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瑾画又道:“得空了,我想去祭拜她。”
燕凌帝拍着她背心的手一顿,缓缓开口:“朕陪你去。
“她父母的尸骨被匪贼砍成了许多块,朕的人费了挺大功夫,才拼齐了入殓的。”
“陛下费心了。”陆瑾画反握住他的手,“如今他们也算我的父母,陛下就当是为我积德吧。”
燕凌帝瞧着她脸上温温柔柔的笑,无奈道:“朕再派人以你的名义在城外支起粥棚,这样更能积德了,如何?”
“那可不好。”陆瑾画直言拒绝道:“那多作秀啊。”
范国良一路离开皇宫,到了宫门外,看见身着官服等在一边的容逸臣。
他笑着拱了拱手,“大鸿胪,还望快些来为楚地解困啊。”
眼看着第一场下雪天要来了,现在百姓的日子贴巴贴巴还能过下去,要是下了雪,没有粮食,那可就真完了,还不知要冻死多少人。
容逸臣脸色阴戾,这一去,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一年半载。
他如何能放心离开?
他面无表情道:“范大人放心,下官定然鼎力相助。”
宋勇良站在一边,闻言眼睛都笑出了褶子。
如果真会鼎力相助,现在就不会站在这里了,接到圣旨之后,抓紧收拾行李才是,而不是急匆匆递牌子进宫。
范国良如何看不出来?但君令难违,这鸿胪寺卿是无论如何也得跑这一趟的。
荆楚百姓们正等着呢,他也不能把关系闹僵了。
范国良拱了拱手:“那就有劳容大人了。”
宋勇良上前跟这两人打招呼,“范大人,容大人,别来无恙啊。”
他跟容逸臣一向水火不容,自从这家伙莫名其妙得罪燕凌帝,从丞相的位置被撸下来后,每回见着他,宋勇良都得上前奚落一番。
丞相是什么官职?百官之首。
有史以来,丞相一直只有一个,陛下不在时,丞相同内阁便可决议一切大事。
只是燕凌帝上位后同,偏偏要列左右相,创造了有史以来两个丞相的局面。
这多一个人嘛,话语权自然要分出去一半。
范国良皮笑肉不笑,拱手道:“宋丞相也来了?”
宋勇良无意中摆了一下手中的呈子:“有事要向陛下禀报。”
“原来如此。”范国良挺直了腰杆,叹道:“有了陆姑娘的帮助,楚地百姓的忧虑也算减少一半了。”
宋勇良眼皮跳了跳,没有搭话。
倒是容逸臣,一双漂亮的凤眼看过来,“她做了什么?”
“容大人,你现在消息太不灵通了。”宋勇良忍不住插嘴,他这番降职,降得何止是官职啊,在朝堂中,和直接失权也没什么区别了。
“这事一般人确实听不见什么风声,老夫倒有几分耳闻。”宋勇良摸了摸胡子,“陛下身边那商……陆姑娘,捐出了全部身家,为楚地百姓置粮。”
“不错。”范国良别开目光,这就是他看不上宋勇良的地方了。
宋家一直想培养一位皇后出来,心中却没什么大局意识,只抓着那些皇城贵女比这比那的。
若是他家肯捐出几十两银子为百姓置粮,倒还能叫人高看一眼。
可如今陛下治下极严,提倡清廉为官,这些个官员一个个在外装得饭都要吃不上,实际上锦衣玉食,光是身上那衣服,就得请几位绣娘日夜不休的绣上几个月,才能有如此栩栩如生的花瓣。
容逸臣嘴唇动了动,眼中动容:“她一向都是……极好,极好的。”
范国良也没空跟他寒暄了,耽搁一日,荆楚的百姓就要多挨一日饿。
“容大人,我这就回去收拾了,最迟明日天亮时便启程。”
容逸臣嘴唇动了动,神色也有几分郑重:“好。”
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跑出来,停在二人面前,“容大人,陛下有请。”
容逸臣快步往里走去,到了太和殿外面,一眼看见一道明丽身影从高高的阶梯上离开。
-----------------------
作者有话说:燕凌帝:表面上朕不是嗜杀之人,实际上……
阶梯那样高, 那样远,就好像他们之间的差距。
他只能远远望着她,可要走到她身边, 还有很长一段路。
容逸臣加快了步子, 直到身后传来小顺子的呼声。
“容大人,容大人!”小顺子跑得气喘吁吁,脸色煞白道:“宫中严禁奔走,注意仪容啊!”
容逸臣回过神, 抬眼看去, 那道身影早就消失不见。
指甲陷入肉里,他平静道:“有劳公公了。”
小顺子脸上又堆起笑:“大人跟我客气什么。”
在容大人没得罪陛下时,是很受陛下器重的。
有什么事, 陛下不好开口,便借他的口宣之于众,他是陛下的心腹, 专替陛下背负骂名的。
而且, 他对宫里这些人都很客气,并不因为大家的身份而看不起谁。
小顺子笑眯眯道:“大人,快走吧, 陛下等着您呢。”
容逸臣一步步迈上这几十层阶梯, 身体不曾有分毫疲惫, 可心中却觉得疲累不堪。
这每一阶石头, 都是他走向她的障碍, 太和殿修得有多高,她便有多高不可攀。
那人一身月牙色衣袍,威严尽显,高坐龙椅之上。
他与陆瑾画相处得不久, 也知道她喜欢看燕凌帝穿白衣。
年少时,每回燕凌帝穿白衣,她脸上都能多几分笑。
问她为什么,她说这样的九皇子看起来好说话些。
容逸臣‘啪嗒’拂了拂两边袖子,往前一撩衣摆,腰杆笔直地跪下。
“臣,参见陛下!”
燕凌帝头也没抬,‘唰唰’批着手中的呈子。
“瞧见她了?”
容逸臣瞳孔缩了缩,声线也莫名绷紧:“远远看了一眼。”
燕凌帝‘嗯’了一声,淡漠道:“既然看见了,就放心去吧。”
容逸臣手心很烫,连带着心跟着一块儿滚烫,甚至灼烫得发疼。“陛下……”
他才刚说出两个字,便听燕凌帝道:“修远,朕不想为难你。”
燕凌帝将御笔‘咔哒’放在笔枕上,他看着容逸臣,眸色深沉如墨。
“所以,收起你的心思。”
话音落下,容逸臣一言未发,只觉得大脑像是被人用石锤狠狠凿开,又恶劣地将脑子里的东西一块块掰开、捏碎。
一同碎掉的,还有他的心。
经过这十几年,他早就将自己练得刀枪不入,那个爱哭兮兮的容宝,早在战场上被杀死了。
现在,他有些想掉眼泪。
可如今再掉眼泪,陆瑾画也不会心疼他,更不会哄他,说不定还会觉得他好笑。
“若你安分,以后还有见她的机会。”燕凌帝看着他,这些与奈奈交好的人,他一个也不愿意伤害。
或许有朝一日,他们能成为奈奈的后盾。
可这些人一个个,那样的心思,叫他如何能忍?
燕凌帝捏了捏眉心,叹道:“修远,如今你已不是小孩子了。”
人一长大,就得为权势、钱财、名声,被这世界裹挟,为无数个东西奋斗。
“为了她,朕坐到这个位置”燕凌帝盯着容逸臣,淡声问:“为了她,你能做些什么?”
太和殿陷入漫长的沉默中,容逸臣眼眶红得厉害,心中钝痛。
当初,他是陪燕凌帝一起杀进金銮殿的人。
慕容一族势大,九皇子身后又没什么靠山,与其他人相比,根本没有继位的优势。
唯一的母家张家,也一门心思辅佐瑞王。
那一场,是比在战场上更血腥的杀戮。
陛下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只留了瑞王这个同胞弟弟。
陛下一直看重他,将他视为心腹。他也不应该才做不出那等……与陛下抢夺心上人的事。
可他也等了十几年,也痛苦了十几年。
他做不到随随便便放手。
许久,容逸臣缓缓开口:“臣明白了。”
他磕了几个头,退出金銮殿。
又是一日早朝。
燕凌帝对此事大刀阔斧地收尾,又罚了一批人下去,一件事快一年还没处理好,这中间又死了多少人?
谁能为此负责?
百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举着朝笏高呼‘陛下英明’。
燕凌帝面无表情看着这群见风使舵的家伙,珠旒下的双眼毫无情绪波动。
李福全吊着又细又长的嗓子,面皮震得通红:“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百官又嘈杂起来了,个个目光躲闪,纷纷看向一人。
负责登闻检院的院判官上前几步,‘扑通’一声跪下,“臣,有事上奏。”
燕凌帝笑了一声,黑黝黝的眸子叫人看不出情绪。
“讲。”
宋勇良挺直了腰杆,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昨日晚间有人敲响了登闻鼓,正是百姓夜话的时候,那叫一个热闹。
理察院里三层外三层地站满了人,消息估计都飞出蓟州了吧?他不信陛下不知道。
也是,陛下深谋远虑,故意等大臣们将此事提起,他才好将锅甩出去呢。
院判官丁行正跪在地上,冷汗直冒。
那告状人是真想不开,何必去告一个死人?叫他们这些人硬着头皮上奏。
“昨日有人敲响了登闻鼓,此人从黔中郡来,状告……”丁行正擦了擦汗,补充:“状告前朝太子妃。”
金銮殿顿时一片静悄悄,百官个个垂着脑袋,谁也不敢吭声。
所有人心中都清楚,西山太子妃——是陛下的逆鳞。
现在的人真是出息了,居然敢敲登闻鼓告她。
宋勇良倒是无所畏惧,捋了捋胡子。今日陛下身边那商女大出风头,口碑也逆转了许多。
害得他的女儿成了笑柄,在家躲着不敢出门。
柔儿是要当皇后的,哪容得了她一个商女如此嚣张?可他宋家哪来那么多银子去给荆楚买粮?
这口气,只能先按下了。
那商女如此得宠,还不是因为一张肖似西山太子妃的脸?
若西山太子妃坏了名声,也不知在陛下心中,这白月光还会有几分地位。
龙椅上纯金的五爪金龙面目狰狞,与面容俊美的男人形成极端。
燕凌帝一手扶着龙头,身体微微前倾:“丁行正,凡涉及重大冤情,击鼓上诉者,皆可越级上奏,直达天听。”
他沉声道:“要对得起你的名字。”
丁行正身体微微颤抖,眼圈也跟着红了,他做了这么多年院判,也不曾面对过如此厉言的陛下。
“臣羞愧!”
燕凌帝黑黝黝的眸子抬起:“有何冤情。”
被他那一句话点醒了脑袋,丁行正整个人已经清醒了。
他双目赤红道:“那诉人自称前朝陆府的家奴,控告西山太子妃杀人夺财,随意残害他家人性命。”
燕凌帝坐正了身子,正色道:“呈上状纸。”
百官纷纷侧目,见到李福全接过一份东西放在燕凌帝案前。
这事情闹得蓟州皇城议论纷纷,他们也多少有些耳闻,心惊之下,又觉得好笑。
不说案发时前太子妃才多大年纪,就说他一家五口全是些青壮年之人,西山太子妃身边除了一个丫鬟,再无他人,如何在不动声色下杀死这几人的?
燕凌帝仔细翻看了状纸,沉吟道:“虽是家奴,也是良籍,主人家确实不能随意处置。”
他抬眼看向丁行正:“此事,爱卿有何看法?”
丁行正跪得端正,竖起朝笏道:“诉人证词疑点颇多,仅凭他一人所言,不足以保证事情的真实性。
“而且,事发时西山太子妃不过年四岁,就算他所言为真,主谋也定然另有他人。”
丁行正肃容道:“臣认为,此事不必受理。”
燕凌帝修长的指节放在状纸上,他轻轻笑了一声,却道:“朕认为,此事应当受理。”
百官个个垂着脑袋,唯有丁行正抬着头,目光虚虚看着手中朝笏。
“无论是西山太子妃,还是昨日击鼓鸣冤的苦主,都需要一个交代。”燕凌帝沉声道:“丁行正,此事就全权交由你处理,由鸾仪使周琰、吕盐嵇二人协助。”
“其中细漏,务必一一探查清楚。”燕凌帝一锤定音,说完,黑黝黝的眸子从百官身上扫过,在宋勇良身上顿了顿,才淡声道:“退朝吧。”
燕凌帝从金銮殿离开后,百官个个议论纷纷,潮水一样从宫门倾泻而出。
蓟州皇城登闻鼓几乎不曾响过,特别是新帝上位后,有什么事若闹到金銮殿前,那负责的人仕途直接到头了,何须等陛下来审。
因此登闻检院形同虚设,平日里几乎都是在帮其它部门处理一些杂事。
前些日子,还有官员提议将此部门撤销,或者由刑部和御史台等人轮值。丁行正一直像个隐形人,低调又不起眼。
而这个不起眼的官,今日却在金銮殿触动陛下逆鳞,还站着走出来了。
宋勇良心情大好,率先冲丁行正拱了拱手:“丁大人。”
他笑道:“大人事事躬亲、尽职尽责,真是令宋某佩服。”
丁行正受宠若惊地抬起头,闻言,脸色瞬间涨红了。
他官职不高不低,虽是陛下一手提拔上来的,但在蓟州这些圈子里却说不上什么话。
这些个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同僚主动跟自己打招呼,着实让他惊吓了一番。
“丞相言重了。”丁行正回礼,“下官只是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做到无愧于心罢了。”
宋勇良哈哈大笑,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好一个无愧于心!”
今日本官才算真正认识你了,丁大人。”他拍了拍丁行正的肩膀,大步离去。
有了这个开头,接着与丁行正打招呼的人越来越多,他不胜其烦。之所以被提拔到这个位置,是因为他比较轴,平日里又不擅长维护关系。
燕凌帝认为他能一心办案,不会徇私枉法。
丁行正头疼不已,快步往外走去,到太和殿外面,瞧见宋勇良疾步朝太子殿下走去。
他叹了口气,径直离开。
-----------------------
作者有话说:陆瑾画:她都死了还有人告她[爆哭]
“殿下。”宋勇良是个老狐狸了, 笑眯眯冲慕容据一拱手。
自从慕容据满十岁,便参与金銮殿议事了,他幕僚不少, 近些年也能说出一些可用的观点。
不管他聪不聪明, 至少陛下现在只有这一个孩子,那他就是未来的储君。
不得罪才是最好的。
慕容据也神色平和:“丞相。”
他虽然不懂事,但知道轻重,丞相是百官之首, 说不定, 将来他登基了,还需要宋勇良协助呢。
两个人都抱着别样的心思,便尤其和谐。
宋勇良陪在慕容据身边走, 问道:“今日之事,殿下有何看法?”
慕容据神色淡淡:“丞相为何如此问?”
宋勇良笑了笑,声音听不出有什么别的意思, 只道:“说起来, 殿下与这西山太子妃,或许有几分渊源呢。”
慕容据皱了皱眉。
这个存在于记忆中的死人,他一向是不怎么喜欢的。
若没有她, 母亲说不定早就被父皇纳入后宫了, 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太子。
既然是前朝太子妃, 那为何又与他父皇扯上了关系?想来也是个不守妇道的女人。
“有何渊源?”
宋勇良是何等的人精, 透过他细微的表情变化便看出来他不太喜欢西山太子妃了。
他笑了笑, 太子还是太嫩了。
若他是慕容据,便与那商女交好关系,扶她上位,再想法让她终身无法生育。
凭她那张脸, 加上陛下对她的荣宠,这储君之位何愁坐不稳?
“昔日,西山太子妃为陛下府中医士,为你母亲……安过胎。”这事,别人或许不知道,但那时已经颇有些势力的宋勇良却是一清二楚。
加上他一直是九皇子的人,这点小事倒不对他有什么隐瞒。
慕容据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母亲就生过他一个,难道就是怀他的时候?
原来他们那时就搅和在一起了。
慕容据面色不悦,但说的话还是好听:“原来她对孤还有这份情谊在,只希望丁大人能将事情查明,让她能在地下安息了。”
府中医士,为主子安胎本就是分内之事。但他是储君,虽然心中这样想,却不能这样说。
在外,他要保持自己有情有义的面具。
宋勇良很想笑,但憋住了。
那会儿九皇子后院里有个女人要生产,西山太子妃为她安胎,之后便生下了慕容据。
其他人都对慕容据的身份保持怀疑,觉得他不是九皇子的亲生孩子。
但每每问起,九皇子定然会发怒,甚至当着众人的面说那就是他的孩子。
久而久之,他们这些人也不敢问了。
“殿下说的是。”宋勇良拱了拱手,眼看着二人要分道扬镳了,他又道:“不知殿下可知,楚地无粮,陆姑娘捐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