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即使在礼崩乐坏的大隋,亦并不常见,因而无忌并未防备。
经莫婤这一提醒,他方觉得,无论是否发生也应早做打算。
“我已知晓了,烦世民将婤婤送回高府,明日亥时,再陪她来寻我一趟罢。”
“我就是起镖师之效用?”李二郎忍不住吐槽,却还是仗义地应下。
毕竟这般晚,莫婤独行在大隋巷弄间,是极危险的。
这不,方行至半路,他们就被抢劫的蒙面人堵在了街口。
“呦,今个走运,两头小肥羊!”
“别废话,先抢,再杀人灭口!”
“冲啊——”
四人提着刀,朝着他们扑过来。
见状,李世民不慌不忙地取下背着的弓箭,从箭箙中抽出两只羽箭,双箭齐发,将四人射了个对穿。
莫婤早在贼人放狠话时,就退后几步,将舞台让给了李世民,连曼陀罗子粉都懒得摸了。
见贼人被李世民轻而易举射中,虽早有预料,但仍觉惊叹。
正了正方才无半点晃动的金缕幞头,李世民抽了羽箭,领着莫婤快步绕过。
无惊无险回了高府,一进屋就被挎了接产箱的莫母提溜着,上了出行的马车。
马车头挂着个“单”字,除了驾马的车夫,还有四位护卫陪同。
“阿娘,杜娘子发动了?”
莫母点点头,扔了本接产书给她温习。
下了马车,同莫母疾行至产房偏院,将门起开个缝,挤了进去。
绕过织锦挂屏,躬身穿纱帘,就见着杜娘子松了紧抓的床架子,又滚到斗柜上蹭着。
杜娘子见了她们,在大丫鬟玉娥地搀扶下,跌跌撞撞过来喊道:
“顺娘,我肚子好痛!”
“约莫几刻钟疼一下。”莫母忙上前,揽着她急急询问。
“每刻都疼得想死,还见着我太奶了!”
“没见着夫君?”莫婤没忍住嘴贱,被莫母拧了也不敢动。
“见着了,鼻青脸肿的丑死了,滚一边去。”说着还挥起了手,直呼晦气。
莫婤这般问,也是为了确定杜娘子是否疼得出现了癔症。
见杜娘子如此回答,她忙踮脚取了多宝阁中的铁观音像。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多有得罪,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面念念有词,一面将铁观音丢进了火盆。
嫌火不够旺,她又问玉娥要了炭盒,翻找起来,竟在里头觅到除“乌薪”外,更好烧的石精炭。
乌薪是优质硬木烧成的,烟少升热快,高门大户多用此炭;而石精炭,就是精煤,杂质少,火焰明亮,烧得比乌薪还猛。
一样挑了些,皆掷进火盆中,火燃得更盛,直将铁观音烤得通红。
让丫鬟将早就准备好的醋盎,就是醋盆子端来,她用火钳将铁观音麻利夹进醋盎里,端着嗞啦冒气的醋盎到了杜娘子鼻前。
一股股烟,混着剧烈地醋酸气,直冲杜娘子的鼻,杜娘子被熏得一激灵,逐渐清醒过来。
“行了,要熏晕了!”
见杜娘子中气十足地抵制,莫婤方移开了醋盎。
“哎呦,有东西出来了!”
还未等她歇口气,杜娘子又开始嚎。
她忙上前,捞起杜娘子的裙,大腿上正缓缓流下股鲜血。
“阿娘,见红了。”
说罢,她喊了丫鬟打热水,帮着将先前便备好的产架搬了进来;而莫母正同大丫鬟一道,扶着杜娘子在屋内打圈。
“顺娘,不行了,好痛,让我生啊!”
杜娘子走了两步,说罢,就要蹲下使劲。
瞧她这熟练的动作,莫婤警惕起来,难道是宫口就开全了?就算是经产妇,也是急产了。
急产很是危险,轻易就会造成会阴或宫颈撕裂,在古代可是要死人的。
莫母翻了个白眼,一把将她捞了起来,骂道:
“胞宫口未开,我替你生啊?瞎用什么劲,真当拉矢①啊?”
说罢,还意味深长地瞧了莫婤一眼。
她心虚了下,又在心中理直气壮地呐喊:劲使得是不对,但万一又是古代“特产”呢?这不能怪她啊!
许是被莫母骂醒,杜娘子不再乱用力,跟着莫母的步子晃,莫婤还跟在她们身后,教她用“嘻嘻轻浅呼吸法”。
用嘴吸入一小口空气,保持轻浅呼吸,让吸入和吐出的气量相同。见杜娘子掌握后,又教她生产时该怎么呼吸,来配合用力。
烛火在灯盏里摇曳,灯芯贪婪地吸吮胡麻油,正大口吞噬着生命的点滴。
莫婤再次探手查宫口后,示意莫母近乎开全了。
“这次你来。”
见方才莫婤表现得这般老道,杜娘子瞧着状态也高,莫母让她主导接生。
扶着杜娘子攥紧楠木架子,莫婤蹲下身喊号子;莫母则帮扶着杜娘子上半身,以防她没力气跌倒。
“深吸口气,憋住,用力往下拉,就跟拉屎一样!”
“方才不说,不是拉矢吗?”
杜娘子本就烦躁,闻及,火一下就上来了,莫母帮她接生时可没说过这般话。
其实是莫母当时同她不熟,想着做生意还是文雅些好,谁知她闺女分明是高夫人当小小姐一般养大的,怎这般粗鲁。
难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思及此,一心要让莫婤嫁个好人家的莫母,又焦心了两分。
万般念头闪过,手还不能闲着,莫母索性用指将杜娘子嘴捏上,边逼她用力,边警告:
“闭嘴,别散了气!”
“很好,再来——”
当杜娘子觉矢似被拉出来时,莫婤换了指令:
“见到头了,吹起,像吹蜡烛一样。”
“呼——呼——”
还没搞明白自己是不是真拉了,这般不雅,听她换了号子,忙跟着指挥哈气。
待胎儿成功娩出后,莫婤在火上反复撺几道,直将剪子烧红后,用其断脐,将婴儿给了举着包被的小丫鬟。
转动脐带,将胎盘旋了出来,她先快速检查了一遍,后用手在杜娘子腹部为她按摩子宫,助其收缩。
“玉娥姐,药端来!”一面喊着大丫鬟喂药,一面手不停歇。
她总有些不好的预感,在现代刚刚工作的她,也曾接生过一台过期产。
产妇生时明明很顺利,胎盘也是完整的,并未遗留在腹中,只是比一般胎盘稍大些,但当时她就觉不对,径直喊人推来了产后出血时用的急救车。
车方到,产妇身下就开始涌出鲜血,向泼水一般,连止血水囊也塞不进去,置入就被血冲出来。
幸而抢救及时,且有血袋供应,方逃过一劫。
脑海中还有片段在闪,她心头愈感不妙,又喊玉娥去催“加参生化止崩汤”。
人参二三钱,当归身四钱,川芎二钱,炒黑的干姜、炙草各四分;炒黑的荆芥穗、白芷各五分,去皮尖尖的桃仁十粒。
这般就得了
此汤,用于产后鲜血崩。她先前还特地叮嘱煎药时,再往里头搁两个大枣。
听罢莫婤的催促,玉娥喊了脚程快的婆子,帮着将药提来,哄着狂冒虚汗、喘息不止的杜娘子,将其咽下。
此时,她身下已开始渗血,莫婤按摩的手都有些抖:
“阿娘,换你来按,我力不够了!”
喊了莫母换她,莫婤又蹲下身去继续查看,阴丨道同宫颈皆无撕裂。
没找出原由,莫婤烫了手,哆哆嗦嗦往里探,摸到了子宫下段。可千万不要是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啊,毕竟她现代那台大出血就是此原由。
仔细摸了摸,子宫颈收缩还算有力,她朝里钻了钻,终是将堵在宫口阻挡收缩的血块扣了出来。
又同杜娘子灌了一碗止崩汤,血渐渐缓了下来。
等待血止的时刻,明明只有数十瞬,莫婤却觉度日如年。
结束后,她也顾不上脏污,累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帮熟人挑大梁接生,她心头颇为紧张的。
这大隋可没有急救药品、没有血浆,连刀子亦不敢轻易动,全靠稳婆一身本事啊!
拍拍屁股起身时,头晕眼花,差些撞到玉娥,还是一旁的小丫鬟眼疾手快将她扶住。
第52章
被小丫鬟扶着坐到了一旁的绣桌上,莫婤倒了杯冷茶吞了,喘喘气后,见莫母正同杜娘子交代着后续,她便顾自收拾起接生箱笼。
梨花木的箱笼,镶着青铜包角,上头的铜扣还点缀着绿松石与红珊瑚。
在大户人家接生,莫母自不能再挎个破草笼。
掀开雕着鹤、鹿的盖子,里头淡淡的草药香,混着古木香飘来。
上层除了莫母手中的剪子,还有被稳婆们称为“催生三宝”的镰刀、擀面杖和头发。
镰刀是剪子的备用之物,擀面杖是胎儿难产时滚肚儿的,起初让莫婤最震惊的是头发。
产妇尝发,发丝挠喉,似藕断丝连,能激其呕吐,增加腹压以促使胎儿出生。
大隋比之五代,义髻更为盛行,就是假发包,东市头饰铺子里,皆有义髻、义发卖。
《孝经》曾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轻易不会剪发,那这些铺子里头的假发从何而来?
有一种刑法“髡刑”,将罪犯的头发剃掉,以示其低贱和受罚的身份;或是盗了死人的尸首,扒了他的发;或是同义庄管事串通,剃了他的发。
这般得来的头发,难以彻底清洁,若入产妇口,莫母是断不安心的。
从北朝到隋唐,“剪头胡雏”的文物图屡屡出现,莫母亦能找到还未汉化的胡人剪下的头发,但他们的头发色黄欠美,还多有自然卷,莫母怕用了引得大户人家夫人们不满。
因而,莫母多是向出家之人沽发,反正他们要剃掉三千烦恼丝,也愿意同莫母结个善缘。
莫婤瞧着心头却是发麻,忙端开上层,起出下层。
下层则放着满满当当的药材,还有煎药炉、铫子、滤药帛。
她点了点剩下的,在心中琢磨着回去后应填补多少。
右骁卫将军府
知无忌找了信任的人,长孙高氏打开个鎏金鸟纹银盒,同儿女数了里头的地契、房契,又背了几遍嫁妆单子,就给了无忌让他托人带出去藏了。
长孙高氏嫁给长孙晟当续弦时,长孙行布已年岁不浅。
长孙行布娶妻后,她这个后娘懒得讨前头娘子生的嫡长子的嫌,径直将管家权交到了大儿媳手中。
长孙行布活着的那几年,他娘子就算为了面子过得去,也将她这婆母供得高高的,虽存不下什么银钱,但够他们母子三人过活了。
但自长孙行布去世,大儿媳约莫是怕今后的日子不好过,将银钱卡得更紧了。
长孙晟生病后,还多次以公公看病花费颇多为借口,克扣他们母子三人的月钱。
只是她一个长辈,自不好同晚辈计较,且她嫁妆颇丰,原也不在乎这些。
昨日经莫婤提醒后,长孙无忌就支使妹妹观音婢带着几个丫鬟,去母亲的小库房取些金贵的物件。
谁知,抬进屋不过一刻钟,长孙安业的夫人齐娘子,就带着几个孔武有力的婆子,进了高氏的屋中。
“没听说婆母屋中摔了瓶,怎的取了好些出来?”
“暂且不说我的嫁妆随我处置,你是怎得的消息?”
长孙高氏面色如常,抿了口茶,骤然厉声问道。
“方才路过瞧见的。
我是关怀小婆,怕没眼水的惹了您生怒,砸了物件,小婆何必疑我!”
齐娘子见唬不住高氏,只得换了套缓和的说辞,心中却是咒骂不断:
死老太婆,等老头死了,非要赶你出去不可,到时你的嫁妆首饰都是我的!
长孙高氏见她一口一个小婆,趾高气扬的样子,又给自己添了杯茶,直往她脸上招呼。
扬着下巴,斜着眼的齐娘子被泼个正着,气不过,也装不下去了,喊了身后的婆子就要打上来。
“你公公还没死呢,我看你敢?”
长孙高氏说罢,迅而扭身,抽了身旁的仪剑,虽是装饰剑,但可开了刃,径直抵上了齐娘子的脖。
齐娘子身后的婆子本欲上前阻挡,但她们一动,长孙高氏的剑更用力,瞬间将齐娘子的脖勒出条血痕。
“啊啊啊,别动——”齐娘子痛得直叫唤,不让婆子们再动作。
见长孙高氏胆儿这般大,被架着刀的齐娘子吓得脸儿惨白,乖乖认错告辞。
送走不速之客,高氏心下怒火难当,自她阿耶去世后,他们母子被长孙一族屡屡看轻,幸得长孙晟庇护,只是现今,他也要去了。
前些年,洮州遇吐谷浑来犯,高老爷因患病不能迎战,于是贼人大肆抢掠洮州后离去,御史台上奏他损失百姓人口,又说他接受羌人馈赠。
因着家中还有羌人姬妾,如姚小婆等,高老爷百口莫辩,免官后一蹶不振遂卒。
高大人虽未受牵连,但他官位本就不高,难以撑起门楣,现为前途他只能日日应酬,连时常出入高夫人院中的莫婤都难以见上他一面。
幸而高夫人颇有经商才能,手中铺子颇有赚头,养活了一大家子。
虽也有外室、姬妾在高老爷去世后自请离去,但高夫人从未像别的落没人户,卖妾散奴。
只是随着高府政治地位的坠落,让在长孙家的高氏母子三人,在长孙晟病重后,连嫁妆都要守不住了。
得亏是后母,她与儿媳接触不多,除了日常戴的首饰和房中的装饰她们眼熟些外,嫁妆皆被她锁在小库房。
钥匙更是亲自保管,连贴身丫鬟也未曾进去过,所用之物除了自己取,就是派观音婢去取。
观音婢自知母亲的心思,每每让丫鬟在外等候。
只是就算这般,见今日这架势,小库房外定有长孙安业等人的眼线,要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嫁妆换出来呢?
虽地契、房契才是大头,但高氏亦不甘心将这些留给长孙府的饿狼们。
这边长孙高氏母子三人皆辗转反侧不得眠,那边莫婤亦收拾完箱笼,在杜娘子偏房歇下了。
这一觉,直睡到午后,醒来时,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莫母先醒
了,找丫鬟要了块磨刀石,正润着镰刀和剪子。
见她醒了,便打开了绣桌上的螺钿漆盖食盒,试了试温,喊了莫婤来吃。
里头除了几道豚肉、时蔬外,还有碟儿糯米凉糕,竟配上了罐爽口的香糟蟹。
糯米凉糕不难,就是得多费些功夫。
搅成糊糊的糯米粉,要没有一点干粉粒,才会细腻。
蒸糯米团,更是吃火候和时候,稍不注意蒸过了头,黏牙不说,还腻得慌。
最麻烦的,是这道蜜糟蟹。
杨广是个好吃的主儿,尤其嗜蟹,苏州一带产的蜜蟹、糖蟹、糟蟹颇负盛名,甚至被杨广点成了贡品,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言:“大业中,吴郡贡蜜蟹二千头,蜜拥剑四瓮。”
而据陶谷的《清异录》记载,杨广收取贡来的蜜蟹后,将蟹壳揩擦干净,“以金缕龙凤花云贴其上”,时人称之为“缕金龙凤蟹”。
因着杜娘子娘家临苏州,对做蜜糟蟹很有心得,亦是喜爱,就算今岁有孕不能食也忍不住做了几罐。
要想做好蜜糟蟹,先得挑雌蟹四五只。
而要想选到肉质饱满、蟹黄丰富的雌蟹,最是难。
买蟹铺子自不能让你逐一择,那就得瞧青背、白肚、利爪、金须,手脚长还有大力,蟹肺米白的。
再给它们翻个身,脐是圆的,便是母蟹,手再使劲按下肚脐,若捏不动,这只蟹就足够肥了。
选好蟹还不算完,洗蟹也是个技术活。
要将蟹放水中吐一阵子的沙,再用猪鬃刷洗其蟹壳、蟹脚。
洗净蒸熟后,熄灭火还得闷一刻钟,再夹进密封罐子里头。
取一个双耳小铜锅,添些山泉水、冰糖、盐和花椒,大火煮开后,继续沸个一盏茶的功夫,让花椒的香味散出些。
糟卤倒入花椒糖水,再加些黄酒和高粱酒,冷却后倒入密封罐子,放入冰窖中冷藏一整日才够味。
蟹本就性寒,杜娘子自是吃不得了,但拿来招待莫家母女,却是极有面儿的。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莫母箍着莫婤,只许她吃两个,怕她夜间闹肚儿。
想着晚上还有大事,再馋,莫婤亦不敢多撮。
吃饱歇足后,杜娘子见她这般喜爱,又让玉娥多给了她们几罐当红封。
路过秋曜坊时,莫婤同坊中众女子也送了两罐。
今个是毕医女守家,领着轮休的紫烟认药材,身后还跟了一溜学童。
当年水祸,人市里什么职业都有,唯独医者紧缺,也有那药婆凑上来自荐,但赵妈妈瞧着她提溜乱转的眼仁,直捏莫婤。
莫婤一眼就望见了药婆口中的黑牙,再往下扫,黑黝黝的手上,十个指甲缝全是脏污,惊得她直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