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食网红打卡APP(卷尾巴猪)


菜单和店子看起来一样朴素。
商量过后,两人原本想要一份卤菜粉,一份牛腩粉,看看两种粉有什么不同,没想到——
“晚上不卖牛腩粉啦,晚上来吃的基本都是学生,没有钱。牛腩粉贵,卖不动啦。”打粉窗口里的阿姨热情地说着。
也是,广西虽然米粉出名,但居民们也不能顿顿吃粉。
晚上嘛,有家庭的基本都会回家吃,就连游客出门玩耍一天,到了晚上也会想下馆子来顿结实的饭菜。
真正居民楼里的粉店,做的大多还是早上生意。
既然没有牛腩粉,那就只好两人都吃一样的卤菜粉。
提前做过攻略的陈灵还小声对禾嫒尺说:“你要来份腐竹和鸡蛋吗?网上说这个店的腐竹特好吃。”
禾嫒尺看着店内餐牌上的标价,格外豪爽:“都加上!”今天不差钱!
没多会儿,两份加了卤蛋和腐竹的卤菜粉从出餐口里递出来。盛放卤菜粉的盘子也接地气得很,是不锈钢盆。
或许是因为听两人口音不像本地人,厨房内的阿姨还主动指引:“调料台上的小料免费随便加,辣椒很辣,不要加太多。”
陈灵端着卤菜粉就往调料台边上走:“没事,我湖南人,能吃辣。”
卤菜粉里头加了切成薄片的锅烧和炸黄豆等料。
再加上几勺酸笋、酸豆角、葱花辣椒等小料,配上额外添加的腐竹和卤蛋,满满一碗,还没吃就已经觉得丰盛得很。
这样加足料的桂林米粉,竟然只卖9.5元,份量吊打禾嫒尺前不久在鹏城20元一份买的卤菜粉。
还没开吃,两人已经被物价感动了。
原本禾嫒尺早已想好,与陈灵一块玩这几天只管玩,不管探店的事。
但她还是没忍住,掏出相机,给眼前这份桂林米粉,以及店内设置拍了几张照片。
已经开始拌粉的陈灵见禾嫒尺拍照,赶紧把已经拌过,沾上卤水的米粉夹起来让她拍个特写:“拍完回去发我几张,我想回去写游记试试。”
陈灵不知道禾嫒尺现在正在做自媒体,还以为她是在拍照留念。
相机吃完,轮到人吃。
圆滚滑嫩的米粉与酱色卤水拌匀后,沾上了味和油光,与碗中小料一块夹起送入嘴。
属于桂林新鲜湿粉特有的弹嫩口感充斥口腔,酸笋的与豆角的爽脆和米粉结合到一起,让米粉尝起来口感味道更丰富。
对于禾嫒尺来说,桂林米粉不是第一口惊艳的类型。
而是混合着卤水,伴着料吃,每一都换着小料品尝,越吃越上头的类型。
禾嫒尺吃东西总是想最先尝尝原味,所以刚才没往碗里放辣椒。
米粉不放辣椒其实味道也已经很足,酸笋和酸萝卜等小菜本身就自带一点点辣味,对她来说味道刚好。
反而刚才自认能吃辣的陈灵现在有点吃不消。
“这个辣椒劲好大!”
她没听劝,往碗里放了一勺辣椒,现在正一边喊辣一边吃粉。
见平时老说自己能吃辣的好友也被辣到,禾嫒尺也对桂林的辣椒产生了好奇心,端起粉盆走到调料台旁,往盆沿上加了一点点辣椒。
她对没吃过的东西都有敬畏心,在知晓辣椒的味道之前绝不大量添加。
不和粉拌匀吃,就尝一点儿。
她试探着用筷子蘸了一点儿辣椒尝味,然后捧着之前买的红枣茶狂吸几口。
陈灵见状赶紧向她寻求认同感:“是吧,这个辣椒真的好辣!广东和广西都带广字,怎么广西人这么能吃辣吗?”
禾嫒尺哪晓得呀,她也是第一次来广西,于是坐在一旁边吃粉,边听陈灵给她科普辣椒。
“我们现在老家很多辣椒都不怎么辣,就连到菜市场买青椒回家炒肉,那个青椒也不知怎么回事是甜口的。辣的辣椒越来越少。”
“湖南粉店里也会有自助辣椒,但是我们的辣椒一般是剁椒和油辣椒,通常加剁椒加得比较多。”
“那些辣椒也都不怎么辣,加辣椒是为了尝辣椒的香味,我在老家吃粉都是一勺一勺的加……”再加上她在鹏城念了4年书,现在看见辣椒都觉得就是个普通调味品,加起来豪放得很。
没想到在桂林碰上这等硬茬。
禾嫒尺见陈灵一顿吐槽,本以为她被桂林的辣椒打击到,可能会吃不出粉的美味。
却没想到她忽然来一句:“好久没辣这么爽。”又开始埋头吃粉。
而禾嫒尺则是开始对付碗里的腐竹。
小车米粉店里的腐竹其实是炸腐竹,只是炸腐竹上桌时,并不是脆的。
腐竹在上桌前,其实会提前泡在一锅有卤水的缸里略微煮过。
炸腐竹本就容易吸味,泡在卤水里吸饱汁水,再放到粉上和米粉拌在一块吃。咀嚼时甚至能感觉有汁水从豆味十足的炸腐竹孔洞里渗出来。
明明是平价食物,吃起来却觉得每一口都奢侈得很。
2元的腐竹挺大一片,只是禾嫒尺吃了一半,又舍不得将它完全吃完,转而开始夹碗里的卤蛋。
卤蛋或许是卤得时间够长,又或许是卤水本身味重。蛋白已经完全沁入味,吃起来不寡淡。
神奇的是,蛋黄不知是不是因为蛋里渗入卤水,吃起来也有些湿润,并不会干嗓子。
大名鼎鼎的桂林米粉确实吃起来味道不错,可惜的是,现在天气还凉着。
天气凉,拌粉吃着也容易凉,总觉得好像没那么带劲。一份拌粉吃完,肚子感觉好像是饱了,又觉得有点儿空。
想起刚才取粉时,打粉阿姨的建议,禾嫒尺又拿吃完粉的不锈钢盆,去接了一碗据说是用大骨熬出来的高汤喝。
暖乎乎的高汤下肚,忽然让刚才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在胃里变得更实在,饱足感一下涌上来。
她赶紧提醒陈灵:“吃完可以去接碗汤喝,喝了胃更舒服。”
刚吃完粉的陈灵听了,也去打一碗高汤。
由于碗底还留着不少辣椒,她的汤也是辣的,汤面上还漂浮着红油。
她也不怕辣着自己,说是当酸辣汤喝,直接抱着不锈钢盆咕嘟。
一碗汤喝完,陈灵忽然打开包包狂翻纸巾。
“把我鼻涕泡辣出来啦!”
吃饱喝足,两人又想起刚才在步行街看见的酸野,与其上网找攻略,还不如试试问本地人。
干脆直接向小车米粉店的阿姨打听,哪里的酸野味道好。
阿姨心情挺不错,还给两人指:“出门右边走五十多米,能看到一个穿绿色围裙阿姨在摆摊,那家味道可以的。”
谢过阿姨,两人又出门买酸野去。

禾嫒尺之前没吃过酸野,对酸野的印象大约是腌渍过再拌着辣椒粉、酸梅粉吃的水果。
然而到达酸野摊子仔细看时,才发现其实腌渍的蔬菜类会更多。
水果也有,只是数量略少。
也不知这是季节因素,还是摊子之间的区别。
不知道嘛,那就直接问。
“我们还以为酸野是腌水果,怎么还有蔬菜吗?”
“还有泡鸡爪!”
“现在天气还不够热,夏天水果种类才多。”摆摊的阿姨似乎也已经习惯接受游客们各种各样的提问。
“广西每个城市的酸野口味都有点区别,南宁那边的酸野水果更多,腌的时间短。桂林这边是蔬菜多一些,腌的时间,味道更重。看上哪种都可以试试,蔬菜水果十块钱一斤。”
一路走来,禾嫒尺也在路上看见不少酸野店。
店内蔬果陈列方式好像有两种。
一种是店里有个大玻璃展示框,里头的酸野全都放在一个个塑料盆里,瞧着颜色鲜艳特有食欲。
这家店名只有酸野两字的小店,则是用的透明坛子。
坛子上有盖,要往外拿酸野时,才将盖掀开。
还没吃呢,光看就觉得嘴里酸得要流口水。
由于两人没都没吃过酸野,不知道怎么挑,最后决定每样来两小块,就尝个味。
一盒结账13元,看起来还挺多。
刚买到手,禾嫒尺就迫不及待戳了一块青芒吃。
或许是因为天气凉,水果吃着凉酸凉酸的,刚入口时禾嫒尺浑身一激灵。
原本还未熟透的青芒腌渍过再蘸上辣椒粉,吃起来感觉竟然变得很清新。虽然腌渍过之后确实酸,但吃起来还能尝出来清甜。
陈灵则是戳了块莴笋:“这东西也能腌吗?”
她试探着用牙齿咬下来一点儿,嚼嚼嚼。
禾嫒尺也没吃过腌莴笋,好奇着呢,赶紧问她:“什么味?”
“吃完有点想配粥喝的味。”陈灵将剩下的莴笋一口气塞进嘴里,腮帮子鼓鼓囊囊,表情严肃地仔细想了想,又说:“烤肉也行。”
“别喝粥也别吃烤肉了。”禾嫒尺把青芒啃完,将盒子盖起来,“刚才吃完粉有点饱,要不我们回酒店再吃吧,这么捧着吃也麻烦。”
不过出门玩,两个人根本不可能吃过晚饭就直接回酒店。
原本按照计划,因为定的酒店距离东西巷①更近,晚上准备去那儿逛来着。
没走两步,陈灵忽然想起自己之前做的攻略,又再仔细看导航地图:“这里距离两江四湖②很近!我们要不要去逛?”
来之前禾嫒尺也有在网上看旅游攻略,大概知道两江四湖是桂林市中心的公园:“是那个日月双塔在的地方吗?要不要门票呀?我记得在网上看好像还有游船什么的。”
“喏,就在附近,过个马路再走三百米。”陈灵给禾嫒尺看手机导航页面:“光进去看不要门票,坐船才要,据说逛两江四湖最好的时间就是傍晚,能看到天亮、傍晚时分以及晚上开灯时的三种景色。坐船得预约,我们要不先去看看?”
“好哇。”
禾嫒尺一点不怕在路上溜达,她早在出门之前就做好准备,为了旅游,甚至还专门买了一双适合走路的鞋。
俩人刚跟着导航,进入两江四湖的区域内,没走几步,便看见一片小湖泊。
沿着湖泊再走几步,边上视野变得开阔,路上有游人,也有居民。乍一看,瞧着像是进入了一个围着湖泊建造的大公园。
“塔呢?怎么没看见塔?”禾嫒尺四处张望,最后又往陈灵手上的导航地图看去。
“日月双塔不在这边,两江四湖大着呢,我们往那边走就能看见塔。”
于是她俩又边看导航边研究着逛,逛着逛着不知怎的,又觉得嘴巴有点寂寞。
桂林的酸野据说腌渍的时间略久一些,所以比南宁的味更重,更酸辣。最初入口吃着酸酸的,不一会儿口中会生出津液,开始返甜。
吃一块吧,最初可能觉得味有点刺激,不吃吧,忽然又开始想。
两人溜达途中时不时打开刚买的酸野盒子,戳一块酸野吃,十足的游客样。
这俩游客一通瞎逛,逛着逛着发现人开始渐渐变多。方才看见的小湖泊,在走过某个横在湖泊中间的桥后已经消失不见,转而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更长的水道和湖面。
路旁的水域变得更广,呈现出另一番风景。
某些湖边的平台区歇着一些本地居民,耳边还时不时传来音乐声。
走过去细看,才发现有本地人在这聚着玩。
玩的项目还挺文雅,有人在用乐器伴奏,有人在跳舞,还有人在旁画画。看样子像是退了休的中老年人在消遣。
陈灵跟禾嫒尺两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看着,忽然就羡慕起这些居民来。
“桂林人每天就在5A景区里随便自由出入玩耍吗?”
羡慕的情绪才升起没多久,禾嫒尺瞧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又开始抬头往四处看去:“这个时间是不是能看见日落,太阳在哪儿落下呀?”
她站在原地转了一圈,没能找到太阳,却发现远处有晚霞。
余温不足的太阳躲在云层后头,将一片片云彩染得橘红,飘散在空中。
两江四湖周边绿植多,场地大,视野开阔,不管往哪个方向转,都能清楚看见广西特有的山脉层层叠叠将城市包裹在内。
原地转了一圈的禾嫒尺抬头瞧着远处景物,忽地有些恍惚,觉得自己仿佛是盆中小人,正站在巨大的盆景里。
下一刻,盆景外甚至有可能探进一颗巨大的脑袋。
一旁的陈灵则刚戳了块酸萝卜吃,嘴里萝卜没嚼完,正手拿戳了半块萝卜的签子望着远处晚霞发呆。
片刻后,回过神来才说:“要不我们在这等会,等太阳下山再继续逛?”
还没等禾嫒尺应下,她赶紧将剩下那半块萝卜塞嘴里,掏出手机开始转着圈录视频。
然而她一圈还没转完,“啪”的一下,两江四湖开灯了。
四周景色在不同颜色的灯光照耀下,又转变了模样。远处的橙色太阳已经从云层里探出头来,顽强地发挥着余热。
开灯时,禾嫒尺下意识看了眼时间。
18:00。
这时,两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广西太阳落下的时间好像比鹏城和湖南都更晚一些。
要是换了在鹏城,这个时间天已经开始暗下来,然而在桂林,太阳像是还能再多待会儿的样子。
出门玩就是这样,游玩的地方与自己原来呆的地方越不一样,就越容易有旅游感。
要是平日里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压力,这种时候会有从日常生活抽脱出来的感觉,忽然放松下来。
陈灵就是这样。
别看她现在不上班,还跑出来玩,看似一副生活轻松的模样。实际上她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待在家里憋闷得很,才想出门喘口气。
见陈录视频,还把拍下的视频往朋友圈里发,禾嫒尺取出平日里几乎只拍美食的相机,也开始拍摄起周边风景。
这台由APP赠送,原本只在工作时用的相机,从这时开始成为了禾嫒尺记录生活美景的道具。
她将相机绳挂在脖子上,一路走一路拍,偶尔还给陈灵也来上几张游客照,还让陈灵帮忙给她拍上几张。
两人各自找角度,凹造型,然后——
“额,电掉得好快,怎么这就只剩一半了,等会儿拍夜景还要用呢,赶紧关机……”
太阳下山,夜色渐浓。
湖边的灯光也愈发出彩,就连远处不知哪儿的山脉也被染上一圈光晕,瞧上去像是整座城市都在发光。
一旁的湖中还时不时有船开过,经过时能听见发动机的声音,陈灵马上反应过来:“我们要是不想走也可以坐船游,应该是这个船。”
禾嫒尺盯着游船,瞧着里头的人坐着看景,还挺羡慕。
转头两人就开始研究船在哪儿坐,船票多少钱。
夜游两江四湖得210一个人,90分钟一趟,船票一般都得提前约,这日夜晚的船票已经被预约完毕,想坐还得明日再来。
“210啊……”
APP只报销往返广西的高铁票,像这种游玩性质的船票,是不报销的。
要是自己花钱嘛,有点肉疼,禾嫒尺虽然现在每日都在赚钱,但她前两个月还穷着呢,不是很舍得。
她琢磨这个景色走着也能看,也不是非得坐船。
至于陈灵——
“210一个人有点贵的,我们不如过两天去阳朔坐竹筏呗,那边景色据说更好看!”她提前做过攻略啦,想挑着更有性价比的项目玩!
“那我们走一圈看,算不算免费看完了210元的景,四舍五入等于省下210!”禾嫒尺想到能省钱,脚下充满力气,拔腿就走。
陈灵还在旁边添油加醋:“那我们得走大圈才行,这么一圈全走完,才是价值210的路程。”
要说两人能玩到一块,脑回路还真是相似。
瞧她俩那阵势,像逛个够本反倒能挣钱似的。
一路往前逛着,路过日月双塔,禾嫒尺又拿出只剩一半电的相机给两人拍照。经过玻璃冰桥,又被拦路收费的大哥念叨着这是私人地方,从桥上赶了下来。
走着走着,原本路边不算多的人群,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多了起来。
“是居民吃饱饭下楼遛弯吗?”禾嫒尺羡慕极了:“桂林人过得也太好了吧,每天吃完饭遛弯的公园级别这么高!”
做过攻略的陈灵倒是提出别的可能性:“也许是白天出门报团参加一日游的游客回来了。”
然后两人又在路上对着行人说悄悄话。
“这个穿家居服的肯定是本地人,还带小孩呢。”
“这个穿高跟鞋的应该是游客吧?她好厉害,那么高的跟还健步如飞,模特T台技能!”
“哎哟,这条路怎么还上坡,我有点累,不是很想爬坡。”
两人最终还是没能把价值210的大圈逛完,中途就累了开始打道回府。
回程路上再次穿过正阳步行街,又在里头提前考察了几家饭店,商量着明天能去哪儿吃饭。
进地下商场时,还在里头迷路,不知怎的进了一家超市,对着里头均价三元的水果感叹一番,最后十块钱买了一大盒草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