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人醒来,又若无其事地去上朝。夜夜得盯着喝药才能睡一阵。
凌三叔夫妇关起门嗟叹了许久,这才恍然察觉,大侄儿心里对这位想方设法迎娶进门的新妇,只怕比每个人以为的都要在意。
三叔作为家中辈分最大的长辈,当即拍板。
“明日我去官署一趟,亲自替凤池告假。”
“人又不是弓,哪能一直绷着弦?政务再忙,朝廷再缺不了人,也得要有命忙公务!我替他告个假,让凤池在家里缓上十天八天,把他心里堵的这口气缓过来。”
轰隆——
滚滚江水从上游涌下,这段河床悬而陡急,上下游落差大,发出巨大如雷鸣的轰鸣水声。
发源于西部高山峻岭之中的岷江河道,最近上游持续大雨,引发几处山洪。
位于中游的巴蜀郡官员严阵以待。
自郡守以下的大小官员,这几日都亲临江边,盯紧堤坝,防备洪水冲破堤防。
“凌郡守!”
轰鸣江水声中响起一道清越嗓音,带着斗笠的人影翩然如鹤,踩着石头走近堤坝边。
酷暑天气,江边人人都带遮阳斗笠,人人都穿轻便透气的苎麻袍。来人也穿一身士庶不分的苎麻素袍,却格外显出衣带当风的轻盈意境来。
前方监看水情的凌郡守应声回头。
凌郡守是个四十余岁年纪的中年文官。凤眼,美髯。凌家家传的冷白肤色,抵不住在外多年的日头,晒得黑里透红……
看清来人,凌郡守抬起斗笠,晒红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欣喜迎上几步。
“张先生,今日怎么来水边了?当心日头,严防中暑啊。”
对面的斗笠掀起,露出一张白皙精致的面孔。
在三伏天的大日头下果然肌肤也隐约泛红……
巴蜀地界湿热,把章晗玉给闷得不轻,她白天轻易可不会来江边。
但今日不寻常。
她早晨收到了郡守府文掾的任命书。
以后她就是巴蜀郡守麾下的众多文掾之一,虽然不上品级,但毕竟吃起了公粮嘛。
来拜谢顶头上司,必须的。
她一拜还没拜下去,凌郡守赶紧扶起。
“受不得张先生的礼。”
两人离开堤坝,寻了处避阳的僻静处单独说话。
左右无人之处,凌郡守心怀感激,长揖拜下:
“张先生大义,揭破阉党密谋,避免渤海凌氏一场劫难,理应由凌某拜谢!”
他外放为官多年,一步步从县令做到郡守,自觉在巴蜀地界颇得民心,政绩卓然……
谁知道,就在他忙着四处修建堤坝、疏散防洪的这个春夏,巴蜀郡绣衣郎一封密报,早已悄然送去京城,把他头顶扣上贪腐毁堤的污名,意图把他扳倒!
不止如此,阉党恶毒,把他扳倒只是个引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剑指渤海凌氏当代最杰出的儿郎、身为朝堂副相的大侄儿凤池。
还好危机关头,面前这位外表孱弱秀气的年轻人挺身而出。
身为巴蜀郡绣衣郎众多爪牙之一,身在阉党,深明大义,弃暗投明,传递线索给他……
巴蜀郡的绣衣郎据点,线人,京城送回的密报,皆已查获。
凌郡守昨夜在灯下细细阅读绣衣郎送去京城的密报,罪名构陷之恶毒,牵扯之广,惊出他一身冷汗。
末尾一方朱红小印,以篆体刻了一个:“吕”字。
竟然是那阉党首恶吕钟,亲自回复!
凌郡守真心实意地感谢面前这位叫做‘张玉’的年轻人。
身为绣衣郎,不顾自身被报复的危险,坚决和阉党划清界限,大义啊!
区区一个文掾的职务,不足以表达感激!
凌郡守诚意询问:“文掾的俸禄不甚高,一份俸禄供养家里两个弟妹可吃力?张先生大才,何必只做个不入品级的文掾?本官可以向朝廷荐举张先生入仕,谋个正经官职……”
这就是章晗玉今天为什么一定要面见凌郡守。
“多谢府君好意。卑职有过一段身为绣衣郎的不堪往事。虽脱离阉党,弃暗投明,过往不堪提。”
“卑职领着弟妹过活,不求出人头地,只求存身而已。恳请府君,万万不可在人前泄露卑职的过往,也勿向朝廷举荐卑职。只当卑职是一名寻常文掾,为府君效力。”
凌郡守叹息着应诺下来。
又提出从自己的俸禄里补贴一部分,在普通文掾的俸禄之上,额外加俸五成。
“你家中有地有财,是你自家的事。以后在本官麾下做事,你不肯任高职也就罢了,老夫一点心意,只管拿着。”
章晗玉毫不客气地笑纳了。
远在千里的这位凌二叔,她在京城素无来往,没想到人还不错吗。
当晚,凌郡守回到家中。
低声和老妻提起张玉这个年轻儿郎。
“外柔而内壮,决断有魄力。老夫前日试他的文采,七步可成诗。今日试了他的人品,对家中情况,既不夸大,也无羞愧。如实相告,坦然受俸。仿佛青竹立于山岗,随风而动,本心不动。”
“老夫不会看错,这张玉,乃是难得一见的佳儿郎。年岁也正好,二十三,珺娘今年十七……相配得很。”
他扼腕道:“当初怎的没想到,巴蜀也有佳儿郎?把珺娘千里迢迢送去京城,托付给那边寻找夫婿。如今如何是好?”
凌二夫人性子爽利,可不像夫婿思虑那么多。
前几日凌郡守下帖宴请,叫做“张玉”的年轻人来了一趟郡守府,她坐在屏风后,一眼就相中了人。
长得俊俏,有潘安卫玠之貌!风采过人,说话又讨喜,她当即就想起了女儿珺娘。
男方家里县乡豪绅的身份是低了些,只要女婿人品可堪托付,也不怎么要紧。以后女儿女婿都在身边,他们夫妻也安心。
“京城那边也未寻到合适儿郎。上回老三写信来,说什么时机不对,要我们等下半年。索性去一封信,把珺娘接回来。就说合适的人选寻到了。”
夫妻商议定,凌二叔当夜便动笔。
连夜修书一封,写明情况,送往京城。
凌二叔心潮澎湃,又加一封信,专程写给身居高位的大侄儿凤池,把巴蜀郡绣衣郎密报京城、险些害了渤海凌氏的密事详细转述,并极力夸赞他看中的张氏后生。
他承诺不泄露张玉的过往,信里果然一个字不提张玉的绣衣郎经历,只把张玉的性情,年纪,家世,形貌,品性,详尽描述。
满意地写道:“佳偶天成,张玉与珺娘相配,可为我凌氏佳婿。”
凌凤池凝视窗外瀑布般的雨帘。
两日前,三叔父先斩后奏替他递了长假条,之后才来找他商量。他有些意外,却并未和三叔争执,当日便留在家中。
今日是告假的第三日了。
凌府书房有贵客。
政事堂四相之首:姚相,冒雨前来拜访。
“怀渊,各家内务私事,老夫本不该过问。但老夫倚老卖老,当面问你一句:你果然病了?还是心中有郁结,以至于耽误了公务前程?你可知最近是清扫阉党的紧要关头?紧要关头你缺了席,之后朝廷论起功绩,百年青史记录,你都要欠缺这一笔了。”
凌凤池站在窗边,依旧凝视着天地间的暴雨景象。
“多谢姚相好意。”他的声线听来稳定如常,和平日没什么异样。
“告假是家中三叔父的意思。于我来说,告假的时机却也正好。手中有桩公案,正委托大理寺秘密调查。调查期间,我宜避嫌。等十日长假结束,结果,也该查出来了。”
姚相思索起来:“你族中何人犯了重案?以至于要你避嫌,告假闭门不出?”
凌凤池转过身,和姚相对视一眼。
“姚相可知,大理寺少卿叶宣筳,这两日也告了长假?”
姚相倏然一惊。连叶宣筳也要避嫌……?
大理寺正在秘密调查的人选,呼之欲出。
姚相不再相劝,喝完整杯清茶,起身告辞。
凌凤池送贵客出庭院。
姚相一路沉思着走到凌家门外,直到上了马车,思绪忽地一顿,陡然回过味儿来,回头瞪了眼凌家门外撑伞相送的年轻家主。
凌凤池是他看好的下一代栋梁才。罕见告了十日的长假,他专程登门询问病情。
两人看似有问有答,绕了半天弯子,他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生病,近期隐约耳闻的那桩凌家内院私事,到底有没有妨害了他……一个字未说啊!
凌凤池回书房的路上,门房报信,“阿郎,巴蜀郡又快马来信了!”
巴蜀郡二叔父的来信,以往三五个月一封,互报平安而已。四月的某天,当时婚院女主人还在,毫无预兆地提醒他,多留意巴蜀郡凌二叔的近况……
他当即快马去信,叮嘱凌二叔多多留意官场人事变动,有事急报,无事也多传家信。
自从四月,巴蜀郡的来信变成一个月两封,报的俱是平安无事。
凌二叔最新这封来信,开头依旧报平安。
后头倒是写了许多内容,略扫了眼,似乎和珺娘婚事有关,满满写了五张信纸。
他最近心思烦乱,管不得珺娘的婚事,更无心推荐人选。
二叔父的书信被他原样装入信封,叮嘱送信人:“交给三叔父定夺。”
平日公务缠身,忙得仿佛个陀螺,白日倏然而过,只有漫漫长夜难熬。
这几日卸下公务,陡然清闲下来。
闲居家中,就连白日也开始难熬。
他站在窗边闲看落雨。
以为过了很久,看了眼漏刻时辰,不到半个时辰而已。
他又开始整理书房。
书房有个顶天立地的大书架,放置了不少凌家历年收藏的孤本珍品。有些孤本太过珍贵,他叮嘱所有人,洒扫不许动书架。他得空时亲自整理。
凌万安搬来长木梯,他踩着木梯去最上方。从书架最顶端取下一个木盒,在书案上打开。
十本小而厚的连环画册,整整齐齐摞成两摞。
有些被小天子翻看得多,边角卷起毛边。有几本成色新一些,明显是新画的,插图和注解都绘制得精心。有山川风貌,乡土人情。当然,少不了处处拔剑的豪侠。
他怀念地翻看了一阵。
“婚院无人收拾?”
突兀的一句问话,回荡在书房。
门口当值的凌万安隔片刻才反应过来,阿郎在和他说话。
他赶紧斟酌着答:“无人收拾。处处皆是原样。”
婚院早上了锁,严禁出入,小玄猫和鹦鹉抱出去养。庭院里杂草都疯长到两尺高。
主家不发话,哪有人敢进去收拾?
主母逃走当天,婚院什么样,现在依旧什么样。
逃走太急不小心踢歪的长凳至今还歪着呢……
凌凤池捧起木盒,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边想边走出书房,往婚院方向走,
凌万安心里一跳,赶紧撑伞跟上。
上回主人去婚院,挖坑埋了个药瓶,这次的木盒可比药瓶子大许多!这得挖多大的坑?可再不能徒手挖了。
看守婚院的家仆开锁引主人入内。
凌万安正在庭院里乱转,试图找个铲子铁锹之类的利器好干活……耳边听凌凤池吩咐下来:
“打一盆水,送进屋。”
今日不挖坑,做洒扫活计。
洒扫得极为仔细,婚院女主人出走当日撞歪的木凳,被凌凤池静静地打量半晌,问,“平日怎么放的?”
凌万安比划了个横放的姿势:“一字横放。”
他按着记忆把长凳摆回书案边,横放整齐。
凌凤池的目光又盯上了书案上堆积如山的书卷。
平日打开的时辰多,还是卷起放置的时辰多?
她性子散漫,似乎没个定数。
凌凤池走近书案,收拢起一半,分门别类地放置在案角。
把婚院女主人偏爱的几本游记,文赋精选,原样打开放在书案上。
做完这些,把携带来的木盒子打开,翻了翻盒底,取出一张小小的字纸,打开摊在书案上。
墨迹不算新了。
凌万安有些好奇,探头看了一眼。
【闲闲荡荡,三三两两】
【疏星落天外,野涧风自流】
主母的字迹好认,一看就是主母在婚院时随意书写的小字。
凌凤池把这幅小字放回半边整齐半边杂乱的书案上,似乎把书案收拾得满意,终于停了手。
凝视小字片刻,笔下的风流闲散之气扑面而来。
他的目光带出几分怀念。
短暂的婚院岁月,仿佛美梦一场。不论早晚,只要踏入婚院,人时时都在;闲谈也好,打趣也好,争吵赌气也好。
和她纵情欢愉的美好残留至今,时常要细细地回味几日。
然而,梦总归有醒的时候。
他逼迫她成婚,没有问过她的意愿,将她拘在婚院不得出入。抓捕她的义父,追究她的秘密,以至于章家大火焚毁佛堂。他和她之间的分歧,从哪一步开始尖锐到无可挽回?
自己终究做得太过了。她既无法忍耐和他生活,以至于出逃。
强留在婚院做一对怨偶,不如放她归去,闲闲荡荡,做一颗山野疏星。
她在婚院忍耐了两个月,成全他一场绮梦。
如今换他成全她的悠游闲荡,也算公平。
凌万安捧一盆清水,跟随主人洒水扫尘,把屋里四处拾掇了一遍。
凌长泰听到动静,紧张地奔进来,“阿郎今晚宿在婚院?婚院多日未住人了,怕有蛇虫出没,阿郎明日再来住可好?卑职这就带人四处找一找可疑孔洞……”
凌凤池打定主意做的事,旁人拦阻不得。
凌长泰闭了嘴,跟凌万安一起吭哧吭哧地换帐子被褥。
他手劲大,一下掀起几层被褥,露出下面的床板。
凌万安眼尖,瞧那床板缝里似乎有东西,伸手掏了掏,费劲地掏出一本小而厚实的画册。
“哎?”
他举着画册转向主人,“主母留下的……”
“这本也留下了?很好。”凌凤池立在窗边,目光扫过封皮,一眼便看出是当初她赠给云娘、被自己收没,重新交还给她的连环画册。
淡淡地说了声好,视线便又转回,看庭院里的雨。
“她留下的所有东西,都原样放置。放回去。”
凌万安摸摸鼻子,把连环画册又塞回去床板缝里去。
出去时两人低声嘀咕。
“婚院里的物件什么都不许动,原样放置。阿郎肯定想要怀旧,睹物思人。”
凌长泰实诚地说:“人都不在了,看物件有什么用。阿郎当真想念主母,把人寻回来啊。主母只是人跑了,又没跟阿郎合离,跑到天南海北她还是凌家主母……“
“嘘……”凌万安赶紧示意他小声。
他们都能想到的事,阿郎能想不到?
“阿郎不去寻主母,必然有他自己的思虑。”
回头看了眼静悄悄的雨中婚院,凌万安悄声道:“婚院住几日也好,睹物思人,想起主母在时的点点滴滴,想得受不了,或许就下令寻人了?”
歇在婚院的头一夜,睡不着。
哪怕三叔父追过来,亲眼盯着他喝完一碗助眠汤药才走,汤药的药力也只能让他短暂地睡了一个时辰。
二更初,凌凤池在雨声里清醒地起身,提灯走出婚院,径直走向祠堂。
老仆原本都要睡下了,听到雨中的脚步声,惊得肩头都震颤。
“阿郎……”老仆苦涩道:“大雨天,留人夜。阿郎不在屋里安睡,何必又来祠堂呢。”
凌凤池此刻的神色清醒而镇定,“睡不着。”
“如今喝药也睡不着了。”
“请出戒鞭,后半夜才能安稳睡下。”
“去罢,今夜请戒鞭二十。”
老仆脚步沉重地转往后堂。
片刻后,双手托出一支血痕斑斑的细长藤鞭。
凌三叔隔天早晨刚刚起身,迎面对着院子里拜倒的凌万安、长泰两人。
两人奉上的物件,惊得凌三叔眼角都跳动几下。
“哪里拿来的血衣裳?”
凌万安手捧的血衣,是阿郎今早新换下的贴身里衣。
斑斑点点的血色在暗色缎料上并不明显,乍看仿佛深青色缎面上绣的深深浅浅的暗花。阳光直射下才看的清楚是血迹。
凌三叔惊得声音都抖了:“昨晚我、我亲眼看凤池喝药睡下了!他怎的半夜又起身去祠堂罚自己?这次又是为什么?”
凌万安面色凝重。
他跟随阿郎超过十年了。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内情。
“老家主过世后,阿郎结庐守孝那三年,偶尔还召来祠堂老仆,自罚戒鞭。自从出仕之后,阿郎入东宫教导小天子,自罚的情形倒是罕见了。”
“没想到最近……”凌万安哑声道:“已是六月第二回了。头一回阿郎严令不许我等泄露出去。但短短期间又有第二回……无论如何,我等也要回禀上来,免得阿郎继续自伤。”
相似小说推荐
-
春与人宜(轻黄) [古装迷情] 《春与人宜》作者:轻黄【完结】晋江VIP2025-09-21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487 总书评数:58 当前...
-
不止夏天(六盲星) [现代情感] 《不止夏天》作者:六盲星【完结】晋江VIP2025-09-21完结总书评数:14071 当前被收藏数:17246 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