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种姑娘成亲,没有意外的话,成亲就是职场生涯的终结了。
后世到了连翘那时候,已经是相当开放的现代社会了,然而全球大部分女性依旧不得突破传统和社会风俗的限制,结婚就要告别职场——其实华夏没有变成那个样子,很大程度上要感谢领导人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
那时候一切都被打碎了,于是几十年的时间重新塑造了一个国家的观念。别以为欧美国家发达,在这些事情上面也更加开放。实际上不然,华夏是极少数解放了女性劳动力的国家!
华夏的人口红利,并不只是依靠共和国第一代人带来的人口潮,同时也是依赖大量女性没有放弃工作,于是活生生的多出了快一倍的劳动力。至于说原本属于她们的家庭角色,都被老一辈人,已经退休的父母包干。
放眼望去,也只有华夏这个国家才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传统!
几百年后的现代尚且如此,在古代就更不用说了。成亲之后还工作...除开一些特殊情况,譬如家族企业当掌事的少奶奶这种,其他还工作的,确实不太多。这时候七大姑八大姨的、邻居朋友家的,都要议论了。
——怎么找了个这样的人家!
面对婆婆这样犀利的一击,古氏无话可说。只能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等到有朝一日,我家梦春定下来个如意郎君,到时候再说!
宋氏东西收拾了两大包,于是吴美娘也没有将东西带回去。而是等到真的出发去乡下的时候才让租来的马车车夫往娘家那边走了一趟,顺带把东西捎走。
马车在嘉定县城门口的时候排了一会儿队,没有电视剧里面看守城门的军爷敲诈勒索的情节,连翘母女俩以及小丫头冬儿很顺利就出城了——年纪大一些的春儿被留在家里看家。
等到出了县城城门,连翘忍不住撩开车窗帘子。她不是没见过乡村,是没见过古代的乡村啊!
这一路走的颇久,路上还经过了两个镇子。
说起来和一般现代人的印象不同,恐怕在他们的印象里,古代一个县是很小的,地方小,人口也少。
这话没错又错。相较于现代社会一个县的人口和开发面积,这个时候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其实其真实的规模却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小。就比如连翘如今生活的嘉定县,嘉定县除了一个县城之外,周边还有三十来个镇子,村庄接近三千个——怎么算也不能算少了。
不过这时候镇子、村庄规模都不大。像村庄,一般也就几十户人家,少的还有十几户,十来户的。
“你表舅家不在水路上,不然搭船舒服的多,既快速又凉快。”看着连翘热的绯红的脸,吴美娘打湿了帕子,递给她擦汗。
连翘那位宋家表舅生活在一个名叫下马店的村庄,一开始兴旺发展出来就是因为一个路上驿站。这个驿站需要几个帮助养马的马夫之类...后来又有人在这里开茶棚,到最后驿站没有了,这些人却留了下来,成为现在的下马店。
前几天宋氏已经托人到下马店带过口信了,说这几天吴美娘母女两个就要来乡下探亲。宋家接到消息很迟,就是昨天的事情。整理房间、擦洗竹席之类的事情还在做呢,忽然有个邻居家的小子在门口嚷起来。
“宋大婶,你家来亲戚啦!”
乡间生活十分平静,一旦有什么热闹,这些小孩子都要凑上去。有一辆马车从村外来,这在玩耍的小孩子来看就算是个了不起的热闹。
这话说完不到片刻的功夫,马车果然停在了宋家家门口。宋老大的婆娘放下手上擦洗好的竹席,擦了擦手:“可是美娘小姑来了?哎呀呀,来的这样快,家里还乱糟糟的...这怎么好意思。”
一个四十岁上下,收拾的十分利落的布衣妇女就站在了马车旁。
吴美娘先下车,转头就和布衣妇女手拉着手寒暄。然后是冬儿,冬儿下车之后还扶着连翘,最后才是冬儿和车夫一起将带的行李和宋氏捎带的东西搬下来。
主仆三人的行李并不算多,有两只芦苇杆编成的箱子,很像后世的行李箱,只不过是小号的那种。另外还有一个皮箱,古代的皮箱都是真皮的,而且不大。这个是吴美娘的,放的是一些细软。另外就是三个半旧布包袱,不轻不重。
东西都下车了,连翘正给车夫付车资呢,吴美娘就转头道:“连翘,来了怎么不张口,还不叫你表舅妈!”
连翘从荷包里倒出一块碎银子:“多出来的算是天热多劳累您的,请您十来日后再来这边一趟接人——哎,表舅妈——呃,且等等我!”
那车夫收了小费,晒的通红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意:“这是自然的,到时候我赶早过来!”
连翘这才站到吴美娘身边,轻轻巧巧福了个身:“表舅妈好!”
“哎哎,好——还是美娘你教养的好女儿,这般能干这般有礼!我家水莲和连翘一般大呢,像个野小子,我正发愁呢。如今有侄女儿过来就不同了,她能有个好榜样,指望她能学学好罢!”一边说着一边就帮着提起了两个芦苇杆箱子往边上一间屋子走。
水莲名叫宋水莲,是宋表舅夫妻两个的小女儿。根据连翘模糊的记忆可以知道,对方和她同岁,生性比较顽皮。为此,眼前的表舅妈已经发愁了好久。
庄户人家的房子比不上城里的精致,但是往往大而敞亮。宋家算是下马店的富户了,条件自然更好一些,不会缺屋子住。平常就有专门做客房的空屋,如今也只需要很简单地收拾就可以了。
屋子前面开门开窗,后面也有一扇大窗户,窗户开着可以看到绿茸茸的树木。一阵微风吹进来,颇有凉意。这当然比不上后世的空调,但是相比之前连翘在嘉定县城里的那种辛苦,已经很舒服了。
再看看屋子里的摆设,一张宽大的木板床,上面吊了一架半旧的棉纱帐子,没有什么补丁,而且洗的很干净。旁边还有一张由两条长凳,一块门板搭成的单人床。另外就是简单的桌椅柜子,都是半旧不新却简单干净的样子,看着让人舒心。
表舅妈指了指外面屋檐下晾着的竹席:“热水给烫过,又擦洗了一番,晚间就能用上。到时候用新打的井水擦过,睡上去凉快。”
又指了指那张小床:“我就猜到美娘你要带个小丫头什么的,特意给支了这床,你看——”
“娘,他们都说表姑和表姐来了!”表舅妈往下说的话却突然被一个姑娘活泼的声音给打断了。
第48章
“嘉定城里是所有姑娘都去书院念书吗?”
“也不是,大户人家都请了夫子在家里教。更穷一些的没有余钱,自然没钱供家里女孩子念书。”
“那嘉定城里女工赚多少钱,够自己开销吗?”
“钱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不够的,做女工的无非是少花一些多攒一些。如果想要按自己的心意吃好的穿好的,那肯定是不够的。”
自从连翘母女两个来了之后,比连翘稍小一些的表妹宋水莲就成了连翘的小跟班。关于嘉定城她又太多太多的问题了,叽叽喳喳在连翘耳边说个不停。
连翘看到她就容易想起那些向往苏州的嘉定城姑娘,她很喜欢这些可爱的姑娘,所以非常有耐心地解答宋水莲的问题。
宋水莲坐在房间的床上,垂下来的脚踢了踢:“真好...你们都能自己养活自己了,不用拿家里的钱。”
连翘不解:“这有什么好的?那些女工其实很辛苦的,而且她们自己不见得喜欢做女工,无非是生活所迫没有办法了而已。水莲你命好,不用吃苦,这还不满足?”
道理是这个道理,资本家们雇佣女工又不是做慈善,女工们的生活显然不会轻松。可是歌里唱的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宋水莲这个时候哪能想到女工的辛苦,她想到的只有她们脱离家庭的管束这一点而已。
或者还有一些自己养活自己的成就感?
宋水莲烦闷地揪了揪帐子黄铜挂钩下水红色的流苏,烦躁道:“整天在家才不好呢!我娘只知道管着我,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能做...我宁愿辛苦一点也不愿日日这样。”
这就像后世一些年轻人,只要自己所在城市的房租没有过分,即使父母家也在同一个城市,也会选择在外租房。表面上看上去是浪费钱,其实还有更深的原因,每个人都是希望能自由一点的。
连?和母亲生活很开心?翘很显然属于少数不能理解这种心情的人,只能苦口婆心地劝说:“其实那些真的比你想的还要辛苦,你不知道的。”
女工辛不辛苦这件事连翘觉得自己还是有发言权的,即使是在现代社会,那些进厂务工人员都是辛苦的。他们还是在《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的保护下呢...虽然这些法律并不一定都能被严格执行到位就是了。
但有总比没有好,这个压榨、奴隶工人都是完全合法的时代才是真的让人目瞪口呆——女工任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天性中就追求利润的资本家会怎么做,参考一下近代西方资本家就应该能得出一个八九不离十的结论。
“那到底是怎么个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