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程,遇到同村的一个妇人,见陶铭心骑驴,七娘踮着一双小脚深深浅浅走得难受,便道:“陶老爷也心疼心疼自己老婆,那双小脚儿是走得了长路的?”陶铭心冷笑一声不言语,七娘笑道:“我们老爷是读书的相公,哪能给人牵驴?你们种地的人家不懂这些规矩的。”
祗园寺山门前人山人海,成千累万的香客哄哄嚷嚷,张牙舞爪地往里面挤。不远处,一队队的官兵拿着刀枪往山上行去——搜山已经好些天,但一无所获,连异兽的影子都未发现。寺外有专门看管骡马的,七娘给了三文钱,拴了驴。陶铭心举着胳膊拨开人流,七娘紧紧揪着他的衣裳跟在后头,好不容易挤进了寺内,如蚂蚁入蜂蜜,黏稠得走不动。
半个时辰,挪过了天王殿,再半个时辰,过了大雄宝殿,穿过一条狭窄的甬道,来到罗汉堂前的空地,地上密密麻麻跪满了人。罗汉堂的廊下,整齐列着十来个膘肥体壮的和尚,手持水火棍,阻止香客乱闯。空地上已经没处放脚,陶铭心和七娘只好站在廊下。
香客捧着供品一个个进去,很快就出来,脸上满是喜悦之色。又等了一个时辰,终于轮到了陶铭心,七娘从腰间拿出一锭银子,约莫五六两重,陶铭心颇为震惊,低声问:“哪里来的银子?”七娘笑道:“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引导的僧人收了银子,并不请他们进去,僵了一会儿,那僧人问:“没了?”七娘摊手道:“精光了。”僧人嫌弃地一扬手,让二人进去了。
堂内空阔,四下十八罗汉新上了彩漆,栩栩如生,中央四方须弥台上有尊等身漆金释迦牟尼像,前方,是一尊香樟木雕的莲花宝座,江澈老和尚盘腿坐在上面,穿着金丝线袈裟,手里拿着一串水晶念珠,微合着眼睛念佛。莲花座周围都是香炉,飘着袅袅烟气,这种香叫荷露香,极名贵,陶铭心小时候在家中常焚的。
江澈和尚开口了:“施主要求什么事?”七娘跪在地上,拉陶铭心也跪下,祈求道:“求神僧保佑,让我们老夫妇得个儿子。”江澈微笑道:“最近来求子的太多,观世音菩萨着实繁忙,施主的愿望,得往后排一排,估摸着,要等两年后,才能有身孕。”顿了顿,又说:“你要等不得,去买一千斤鱼,放生到太湖中,或者做一万个馒头,斋养祗园寺的僧人,如此,菩萨可以早一些为你们施法。最快的法子,是给这十八尊罗汉镀一层金,保你下个月就能顺心如愿。”
七娘惨然道:“我们小民小户的,哪塑得起金身?只能等了。”江澈和尚从身后的布袋里抽出一张黄纸:“拿着这张纸,找知客僧,他会带你们去拜菩萨。施主切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罢!”陶铭心站起来,双手接过黄纸,突然问道:“敢问和尚,在地下的瓮中数百年,是怎么活下来的?”江澈睁大眼睛,打量了陶铭心一番,平静地说:“老僧自幼出家,修行有法,打上坐,入了定,数百年也不过弹指一挥间,这是佛门禅定的功夫,常人自然做不到的。”
陶铭心笑着点点头,念了声佛号,和七娘出去了。门口的僧人接过黄纸看了一眼:“求子的往观音殿去。”来到观音殿,又是数十人排队,一顿饭的工夫,轮到他们了。殿门口有个大簸箩,里面装满了水滴状的铁片,也不知做什么用的,僧人拿出一片来:“三两银子。”
七娘惊呼:“这也要钱?我们刚才供奉过大和尚了!”僧人乜着眼道:“你刚才是供奉和尚,现在是供奉观音菩萨,一个是上山,一个是下海——两码子事儿!吃烧饼还得赔唾沫呢,想白白得个大胖小子?哪有这么便宜的买卖!”七娘为难地看着陶铭心:“这可糟了,没有钱了。”陶铭心瞪了那僧人一眼,拉七娘走,七娘不肯:“都来了,总不能不拜呀!不然前面那银子也打了水漂儿!”她从怀里摸出几块碎银子和一把铜钱,都给那僧人:“我佛慈悲,通融通融。”僧人笑道:“我可以通融让你进去拜,但你这是没诚心,菩萨不会遂你的愿的。三两得个大胖儿子,你说赚不赚?”七娘依然缠着恳求,被后面的百姓抱怨:“求不起就别求,我们等着呢!”
陶铭心往地上啐了一口,扭头就走,忽然听见有人喊“陶先生”,扭头一看,是同村的张何氏,小半年没见过她了。她脸上红扑扑的,白腻的额头上凝着几颗汗珠:“巧了,陶先生也来拜佛。”陶铭心还未答话,七娘从廊下跳过来,恶狠狠地瞪着她。张何氏见礼道:“袁大娘好。”七娘冷笑道:“真是马头上长角,稀奇了,你一个寡妇家,也来观音殿求子?”
张何氏尴尬地笑了:“是,我也求子。”七娘拍手道:“呀!你不是要守节的么?不是要等着立牌坊的么?这是嫁到谁家了?”张何氏道:“我没有改嫁,但也想有个孩子,一是给先夫继承香火,二是和我就个伴儿。我去城里保育堂问了,管事的说我一个寡妇,养不起孩子,不答应,听人说,他们养的孤儿是要卖给戏班子的。我又打听哪里有卖孩子的,那些人家也嫌弃我是个寡妇,出不起太多钱,只肯卖给有钱的人家。所以来拜拜菩萨,能让我收养个孩子就好了,没有男娃,女娃也行的。大娘也帮我打听着,有谁家生了孩子不想养的,我愿意出二十两银子买,与其扔在黄金坑里淹死,还不如给我哩。”
陶铭心赞叹道:“难为你有这片善心。”七娘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你倒富裕,能拿出二十两银子。可惜我们连三两都拿不出,拜都不让拜。”张何氏从腰间拿出一个荷包:“我身上还有三四两,先给大娘用。”陶铭心忙道:“使不得——我看这寺的勾当实在下流,观音菩萨的坐骑是金毛犼,怎么成了麒麟?简直荒唐,明显是这寺故意招引人来拜,好搜刮钱财。这种龌龊地方,我不信求子能应验,不拜也罢!”
张何氏笑道:“陶先生读圣人书,自然不肯轻信这些。我们普通百姓求神拜佛,只是图个念想,心里有个指望。若得不了孩子,还抱怨菩萨不成?陶先生,你和大娘就先拿着用罢。”七娘一把接过荷包,倒出银子,将荷包还给她:“多谢妹子,你改天再来拜罢,这银子我回头还你。”“不急,大娘方便了再说。”张何氏笑着去了。
无法,陶铭心只得跟七娘又来到殿前,供了三两银子,得了一片铁片。僧人指着殿内:“看见没?菩萨站在一头麒麟上,这铁片,就是麒麟身上的鳞片,你们挂上去,默默祝祷几句,没多久就会得个儿子。”
铜铸的观音菩萨像高一丈,旁边立着矮一截儿的善财童子和龙女侍者,菩萨光足踏着一头巨大的麒麟,足有两头牛那般大,能看出木头底子,外面裹着铁皮,眼睛用两团红蜡雕成,造得惟妙惟肖。陶铭心想起麒麟在城中造反的事,不禁发起了怔。
七娘推推他:“这鳞片还是老爷亲自挂上去好,显得心诚。”陶铭心回过神来,看麒麟身上的鳞片稀稀疏疏,似是一条刮到一半鳞的鱼,不禁笑叹:“这些铁鳞片,肯定是每天晚上摘下来,隔天再卖给人挂上去,反反复复无穷匮,好一个生财之道!”七娘从他手里拿过铁片,嘟囔道:“无非图个彩头儿,老爷小心说话,菩萨听到了不高兴的。”
铁片后面有小环,麒麟身上有倒钩儿,七娘虔敬地挂上去,念念有词地祈祷一番。陶铭心趁她不注意,从怀中掏出保禄带回来的那只铁片,往麒麟身上一挂——正合适。他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如此不经意间,竟然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藏鼎山上的那只麒麟,在苏州城中作乱的那只麒麟,就是这只了。
可是这么大的麒麟,如何上山又进城呢?莫非这麒麟到夜里就活了不成?即便里面有机关,人可以操控——什么样的技艺可以如此神奇?——又怎能来去自如瞒过人们耳目呢?这麒麟就在这里放着,祗园寺不会不知,莫非这寺里的僧人也和反清事业有瓜葛?他想着本寺方丈月清和尚的样子,实在看不出什么特别来。
被七娘拉着跪拜了菩萨,陶铭心懵懵怔怔地出来,这些疑问一时难解。回去的路上,七娘兴致高昂:“从小就听说,观音菩萨送子,麒麟也送子,这是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一起加持,这事一万个稳当了。”
回到家,保禄和青凤正在院子里摘青葡萄吃,陶铭心道:“又淘气!葡萄还没熟,吃了要拉肚子的。”青凤委屈道:“饿得不行,不吃葡萄没别的。”陶铭心问:“不是给你们留了一锅饭么?”青凤气得只噘嘴,保禄笑道:“先生刚走,珠儿姐姐就吃了那一大锅饭,连那罐子咸菜也吃光了。”七娘跺脚道:“我的娘!这丫头成馋痨子了!这么下去,真养不起了!以后怎么嫁得出去!”
陶铭心来到屋内,珠儿正垂着头摆弄衣衫,见到陶铭心,两眼含着泪:“爹,我一饿,肚子里就敲大鼓,得吃好多饭,才安生下来。我怕肚子里有条大虫子,我吃的全养活它了。”陶铭心笑道:“傻丫头,大夫给你瞧过,没有虫子的。你正是长身体的年纪,饭量大些也正常。”七娘从旁经过,叽咕道:“买米钱都不够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名侦探修炼手册 (肥瓜) 起点VIP2021.8.18完结 30W收藏120.21万字 7.23万总推荐请谨记,永远不要去挖掘那些未被解开的谜题。因为你永...
-
深藏于骨 [出版] (赵婧怡) 新星出版社本格推理与社会派的精彩结合神秘的快递,引出一段惊心动魄的冒险相距十几年被埋葬的三具尸体,背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