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干嘛?”徐目回头看他,然后埋头思忖,心里有点儿难受。
这不是这个人第一次为他淋雨了。
林无量:“我不干嘛,来送送你。”
徐目背对他,淡笑:“你这坚韧不拔,赖着人的功夫,适合当内应、当细作,兴许能在朝廷里吃上碗饭。”
雨噼里啪啦地落,冷得透骨,全淋在林无量身上。
徐目没有转身,只是,片刻后,他心内一阵奇异的抽动,有点子欢愉,也有点子酸楚。他最多的是无奈,却纠结着,往后抬起了左手。
“走吧,”他说,“别淋着了,关上铺子,带你去我家逛逛。”
林无量惊异,肚子里养了一只猫,现在正趴在他心口那儿乱挠。他来不及管会得到个什么答案了,只想着既然他伸手了,那就握上去。
握着了,感觉很陌生,林无量没说话,徐目也没说。
他俩什么关系都不是,又什么关系都会是。
徐目催促道:“快回去关门,我在这房檐下等你。”
林无量还是没话,徐目松开两人的手,转过身来,把伞塞给他了。
林无量雀跃,脸上表情还在强压着,他转身走入街上漫天的雨里,撑着西厂那把样式严肃的好伞,踩着一双夏天才穿的布鞋。
他整个人那么轻飘,像是风,钻进雨里去了。他走了几步还向后看,没笑,有点惊讶也有点呆愣。
徐目知道,这是林无量方才没想过的结果,可徐目自己又何尝不是;他邀请他“走吧”,对他伸手,嘴跟胳膊都跑在了脑子前边儿。
徐目的注视下,很短的路,林无量回头一遍又一遍。这秋雨天也潮也冷,但林无量不会再遭受雪天胡同里下跪、求这个男人买他时那种凉了。
到了水磨胡同里,雨已经小了,徐目请林无量进他家院门,可很滑稽,因为这院子林无量去年就住过。
他对这里很熟。
“都不打扫打扫?砖缝里都有草了,”一进门,林无量就对徐目的家务很不满意,他说,“你都不回来吧?看着不像个家了。”
“我太忙,”徐目左右看看院子,然后带着他进屋,说,“还行吧,房里挺整洁的。”
“还成,”林无量左右看看,说,“就是没有人味儿,冷冷清清的。”
徐目叹气,告诉他:“你可以逛逛,那时候因为成亲,添了不少东西。”
“你这就走?”林无量问。
“嗯,厂里还一堆事儿呢,你待着吧,想回就锁了门回去,我大概是晚上回来,也可能明儿回来。柜子里有干果点心什么的,是前天客人送给我主子的,都新鲜,你自己拿着吃吧,”徐目一番嘱咐,又道,“对了,茶也有,自己泡。”
林无量又问:“你去那儿不能带着我吗?”
“不能,”徐目都没犹豫,拒绝得干脆,说,“你以为是赶集呢?我们督主不准带闲杂人进去,而且人人都很忙,不是玩儿的地方。”
搬出大人物来,林无量的坐姿都变规矩了,他在椅子里,手搁在腿上,点头:“明白了,我给掌柜的她们留了字条,我在这儿等你好了。”
徐目从抽屉里取了钱袋,到他面前,拿出些铜子儿、碎银子,说:“给你钱,你待会儿去街上吃顿饭,然后待着吧,可以看看书,那边房里有很多书。”
林无量站起来,把钱接过去,说:“太多了。”
徐目打量他:“里间柜子里有新的鞋跟衣服,现在太冷了,你找找,看有没有能穿的——”
话没说完,林无量忽然一凑,把个凉丝丝的吻落在徐目脸颊上。
打扮得很朴素的药铺伙计,这会子直率又羞涩,冒犯地亲过人家了,还在接人刚才的话。
说:“我有衣裳穿,还有这钱……够吃俩月的饭了。”
徐目看他一会儿,无奈,真想把脸埋到敞开的钱袋子里去。
可瞧见林无量脸红,徐目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说:“待着吧,我走了。”
林无量没再应答什么,徐目转身出去了,关上了院子门。林无量拿着徐目给的饭钱,走出房门,站在屋檐下,伸手接着水磨胡同的雨。
他很高兴,因为又回到了这个做梦都喜欢的地方。
天快黑了,魏顺这才忙完西厂的事,带张启渊一起回去,徐目也乘车,路上说起家里有客。
“你这就回去吧,”魏顺叮嘱他,“早点儿休息,把前几天的觉补回来。”
徐目问:“主子你行?万一奉国府晚上……”
“不打紧,”魏顺说,“这回境况不一样了,是在提督府,没人敢冒犯我俩,而且,来了肯定要说钧二爷的营葬,不会有人胡作非为的。”
徐目有点儿担忧:“我怕像上回那样。”
“不会,”魏顺说,“在金环胡同家里,没人同意他们连门都进不来,而且万岁爷现在看重我,不会有人不识时务的。”
徐目思索,点头,说:“我回去再跟他们说说,明处的、暗处的,都得守好了。”
“放心吧,你安心回去待客,晚上好好歇着。”
又回到这种忙碌的、被簇拥的生活里,魏顺算是能够习惯,他转头看向坐在身边的张启渊,见他情绪一般,就也没多说话。后来到了胡同口,徐目下车去看府上守卫的情况了,车里只剩下他俩。
张启渊一言不发,抱住魏顺,把脸埋在了他颈窝里。
“我知道,”不等张启渊出声,魏顺就说,“你不用说话,歇会儿吧。”
片刻的寂静以后,张启渊发出了低低的声音:“原来没了爹是这种感觉。”
魏顺拍拍他手,说:“以后就很少能做小孩儿了,要多关心夫人和启泽,尤其是启泽,他还那么小,想想觉得心里不好受。还记得他满月那天,我去奉国府,钧二爷带我去看他……这还没过多久吧,已经物是人非了。”
只是这么抱着,张启渊从魏顺身上汲取到了温情和力量,所以还是这么抱着,什么都不说。
魏顺又道:“你放心,就算你因为钧二爷的事回了奉国府,也不会有人再禁你的足了,你没了爹,又有幼弟和母亲,还有你那姨娘、妹妹……这些全是落在你身上的担子,你和我那些,你祖父大概会不再计较,而且你得需服斩衰,三年以内是不能娶妻的。”
车停下了,张启渊松开魏顺,没说话,还是先一步跳下了车,把他抱了下去。
“我会处理好所有的,”进了屋,在洗手呢,张启渊告诉魏顺,“我不能让你觉得我不抗事儿,不中用,我要让你觉得我值得托付。”
魏顺摆头:“你不必承诺,我只想你以后能过得舒坦,能高兴。”
张启渊:“你记不记得,神宫监半夜,外边儿虫叫,夜值那人一直在唱曲儿,那是我天凉以前最高兴的时候。”
“记得。”
魏顺不犹豫地抱住他,摸他的头发脖子,轻轻地唱:“东野翠烟消,喜遇芳天晴晓……问东君肯与我春天多少?见丫鬟笑语回言道,昨夜海棠开了……”
张启渊发着愣趴在他肩膀上,气息重了,人半醒半晕着,眼睛圆睁,一会儿后,一滴眼泪顺着脸掉了下去。
再晚一些,大概半个时辰以后,奉国府的人终究是来了。
这回不一样,打头的是张吉底下的老大张锐,跟了几个打伞的下人,身旁是张启清,另一旁是个女人。
是李夫人!
虽说从前没仔细见过,不大认识,但看见张启渊往前挪两步跪下了,看见女人落泪,魏顺心里就懂是怎么回事了。
李夫人第一句话就是:“子深,我不会逼你留的,你爹不在了,你回去送送他就好,我本身不想来找你,觉得对不起你,但你伯父、叔叔们,还有你兄长,他们非让我来,我就来了。”
张启渊的伯父张锐,清清嗓子,让丫鬟搀扶好李夫人,说:“别哭了,先问候魏公公。”
魏顺忙走上前,举止从容,道:“诸位不必客气,我已经知道钧二爷的事儿了,实在是痛惜,希望你们节哀,莫过伤悼。”
几个男的一一与魏顺问候过,这回,那个自傲的张启清也不嚣张了,等几人话毕,李夫人没要丫鬟搀扶,快步走到魏顺面前,行礼,说:“见过魏提督,您安好。”
“使不得,”几乎是同时,魏顺伸双手,把李夫人胳膊搀住了,说,“夫人,您不能拜我,这不大好。”
“能拜,”李夫人眼睛是红的,但没因为丧夫之疼倒下,她话语还是利索的,动作还是轻快的,眼泪抹去,说,“子深他不学好,给您添麻烦了。”
“不会,”魏顺说,“别站着,都坐吧。”
在外院的厅里,都坐了,魏顺在主位,张锐也上座,张启清在侧边,张启渊挨着李夫人。
然后就在悲伤惋惜的氛围里说了张钧的事儿,包括杭州运河那夜的情况,以及灵柩回京之事,受吊待客之事,出殡之事。
魏顺清楚,他们这些全是说给张启渊听的,就是为了劝他回去。
他们不知道他已经和魏顺商量过、并做好打算了。
众人交谈间,张启渊看向魏顺,魏顺接收视线,悄悄地冲他点头,微微动嘴,无声催促:说吧。
“伯父,娘,”张启渊于是说了,“我做好打算了,这就跟你们回去,等送我爹走了,我再离开咱家,去过我的生活。”
魏顺觉得震惊——丧礼后再出府,这完全是张启渊的意思,自己可没怂恿过,也没掺和过。
魏顺开始打量在座人的表情。
看样子,张锐和张启清肯定是不满意的,他俩代表张吉,带着“张钧死”这个推脱不了的缘由,今儿来就是为了把张启渊弄回去。但李夫人没不满意,已经在点头了。
她说:“就这样吧,回去,送送你爹,他有灵,会觉得你是个好儿子。”
随即,张锐、张启清也妥协了。
因为于他们,张启渊再踏进奉国府已经是天大的进展,只要人能回去,什么都好办。
外头的天漆黑,纠缠不停的雨,弄得人人心里烦乱。
后来,魏顺说要准备晚饭,被张锐带头婉拒了。接着,张启渊回房收拾行李,跟随伯父和兄长,去门外车里等着。
因为李夫人还打算待会儿,她想单独和魏顺说几句话,巧的是魏顺也是这个意思。
重获风光的提督,穿得华丽夺目,亲自给李夫人添了茶,到八仙桌那头的椅子里坐。
“夫人,我知道是您放他出来的,”魏顺说,“那晚的事他都告诉我了。”
李夫人颔首,还是恭敬:“魏提督,您待子深好,他才惦记您,他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不喜欢和伯叔兄弟们一样,在别人眼里就是没出息。”
魏顺略微难堪,说:“这些天,因为我……实在难为您。”
“没有,”听嗓子就知道李夫人哭多了,她说,“不怕得罪您,世家就是这样,我们又是将门,您与子深结交朋友这事儿,老爷他们觉得怪异,我原来也觉得。可我没有办法,那晚上他摔得满脸是血,偷偷躲到我屋里来,跪下哭着求我,让我拿刀,把你从他心里剜出去。”
李夫人又掉泪了。
她道:“他吓死我了,大半夜的,我既埋怨他不听话,又心疼他糟践自己。他从小到大要什么就有什么,从来没那么哭着求人——我想不明白,我也失了智,就背着老爷,把他给送出去了。”
“我在想,这世上除了做娘的,没谁会这么纵容孩子,还是个这般不听话、蔑伦悖理的孩子。”
话不大中听,但话里全是真心,李夫人一口气说了很多,哭得不能自已,魏顺安静地看她听她,心口绕着乱麻,找不见头绪。
对方话完了,魏顺却什么都不想说了。
他站了起来,语气有点儿急,说:“夫人,我给您磕个头吧。”
他不等她做出反应,慌忙垂手跪下,规矩地磕头,一个不够,连着磕了仨。
他也快落泪了,听见李夫人惶恐地说着“不成”,然后,被心焦忐忑进来看情况的张启渊抱着扶了起来。
“你干嘛?”张启渊嗓音是发软的、是抖着的,说,“你是提督,她没有官职,你怎么能跪她?”
被抱着了,被所爱之人的热意包裹,魏顺这下儿才流露脆弱,他看向张启渊的眼睛,小声道:“我该跪,我和你逾墙相从,伤风败俗,我对夫人有愧。”
张启渊以为李夫人骂了他,就恼怒了,说:“娘,我不准你说他。”
李夫人无措。
魏顺着急地抬起手,把张启渊的拇指抓着,说:“你别犯浑,夫人没对我说不好的话,是我自己觉得对不起她。”
看魏顺这样子,张启渊顿觉心里很疼,他叹息,道:“娘,你先出去上车吧,我跟他再说两句话。”
又解释:“我今晚肯定会跟你们回去的,我东西还在车上。”
“好,我先出去。”
李夫人走了,等在院儿里的丫鬟也跟着走了,那么些情绪涌上,魏顺站都站不稳,张启渊抱住他,说:“你放心,我过几天就回来了,我娘要是说了让你多想的话,我替她道歉。”
魏顺轻轻摇了两下头,说:“她已经是这世上最好的娘了,我这样子,要是别人的娘,不知道多遭骂呢。”
“你什么样子?在我这儿,你就是最好的样子,其余的什么男男女女,全入不了我的眼,”张启渊松开怀抱,看魏顺,略带酸苦地对他笑了,叮嘱,“你自己好好待着,每天记得吃饭,别光顾着忙,还有就是,等我回来。”
“好。”
“还有,我会给你写信,咱们定一个暗号,第一封信的第一行,第一个字旁边会有墨点,第二封信就是第二行第二个字,第三封也一样,这样你就知道信是不是我亲笔了。”
“好。”
刚才被李夫人明里暗里贬损的时候没哭,现在,魏顺眼睛却湿了。他心想张启渊真好,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好,老天爷把自己十多年的欢愉拿去了,又加倍地把这人送来了。
没亏,赚了。
“去吧,”往对方嘴上吻了一下,魏顺轻快又感伤地催促,说,“我等你。”
张启渊转身走,却频频回头,舍不得。
“去吧,快。”
如胶似漆,可怎么得好?再这样下去,要彻底分别不了了,所以说完那三个字,魏顺就走了,到里间书桌那儿去了。
魏顺知道自己会睡不着觉,果然,夜里躺下一闭眼,想念的感觉就来了,这种想念不是困境里误解着、绝望着的想念,而是痴迷的、甜蜜的想念。
明明他才刚走,明明没过几个时辰。
微暖的帐子里,魏顺枕着张启渊昨夜脱下来的衣裳,把腿搁在墙上,一边儿相思,一边儿摸自己头发,眼睛闭上想他,眼睛睁开还是想他。
后来想得急躁了,还烧心。
到底谁发明的鸳鸯分别这种事儿?心里难受不说,身上还冷,寝衣之外裹了两件袍子都不顶用……魏顺坐了起来,心里是一阵没有缘由的痛骂。
要是张启渊在……他想,要是张启渊在,这会儿早就在被窝里抱着自己了,要么颠鸾倒凤、行云布雨着,要么已经吹灯下帐子、肉挨着肉睡了。
魏顺想找个人说话,刚才听见动静,以为喜子还在院儿里,就喊了声他名字。
可是未有人答应,刚才那动静也早没了。
他又叫:“喜子,进来,外边挺冷的。”
没人答应,还是一样。
人声没了,雨声也是没了,魏顺盘算着去找喜子,于是下床,多点了一盏灯,还把外衣披上。
可是刚走到门旁边,一股热腾腾的血腥气就窜进了他鼻子里,血味儿极浓极浓,像是那种……从牲畜和人脖子里刚淌出来的。
魏顺立即知道未知的危急来了,就在这门外头;只好装作什么都没发现,再喊了一声:“喜子,是不是回屋偷懒了?快进来,咱们说话。”
雨其实没完全停,还在下,只是很小很小,离近了门窗,魏顺听见毛毛雨砸在院落石板上的声音。
“喜子。”
心里不安,魏顺却小声叫人,然后轻着脚回到床那儿,把枕头底下的短刀抽出来,握在了手里。
他想:太糟糕,徐目晚上不在,让人钻空子了。
他又想:这么浓的血味儿,没人呼救,一定有人被杀了,是谁呢?
他痛心默念:天爷,千万别是喜子。
第69章
门外传来几声打斗叫喊,再是兵器相接,片刻后,有人靠近,伸手敲门,说:“督主,我是厂卫孙忠,在您门外抓住一个刺客,我们没提早发现,让人溜进来了,您恕罪。”
是暗处守卫的人,是平时跟着徐目的那些高超手狠的,这下子,魏顺算是踏实了,敢呼吸了,他收起刀打开门,问:“谁家来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房间里发生的一切(圣女厨) [近代现代] 《房间里发生的一切》作者:圣女厨【完结+番外】晋江2025-11-01完结总书评数:211 当前被收藏数:1231...
-
包办婚姻出真爱了(久陆) [近代现代] 《包办婚姻出真爱了》作者:久陆【CP完结】长佩VIP2025-10-30完结20.90万字1.49万人阅读526.8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