴政疑惑, 章邯分明是文臣。
现任少府已经年迈, 嬴政有意将章邯培养为下任少府。
章邯亦是愕然。
难道是同名?
【秦念:章邯, 是难得的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武将。】
秦念立即就感觉出其中有猫腻:赵匡胤骤然插话并不合理。
群里只要出现什么不合常理或不合人设的发言,背后必有深意。
秦念已深有体会。
所以赵匡胤为什么要提章邯?
章邯又没有黄袍加身,撑死算降楚后被封关中王,还只是三秦之一。
难道赵匡胤是在提醒她, 就像之前刘彻提醒她违规言论那样?
可讲述汉高祖的往事, 怎么也不可能违反史实相关的规则。
章邯……
秦念幡然醒悟。
赵匡胤是在提醒她不能跳过章邯!
章邯是秦将, 而她是秦始皇后人,她跳过章邯不提极为不合理!
【嬴政:武将?】
祖龙这就搭话了,就是不能跳章邯!
秦念对赵匡胤好感+1。
她虽然不喜欢宋朝,但宋朝皇帝干的那些缺德事,准确点说跟宋太祖关系不大。
第二任宋帝是宋太祖的弟弟, 而不是他的子嗣。
【秦念:之前入错行了, 他是天生的顶级将才, 不是文臣。】
出于谨慎,秦念没有提及章邯任少府一事。
从史实的关联度来说,章邯任少府显然与祖龙或胡亥更接近一点。
嬴政了然。
秦念说的彼章邯就是此章邯。
顶级将才。
章邯虽然有点懵,但更多的还是喜悦。
无法跻身于顶级文臣,顶级武将也极好。
留名后世!
【刘彻:章邯降楚之后,被项羽封为治咸阳以西,定都废丘的雍王,兵败于从故道袭陈仓的高祖。】
刚接受自己入错行的章邯目瞪口呆。
他输给了刘邦?
那个总是兵败被围,随后取走韩信军队的刘邦?
那他算什么顶级将才?
刘邦知道刘彻这是在替他说话。
他对此很感动,但希望刘彻不要说了。
一则秦念这人明显的吃软不吃硬,这么做只会被其视为挑衅。
刘邦已经见识了秦念说话能有多难听,实在不想再得罪他。
二则……
【秦念:还定三秦是韩信的计策,刘邦只是个执行者,说难听点算裨将。】
《史记》记载:“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秦念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无需半点心虚。
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倒并非史实,最早出自元朝戏曲。
史书只记载了烧毁栈道与从故道还。
【秦念:这边建议你不要随便往日常被围、天赋点在逃窜上的刘邦脸上贴不该有的金。】
【刘彻:……】
岂有君王给将军当裨将之理?
刘彻很想反驳,但又觉得不太好反驳。
感觉反驳也会被天幕当成谎言。
于是只能沉默。
【刘邦:彻儿啊,你有为吾美言的心意吾知道了,但下次就不要美言了。】
【刘彻:……】
刘邦心里苦。
“日常被围”、“天赋点在逃窜上”。
不能让史官改史,天下黔首也都看得到天幕。
这两个评价……
刘邦仿佛体会到了韩信体会过的冤屈。
他是偶有败绩,但败绩的对象是项羽啊!
韩信能够攻克那么多城池,是因为他刘邦在直面神勇无二的项羽!
但话又说回来:
韩信跟项羽正面交锋的唯一一次是垓下之战。
【秦念:刘邦被项羽封在巴蜀汉中当汉王后,按张良的建议烧毁栈道,以示没有东出之心,故而章邯没有防备。】
知道秦念的解释是为嬴政解惑,张良却皱起了眉头。
秦念本可不提及他的名字,却偏偏多次提及。
这显然是不死心。
还是想劝嬴政用他。
张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毕竟他又做不了什么。
刘邦应在被押往咸阳的路上。
项氏一族都在关中栎阳,此时定然已为嬴政派兵所围。
秦念不提陈胜吴广的出身,必是认为他们对暴秦不会造成威胁。
张良冷着脸拿起刀。
削去竹简上为墨迹所糊的部分。
【秦念:刘邦,你说是拜没有统军经验的韩信为大将军,实则并没有给出军队的指挥权限。直到以还定三秦之策确定韩信的能力,又在彭城兵败于项羽被迫逃窜之后,才允许韩信去收编残军阻击楚军。】
【刘邦:……】
刘邦悲痛地闭上眼睛。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不能得罪秦念吧!
之前他没开罪秦念,秦念提兵仙蒙尘都没把这事说出来。
结果刘彻替他美言,强调章邯败于他之手,这等同于质疑秦念对武将能力的判断、并且算得上辱秦将无能。
秦念的反击立即就到了!
韩信抿着嘴。
这次不是不高兴,而是不想在义子面前笑。
为父者如将,严才能肃军容。
刘邦当时确实没有给他兵权,但采纳了他还定三秦的计策,也是那个时候对他“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他曾因此对刘邦感恩戴德。
如今看来,竟正如秦念所言,是在确认他的能力。
刘彻咳了一声,以掩饰心虚。
卫子夫目不斜视。
今日臣子休沐,陛下来椒房殿看望她和据儿。
在她看来,高祖和陛下被秦皇讥讽,都是罪有应得。
高祖编造神异,令陛下对巫蛊笃信不疑,导致巫蛊之祸。
陛下以言助高祖,却弄巧成拙,使得高祖为秦皇所嘲。
【嬴政:章邯降楚?】
早就确定韩信的能力,嬴政对刘邦怎么用韩信并不在意。
现在他更想知道章邯的将才体现在何处。
败给韩信,不能否认章邯的能力。
但降楚,也就意味着章邯不止败这一次。
秦念又去敲了甲方的窗。
理论上来说章邯灭陈胜这件事与胡亥的关联更高,但赵匡胤把这事说了出来,秦念就不确定了。
要说和刘邦关系紧密也说得过去,章邯不平张楚,项梁就不会渡江,刘邦就不会依附项梁。
又或者赵匡胤只说了章邯平张楚,不讲细节也不违反规则。
当然也有可能是赵匡胤已经违规。
不过先前刘彻不慎说出车令购马失败,没被甲方换掉。
她也两次违规,只是后续进行了补救。
可见违规一两次不算严重,她询问甲方应该不会伤害扮演赵匡胤的打工人。
秦念还是避开了赵匡胤提的“平张楚”,只问能不能说章邯领刑徒军作战。
【甲方:可以。】
【秦念:这不属于“话题人物时间重合时,不能提及与无关人物关系更紧密的史实”吗?】
【甲方:此处为同级紧密程度。】
秦念明白了。
甲方的意思是紧密程度分等级。
虽然章邯的事与胡亥更紧密,但以等级进行划分的话,与刘邦的紧密程度同级。
那她就不用担心了。
等她切回聊天群,才发现群里已经有人作答。
【李世民:巨鹿之战,项羽以破釜沉舟之势以少胜多,击败章邯。后章邯再度败给项羽,降楚,项羽许诺封他为雍王。】
李世民这个回答看起来没有问题。
但秦念怎么看,都觉得被他这么一说,章邯就像个一直输的憨憨。
嬴政盯着章邯看了片刻。
认为章邯还是更适合当少府。
章邯无地自容。
【秦念: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败给项羽不算耻辱,就是韩信在垓下之战对战项羽,初次交锋也是不利而退。】
韩信皱眉。
他以三十万对战项羽的十万,但分成了六部。
率前锋与项羽作战,初战确实不利而退。
但那是计策,引项羽向前,孔藂、陈贺才能从左右翼攻项羽。
他再度引兵攻项羽,如此项羽大败。
韩信怀疑是刘邦让史官作祟,没有写清楚当时的战况。
秦念故意省略后续的战斗,就是要讲清楚项羽的武力值。
虽然韩信不利而退大概率是引项羽冒进,但史书没写。
史书只有“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省略了关键点,那初战不利就既有可能是韩信之计,也有可能是项羽之勇武出乎韩信的预料。
章邯看似巨鹿之战后一直在输。
但讲道理,他面对的都是些什么人?
项羽、韩信!
史书记载的是章邯败给刘邦,但细看战况:
陈仓之战,兵败撤至好畤县。
再败,撤至雍国都城废丘。
以上两场战争,韩信很可能就在刘邦身边,即“解衣衣我”的那段时间。
八月刘邦兵围废丘,东进咸阳。
这时候不攻打废丘,应该不是刘邦不想,而是不能。
甚至可以推测连韩信都认为无法在此时攻城。
章邯守城守到第二年六月份,刘邦返回关中,派樊哙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尽。
被围了将近一年,没有援军,还被水淹。
这已经跟章邯的指挥能力没有关系了,纯粹的兵力与后勤碾压。
【刘秀:秦皇似乎对项羽颇为推崇?】

他只是在问秦念对项羽的态度。
并没有补充项羽“西屠咸阳, 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秦念:不, 朕只是想说明章邯虽败,但并不意味着他菜。】
【刘邦:秀儿,你也别说了。】
【刘秀:……】
目前唯一一个被秦念讥讽为“菜”的人,正是高祖。
刘秀默默向高祖致歉。
他也没想到秦念如此敏锐,反击得如此迅速。
【秦念:数十万张楚军攻破函谷关,章邯领骊山刑徒东出,击溃张楚军,迫使陈胜溃逃。】
【秦念:这是他初次领军作战。】
“为何是章邯领兵?”
天幕提示违反规则二,嬴政只得再度打量章邯。
还是有点嫌弃。
他有很多武将, 皆少有败绩。
王翦、王贲、内史腾为主将时皆无败绩。
李信虽然败了一次, 但也没败到降敌的地步。
秦念更是向他举荐了兵仙韩信。
章邯早已心如死灰。
早在看到自己降楚的时候, 他就已经惊出一身冷汗。
陛下不加追究,后世秦皇又语出维护,他已是感激不尽。
【嬴政:章邯有何特殊之处?】
虽然嫌弃,但这明显又是秦念的举荐。
能被秦念视为顶级武将的人, 应有其过人之处。
故而嬴政还是决定给章邯一个机会。
【秦念:他能在短时间内将数十万刑徒军的战斗力提升至超过正规军。】
骊山刑徒。
秦念又在暗示什么?
嬴政想起秦念十日前反对刘彻修建陵寝一事。
西域之西, 东海之东, 匈奴之北,南有南越。
正值盛年的嬴政陷入抉择。
秦念等了一会,并没有等到祖龙的其他问题。
这位打工人扮演的祖龙,人设应该就是很高冷。
连省略号都不多。
于是秦念切回之前的话题。
【秦念:项梁立熊心为楚王时,张良建议项梁立韩国公子成为韩王, 张良辅佐韩成攻打韩国旧地, 没能占据任何一座城池。】
年轻的张良再次感受到秦念的恶意。
【刘邦:当时子房与韩成麾下只有千人, 得城复失实属正常。】
“陛下不必为臣辩说,秦念此人睚眦必报,不宜驳斥于他。”
张良不在意秦念对他的贬抑。
他本就不是武将,将兵非他所长。
刘邦岂能不知秦念的性格?
但他要是什么都不说,又如何让年轻的张良与“自己”结缘?
在年轻的张良认定自己不会为秦效力的时候,刘邦却认为他入秦只是迟与早的问题。
【秦念:张良手底下还有千人,你给韩信留了多少人?】
【秦念:都是汉初三杰,你这么区别对待,该不会是因为张良“貌如妇人好女”吧?】
张良:“……”
这下不仅年轻的张良气得脸涨红,就连养气多年的老年张良都额角青筋直跳!
身为帝王,却公然制造君臣之间的佞幸之谣!
后世秦皇难道就没有人君该有的德行吗?
韩信默然片刻,严肃教导太子:
“此事,你不要学秦皇。”
刘恒连连点头。
【刘邦:此言过矣!朕与子房绝非你所猜测的那般!】
刘邦丝毫不慌。
天幕禁止谎言倒也不是全然是坏事。
他只需解释清楚,这种谣言当场可破。
【秦念:这不是朕的猜测,是拜你与后世许多汉皇都男女不忌所赐,后世很多人怀疑你们跟宠幸的臣子有不正当关系。】
【刘邦:!】
刘邦大惊。
“后世很多人怀疑”?
后世是怎么回事,怎能如此恶意揣测君臣相得?!
【秦念:刘彻,卫青霍去病陪葬茂陵,后世盛传你们是一家三口。】
【刘彻:休得胡言!!!】
仍旧在塞外的卫青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还好有秦皇于天幕提及此事,陛下方能及时驳斥此事。
后世怎么会传成这样……
此时卫青想起了被王太后下令赐死的韩嫣。
卫青:“……”
原来是因为陛下啊。
那没事了。
霍去病兵锋已然逼至北海,天气愈冷,无法继续北进。
秦念说“匈奴之北”未被天幕认定为谎言,难道北海之北还有敌国?
霍去病正叹天寒地冻,只能止步于此。
随即就在天幕看到秦念的造谣。
跟从在霍去病身后的李敢笑出了声。
“一家三口”。
根据“理解”的结果,霍将军显然被后世视为陛下与卫大将军的……子嗣?
霍去病冷笑:“李将军,天寒体冷,不如切磋热身。”
于是李敢被霍去病揍得抬不起头。
但不妨碍躺在地上的李敢继续放声大笑。
霍去病:“……”
他总不能因为被李敢耻笑,就将其射杀。
这里没有鹿。
【秦念:你们应该感谢朕给你们辟谣的机会,说谢谢了吗?男女不忌的汉高祖、汉武帝?以及其他心里应该有点数的汉皇们?】
【刘邦:……】
【刘彻:……】
【刘盈:……】
【刘恒:……】
不能发言但能看到天幕的还有刘询。
而这一连串的省略号,已足以让刘邦倒吸一口冷气。
此时能发言的汉皇总共就只有五人!
倒不必都如此肖似他!
后世其他皇帝倒是知道汉史,此时虽然都因这整整齐齐的“……”忍俊不禁,但还不至于觉得惊奇。
只有嬴政皱起眉头。
大秦亡于……这种王朝?
秦念则是觉得扮演汉皇的打工人们都相当有趣。
【秦念:秀儿,你为何如此格格不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