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文豪 金推完结+番外 (三春景)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这种拒绝不见读者的事情发生在别的作者身上会让读者不爽,发生在《宦海》的作者乔琏身上,忽然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了。
  之前《海上归来记》就让外界对‘乔琏’有了各种奇妙的猜想,其中最有市场的一种说法,就说乔琏恐怕是某个豪门大户的年轻公子——这种说法最有市场并不是因为没有其他说法能够相抗衡,更多是因为这种说法更得一些妙龄女子的人心。
  自古佳人爱才子,她们想要把偶像想象成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这有什么错?
  没毛病。
  然而除开豪门大户贵公子的人设,‘乔琏’身上其他的猜测也是往高大上那边去的。实在是连翘对于富贵生活和炫富这一命题诠释的太过成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如果不是富贵红尘里的人,实在写不出那样的文字。
  于是关于‘乔琏’出身富贵门庭的传闻就甚嚣尘上,虽然没有官方认证过,读者却是默认了的。
  现在《宦海》一出,人设不免有些改变。因为从《宦海》的开头来看,这必然是一个很熟悉小民特性,并且了解乡村生活的人。
  在中国传统小说里,小说涉及到‘乡里人’以及一些乡里人生活的片段的不少——就算是描写贵族家庭生活的《红楼梦》还有一个刘姥姥呢。但是这些内容往往是一鳞半爪,浮光掠影就算过了,真正像《宦海》写的这样生活,这样家常,那是没有的。
  所以大家判定乔琏至少是在乡村生活过一段时间,不可能只是道听途说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宦海》里面关于科举全都是扎扎实实的真东西,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硬核的过分。如果是一个不了解科举的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或者厉害一点说,绝大多数经历过科举并且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也不一定能写出这些内容。
  “金石之言,金石之言!说来可笑,我们平日读了多少微言大义,看了多少程文集子,临到终了这些书竟没有一小说本子将科举学习之道讲的通透起来!”他们是这样说的。
  按照他们的想法,这位名叫‘乔琏’的作者必须是经过科举的,而且还是科举里成功的那一小撮。
  这么一想,再在《海上归来记》后已有的人设上面修改。于是连翘在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变成了一个书香传家,满门清贵的子弟——只有这样的人家才能在书香与富贵之间兼得。
  如此一来,连翘始终不肯透露真实身份,并且拒绝见读者的原因也得到了解释。
  这种科举传家的书香门第,有些确实比较保守矜持。在这个主流文坛看不起小说的时代,他们这样的人家又怎么能容忍家里的子弟操持这个行业,在外头写小说呢。
  而对于这种人家的优秀子弟,读书人想到他们的门楣自己就低了三分。一方面体谅其难处,另一方面也是心里把自己放在了低一等的位置。
  如果说读者对作者算是上帝,那么普通读书人面对这种家族的子弟自觉就会站在晚辈后进的位置上。相互关系既然被认定成这样,那么对方不见他们对他们也就是一件非常容易接受的事情了。
  于是这些读者来了又去了,一批批求知若渴而来,最终却又失望而去。
  连翘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得意,毕竟受欢迎总是好事。后面就觉得有点郁闷了,这些人虽然不知道她就是乔琏,可老是活跃在附近,让她一时间心烦意乱起来。
  这种心烦一方面因为她有点害怕自己的身份不小心露了出去,另一方面则是这么多读者殷切期待,弄的她亚历山大了!
  虽然她早就知道她有很多读者,而且读者对她期望很高,但是真的眼睛见到这些读者在自己眼前热情非常,那是另一回事。
  心烦意乱是搞不好创作的,正好这时候是夏天正热的时候,连翘懒的朝九晚五上班,只想找一个凉快的地方呆着。于是干脆对刘盈盈和主编请了假,家里呆着了。
  也就是她,本身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编辑助手,不然随随便便请长假什么这怎么可能!等到回来做事的时候早就没她的地儿了。同时,她随随便便就请这种长假也让同事们落实了猜测。
  不知道她就是作者乔琏的同事们早就猜测她这个空降部队是不是有后台,不然怎么随便就来了,平常还不做事。现在她以这种丝毫不在乎工资的方式请假,为五斗米折腰的上班族们立刻印证,之前的猜测果然没错!
  然而也就是这样了,这个时代的人在这种事上面想的比后世的人还要开。后世的人是在平等的思想中成长起来的,就算不得不接受这个世界就是不平等的,也不免抱怨愤懑。而这个时代呢,他们完全就是一个阶级社会,接受自然良好的多。
  “不然咱们家在乡下买个小茶园吧。”连翘穿着纱裤晚上在凉床上坐着,手里接过小丫头冬儿递过来的西瓜,咬了一口含含糊糊道。
  吴美娘对女儿太过于清凉的穿着有点不满意,但是想到这个院子住的都是女人和小孩子,最终没有说什么。只是一边脱下手上的戒指,一边也拿了一牙西瓜:“好端端的,怎么说这个,竟然说起置产这种大事了,这是随便说得的?”
  无论古今,置地产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
  连家并不穷,连翘从记忆中可以知道。当初她那死鬼老爹连守诚给苏州知府当刑名师爷,最后英年早逝在苏州,因为苏州没有依靠,母女二人才从苏州搬到了吴美娘娘家这边。
  给一个知府大人当师爷,还是苏州知府这样的肥知府,这显然是个油水很多的事情。虽然当时连守诚侍奉的苏州知府是一个清明好官,连守诚自己也不是那等刮地皮的奸佞小人。
  但是知府这个级别的官员找师爷的价格在那里,再加上一些‘常例’,七八年做下来总是攒了一些的。
  吴美娘能安安稳稳地守节,和连翘母女两个过的颇为舒适,都是这笔钱的功劳。
  吴美娘带上现银,又慢慢把在苏州置下的房产之类卖掉。然后在嘉定这边,买下了现在住的宅子和另外两个小铺子,铺子出租出去,宅子的厢房也同样出租,每个月靠瓦片钱就能过的不错了。
  再加上吴美娘从小跟着开医馆的父兄,学到了一手看妇人病的医术。左近忌讳男大夫的妇人都愿意来找她,收入更丰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说到在江南这边买地什么的,吴美娘是想都没想过的,现在连翘却大大咧咧就说出来了,也难怪她会觉得连翘太随便了。


第46章
  江南的地价是很贵的,连翘根本不懂,记忆中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不过在吴美娘的解释下她很快知道了,嘉定作为县城,周边乡下的地价比苏州稍微便宜一点,上等好水田一般是是几两银子一亩。
  至于说苏州周边,那周边买地不只是钱的问题了,关键是根本没人肯卖。价钱在那里摆着,但其实没有意义,因为没有‘货源’。
  连翘提议要买一座小茶园,小型的茶园的话,如果荒了几年再发卖,那也就比开荒强一点,这种比较便宜,三五百两银子就能买到手。要是是打理的比较好的那种,那又不同了,出价在一千两出头。
  连翘想在乡下买茶园是因为茶园都在乡下山上,夏天的时候肯定凉快。但是听到吴美娘说起这价格立刻咋舌——《海上归来记》一本书就让她赚的挺多的了,然而这买一个小茶园立刻就要去掉一大半。如果再算上后续需要的管理成本、投资等,恐怕这么一个小茶园就要把钱全放进去了。
  当然,等到开始采茶的时候是有钱赚的,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是连翘其实就是因为想要避暑,所以随便那么一想而已。这时候说到经济账,立刻就头如斗大,举手投降了。
  先不说她没有打算通过农业经营获利的想法,就算有,这种事交给谁来做——她们母女两个常年住在嘉定县城里,又没有一个支撑门户的男子。这可是古代,要是茶园管理人员弄鬼,她们根本没有办法。
  连翘想到这些立刻摆手:“罢了罢了,我胡说的。我有那个钱还不如像娘你一样买一两间铺子,就在嘉定城里,经营起来稳妥又方便!”
  吴美娘手上的团扇扇了扇,替连翘赶跑腿边的蚊子。这时候微微一笑:“你那些银子攒着罢——说起来我原本替你准备好了一应嫁妆,现在见你这样能干,比我积攒了这些年还强。”
  吴美娘原本对连翘写小说当作者这件事算是不赞成也不反对,她始终是想连翘如表姐吴梦春一样,找一个可以常常接触优秀青年的活儿。但也谈不上多不能接受,工作什么的,家里又不差连翘赚一份月钱,就算连翘完全不工作,她也不见得会说什么。
  然而连翘在小说这个行业里获得的巨大成功让吴美娘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慢慢改变了想法。
  吴美娘很聪明,虽然以她的想法来看,她并不是很懂小说、报纸、发行、传媒等等这些东西。但她会看结果,连翘确实赚到了很多钱。
  资本主义萌芽的封建时代,对待金钱简直诚实的可怕。后世有人说自己生活的时代是‘笑贫不笑娼’,然而他们错了,这个时代才是真正的‘笑贫不笑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