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文豪 金推完结+番外 (三春景)


  像连翘这种作者是一个人能支撑起一份报纸的那种人,只要有他们在报纸上连载小说,这份报纸就算其他地方全部用来印刷商家广告,也有的是读者来买——当然了,不能真那么干。这么做太败人品了,一旦有朝一日没了小说这张王牌,立刻就会被读者抛弃。
  而这种人,报纸的主编亲自过问稿件有没有来,虽然显得有些越俎代庖,却也不是不能理解。
  “新稿可还没到,不过旧稿还没用完呢。乔琏先生临出门之前也说过了,也就是十来天的事儿,等她回来了就让去拿稿件呢!”刘盈盈敷衍这姑娘,只想快点打发主编那边,自己好去校对室。
  那姑娘站起身来跺了跺脚:“这、这,盈盈姐,这话让主编听了他该不高兴了,你至少得表示表示啊!”
  这是典型的办公室政治,有的时候领导发话并不是让你解决问题,而是让你针对这个问题做一点儿什么。只要看到你做,他们原本焦虑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
  就像现在的问题是,明明《宦海》还有存稿,明明作者的信用良好,明明再过两三天就会有新的稿件送过来,但主编还是担心。所以他让底下人表示表示,重要的是至少要做点儿什么。
  刘盈盈听了胡乱点头:“那行那行,我这就托人去给乔琏先生送信,和她说一下,让她在乡下的时候也别忘了写小说,一回来就送稿子!”
  刘盈盈并没有提将稿件托人送过来——中间假借另一个人的手,要是有一个万一,那就麻烦了!特别是连翘觉得写一次已经十分劳累了,拒绝誊写一遍,这都是没有底稿的!
  好像有的作者会雇佣一个助手,誊写的活可以让助手干。不过连翘不想让不相干的人知道她的身份,所以她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找助手。
  于是第二天连翘就收到了一封信,送信的人骑着一匹快马,早上嘉定城门一开就过来了。
  “怎么回事儿?”吴美娘坐在桌前看连翘写的小说——以前她不看这些的,因为连翘在这上面混出了名堂,这才关心起来。
  说起来当家长的都这样,如果儿女能在自己的行业有点成就,他们就会本能地去了解这个行业的情况。很多做父母的年纪都不小了,最后因为孩子的关系,接触了本以为这辈子绝不可能接触的东西。
  等到过年的时候吐出的专业词汇,真是让孩子们大吃一惊。
  连翘扬了扬拆开的信件:“没什么,我的编辑盈盈姐让我在乡间的时候也别忘记还有动笔这件事。其实她是相信我的,不过主编不知道我的为人,见存稿不多了,总是催促她。”
  吴美娘觉得有些好笑,就道:“这是什么事,值得专门雇一个骑手一匹快马来乡下?花的钱快顶上你在报馆做半个月了!”
  这里指的钱是说连翘当编辑助理的工资。
  这还是农业时代呢,主要的代步工具就那几样。马很贵,好骑手也很难培养出来。租一匹快马和一个骑手就专为了递这样一个口信,真的特别贵,非常不划算。
  连翘将信件叠好放回去,笑着道:“又不是盈盈姐出钱,编辑向作者催稿是有经费的,都是报馆会账。”
  吴美娘哪里知道报社是怎么运转的,听了不免好奇:“这个规矩倒是有些意思,只不过容易钻空子。若是多想一些办法,编辑岂不是很容易占报馆的便宜?”
  连翘想了想,思索怎么说才比较简洁易懂。然而想了半天也没有头绪,只得到:“还是有一些规定的,不过那些都不重要,要紧的是有的人拿钱容易,有的人拿钱总是被卡。拿钱容易的就算占报馆的便宜,报馆也不会说。”
  “这是为什么?”吴美娘听入了神,脱口而出。
  连翘说到这个的时候颇有些得意,有食指点了点自己的鼻尖:“盈盈姐靠的是我啊!我现在可是报馆头一等要拉拢的作者。我们这样的作者给报馆带来的收益最大,报馆在我们的编辑上都格外优待呢!”
  见连翘这样炫耀,吴美娘却是笑着看她的。就像任何一个普通的母亲,会因为孩子获得的成就而高兴而骄傲,哪怕她并不懂这些。
  只不过心里是这样,表面上还是要矜持一些的,所以吴美娘稚气地刮了刮连翘的鼻子:“你个小魔星,这就得意起来了!人家报馆是嘉定第一报馆,用得着拉拢你?再者说了,你不在嘉定第一报馆难道还要去等而下之的报馆?”
  连翘不假思索:“他们是想留住我,怕我去苏州呢!”
  话说出来连翘才觉得不对,一不小心就说出真心话了。然而这时候噤声也来不及了,她只能不太自然地低头,装作收拾信件的样子。
  原本在吴美娘脸上的笑容也很快消失,她看着连翘头顶的发旋,轻轻叹了一口气。
  连翘曾经旁敲侧击说过一些,苏州、京城这样的城市才是报业发展的核心,那边比嘉定机会要多得多,也好得多。所以对这个吴美娘并不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只不过她没有深入地去想。
  不是她缺乏远见,而是她对于苏州其实有些避讳。
  她曾经和自己师兄,也是自己的丈夫在嘉定生活的平静幸福,唯一的苦恼是什么时候才能攒够钱开一间属于自己的药铺。谁知道丈夫会被微服的知府看上,最后做了知府大人的刑名师爷,专门辅佐办案之类的事情。
  然后在苏州生病,英年早逝。由她一个人带着女儿,最终回到了两个人从小长大的地方,看着女儿一点点长大,就像他们曾经一样。
  丈夫去世和苏州没有关系,但是吴美娘忍不住去责怪。她会想,如果当初......
  而现在她和丈夫唯一的女儿透露出心思,也想要去苏州。她太容易联想到曾经了...她害怕苏州在夺走她的丈夫之后又夺走她的女儿,她没办法承受那个。
  “就那么想要出去啊!小没良心的,留娘一个人在家里,孤单呢!”江南女子吴侬软语的撒娇,即使吴美娘以当世的年纪来说已经不年轻了,声音还是赛过许多小姑娘的娇软。
  她故作轻松地这样说,就好像之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第51章
  现代中国人大都按照公历生活,其实很难感受到诞生于祖国的‘农历’是如何运行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连翘以前不觉得,现在只能过农历了,总算感受到了农历的神奇。
  连翘是大暑这个节气,也就是最热的时候去的乡下。呆了十多年,立秋的时候县城。当时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立秋也太热了。然而立秋已过,到这一年七月十三处暑这一日,感觉就不一样了,一天都不差,好像忽然就凉快起来!
  想到再过两日就是七月半中元节,这才觉得古人选择这一日当鬼节是有道理的。夏日炎炎的情况下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这是阴灵大行其道的时候。这个时候气温忽凉,特别是夜间,一阵夜风吹来,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现实生活中,过公历的时候她从来估不准这个日子到底是热是冷,似乎每年都在变化,于是她就会暗自嘀咕:没错,这一定是全球生态被破坏的锅!扰乱了大自然原本的规律。
  不管真相是不是这样,反正她是这样抱怨的。
  而现在过农历了才知道原本的自己是找错历法了,公历的特点本来就是精准,不容易变化,而不是保证去年这个日子地球上是怎样,今年还是差不多的样子。相较而言,农历的本意是指导农业生产,这才和气候相适应。
  等到处暑的时候,气候总算是凉快下来了。天气凉快,连翘恢复上班,同时动笔也更勤快了。
  不说她自己已经将《宦海》上半部《文魁》写了大半部,就说报纸上连载的内容,也进展到了激动人心的地方——科举总算要正式开始啦!
  之前倒也不是磨洋工,有不少可写呢!
  这可是成长的几年,主人公林峥要跟着‘随身老爷爷’学习科举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再加上主人公一家还要发家奔小康——不图大富大贵,至少也要保证主人公的科举花销啊。
  这种情况下,学习生活和日常经历各色人等一起撑起了内容,虽然是琐碎小事,但科举文前期都是这样的。经历过这一段之后就会来到科举文全文的第一个大高.潮——院试!也就是童子试。只有在这里获得了秀才功名,才拥有了真正科举的资格。
  这个时候的林峥已经算是周边小有名气是少年士子了,这一段描写就从科举报名开始写起。
  科举当然需要报名,而不是什么等到考试的时候临时去贡院——想也不可能的,如果不提前知道有多少考生,这些考生是些什么人,又怎么安排考试的号舍?怎么门口检查是不是考生本人?
  看现代影视剧长大的年轻人恐怕根本不知道这一点,因为这个情节往往是剧情中不会出现的。有些是剧组偷懒没有考证,有些是精简情节。还有一些就很值得推敲了,他们是故意的!
  如果加上这个情节,后续的剧情就无法开展了。
  譬如经典的女扮男装科举,那可不是在贡院门口的检查中会露馅儿,应该说这人根本不可能来贡院报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