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文豪 金推完结+番外 (三春景)


  “我想削掉这皮,可是这皮又薄又滑,好容易就去掉一大块肉,我娘说我糟践东西!”
  关于吃皮这个问题,有的人满不在乎,有的人非常在意,上升到了‘生死存亡’的高度。如果开一个论战贴,这就是一场甜咸大战!
  最早的时候连翘自己吃葡萄是不吐皮也不吐籽的,觉得那个麻烦,而且吃皮什么的也没觉得哪里不对。相反那些吃西瓜都要挑籽儿的,她才觉得咋舌...生活的真精致啊,完全不怕麻烦呢。
  直到她去她堂姐夫家做客,堂姐夫家是外地人,有一些饮食习惯不同。让连翘印象深刻的就是吃桃子人家不削皮!那不是油桃,是毛茸茸的毛桃,真的不会觉得嗓子痛吗?
  自此之后连翘就很能理解那些不吃皮的人了,身处其中大概会理所当然吧。就如她觉得毛桃当然是要削皮的,然而有的人从来不削皮,而且觉得连皮吃也很好。
  这个时候的生产力水平还不算高,物质还不丰富,小姑娘削皮的举动会引来爹娘抱怨不珍惜食物什么能够理解。同时,她就是不想吃皮,这也没什么错。
  连翘想了想道:“这个也容易,你家平常灶上的热水,吃柿子的时候一碗水淋上去浸一浸,再轻轻一撕,皮就没有了。”
  烧水要用木材,不过这又不是专门为这个烧了一锅水,所以也不算什么。
  “那是什么?”小姑娘和表妹水莲都是一脸茫然。
  如果是现代社会的人,大多数都会知道一些‘生活小常识’,短信、贴士、手机新闻、视频...非常多的渠道知道这些东西。
  西红柿烫一烫去皮什么的是大路货中的大路货,几乎现代人都知道。然而对于一种近几十年才传入的水果,这个时代的大家显然没有这种小技巧,甚至不能想象——西红柿的皮到底是怎么掉的?
  想象不能就实践,连翘对于这种实验没有什么兴趣,不过两个抱有好奇心的纯正古代小姑娘有。于是赶紧去倒了一壶滚水,中间还有小姑娘她嫂子纳闷,这大夏天的喝什么滚水?
  西红柿被单独放在锡盆里,滚水被小心地淋了上去。浸了一会儿,取出西红柿,连翘示意撕皮,当然是轻轻松松就去掉了。而且真的没有浪费一丝果肉...看呆了两个小伙伴。
  古代的生物学水平显然不够解释这个,所以这在两个第一次看的小姑娘眼里,就像变戏法一样了。
  来送西瓜的嫂子也啧啧称奇:“还是你们城里的小姑娘懂得多,就连吃果子都比咱们巧。”
  连翘非常脸红,这在现代就是一个生活小常识而已。就和杯子取芒果肉、苹果不要和海鲜一起吃、白衣服去污十妙招这样是一个等级而言,一点也不高大上好吗!
  别人穿越了要么做玻璃肥皂,要么利用超前理念经商做官,再不然抄袭一些诗词歌赋捞个才子才女当当也好啊。
  最后她因为生活小常识受到大家的赞美...有点low啊!
  然而她这样根本没什么用,相反还引起了其他人的兴趣,询问她还有没有其他的小妙招。连翘硬着头皮又教了几个,洗衣服的,做菜省油又好吃的——实际上当初是为了减肥和健康才去学的。还有什么西瓜去籽...观众很捧场,直到一个上午消磨完了,快到吃饭的时候,连翘才得以脱身。
  然而回家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个小尾巴,水莲好奇的很,反正什么都问一问连翘。连翘有的能回答,有的不能回答。一面说的时候,一面脑子忽然灵光一闪——现在虽然什么书都有人出,但讲这种生活小妙招的却没有呢!
  报纸本身也算是中产阶级的消费,而古代城市中产阶级的主妇,就算家里有仆人,也往往需要自己动手做家务。就像连翘家里有冬儿和春儿两个丫头,但吴美娘还是有一些活计要做。
  这些生活小妙招对她们来说应该很有吸引力才对......
  如果报纸上可以开这样一个专栏,那倒是不错。
  连翘这么想着,然而也就是想想而已,并没有打算说出来——虽然是想的太远了,不过连翘偶尔也会想想,将来要不要自己也办报纸呢。
  她本身是一个网络小说作者,来古代了接着写小说也算是干回老本行。然而办报纸什么的,她根本不懂,也不觉得自己办报会比这个时代的人有什么优势。这样看来,似乎她办报纸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然而人是没办法关住自己的脑洞的,这个时代发展出了古代辉煌异常的报业。可是就当所有人以为这就是报业的巅峰的时候,连翘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在新的媒体诞生之前,报业还大有可为!
  这种情况下,报业就像是一张白纸,等着人去涂抹。如果连翘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一行也就算了,偏偏她因为写小说需要连载的关系和报纸接触很深,现在更是在一家报馆工作,即使她的工作是名不副实。
  ......总之她因为自己的原因接触到了这一行,并且有进入这一行的机缘——名作者办报纸其实是很容易的,他们自带人气,还认识很多业内的人。牺牲一下个人利益,将自己的小说放在自己的报纸上连载,很快就能打开局面。
  这个世界已经有了成功者,至于连翘自己的记忆,最有名的大概是那位创办了《明报》,并且靠着自己的小说带红《明报》的金大侠了。
  种种原因积累,让办报变成了一个连翘挺想做,又不算急切的‘工作安排’。不过就算真的急迫,也急不来吧。如果真的要办报,她的影响力必须要再上一个台阶,另外她认识的业内人士太少。以及最重要的,在嘉定这个小地方她是不会办报的,非得去苏州不可。
  不是她歧视小地方,而是行业歧视小地方。这就像后世不会将首都迁到延安一样,即使延安真的很有纪念意义,但那不合适!
  以行业而论,报业发展根本不适合放在嘉定这种小县城。特别是古代,受到地域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在嘉定的话,办的再好也是小打小闹,只有在苏州、京城这样的城市才能培养出报业大亨。
  当然,如果只求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等等,如果是求这个,她做什么要办报纸?作为一个后世来的人,带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可以选择的东西比起这个时代的人多颗去了。相比之下,她觉得她应该在这个时代刻下一些属于她的印记,不然就太可惜了。
  也是因为这个,所以类似报纸做‘生活小妙招’专栏这种,她默默地记在了自己的小册子上,而没有想过要给报社——将来办报纸可能用得着的呀。
  

第50章
  嘉定第一报馆
  “盈盈姐,乔琏先生《宦海》的新稿到了没有?主编已经在催了!”有个年轻的小姑娘从外面跑进来,脸蛋热的绯红,汗也来不及擦。
  刘盈盈本来在确认明日《朝日报》上的内容是不是齐了,如果齐了就要和其他编辑手上的内容一起送到校对室。现在听这么问,也只能放下手头的活:“怎么就打发来问这个了?”
  连翘在连载之初就送了不少存稿,一直是够用的。况且刘盈盈非常了解连翘,她的速度不是一般人能比,别人写小说是边想边写,速度怎么可能快的起来!而她根本不用想一样,一旦写起来,一日能写好多呢!
  再加上她不是那等消极怠工的,刘盈盈可以说从来没担心过连翘的稿子。
  更何况就是担心,也不至于让主编过来问这个啊!主编管着一张报纸那么多事,哪有空关注一个作者是不是交稿了。那是作者所属编辑的事,过问这个费力不讨好,多此一举不说,还会让手底下的编辑犯嘀咕。
  那姑娘说完话一屁股坐下,拿起不知道是谁的一把扇子就开始扇风:“这不是天热么,不知道听谁说的,说作者避暑度假去最容易懈怠,他是忧心人家乐不思蜀,就忘记写小说的事情了。”
  说着姑娘压低了声音:“主编想将《朝日报》发卖上两万又不是一日两日了,为什么找你过来专做审小说的编辑,不就是想冲一冲。之前一直不见效果,直到有了乔琏先生,一部《海上归来记》就有那么好的效果。如今《宦海》声势更大,期待当然更高。”
  《海上归来记》之后《朝日报》就将销量从一万八千份稳定在了一万九千份。这就好比《海上归来记》是一个广告,受他吸引,原本很多不看《朝日报》的也会买一份《朝日报》。然后《海上归来记》连载完成,有的读者走了,有的读者觉得《朝日报》还不错,所以就留了下来。
  刘盈盈点了点头,明白自己这位顶头上司是想做出成绩来想的厉害。不过连翘也当的起这种期待,毕竟她现在已经算是《朝日报》的当家作者了。
  在现在这个报业逐渐成熟起来的时代,当家作者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他有几个指标达到了才行。
  首先,当家作者当家作者,这位作者当然是这份报纸的头牌作者,不然这个名号就是一个笑话了。其次,这份报纸的小说栏目要是报纸的主打栏目,吸引读者的关键点。
  在以前,《朝日报》还做不到这一点,就连小说栏目都是新开设的。不过随着连翘以笔名‘乔琏’开始在此发表小说,一切就都不一样了。小说栏目迅速蹿红成为《朝日报》的当家栏目,从原本次一等的位置移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