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南林烟)



汉, 元朔元年。
李世民在军中很快活,如鱼得水,他也不晓得是因为提前知道了命运因而有这种情绪, 还是自己真的天生就属于军中。反正他是没什么被命运安排之类的文青病的, 跟着卫青学习军务, 得了卫青好多次夸赞。
刘彻看书的时候, 李世民就往他案上一趴,撑着下巴眼睛忽闪忽闪的, 刘彻嫌弃地挥手:“我又不是李渊, 你回家找他夸你去。”
李世民也不以为意, 刘彻不问他自己说:“卫将军今天说我学得很快, 这样下去要不是年纪不足,出塞时都能独领一军了。我厉害吧?”
刘彻:“呵呵。”
李世民不依了,“你这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不看史书的?”
“看啊。”
“看不到卫青向来谨慎, 待人温和, 不得罪人的?”
“切。”
李世民扭头, 又把头转回来, 挺起十五岁少年还不太坚实的胸脯, 坚定地说:“但是卫将军对我说的是真心话,我就是这么厉害。”
刘彻不由大笑,从空间里摸了个后世带来的桔子丢给他,“行了, 行了, 你厉害也是写在史书上的,何必还要仲卿来给你作证。”
李世民自己剥了桔子, 一下塞了一半在嘴里,鼓着半边腮含糊不清地说:“史书上那是成年的我, 在军中学会了打仗的我,不是现在的我。现在卫将军说我可以独领一军,虽然只是几千人的一军,但说明我确实学到东西了。”
刘彻不怀疑李世民的能力,不过确实好奇卫青是怎么看他的,寻思着抽空问问。
在这条时间线上,因为提前布置,匈奴在元朔元年初的入侵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汉朝的回击也显得更从容一些。
卫青原本以为自己最大的麻烦是安置和应付那个陛下所称的小友。没有官职,却是陛下之友,听宫中的阿姊说真的是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疑是天上仙人。
卫青被塞了这么个人在身边说要跟他学习军中事务,说不心塞是假的。只是陛下交给他的任务,就像为人奴仆时接到命令一样,无论合不合理,自己愿不愿意,为了不受鞭笞之苦,都要尽一切努力去完成。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现在受陛下知遇之恩,信用之重,这样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任务的心意,不再是害怕遭受惩罚,而是害怕让陛下失望吧。
不过有点出乎他的意料,陛下这次随心所欲的结果居然也不差。这个爱说笑玩耍,性情开朗的少年,怎么看都是进取心强烈的人,而不是天上的仙。
卫青其实没什么时间教他,就要率军出塞作战了,他很忙呢,只能把李世民带在身边,尽量抽空提点他几句而已。
但那少年竟然真的上手了,卫青试着让他管五千人的后勤,他也料理得井井有条。
卫青十多岁才有机会学习兵法,他对兵法有自己的见解,心里觉得名将不常有,大部分人打的都是普通的仗,比的就是谁犯错少。他也没觉得自己是什么名将,所以第一步想做到的就是少犯错。
所以在他看来,能把士卒组织好,军令下达运转顺畅,那么就差不多算是个合格的将领了。当年大汉立国的大将军淮阴侯,不说那些奇谋战略,其实最初做到的,也是这一点吧。
他觉得,李世民就是年纪小点,可能真做事时还不稳定,但这么看起来,已经算合格了。
嗯……所以他做梦也没想到,都要去打仗了,他还会遇上想不到的其他麻烦。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尽管军务繁忙,但同僚宴请,他还是去了。就像刘彻说的,他不惯得罪人,另外他也想着出征在即,这时候还请客,是不是对方有什么事要请他帮忙呢?不去不太合适。
哪知道什么事也没有,倒是像惹了事想贿赂他,那府中的舞女歌伎一个劲往他身上凑,主人家还让几个貌美女子轮番给他斟酒。最后更是明示暗示,说他不胜酒力,让个女子扶他去房中休息。
卫青使劲才挣脱了,顾不上得罪人,找了个借口就告辞了。
帮忙可以,但这个样子是犯了大罪之后想拉他下水,那他就不能沾了。
且他的母亲和阿姊们都是平阳公主府上的奴婢出身,他和外甥霍去病的出生,说是私通,其实未必不是随意让她们这些奴婢去侍奉的结果。
他对这样的事情无能为力,但是他自己不愿意世上再多一个他这样的孩子。
本来以为这样也就结束了,大不了将这同僚得罪了。没想到这只是开始,总有帖子投到府上,请他过府一叙。未必是宴饮,但一定有女子!
卫青都有点来火了,去了两次发现不对,后面就全拒了。这天又收到请柬时,他更是生了警觉,更衣入宫,请见陛下。
卫青入宫时,刘彻刚刚结束与嬴政的对话,正在出神。
或者说,正在生闷气。
嬴政语气平淡地告诉他,之前提过的那个女孩确实很聪明,跟在张苍身边已经自学初中课程了,他准备让她入宫读书,不方便拿出去的教材可以让她随意取读。
刘彻怀疑秦始皇在炫耀和气他,并且他有证据!
其实他知道自己和嬴政采取的方式不一样,谈不上优劣。因为秦国未一统,嬴政还有旧制度必然不适合大帝国需要变法的压力。
所以还是秦王的秦始皇,首先不可能像他一样把教材哪怕是初级教材下放到每个郡县,因为这可能会流入到六国之中。
谁敢保证天才一定出于秦国啊,六国之中万一有人先把火药弄出来怎么办?
其实刘彻觉得以六国和秦来论,需要国家力量介入的蒸汽机和火炮,要弄出来也肯定只有秦国了,六国没这个本事。但是万一呢?而且□□说是威力不足,但放在他们秦汉这时候,在战场上还是能造成麻烦的。要让六国人先弄出来,岂不是给秦国自己找麻烦。
其次,在六国未灭的情况下,秦王也不能把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大,不能把这理工科的教育一下子提到重要的地位,以免引起强烈的反弹。
秦固然二世而亡,但二世而亡之前还有个统一天下的辉煌成就没完成,让秦国凌驾六国之上的旧法也不能轻易动摇,一个不慎把秦自己玩崩了就是笑话了。
所以嬴政选择一个地方作试验,集中一部分人先行学习基础教材,这是刘彻能理解的。
他不能理解的是嬴政不是一向运气不太好全凭祖宗遗产和自己实力硬刚的吗?捡到个大才李斯最后还矫诏立胡亥去了,显然运气不能跟自己比。
现在这是踩到狗屎走了狗屎运了不成,那么点人里头就让他捡到个真天才!
真没天理,后世明明是说他捡人才的运气比较好来着。他没有嬴政的顾虑,所以基础教材是广泛下发的,学到今天下面也没报上来几个叫人惊艳的。
道理他都懂。因为广泛下发,所以没有特别给什么照顾的政策。都广撒网了,也就不像嬴政那样,还要考虑不太富裕的人家怎么学的问题。反正书都印刷发下去了,比过去便宜了很多,想学的自己想办法学去。所以发是发下去了,真正能学到的人仍然是个小范围。
刘彻很清楚,这样过些年,天才未必有,但他需要的人才会井喷式出现,他不用急的。
但嫉妒已让他质壁分离!现在刘彻考虑提前在上林苑开班,把战死有功的将士子嗣集中在这里上课。学不进去体魄又强健的就是他的羽林孤儿,体质弱又学得好的就继续学。他就不信了!
这个时候卫青来得巧,让他精神一振,觉得自己的运气只是还没有到。
看,他的SSR来了吧。
就是他的SSR有时候过于认真了,他得说说。
卫青本是来禀报近来他遇到的古怪事情的,他担心朝中有异动所以这些人拉拢他。但方见礼入座,未及开口,陛下又把他说了一通。
“仲卿啊,你不必过于拘束。自信一些,嗯?”
刘彻让人把自己案上的果盘分给卫青,这些都是从后世带回来的,带得不多,他也不会常回去进货,轻易不会分给人的。不过真想吃了总还能去买的,分些给自己的SSR,不亏。
卫青要说的话只要先停下,谢恩,品尝。
陛下遇仙的事不假,这些仙果确实远胜凡品。
只是陛下所说的拘束是什么意思?
刘彻已然在摇头了:“你尚未娶亲,别人既有美妾相赠,你何必拒于门外呢?”
原来陛下已经知道了,卫青避座正要说话,刘彻已经摆手了,“罢了罢了,朕知你谨慎。这样吧,你在宫里看中哪个宫人,也可对朕说。”
卫青表情不变,内心已经快要裂开了。
不是,陛下,臣拒了同僚,却到宫里来挑选女人,这叫谨慎吗?陛下对谨慎有什么误会不成?
他突然想起来当年被太后处死的韩嫣,虽说此人平时就犯了不少忌讳,但陛下护着。最后被落实的罪名就是出入永巷不禁,以奸闻皇太后而被逼自杀。
莫不是陛下当年也对韩嫣说过类似的话?所以韩嫣才无所顾忌吗。
现在太后还在,但陛下已经掌握了实权,不担心宠信的臣子再被赐死了,所以给了他这个待遇?
卫青伏身谢恩又谢罪,委婉地不能从命。
刘彻无奈地叹了口气,怏怏地不再勉强,他就说卫青什么都好,就这个谨慎的性子不好,以前韩嫣跟他多有松弛感。卫青也不是没见过韩嫣,就没学到。
不过他又想到史书所载,他对立下大功的卫青确实予以了极高的地位和权力,而卫青倒也稳稳接住了,从容以待,没给他演什么不敢不能的,便觉得也还行。毕竟不一样的性格,叫卫青学韩嫣大概是怎么也学不来的,就不要勉强了。
没两天,出征前得了两天假休息的李世民又进宫蹿他面前,未语先笑,笑得刘彻让人赶他了,才上气不接下气地问:“你到底跟卫将军说什么了?他这么谨慎的人,拐着弯子请我替他在你面前提一提宫禁的事,还说到了韩嫣,你怎么他了?”
刘彻摒退左右,郁闷地道:“朕怎么了,朕就是想让仲卿有个继承他能力的儿子而已。”
“他不是已经有卫伉了?”
“卫伉有什么本事。”刘彻不屑地道,又嫉妒起李世民来了。
明明他大汉也是个军功至上的国家,为啥卫霍之后,他对外战争就总是不顺呢。看看李世民那个唐,像李世民这样的战神同时代又出了个李靖还能理解,他也有卫霍嘛,楚汉时也有韩信和项羽同时代嘛。
但凭啥他还有徐世勣和苏定方啊,犯规了吧?
更可气的是李隆基,刘彻看史书时虽然没有深入研究唐朝,但还是看了唐史,看到李隆基就觉得很可气。这个家伙居然手下也有很多名将,其中王忠嗣也像是他捡霍去病似的,好像随便养了个忠良之后就养出个名将来。
而且这个名将寿不说长,至少也比去病活得久了,偏偏还被他贬斥。同时期什么高仙芝哥舒翰,全是被他坑死的。
刘彻为此愤愤不平,觉得李世民是氪金玩家,肯定作弊了。
“你看卫青跟霍去病有什么共同点。”他问李世民。
李世民迷惑,“都是名将?”
“都是卫氏女与人私通所生。”
李世民瞠目结舌,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刘彻慢悠悠地道出他的研究成果:“朕原觉得军事能力是能培养出来的,但在后世看了书,觉得不行,这是天生的,后天最多是能不能发掘出来。”
这点李世民同意,立刻拍胸示意他就是。
刘彻懒得理这个骄傲的小公鸡,继续道:“卫氏一定有这方面的天赋,只是未必都传得下来罢了。去病的同父弟霍光虽说是名臣,可完全是个文官,一点军事方面的天赋都没在史书上留下来。这必是母家卫氏传下来的没错了。”
“啊?卫氏或有天赋,可跟私生子有什么关系?”
刘彻一拍桌案,“那她家婚生的子嗣怎么一个出息的都没有!朕这是用了后世的科学方法分析出来的结论,必是这样没错的!”
李世民闭嘴了。
他觉得刘彻已经魔怔了,被史书上他晚年那些拉胯将军给气魔怔了,一心想再养出个卫霍来。
难怪卫将军害怕,换他他也怕。
刘彻确实是被气的,说的是气话。他只是心里暗搓搓想,卫青要是有几个私生子就好了,不过实际上只暗示过别人给卫青送几个妾,毕竟卫青自己纳的婢妾生的儿子全都不行,他觉得还是随机换几个人吧,万一蝴蝶了原来的孩子,有继承了卫青天赋的新的孩子出生呢。
又想到自己,以后除了太子,看来其他儿子的教育也得重视起来,不然连个备选都没有。短命的不算,一个个的不是没脑子就是性子暴,太子要是有事,这几个捡都捡不起来。
元朔元年的战事,在后世看来是或许只是汉匈战争的序曲,是名将卫青刷经验的副本。但身处其中,李世民意识到,汉军将士高昂士气的来由——立国百年,白登之围,卑辞求和,边郡饱受其苦,唯有本朝才有主动出击的意图,也唯有这位车骑将军才获得过一次进攻的胜利。
汉军渴望雪耻,渴望报仇,也渴望在卫青手下获得军功。
这是一种对李世民来说相当陌生的情绪。隋再次统一之前,天下已经纷乱数百年矣。
胡人于北,经过血腥杀戮和主动学习,已经与汉人渐渐融合。他母亲的窦氏,祖母的独孤氏,当时都是所谓“虏姓”。虽说长得完全就是汉人的样子,多少年通婚下来,恐怕汉人的血脉早就超过胡人的血脉了,但出身毕竟放在那,大家都知道。
在那样的时势下,大隋统一天下,汉人重主中原,突厥却是个军事上并没有优势的塞外异族,所以时人并没有汉对匈奴这样的仇恨。
在后世学习时接触的一些概念浮了上来,李世民想到那个大唐,许多胡人也生活在境内,并且任了高官,忠心耿耿。他的时代,是不是很适合塑造民族国家的概念?
他一代人肯定是办不成的,一定要作为一个朝中公认的能够延续的长期国策去办。
李世民随卫青出雁门了。这一战本不是必须,匈奴的入侵已经被打退,但不给他们一个教训,刘彻心气不顺。况且他也不想打乱卫青的成长之路,明年就是收复河南地的战事了,他一点风险都不想冒。
不过毕竟从容了许多,汉匈战事进行的同时,大汉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也没受影响的如期举办了。
从上谷郡长途跋涉而来的赵常早早动身,从遥远的边郡赶了过来。
他们上谷郡的人武德充沛,文风就一般了。赵常家境尚可,但他自幼体质偏弱,注定走不了投军立功的路,所以打小父母便送他去读书。
只是边郡之地确实也没什么高明的老师,赵常颇有点文不成武不就的意思,似乎以后只能回家继承上千亩地和羊群牛马过日子,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了。
转机出现在他交游时偶然听人说起的事情上,道是从京城发了一批书到县里,除了百家学说,还有数算图形之类的学问,似乎还有工匠之学。
边郡不但少名师,也少藏书。赵常欢喜的与朋友一起去县城询问,得知县中果然设了藏书室,也果然书极多。可以买,也可以抄。若是本地子弟,有人保举的话,还可以交一笔押金借回去一个月。
赵常不缺钱,他就缺书,当下一口气把几家显学的书都买全了。至于其他,他本没有学的意图。
数算也就罢了,工匠之学是君子不屑去学的,赵常想着他得继承家业,学一学数算好像也不错,便买了本数学教材回去。
哪知道他的天赋不在文科而在理科,那年他十七岁,六岁开蒙读了十一年书,背得滚瓜烂熟,义理也说得明白,问起自己的见解,依然是两眼一瞪不知所云。
学数学却学得快,而且觉得有趣,一发不可收拾。三年多来,他已经把县里的小学内容学尽了,又自学了一点初中的内容,可惜他毕竟不是学神学霸,只是有一点天赋的普通人罢了,一直没人教自学的情况下,学得实在有点纠结。所以他又买了初中的几何、物理和化学看,都是勉强入门,但不妨碍他喜欢,只恨生在边郡,少名师点化。
就在这个时候,天子诏令,长安科考,儒墨法兵道,数理医化农,凡是发到县中的书学过了,都可以报名去考,考中可授官。
赵常大喜,当即禀明父母,要往长安去考试。
族弟赵丰不像他体弱,听说他要去考试,自告奋勇要护送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