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也许正是因为家业有限,所以海朝云才需要防着有庶子跟自己的亲生孩子分家产。
偌大家产是全部都归自己孩子,还是要分出三成给庶子、自己孩子只保有七成。
这么简单的算数,海朝云当然知道要怎么选。
这条规则适用于所有有家产可以继承的人家,包括齐国公府。
明兰从小也是见着大娘子和林小娘妻妾之争长大的,她生父盛紘先前不过五、六品的小官,不一样在家里摆了两房妾室。
所以对于要给齐衡纳妾,明兰虽然算不上开心,但还是能接受的。只是这妾必须是得让她同意,并且是姿容平庸、没什么才华的妾,而非一个容颜姣好的女子。
为了今年能高中,这段时间,齐衡是下了苦功夫的,连着几个月都日夜伏案苦读,就想博个功名回来。
明兰作为贤内助,自然是每天都要带些汤汤水水到书房,让他在苦读之余,也别把身体读坏了,甚至偶有兴致上来,红袖添香也不失为闺房之乐。
只是最近几次,她却在书房里瞧见一个唇红齿白,双眸灵动的女使整理书籍诗稿。齐衡待这个女使很温和,又或者他对所有人都这样。
反正也没人见过齐衡发脾气是什么样的。
作为曾经享受过齐衡温和的女人,明兰却无法忍受自己的丈夫原来是对所有女人都温和,特别是这个女使还有几分像自己。
“晴儿!”明兰念了一遍,再仔细看了站在下首的晴儿一眼,温柔问道:“你是少爷跟前的人,伺候时间也不短,少爷这几个月都忙于备考,你们伺候要更精细才是。”
明兰到底是个理智的女人,在齐衡没有主动提出纳妾前,她不会先乱了方寸。而且现在正是紧要关头,公公婆婆都非常重视他这次科考。
晴儿要真不安分,被他们知道了,都不用她动手,自然会清理掉这个晴儿。
天色渐晚,放眼望去菰叶丛丛,莲叶田田,举出半人高的荷枝殷红如剑。
赵祯在她鬓边流连,“风吹荷叶满衣香,果真有道理。”
墨兰抿唇一笑,“闻惯了宫中制香,偶尔闻天然气味,也是别有韵。”
“世人常以花喻人,也不知咱们的柔嘉长大后会是那一朵。” 她逗弄着嬷嬷怀中的柔嘉。
赵祯笑着握住她的手:“身为公主,最好是像玫瑰一般,带点刺儿,免得轻易被人折去了。”
墨兰信手折下一枝玫瑰簪在鬓边,笑道:“咱们的柔嘉还没长成,六郎就先怕被惜花人采折了呢,可真真是爹爹最疼女儿啊。”
要说起来,赵祯其实更偏爱娇蛮的女子。当然,这里的重点是‘娇’,而非一味的‘蛮’。
不过这个标准是对妻子的,不是对女儿的,“咱们柔嘉是金枝玉叶,自然该有尊贵、骄傲,岂能轻易被人攀折去。”
他会让自己的女儿成为大宋最快乐的公主。
自宋始,不知是否因为吸取前朝经验教训。本朝公主不止不能向汉唐公主那般置邑司、备官属,反而被拘在为天下人做表率的笼子中。
比如魏国大长公主,她是太宗皇帝第七女,却温柔贤惠的没一点天家公主的傲气。
她的驸马李遵勖在新婚期间就与她的乳母通奸,先帝得知此事后大怒,预降李遵勖为均州团练副使,还是公主泪流满面的求情,先帝才赦免李遵勖。
墨兰不太能理解的是,这是公主下嫁,不是孤女在高门辛苦求存吧?
这要换她,驸马跟乳母的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
墨兰抱着自己的孩子,心中暗暗发誓,她绝对不会让自己女儿经历她姑祖魏国大长公主这般的屈辱。
只是要让女儿成为最尊贵、最幸福的公主,只靠她的教育不一定有用,还得朝廷强势。
需知,不少朝廷式微的王朝,公主不过是一份精美礼物,在草原、塞外……各处流转。
本朝也有辽国对大宋丰美的山河虎视眈眈。而且如夏国王李元昊一般不够安分之辈,也随时想从大宋身上咬下一块肉。
他攻下河西回鹘,完全占领河西走廊后,又窥视陇蜀。于是率领大军循阿干河,攻破兰州诸羌,进军马衔山,于瓦川会筑城镇守。一方面‘高筑墙、广积粮、好称王’,另一方面也可断绝吐蕃和大宋的通路。
两方使臣经过这必经之地,必须取得他同意。
其心、其行,引得大宋朝野议论不止。
有大臣上奏,请派兵前往平定李元昊,避免他势大,要反大宋;也有的大臣请命,愿安抚招降李元昊,虽然畏缩了些,但也是无奈之举,北方还有个辽国对他们大宋觊觎已久。就怕他们乘机侵略大宋。
赵祯举棋不定,将这件事情改头换面,本质不变的问了墨兰的意见。
墨兰思考了一下,答:“一虎为王,双狼环伺。”
赵祯秒懂,大宋是虎,辽国、夏国①如同双狼,若不一一除去,只怕二者合一,就要先对付大宋了。
赵祯下定决心征伐西夏,而且更绝的是,在秘密下令征伐李元昊的同年。辽国传出新帝耶律宗真,由于其养母萧菩萨哥被生母萧耨斤害死,对生母一直心存不满。
而这份不满,在历经生母自立为皇太后并干涉朝政,并想改立次子耶律重元为帝后达到阈值。
景祐二年,母子间的矛盾爆发,辽王耶律宗真用武力废除自己生母的尊位,收缴太后符玺,杀太后亲信,对外宣称是萧耨斤“还政于上,躬守庆陵。”
他们自己忙于内乱,尚且自顾不暇,更遑论把手伸到大宋。
终于,今年‘李元昊之乱’得到平定,又有夏州、河西走廊、马衔山等地纳入大宋版图。
这无疑是对多年没有战果的大宋一针强心剂。
收复疆土、扩大版图于一个王朝和帝王而言是极大的荣耀。班师回朝之日,赵祯大行封赏。
许多武将一战名扬。
远在禹州的赵宗全,也因这次战事举荐了几位将才,受封巨鹿郡公,与其妻沈氏一道进宫受赏。
集英殿、升平楼……赵宗全以为自己都已经忘了小时候曾在这里生活过,可走在甬道长街上,他才发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如此熟悉。
“夫君?”沈氏发觉身边人的心思都飘远了,扯了扯他的袖子,顺带把他的心也给扯回来。
赵宗全回过神,歉然一笑,“皇宫龙气盘踞,我都看惊了。”
本朝往年虽有战事,但以败居多。一朝得胜,似乎也为以后的战事开了个好头,是以今年的宴会格外盛大。
飞檐卷翘,宝瓦琉璃,深宫重苑,金环玉铛,连空气里都漂浮着喜庆之气。
舞伎跳得是万丈繁华的太平景年。
赵祯与几名朝臣正叙话。朝中刚打了胜仗,为他的功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赵祯今日分外高兴,开了许多封存的美酒与群臣共饮。
赵宗全身旁坐的是妻弟沈从兴、和顾廷烨。他们于战事有功,立时从无名无姓的小卒升成秦州防御使、右羽林军大将军,也算咸鱼翻身了。
墨兰则安慰着如今已是巨鹿郡公夫人的沈氏。战事一起,有生有死。
她的丈夫、弟弟痛击夏国几支主力,杀敌无数,却不想后宅起火。所以她的弟媳邹氏为保她们平安,亲自入府照料。那时,邹氏也是身怀六甲。
一个怀着身孕的女子,要面对如此凶险的局面,丈夫又不在身边,她的内心有多么的焦虑和惊慌可想而知的。
当沈氏母子转危为安,大军也凯旋而归,邹氏却已耗尽了心血。
怎么说也算是间接的为国捐躯了,墨兰想着便追邹氏一个诰命,以表慰藉。
沈氏屈膝受恩,“臣妇代弟妹谢过皇后娘娘恩典。”她到底记着这是在庆祝战事得胜的宴会上,虽然伤心,但还真不敢落下泪来。
英国公夫人也安慰她,“郎君在外头建功立业,咱们女人稳定大后方,邹夫人言行实在可敬。夫人身为长姐也该劝沈相公振作,毕竟膝下还有几个儿女要照顾。”伸手想给她倒一杯酒暖暖。
英国公夫人也就是客气客气,但沈从英接下来的话却让她的手停在半空中。
“听闻夫人家中有一女,美而贤,尚无良配……”
你傻吗!
我女儿美丽贤惠,就是拿去配你那个鳏夫弟弟的?!你弟弟不是深爱已逝的妻子,娶续弦干什么?!
沈从威虽然在这次平乱中表现亮眼,但张家又不是没有郎君也上战场,况且张家还是老牌勋贵,根本就不怵。
英国公夫人诧异的瞪大了眼睛:“夫人听谁的?简直混账!我家早就与郑家郎君结亲,消息难道没有传出去吗?”她边说,边倒酒,只是这杯就是到给自己的了。
臭傻逼,不配让她斟酒。
沈从英笑容变得有些勉强,“约莫是听那位夫人说过……”
墨兰笑吟吟,“看来你家好事传的还不够远。好事应该让大家都知道呀!”
英国公夫人心领神会,立马自罚三杯以表歉意,“亲事是早就定下来的,只是臣妇想多留女儿一段时日,谁想竟让人误会了。”
第514章 (会员加更)
沈从英在这种场合上先提起自家弟弟是鳏夫,又提及张氏女,自然是有意结亲的。她怕弟弟不同意,来前还专程给弟弟做了思想工作。
她也知道弟弟一心挂念弟妹,但人总要往后看,不是吗?
张家为诸国公之首,显赫至极。沈家好不容易才起来,只有这样的顶级权贵结亲,才能最快的东京站稳脚跟。
沈从威还是有些担心:“她出身高贵,未必能容下阿琴留下的几个孩子……”
赵宗全从前是个不受重视的宗室,所以娶得妻子也是普通人家的女儿。普通人家沈家娶的媳妇就更是普通了,邹家都是白身。
但这不代表沈从威不了解高门大户的隐私,他的好兄弟顾廷烨就是高门大户出来的。
也是因为继母不慈,兄长排挤,他在哪个家里活不下去了,才出来自立门户的。
但这点沈从英也想好了,“弟妹去的早,留下几个儿女,实可怜。你不若将她妹妹纳为侧室夫人,让她替姐姐照拂儿女,算是我对于弟妹一番恩情的报答了!”
有嫡亲姨母看顾着,有什么好怕的?
纵然张氏女矜贵,可女子在世贤淑要紧,还能违抗夫君的命令不成。
沈从英都规划好了,张氏女出身尊贵,刚好可以嫁给自己弟弟当续弦,为沈家门楣添光。
而她这么一嫁,张家早先为她相看的夫婿人选、那位家风清正的郑家公子,正好可以说给自己妹妹,一举两得!
不仅给弟弟、妹妹觅得良配,还给沈家找了两门强劲姻亲!
沈从英想得很美,甚至觉得自己这番主意若是在宴上说起,英国公夫人可能会不好意思拒绝,便是拒绝了也没什么。
她丈夫、弟弟有功在身,难道官家、娘娘会怪她一时高兴过了头,在大喜的时候想为弟弟说喜事么。
当然不会,墨兰只会含蓄地让她少喝点酒,免得上头。
由此可见沈从英也不是完全没脑子,知道在这种大喜的日子,说错话也不要紧,只要不是特别离谱,都可以“高兴过头”了替自己解围。
但这又从另一个角度验证她的贪,既贪国公府门第贵重、又贪自己的私情。
沈从英该庆幸自己想把小邹氏接进沈家,给弟弟做妾的想法,没几个人知道,不然墨兰肯定会拿看疯子的眼神看她。
不过说起来,人家姐姐救了你的性命,你的报答是让她妹妹给你弟弟做妾,这算报恩吗?
因为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所以只好恩将仇报?
那朝那代, 姐姐去了之后,姐夫再娶妹妹做续弦都是寻常事。这个方案,沈从威自己都考虑过,可沈从英就是不死心,非要问上一问。
万一张家就同意了呢、万一皇后看重自家就赐婚了呢……
是啊,万一,万分之一的概率。
沈家姐弟显然没个好命能中这万分之一的概率。
第515章
沈从英拆不掉张、郑的联姻,就要重新为她一双弟弟、妹妹寻找良缘。她先前把顾廷烨当成妹夫的备选,现在手上只剩这么一个人选了,倒觉得顾廷烨也不错。
他出身勋贵,家资丰厚,上头只有个早就撕破脸的继母。小妹从珍嫁过去,直接当家做主,还免去了婆媳矛盾。
这么一看,他的条件不比郑二郎逊色。
“怎么不知?宁远侯府的浪荡不肖儿,如今翻身飞黄腾达了。当然会想再进一步。”墨兰拿着小银剪子打理着花枝。
至于还能怎么进——顾家不还是有爵位可以承袭么。
顾廷烨当初只是离家闯荡,他爹可没说不认这个儿子,要把他从族谱上划掉。也就是说他还是顾家二郎,一样有资格继承爵位。
而他属于禹州一系的官员,如果他娶了赵宗全的小姨子,更是亲上加亲。新起的禹州势力,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帮他夺回继承权。
至于沈从珍符不符合审美。
嗨,有了权利,就会有很多美女相伴;要是没有权利,连去秦楼楚馆的资本都没有。
顾廷烨表示自己想明白了,就要娶沈从珍为妻。
林噙霜扑着扇子,恍然大悟,“我说秦夫人怎么这么着急想把如兰娶回家。原来两边是为了同一件事啊。”
虽然宁远侯是顾庭煜,但他身体太差,连朝都上不了,膝下也没个儿子。大家基本上都选择性忽视这号人,大家只关心下一任宁远侯是谁。
顾二郎?顾三郎?
这两派也确实在不停为自己拉拢有力外援,不断为自己造势。
前边王若弗才清点完顾家送来的聘礼,后边顾廷烨就紧锣密鼓的备着。
二十八对金猪、八十八匹绸缎、龙凤赤金镯十八对、嵌珠龙凤赤金簪十八对,还有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和鱼肚等上海味,至于其他各类茶果等物件更是不计其数。
送到沈家的彩礼足足堆满了一整个院子,直接把他三弟顾廷炜比了下去。
其实顾廷炜也是按照权贵人家的礼数来置办,并不寒酸。可宁远侯府并非他们这一支当家做主,钱财支取肯定不会像、继承了外祖家全部家产的顾廷烨那般豪气。
听母亲说,这几日大娘子的脸都是挎着的。私下还要痛骂顾廷烨几句,他要争爵位就争爵位,何苦连她如儿的大婚都不肯放过。
从前他在盛家读书,自己可没没坑害过他。
第516章
墨兰会关注,是因为这些事情离她很近。可当她听闻几件离她较远的事情后,才真是惊掉了下巴。
“邕王一家也还真就应允了?”墨兰讶然。万万没想到那个娇纵不可一世的嘉成县主,居然会沦落到嫁给鳏夫,简直不可思议。
赵祯就是想看她在听完这件事后,会不会露出和自己听完时一样的表情。现在来看,他们的确是夫妻,露出的表情都是一模一样的。
“不应允不行啊!嘉成都十八了,再拖真就成老姑娘了。”
也不是说女人就一定要嫁人,光赵祯自己家就有两位姑母出家的记录,他爹更言:“诸妹出降者,朕教以妇道而已;今主出家,自主院事,须为备言。”
相当于是在外开府,而且说是出家,但赐会作乐却从未少过,别提多潇洒了。
但邕王夫妇显然没这么开明,他们还是觉得女人就一定要嫁人才完整。可东京的青年才俊,在了解嘉成县主的‘丰功伟绩’后,都逃之夭夭了。
就连急需娶一个厉害儿媳妇,来管教儿子的永昌伯夫人,都宁可选择身份更加低微的章家女,也不愿意为儿子求娶嘉成县主。
谁会想娶一个心里装着别的男人、且法盲的媳妇啊!
是啊!谁愿意啊?
沈从兴也不是很愿意,只是为了家族,他不得不做出牺牲。
沈从英劝他接受,“嘉成县主虽然风评不佳,但人家毕竟是皇室宗女,偶有刁蛮也可以理解。”要是她名声好,沈家还没资格娶她呢。
亲王之女,县主之尊。
条件这么好的女人,可不是年年都有。一旦错过了,沈家想再娶高门贵女就难了。
“沈家也别说委屈。”墨兰不以为意。她对嘉成县主感官不是很好,娇纵、脾气差……这些缺点,因为她是皇后,所以她可以不用忍受。
但沈家不是,沈家只是刚刚兴起的人家。沈从兴长得又不是特别帅、还带着三个孩子,配青春娇媚的县主。怎么看,吃亏的都不是他。
也就是沈从英不断保证她弟弟不会纳妾、会把嘉成放在首位。而且沈从兴有本事、又肯拼,邕王夫妇这才勉勉强强同意沈家求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