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麒麟 [出版] (周游)


  薛神医进来,磕了头,问道:“哪位大人要看病?”老太监低声道:“皇上。”薛神医大惊:“这是要杀头的勾当,小人不敢治。再说有太医院的诸多高手在此,小人也不敢造次,求公公放小人出去罢!”老太监道:“你这个人是傻是呆?要是太医能治,请你来做什么?眼下实在是没办法了,你也是苏州有名的,不是那种江湖郎中,就大胆去治,治好了,转眼间荣华富贵,要治不好——太医们也治不好,你又怕什么!”
  薛神医只好答应了,连连感叹:“我昨晚做梦,梦见织造府上空有一尊金甲力士,拿着大铜锤和一群妖魔鬼怪打架,今天我还琢磨,这是个好兆头,也许织造府的哪位达官贵人会买我的膏药,所以来吆喝吆喝,谁想是万岁爷龙体有恙!那位金甲力士,原来就是保护万岁爷的神仙呢!”
  给皇上诊了脉,看了看全身的烂疮,薛神医沉吟不言。老太监又告诉了他床帐子和龙袍的事,带他看了那盆水,薛神医闻了闻,点头笑道:“我知道了。”请老太监到角落里,细细问了些什么,好一会儿,薛神医叫来配药的杂役,写了方子,让他立刻去配解药。
  几个太医不屑地问:“薛先生能解这毒?”薛神医抱拳道:“惭愧,小人真能解。这毒不是帐子、龙袍里带的,诸位弄了个本末倒置。”几个太医不快道:“你不要信口胡说,这泡出来的水如此剧毒,怎么不是浸染的时候做了手脚?”
  薛神医笑道:“是皇上昨晚吃的坎离丹——我问了公公昨日皇上的食谱,有一道冰糖炖燕窝,一道羊乳笋汤,还有清蒸鸭子烀猪肉的攒盘,这几道菜本来没什么,但和皇上吃的助兴春药混一起,就是大热大毒。公公说,皇上平日服用的坎离丹,是各位大人炮制的,我想,定是用了不少淫羊、肉苁蓉、川山甲、大附子、巴戟天、菟丝、玄参、虎骨、地龙、鹿茸等料,本来便是猛阳之物,羊乳锁热,冰糖本性平,遇燕窝则也发热,加上鸭子猪肉等大腻之物,简直烈火浇油。本来一颗坎离丹也没什么,但皇上一夜连吃五颗,龙体内好比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所以烧成这样——什么帐子、龙袍,都是吸了皇上的汗和气,才有的毒。”
  一个太医不住地点头:“我就说罢!是体内的热毒!”另一个太医道:“不对,若皇上体内生毒,那女子又是怎么回事?反而在皇上之前发病?”薛神医笑道:“老大人,这阴阳采战的房中术道理,不消晚生细说了罢?”那个太医恍然大悟:“啊呀,确实确实,那女子受了皇上的雨露,自然也要发病,而皇上因洒了雨露,泄了些热毒,所以拖延到今早才发作。”他拱手道:“薛先生不愧是神医,老朽佩服!”
  很快,薛神医的解药配好了,煎了一小碗,灌入乾隆口中。才过一刻,乾隆身上便退了烧,微微能睁开眼了。老太监高兴得热泪滚滚,让阿难赶紧去巡抚衙门通知尹继善等,又说:“别审那些匠人了,跟他们无关。”
  刚进衙门的大门,阿难就听见一片鬼哭狼嚎。大堂外面,挺着三具尸体,全身血肉模糊,阿难吓得脚步都迈不动了。公人知道他是乔陈如的儿子,进去禀报,乔陈如让他进来说话。阿难迈过门槛,一大股血腥味儿冲得他干哕了好几下。满地的匠人,个个挂着伤,有的腿已经断了,有的眼睛瞎了,有的牙齿全掉了,有的手指甲缝里插着铁扦子,哭喊不停,好多已经晕死过去了。
  只有一个妇人没有哭,也没有叫,就那么跪着。两个差人分列左右,叉开大步,正龇牙咧嘴地用拶子拶她的手,十个手指头如萝卜般粗肿,看得阿难触目惊心。明德在上面喝问:“孙兰仙,是你负责把蚕丝送到染坊,定是你下的毒!”乔陈如又说:“你只要供出来用的什么毒,如何解,便饶你不死,决不戏言!”那妇人一声不吭,只是摇头。
  阿难连忙跑上去,在乔陈如耳边说了薛神医治好皇上的事,乔陈如又跟尹继善、明德说了。尹继善忙站起来:“先去看看皇上,这些人先不审了,关起来,若果然不是他们下毒,每人发三两汤药银放了。”
  到晚上,乾隆已经清醒许多,脸上的疮结了层薄薄的粉痂,身上也温和了,只是没有胃口,只喝了口梨汤润喉。尹继善等上来拜了,痛哭道:“皇上安好,便是臣等的福气,皇上身上有一丝儿的不快活,臣等的五脏六腑都遭大火烤似的。”乾隆抚慰了他们几句,说此次生病也是天意,警告自己应该清心寡欲。
  众臣一拨拨地来问安,乾隆问为何不见那位亲王,看皇上大病初愈,明德不敢据实以报,怕再激恼了,只说也病着。直到两天后,乾隆好得差不多了,再问,明德才说了拙政园刺客的事。乾隆罕见地没有发怒,发怔了许久,才说:“都是天意,那刺客明显是要刺杀朕的,没想到朕突然生了病,回到行宫。那天皇叔穿着金袍,刺客搞错了,皇叔是为朕死的。”洒了两滴泪,下令将亲王遗体运回北京厚葬。尹继善劝说乾隆回北京休养,乾隆道:“中途而返,必然引发百姓猜忌。海宁那边海防的工程还没看,不能回京城。”
  乔陈如陪着乾隆继续巡游,薛神医因治病有功,以庶人直接拔为太医院院判,官居六品,也跟着圣驾去了。乔陈如临走前,吩咐阿难这几天的事不要乱说,连母亲也不能告诉,又托任弗届管教阿难,不许他任意出门。
  说完这些,阿难连喝了三杯茶:“这几天的事,真可谓如梦如幻了!”陶铭心问:“按保禄说的,是薛神医配的毒,孙兰仙浸染时下的毒,那薛神医为何又毛遂自荐去解毒呢?”保禄道:“我听葛先生说了一句,孙兰仙好像是薛神医的表妹。”阿难笑道:“所以他听说匠人们被抓,事情要破,为了救他表妹,就主动来解毒,说什么内毒的谎话。”
  保禄拍手道:“怪不得!那天提起薛神医给皇上解毒,刘稻子骂他是叛徒,孙大婶却说他必有隐衷,我估摸着,薛先生一定喜爱他这个表妹——对了,皇上吃的那个坎离既济丹,到底是什么药?”陶铭心咳嗽了一声:“治咳嗽的。”


第23章 七娘的妙计
  阿难去后,又好阵子没有音讯。皇上已经回北京了,对在苏州发生的事没有深究;尹继善荣宠依旧,从两江总督调入内阁;明德继续做他的江苏巡抚;而力挽狂澜的薛神医,耐不住宫里憋屈的生活,故意犯错,给一位嫔妃开方子时写了柴胡,皇上大怒,说他影射满人乃豺胡,本要砍头,念在他苏州的大功,只打了板子,革了职,赶回原籍。
  数月后,宋好问寄来一封信,说已经选了元和县知县,近日便动身南下。陶铭心半忧半喜:忧的是宋好问以钱买官,他品行又是那般,怕会在官位上胡作非为;喜的是元和县衙署就在苏州城内,终于可以见到素云和外孙了,尤其是外孙,出生后还没见过。七娘和珠儿、青凤、保禄都很开心,期盼着全家团聚。
  喜上加喜,陶铭心竟发了笔横财:邻居李婆家有一棵枣树,紧挨着两家的界墙,这两年越长越大,树根将墙顶裂了缝儿。七娘跟李家说了,要他们把这棵树往院中间挪一挪。等挖起了枣树,在下面发现一只锈烂的铁箱,这铁箱正正在界墙底下,一半儿在李家,一半儿在陶家。打开了,里面是些女人衣服,衣服底下,竟然用汗巾包着几封银子,成色也足,细丝儿好银,称了重,足足一百两。李婆主动说要跟陶家平分这银子,七娘乐开了花,夸赞邻居实诚。
  陶铭心却主张报官,李婆和七娘自然不肯。陶铭心去找了扈老三,说明原委。扈老三咂舌道:“陶先生的品行,真是罕见了!搁平常人,藏着掖着还来不及,谁会报官!”老三去长洲县衙汇报了此事,知县发下批文来,说这银子明显是房子的旧主人遗下的,按律法,掘藏之财归于新主。既然在界墙下,陶李两家平分合情合理,无须上缴官库,还赞陶铭心是“儒林楷模”。
  见了知县回批,陶铭心方心安了,经不住扈老三搅缠,送了他二两人情。剩下的拿出十两请人在学堂造了两尊孔圣人和孟亚圣的塑像,还给妻女各做了套新衣裳,给外孙打了只小金锁,准备作为见面礼,自己则去娄禹民的书店买了不少书,难得的心情大好。
  这日,李婆满头插着花,穿着新裙子,唱着小曲儿来到陶家,一进门就碰到陶铭心,慌张一笑:“陶先生没去学堂呀?”陶铭心道:“这几天农忙,学生只上半天课,吃了午饭再去。”李婆去厨房找七娘,两人叽叽喳喳一会子,李婆笑嘻嘻地去了。午饭后,七娘换了身干净衣裳,也要出去。陶铭心问她做什么去,她笑道:“做好事,做善事!——我去给孤男寡女配对子。”
  陶铭心皱眉道:“你什么时候做起媒婆来了?媒婆动动嘴,神仙也做鬼,只听说坑蒙拐骗做坏事,就没听说过做好事。”七娘笑道:“我是副将,主将是李大娘。”陶铭心问:“她倒是常干这种事的,为什么叫上你?”七娘道:“因为别人拜托她说的这个妇人,不好劝得动,拉我过去一起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