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食网红打卡APP(卷尾巴猪)


几个人吃串时,还时不时在群里说上两句话,引得那群晚上不爱睡觉的家伙心里痒痒,一个个陆续出门,到最后竟然大半夜凑出来一个7人队伍。
加上李晓慧和郑洁,共计九人。
人多嘛,就开始吹牛喝酒。
羊蹄、羊腰、牛舌、牛肚、还有什么韭菜烤大蒜,样样都点了上桌。
有些人宵夜爱吃主食,还在隔壁店点了砂锅粥和炒米粉,就连生蚝都点了两打,宵夜战线拉得越来越长,直到接近凌晨三点才散场。
一名饭友吃饱喝足,才开始问:“你俩从哪儿知道这个店的,烤羊排真是绝了,先卤后烤,肉又嫩又香。只是店里客人很少啊,店子应该不怎么出名吧。”吃到后面就剩他们这桌了,可不是少嘛。
“P站探店视频。”李晓慧把聊天记录翻出来:“之前不是发群里嘛,你没看?”
“你们一天天的99+,我哪知道你发的什么。”
“P站啊,我已经好几年没怎么看了。”
能玩在一起,年龄大多相近,这天晚上聚在一起吃宵夜这群人主力军其实基本都是24~34的九零后。
现在部分已结婚生子,十年前p站刚火那会儿,他们还是p站的主要用户。
看不看的不说,先关注一下。
有人还发现了盲点:“这个探店视频播放数量不是很多,好像才刚发布十小时,我们该不会是看完视频之后来的第一波客人吧?”难怪店里客人不多。
李晓慧见几名饭友都关注了小迟没吃饱,想了想,最终也拿出手机,给她点一个关注。
哦,再投个币吧,投两个。
羊魔牛的许老板这些天其实挺紧张。
紧张中还带点小兴奋和雀跃。
因为他店里有美食达人来探店,还拍了视频素材。
他问过以及视频账号ID之后,悄悄关注了小迟没吃饱,以及小迟逛吃,然后开始每天刷她的视频更新推送。
视频剪出来了吗?
还是说写的推文?
素材要弄多久,一个礼拜吗?还是一个月?
好着急呀!
就连他媳妇听说店里有人来探店,也不在老家继续呆,早早买了票赶回来,然后每日盼着自家店能火红起来。
四天后,他终于刷到了自家店铺的推文和视频。
然后就被媳妇笑话:“哈哈哈,你还让人家给你打码,这下好了,你是黑衣人。”
“哎呀我不上镜,你美你好看,那天你要是在店里,就让她拍你好了。”
推文和视频发出当晚,店里就来了一桌新客。
客人数量最初只有两个,后来不知怎么回事那桌人越来越多,后来还给他们换了张大桌才坐下。
听这几个人聊天,像是看了P站视频才来的。
营销是有用哈。
这桌人数量多,吃饭大方还喝酒,9人消费接近一千,还在隔壁店点了东西吃。
许老板就盘算着,要是以后每天都能多一桌这样的客人,一个月能多赚好几千,一年就是好几万。
这么想,心里还挺美。
他没想到,这才是刚开始。
不管推文还是探店视频,热度发酵都需要时间,第二天饭点时,来店的客人就比前一天又更多了几个,并且瞧着都脸生,像是第一次到店的样子。
而再过几天,到周末时,他才发现,店门前的桌椅,居然能坐个八九分满,一个烤缸居然不够用。
这时许老板才慌忙定做新的大烤缸,想办法对付忽然多出来的食客。
以前店里客人少,店员也少,基本是两口子加一个帮工在干活。忽然多出这么些客人,老板一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劳动的同时也快乐着。
就连许老板那张平日里看不出情绪的脸蛋上,也偶尔会看出一丝笑容。
话也变得更多,碰到熟客来店时,还时不时地给人送点儿小吃。
要是有人问他为啥送吃的,这么喜庆是不是碰上好事,那他就有话说啦!
“哎呀,前段时间我们店来了个探店的,给我们拍了视频还写推文,你看你看,就那个什么p站,还有……”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禾嫒尺,则暂时没功夫到店里实地查看她的探店推荐成果。
因为她已经打包好行李,坐在前往广西桂林的高铁上。

高铁上的禾嫒尺也没闲着,她在复盘自己的新作品。
她这次后续没有再给自己的作品买额外流量券,因为声望商城里的流量券居然悄悄涨价了。
流量券的价格好像跟声望等级,以及购买数量有关,粉丝数量越多,声望等级越高,购买的次数越多,流量券就越贵。
原来1影响力能买1流量,现在已经涨至3影响力才能买1流量。
这个机制就像大多平台,新人初期发笔记发视频时,会有流量补贴。新人新作品,更容易获得高流量扶持。
而一旦这些新人的粉丝数量变多,甚至加入平台的扶持计划,开始接广告赚钱时,之前赠送的流量会一口气消失。
新发的笔记以及视频,会变得只推送给粉丝们。
未关注的其他网友则没有机会刷到作品。
这就是限流。
然而虽然禾嫒尺没再给自己买流量,但视频的热度,还是渐渐往上走。
热度窜得没之前那样快,却更稳。
而且不光是视频数据涨,实实在在的到店人数,以及进店消费金额也在涨。
就连粉丝涨幅比例也比之前略多一些。
她在手机里反复播放自己新剪的视频,想。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还没等她想明白,高铁便又进入一段隧道。
广东前往广西的这段路上,山多,隧道也多。隧道里信号不好,缓存好的视频播放完毕,正准备跳入下一条视频时完全卡住。
她有些无聊地抬起头,开始观察车内设施在窗上投射出的倒影。
然而下一刻,高铁已从隧道中开出,轨道外头的风景忽然转换。
轨道近处是一片片水田,里头不知种着什么,瞧着水汪汪绿油油的。再往远处望去,一座座如画般碧绿的连绵山脉映入眼帘。
三月初是旅游淡季,前往广西的高铁上旅客不多,大家看起来似乎像是经常坐这条路线往返的样子,见到美景也依旧没啥过多反应。
只有禾嫒尺悄悄发出“哇”的一声感叹。
她坐不住了,要换个靠窗的位置!
车里乘客不多,空位多得是,禾嫒尺找准一个能清晰看见窗外景色的座位,便拎着包溜过去,掏出相机开始拍照,拍视频。
隔着窗户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虽说不够清晰,但把高铁内部窗户连着景色一块拍到照片里,也有行程记录意义。
拍几张照片,兴奋劲稍微降下来些,她掏出手机,打开聊天软件找到上学时的舍友陈灵,用聊天软件内置的照片拍摄功能给对方发去图像:“你到哪儿了,快看这个景,我好像进广西啦!”
陈灵回得飞快,看起来像是一直拿着手机在玩儿:“啊!为啥你那儿那么好看,我这车窗外怎么没有这个景呢?”
禾嫒尺:“可能因为路径不同?”毕竟陈灵从长沙坐高铁去桂林,方向是反的。
陈灵是禾嫒尺这次广西之旅找的旅游逛吃搭子。
严格来说不是禾嫒尺找的陈灵,而是陈灵找的禾嫒尺。
一周前,禾嫒尺发现声望商城更新广西探店任务后,熬夜看攻略,导致她对桂林米粉产生巨大兴趣。
第二天起床就跑家附近的商圈里吃了份桂林米粉。
可惜那家店的桂林米粉不好吃,于是她一时郁闷,把那顿卤粉的照片拍下来,转发到自己各个群内。
问以前的同学朋友同事们,有没有谁去过桂林,桂林的米粉真的那么好吃吗?和鹏城的有啥区别呢?
这一问,陈灵就冒头了。
她说没去过,但最近想去,想找到下一份新工作之前去。
陈灵是禾嫒尺的湖南舍友,上大学时两人没少结伴在鹏城到处玩到处吃。之前跟禾嫒尺一块在烤肉店吃生大蒜片的就是她。
现在待业中。
跟禾嫒尺不同的是,她的待业原因是主动辞职,而不是公司倒闭,目前人在老家湖南。
两人一合计,目的正好对上。
对于禾嫒尺来说,这是她第一次出门旅游。探店报团肯定不合适,一个人自由行吧,稍微有点儿慌。
搭个伴正好。
对于陈灵来说,两人出行更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
“我们可以住双人间,省一半的钱呢!”
“吃饭也可以多点几个菜,我俩换着吃!”
于是两人一个从鹏城,另一个从长沙出发,同时前往桂林。
禾嫒尺到达桂林高铁站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陈灵比她早15分钟到站,在高铁出口处拉着行李箱等她。
才刚见面,陈灵就说:“我怀疑我是不是厚衣服带多了,棉衣穿着好热啊。”
“你这衣服好厚,湖南这么冷吗?”禾嫒尺捏了捏陈灵的棉外套:“回酒店换一件薄的呗。”
陈灵有些尴尬:“我想着就玩几天,没带薄外套。”她行李箱里都是各式各样的内搭和毛衣,单穿有点漏风。
“我有,你穿我的。”
这时陈灵才看见禾嫒尺的大行李箱:“哇塞,你是想搬家吗?带这么大个箱?!”
“冬天衣服厚,而且我玩得比你久一点嘛。”禾嫒尺盘算过,既然有出差探店的机会,她还是想好好慢慢玩慢慢吃。
陈灵来桂林走的是一般旅游路线,玩个四五天就走。
这几天里,她就跟陈灵一块纯玩,也不用多想探店的事,两人住一间酒店,房费平分,能住得好一些。
等陈灵回去,她再试着换个便宜些的短租民宿,开启旅居模式,慢慢吃慢慢逛。
3000的住宿费省着花,说不定一个月也是够的。
外出时间越长,带的东西就越多。
三月份正是季节交接的时候,厚薄衣物都得带,所以她带上了自己上大学那会儿用的28寸行李箱。
两人汇合后,一路聊着天,打车前往之前在网上定好的酒店式管理民宿。
淡季出游就是好,人少,花费便宜,而且她们才刚到民宿,就人品大爆发——
房间升级啦!
原本她俩定的民宿在靠近靖江王府,东西巷附近的景区地段,是239一晚的山景双人间,装修风格偏原木风。
房间大小35平米,在民宿三楼,有个日照不错的大窗户。窗户旁还有两张藤椅可供客人休息。
升级后的房间则是庭院双床房,位于民宿一楼。
这套房间面积更大,45平,双床,每张床都是1.35米宽,而且拥有一个单独的入户小院。
房间内有两扇大窗,其中一扇是朝向庭院的落地窗,可以像门一样整面打开。打开后,可以不通过大门,直接往返小院和房间内部。
房里有供客人休息的长条榻榻米和茶座,院子里还配有两张躺椅,这套房在网路平台实时标价是389。
两套房之间的价格相差150,算是捡了个大漏!
陈灵趁机问:“我们就定了两天的房间,要是后面续房我们是按哪个价格续呀?”
前台甜甜笑着说:“要是后面没有客人预定房间,您还是按照239一晚续就行,最好是提前一晚续,以免房间被临时订走。”
“好的,要是有需要,我们提前联系你。”两人还加上民宿的前台微信,前台给她们发去不少旅游攻略,以及各种防坑小提示。
才刚到桂林就这么顺利,让两人对这个城市的感官好上不少。
进房间把厚厚的棉衣换下,陈灵像是解放束缚般舒出一口气,还没等禾嫒尺仔细观察民宿内部装修,她精神头又上来了:“我饿了!我们去吃桂林米粉吧!”
禾嫒尺比个大拇指:“在下正有此意。”
“你看这家店怎么样?”陈灵掏出手机,打开小紫书里的收藏页面往下翻:“我在家时就看好了,这家推荐的人挺多,好像都是本地人在吃。还有这家,这家远一点但是口碑……”
陈灵是个攻略达人,她每次去哪儿吃饭,或是旅游之前,都会提前搜攻略。
这次两人住的酒店就是她挑的,她提前在各大预定平台挑选十几家酒店,最后让禾嫒尺在里头选。
挑酒店的时候她还每家酒店的图片评论区都看过一遍,特意找来卫浴玻璃不透明的酒店,让禾嫒尺省不少心。
不仅如此,她还是个找优惠团购的小能手,不管是购物节还是平时出门吃饭,她都能想方设法找到最优惠的结账方法。
和她一块出门,至少花钱方面不用担心被坑。
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前往象山区某家小巷里的桂林米粉店吃粉。
这家网友推荐的小店距离两人酒店足足2公里,导航软件显示路线有些拥堵,打车也要接近十分钟才能到,滴滴得12块钱呢。
陈灵有些为难:“卤粉二两才5.5元呢,打车过去的话,单程路费比粉都贵。”她爱算账的小毛病又犯了,觉得打车不划算,坐公交吧,这点路程,还不如走路……
“那我们要不走着去呗!”
“好呀。”禾嫒尺无所谓,她探店这些日子每天没少到处溜达,多走走还能锻炼身体。
两人跟着导航上路才发现,在桂林玩,去近的地方走路也是个好主意!
桂林是个特别的城市。
这里山多,坡多。
房子都得错开山的位置建设。
城市中间四处有河流游过,河流上方生长着各样茂密的绿植。
市内的建筑物仿佛像是建在巨大的山水盘中,桂林人则是每日生活在这样的风景里。
而且由于这里特殊地貌,地底下都是各种坑洞,所以房子也无法建得很高,几乎看不见一般城市中的高楼大厦。
没有高楼遮挡,走在路上,坐在家里,处处都能看见画一般的风景。

从酒店前往桂林米粉店途中,得穿过桂林市中心的正阳步行街。
步行街是好地方,哪怕不少本地人已经逛得不想再逛,某些游客也觉得所有景区都有类似的步行街,很没意思。
但路过时店子多,瞧着热闹,各种各样的店铺一间接一间。
“咦?这家店卖奶茶哦,这个牌子我们那儿没见过,你要来一杯吗?”
“海南清补凉是啥,椰子冰沙拌水果吗?那边也有一间,桂林怎么这么多清补凉。是不是很上火呀?”
“哇,是酸野,我们要不要买一点试试?”
“步行街里的酸野会不会有点贵呀,等会儿看看有没有网上推荐的店呗。”说这句话的是陈灵。
“茶可以来一杯,我搜到代金券了,你要喝点啥?”两人一边走一边商量着往后几天要不要到哪几家店里吃东西,时间过得飞快,前往桂林米粉店期间的路程也不觉得累人。
逛街期间禾嫒尺比较意外的是,和某些城市相比,桂林好像地下通道比较多。
像鹏城、禾嫒尺老家,不少大马路为了让行人方便通过,减少路面红绿灯,都会在马路上方建人行天桥。
桂林则是用地下通道代替了人行天桥的功能,地下通道边上还会有商场超市等设施,方便行人边走边逛。
“啊,导航断了,地下信号是不是不太好?”
“是往这个方向走吗?”
“……好像走错了,重来。”
不同城市的建设偏好不一样,禾嫒尺去过的地方少,觉得还挺新奇。
在地下通道信号不好时,她还乐:“高招啊,信号不好就不能边走路边看手机,无聊起来只能看地下通道两边的商店,促进消费呢!”
“地铁站不就是地下通道嘛,有啥新奇的,你还乐。”陈灵去过的城市比禾嫒尺多一些,倒是觉得地下通道在各大城市都很常见。
只是见禾嫒尺看啥都觉得新鲜的模样,也不知怎地,忽然也觉得有意思起来。
出门玩就是这样,碰到合适的玩伴,会更容易进入游客观光模式,不管看见什么都会往好的方向想,容易心情好。
两公里的路程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步行时间接近半小时,到达小车米粉店里时,已经五点多。
这家网友推荐的米粉店开在居民楼里,附近还有学校。
装修不新,整家店不管地面还是墙面,都由半新不旧的白灰色瓷砖铺成,瞧着像是开了很多年的样子。
下午五点多显然不是本地人吃粉的时候,店里人不多,零零散散就坐着几个人。
店内最醒目的是价目牌,红底白字,整家店只卖两种粉,卤菜粉和牛腩粉。
卤菜粉,就是平时大家说的桂林米粉,最便宜的是一两粉,4.5元,往上多一两多一元,最贵的三两粉才6.5。
牛腩粉贵一些,一两粉是7元,米粉同样是多一两多一元。
除此之外,店里还卖腐竹、油条和卤蛋,均是2元一份,其他没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