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更绝的是你问他谁告密导致他怀疑你,他居然反手就把曹无伤卖了,帮你肃清叛徒。】
刻意提及曹无伤的事,当然是秦念在为“项羽不可能反”铺砖加瓦。
按照项羽在历史上的人设,那叫一个恨秦入骨。
最重要的是项羽又不在群里,秦念不可能说服他不要反秦。
要想让项羽降秦,那就只剩下一个选择:
断项羽反秦的一切后路。
无容人之心、对百姓残虐无度、轻信刘邦之言。
甚至连叛徒都会被项羽出卖。
【刘邦:哈哈哈,吾也没想到项羽竟会如此坦诚!】
【秦念:还是读书读太少了。】
少年项籍面红耳赤。
伯父项梁教导他读书,他没学成就不学了,现在是在学剑。
【秦念:由于楚怀王熊心想要按约定封你为关中王,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并架空他,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范增劝他将你封在巴蜀,结果又是项伯,收了张良的财物后就劝项羽将汉中也封给你。】
秦念看楚汉之争的历史时,都不得不感慨刘邦能赢,运气是真的逆天。
但凡张良没救过项伯,但凡项伯不那么吃里扒外,但凡项羽政治智商再高一点——
刘邦怎么可能那么顺利地成为最后的赢家?
范增摇摇头。
他原本亦有反秦之志,可当看到项羽如此轻信族人,项梁又死于骄兵,他还是决定继续隐居。
只看项羽听信项伯的谗言,范增就知道这就不是他应该去效忠的人。
项氏一族看着“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并架空他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皆瞠目结舌。
不是惊于项籍竟然有如此权势。
而是惊于项羽“架空”楚王,有如此谋逆之举,项氏一族如何在六国遗民中立足?
【刘邦:这些财物是吾赐给子房的金百镒、珠二斗。可惜子房助吾获取汉中、又劝吾烧毁栈道之后,就回到韩国事韩王,吾与子房再遇,已是吾还定三秦之后。】
韩信兵仙之称,在秦念讲述他的功绩时已为各朝各代之人认可。
张良谋圣之说,则在刘邦的不断提及间,也逐渐变得清晰。
当然,秦念之前那句“名不副实”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大多数黔首都不能像刘邦那般看出那句话里的“不能谋其国”是文字游戏。
囚车里的刘季看得出来。
只能摇着头暗叹,可惜了。
天幕一出,他不会再得谋圣辅佐。
【秦念:张良那是身在韩王侧而心在汉。】
【秦念:你平定三秦后,张良写信给项羽说你只是占据关中不打算东出,以齐赵反楚为由骗项羽北进攻齐。项羽大概是越想越不对劲,就将韩成杀了,封郑昌为韩王来阻挡汉军,张良逃亡归汉。】
【秦念:韩王成的死,算无遗策的张良算不到吗?】
史书刻意没写韩王成之死与张良之举的关联,但看前后顺序,不难看出其中的蹊跷。
秦念还是嘴下留情了。
否则这时候她就该嘲讽韩成的死是张良故意为之。
她其实很喜欢张良,故意贬低只是想让祖龙剧本里的张良入秦。
反正只是扮演类聊天群,又不是舞到正主眼前。
“秦皇这是要引出项羽杀义帝,并非是要指责子房啊。”
刘邦笑道,他早就看出了秦念的目的。
张良当然也看出了秦念的目的。
虽不喜秦念这三段话还暗藏着迫使他入秦的祸心,但张良不得不感叹秦念极似嬴政。
秦始皇“没有辜负任何一个功臣”。
这秦念如此煞费苦心,显然也是极为重视助他复秦的大将军。
【刘邦:并非如此。当时项羽杀义帝,又将韩王成囚在彭城。子房就算不写那封信,项羽也不会放过韩成。韩成虽死,吾承诺以韩宗室信为韩王,再度复韩。】
这么说倒也解释得通。
但韩王信建都晋阳以后,也没见张良再去辅佐韩王信。
不过秦念又不是杠精。
就韩王信那个投降匈奴的废物,也不配得张良的辅佐。
秦念也知道刘邦既是以这段话为张良开脱,也是在帮她铺设保项羽的台阶。
虽然她并不需要刘邦的帮忙。
她已经想好这个小话题结束,就以”项羽杀熊心“引出楚汉之争。
但帮了就是帮了,秦念当然领情。
熊心看着自己的死,不知该作何表情。
先前他见项梁拥立他为楚王,还以为项氏一族忠心耿耿。
结果项羽先架空他,又将他杀死。
项燕知道他会有这么一个后人吗?!
此时的韩成同样心有戚戚焉。
甚至熊心好歹还有约定关中这样被秦念称赞的举动,而他就一直被秦念讥讽。
被囚于彭城再被杀死,真就是一事无成。
项梁本就动摇的反秦复楚之心彻底死了。
“项羽杀义帝”。
这个义帝是楚怀王熊心。
至此以后,项氏一族再也没有资格声称复楚。
【秦念:之后就是你借熊心之死号召各诸侯王攻楚,正式开启楚汉之争。】
【刘邦:知义帝之死,吾袒而大哭,亲为发丧,临三日。】
刘邦可不想认“借熊心之死”这种说法。
但他也不敢直接否认。
于是直接说出当时自己的作为,假装他就是真心为义帝之死悲痛不平。
好消息是秦念并没有继续追问这件事。
坏消息是——
【秦念:随后你趁着项羽攻齐,带着五十六万联军攻入楚都彭城,然后就志得意满日日笙歌?】
【刘邦:……】
【秦念:张良这时候都在你身边吧,他没能劝住你,是不是也觉得五十六万联军,优势在你?】
【刘邦:咳。】
张良默然。
正如秦念所言,由于军力差距过大,陛下认为胜券在握。
他虽进行了劝说,但到底不像初入关时那般汉弱于楚,陛下并不在意他的劝说。
他也没再劝。
【秦念:项羽以三万精兵击溃五十六万联军,近二十倍的兵力差,你居然可以输得一败涂地。】
“羽之神勇, 千古无二”之说竟是因此得来?
虽然嬴政还是极恶项羽屠城坑卒,但真看到项羽的战绩,他不得不为之而惊。
难怪秦念欲要保下项羽的性命。
秦念这时在想史书关于彭城之战的记录。
现在的人说起项羽, 想到的首先都是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以少胜多,反倒鲜少提及彭城之战。
但巨鹿之战的兵力对比远没有彭城之战这么悬殊。
当时项羽约有五万军,而章邯的兵力有《前汉纪》的四十万之说,不过当时章邯和王离分兵作战,项羽应不是直面四十万人。
就算是以四十万计,此时的兵力对比也就一比八。
彭城之战则是一比十九。哪怕是松散的联盟,刘邦也不该输得这么惨烈——
“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 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 睢水为之不流”。
三万人杀十余万, 另有四十万溃散。
这就是项羽,兵形势家的巅峰代表人物。
虽然权谋一塌糊涂,但武力实在可怕。
“籍,以后……吾等可能要为秦效力。”
项籍瞪大眼睛, 十分不能理解:“秦军杀了大父!亡我楚国!”
叔父一直在教导他务必要为大父报仇, 要复国并恢复家族的荣耀。
为何现在却是要为秦效力?
而此前反对效力于秦的年长族人对项梁之言, 虽有不忿却也皆知此为无可奈何。
“你杀了义帝熊心,楚国遗民、六国遗族不会再信任项氏一族;秦念说你无容人之心及残虐无度,谋臣武将及黔首都不会再追随你。”
项籍:“……”
“阿父死于战场……这是战败的结果,没有对错。”
项梁教导太过年幼、故而还不知事的侄子。
其实待项籍长成,他就不会为此感到困惑。
正如原本的历史上, 他死于章邯之手。项籍却还是招降了章邯, 并将其封为雍王。
“籍, 秦军将至,不服则死。现在身死,则死如蝼蚁。”
【刘邦:此战溃败,好在还有子房为吾出谋划策。派隋何策反当时的九江王英布,联络彭越袭扰楚军后方,又以韩信聚兵阻击楚军。】
刘邦果断将彭城之战的话题接续到京索之战。
免得秦念提及他的父、妻为项羽所擒,以及他数次欲弃子嗣逃命之事。
当初正是韩信在京县、索亭摧垮楚军,让楚军不得继续西进。
也幸好项羽需留在彭城善后,不能亲自率兵追击,否则以当时韩信的兵力,也不一定拦得住楚军。
英布冷哼一声。
他当时若不攻打楚国,哪有刘邦的今日?
此后项羽派项声、龙且攻打他的九江国,几个月后他兵败撤至汉国,妻、子皆为项伯所杀。
如今刘邦却是要卸磨杀驴,贬他为侯!
英布、彭越、韩信,同时调动这三个武将攻楚,这就是张良著名的“下邑之谋”。
可以说这个谋略将刘邦从彭城之战的惨败中救了出来。
秦念暗叹谋圣就是谋圣。
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
【秦念:京索之战后韩信去攻打因彭城之战叛汉的魏王豹,而你在荥阳与项羽对峙。】
【刘邦:能与项羽对峙,吾亦勇矣!】
秦念默了几秒。
如此不要脸,很好,很刘邦。
说好听点叫对峙,说难听点叫被堵在荥阳。
居然还骄傲?
【秦念:对峙一年多就扛不住了,调走了韩信的精兵也没扛住。想要找项羽议和,被范增阻止。】
【刘邦:但吾有曲逆侯陈平!施离间计让项羽气死范增,还让项羽不再信任钟离眜等将领!】
范增:“……”
这项羽就是朽木!朽木也!
项籍只能盯着天幕,假装看不见族人的目光。
可恶的陈平!
还有刘邦!
都是些小人!
嬴政陷入沉思。
他在犹豫要不要用项羽。
神勇无双,又愚蠢至此,天下不会再有人追随项羽反秦,这是再好用不过的孤臣。
若项羽没有屠戮咸阳坑杀秦卒之举,嬴政定不会如此犹豫。
【秦念:但你还是绝粮了,只能依陈平之计让纪信假扮成你去东门诈降,让两千名女子披甲出东门,给你创造从西门冲出重围的机会。】
【刘邦:纪信忠勇,陈平屡献奇计。】
【秦念:至此楚汉之争还不到两年,你狼狈逃窜已经是第二次了。】
【刘邦:咳咳。】
【刘邦:败给项羽不算耻辱!】
秦念:“……”
这是她之前给章邯解释战败的词。
【秦念:逃出荥阳就开始守成皋,也只守住一年,第三次逃窜是逃到韩信军营第二次抢走军队。】
【刘邦:败给项羽不算耻辱。】
刘邦现在觉得这句话真好用。
面对曾以三万击溃五十六万的项羽,能守住一年已经很不容易了!
【刘邦:项羽去攻打彭越的时候,吾就夺回了成皋。】
【秦念:等项羽平定东海回来,就又把你围在了成皋附近的广武。】
秦念已经很给刘邦留脸面了。
刘邦夺回成皋用的可就是从韩信那里抢走的军队。
【刘邦:广武之战朕没输,迫使项羽鸿沟和议。】
【秦念:不错,广武之战你被项羽用埋伏的弓弩射中胸部,却说伤到的是脚趾。身受重伤卧床不起时,还能听从张良的建议强行巡行,慰劳将士以安定军心,致使伤势加重。这一点,朕佩服你。】
【刘邦:子房之策,吾岂敢不听从啊!】
张良向上首的陛下作揖。
正是有着这样的信任,他才能够尽其所学。
刘邦笑着敬子房一杯酒。
年轻的张良完全看不懂秦念在干什么。
如果只是想挑拨离间,又何必将此事说出来?
但他清楚,秦念的最终目的必然是想要他事秦。
张良知道复韩已不可为。
这并不代表他就愿意入秦。
暴君嬴政,不值得他的辅佐。
【秦念:不过广武之战的胜负手不在广武。韩信攻下齐国之后,项羽派龙且迎击韩信,为韩信所杀;彭越又攻下梁地,迫使项羽回援,你趁机收复又被项羽攻下的成皋。】
秦念理顺时间线。
龙且死后,韩信自请封假齐王。
张良亲自去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军队回援刘邦。
此后项羽派人去游说韩信自立,被韩信拒绝。
项羽去攻打彭越,连胜间却听说成皋丢了,汉军正围攻钟离昧,他只能折返回去给钟离昧解围。
来回奔波、腹背受敌、粮草不继,项羽不得不接受鸿沟和议,送回吕雉和刘太公。
【秦念:此后你又在张良陈平的建议下撕毁鸿沟和议,但追击项羽的时候彭越韩信不至,又败给项羽。】
【刘邦:唉,朕声誉不够啊,加韩信封地、封彭越为王之后,才有了最后的垓下之战。】
刘邦承认得坦荡,秦念倒是越来越欣赏这个打工人。
扮演得太像了。
很多反应都出乎她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入关、楚汉之争,是汉高祖人生中最壮丽的篇章。
四个小时快到了。
秦念敲下那首汉高祖所作的帝王之歌:
【秦念: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好诗!】
刘邦惊叹,此诗竟无比契合他的心境!
【秦念:这首《大风歌》是你一年后写的。】
【秦念:质朴且恢弘,和刘小猪写的一堆无人在意的诗不同,这首诗歌传唱数千年。】
【刘彻:……】
【刘邦:哈哈哈哈!采!】
刘邦唱诵这首诗歌数次,找到最适合的声调: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唱完,刘邦望向故乡的方向。
此歌应在故乡唱起。
【刘彻:略输文采的还有“秦皇”。】
【嬴政:朕不作诗。】
【刘彻:……】
秦念笑得不行。
她还以为祖龙的人设就是高冷,没想到居然也会冷不丁冒个头。
果然,没人能拒绝迫害刘彻。
连祖龙都做不到。
此后便是刘盈讲述汉高祖最后两年的各种天灾,秦念也在话题结束前将能臣长评发到群里。
【系统:今日话题已关闭,全员禁言。】
【甲方:明日话题:唐太宗李世民。】
【甲方:请提前做好准备。】
【秦念:总共就是九个常驻成员的话题对吗?】
秦念问道。
这会涉及到她之后编造人设的自由度。
如果最后一个皇帝就是朱棣,那么明宣宗朱瞻基以后的史实,理论上她都可以随便编。
【甲方:是。】
秦念不觉意外。
很多皇帝真要以其为话题人物,那很难水到四个小时。
九个皇帝,日薪两千。
九天就能赚一万八!
禁言之后,刘盈确定自己说的话不会再出现在天幕上,这才松了口气。
但天幕突然再现异象。
【今日话题:汉武帝刘彻。】
竟是十日前的“话题”内容!
天幕上的文字上行得很快,没过多久就将十日前的对话呈现完,随后天幕中央清空,再无文字。
后世的汉武帝刘彻竟是有着这样的功绩,故而位列第二。
“召代王入京。”
吕雉没有通过刘盈,就直接下达了诏令。
刘盈嘴唇嗫嚅,终究没有出声,只是目送太后离开。
回宫之后,他召见郎中令陈平。
此时他最担忧的就是恒弟的安危,他实在不忍如意之事重演。
陈平被秦念誉为“顶级文臣”,又为阿父所夸赞,或许能够想出办法。
“朕当如何确保恒弟的安危?”
“陛下,若要保代王无恙,自此之后,你不得再幸女子。”
“……朕本就无后。”刘盈不太理解。
“陛下只有不幸女子,才能确保无后。”
陈平语气意味深长,还张嘴说出一个“吕”字,却不出声。
刘盈大惊失色!
他终于听懂了曲逆侯所言——
若再幸女子,那女子就有可能生下吕家之后!
届时恒弟不能活,刘姓天下也将被他断送。
“朕知道了。”
此后,刘盈以他注定无后、本就更喜男色为由,不再幸女子。
吕雉没有干涉此事。
她知道这是陈平给刘盈出的主意,以防她混淆刘姓血脉。
简直多此一举。
天幕已认定刘盈无后,她即便这么做了,天下人也不会相信那是刘盈之子。
吕雉不得不放弃将孙女张嫣嫁给刘盈为后的想法。
其实陈平不是在防吕后混淆刘姓血脉。
他防的是陛下真的有后。
相似小说推荐
-
仙魔情动山河乱(点点温柔) [仙侠魔幻] 《仙魔情动山河乱》作者:点点温柔【完结】简介:在灵霄仙界,若璃是天赋出众且心怀悲悯的仙子,立志守...
-
富江系女主与蛊王交往之后(白阿伏) [BG同人] 《(综漫同人)富江系女主与蛊王交往之后》作者:白阿伏【完结】晋江VIP2024-09-03完结总书评数:360 当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