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南林烟)


吕定微微点头,压低声音同吴林和钱全说:“正是。时移世变,周礼那是什么样的天下,诸国之间有蛮夷相隔,只能守望相助。现在诸国疆域相邻,大国吞并小国,从七国争雄到如今一国独大。真要让秦王做了天子,还用周礼治天下,那七代秦王不是白干了?”
吴林使劲忍笑,再听那燕国士子说的,其实跟吕定的意思差不多。他认为看这个题目,如果绕回到周礼那老一套,肯定是要被先丢到一边的,不管文章写得多好,也不会入秦王之眼。
在座的没有儒生,更没有儒生里师古的那一脉,于是都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接着这燕国士子就道:“这样的天下,天子分封子嗣为王侯,定要派官吏常常巡视,不能如周天子般,由着诸侯自行其事。要我说,当有常驻之使,每旬将诸侯国内的财赋军政上报一回。”
吕定差点喷出来,立刻站了起来,叫那燕国士子。
“向君!你可知天下之大!”
燕国人向不疑说话被他打断,不太高兴地偏头看过来,“如何不知。天下有秦、赵、韩……”
吕定有些不礼貌地打断了他报国名,往地上看看,捡了块石子在泥地上边画边说:“我是说,天下之大!”
他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各国具体的疆域轮廓,所以只是画个了圈圈代表燕国,然后再画个圈圈代表韩国,在两者之间连线,“向君从燕国来,应该知道走了多久。”
然后他又画了楚国与百越,秦国与巴蜀,让凑过来观看的众人看这些地方彼此的距离。
“公文上报也就罢了,财赋计簿就算记成纸册也为数不少,难以令人随身携带,只能用车,走得就慢了。按向君所言一旬上报一回,得有多少人专程为这件事奔忙在路上?”
向不疑才十八岁,佩剑,更像个游侠儿,学问不怎么精深,脸都羞红了,以袖掩面要走,钱全忙拉住他,向他也是向众人道:“我等聚在此处,彼此也知道不是什么大才之辈,本就是各有所长,希望借此精进学问。何必因为自己不懂的事而羞愧呢。”
众人也纷纷出言安慰,吕定丢下石子同样道:“我学阴阳,自是对此知道得多些。然而我亦不曾亲去过这些地方,恐怕也有谬误,诸君来自各方,不如依着路程长短,自己所知,将这幅图勾画得详尽些?向君,这里只你一个燕国人,你可不能走啊。”
向不疑红着脸应了一声,果然蹲下身,把燕国的地图修正了一下,又将自己所知说与众人。
众人便一一上前补充,最后也顾不上交流,先拿出买的纸和铅笔,垫着木板先把这图画下来再说。
待画好了,才有赵国士子李尚道:“虽说一旬不可,但向君所言也不无道理,秦王分封子侄,如果一如旧日诸侯,那还要出这个题做什么?一年一报总还是要的。”
“那就得修路吧。”又有人说,“我听说秦国现在就在修路,那路怪得很,据说用了仙术,初时软烂如泥,晾干之后又坚硬如石,风不扬尘,雨无泥泞,好走得很。现在要想治天下,非得把这样的路修到各大邑不可。”
“那得多少役夫和钱财啊!”吕定惊叹。
有擅数的试图去算,最后也放弃了,只觉得这样的劳役做下来,也别治天下了。
种田的百姓都要治死了。
吴林学道家,其实看这个题目有点悲观的,秦国明显不是搞“无为之治”的样子,他学的这些根本没法答呀。
所以他也颇有道家精神的听大家讨论,有点局外人的意思,倒是更轻松随意些,这时候顺口就道:“要是雇百姓做工修路,倒是能让百姓愿意来做。”
道家嘛,无为而治又不是什么都不做,讲究的是顺应自然,人的需求也是顺应自然。天子想修路,百姓想赚钱,顺应的做法就是给钱雇百姓修路。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吴林自己也笑了。
他确实是开玩笑的。这么一来修路和赚钱的心意是顺了,可天子怎么可能愿意从国库里挖出这笔钱雇工啊。
征发劳役它不香吗?再说这样的大工程,国家怎么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雇人,根本就做不到啊。
笑着笑着,众人中唯一一个穿绸衣的突然一怔,向不疑眼尖瞧出来了,直接点名:“费兄,你想到什么了?”
那费兄名济,是魏国人,祖辈曾经是大商白圭的门徒,自家也在经商。他三十多岁,一边读书一边参与经营家中的生意,而白圭师从鬼谷子,先从政而后弃政从商,并非纯然的逐利之徒。费济承家学,自己又读了法家的书,自然对商道有自己的看法。
被点了名,他迟疑地道:“我是一家之言,诸位不要见笑……我不知秦国如今施何政,但家中经营商事,近年来秦国一反常态,多有奢侈之物外售。秦王是不是真想学齐国重商了?”
至于说挣了钱雇百姓做工,他觉得纯粹是发癔症了才会这么想,刚才一瞬间有这个念头,根本不好意思说出来。
会有这么一瞬间的念头,其实他自己没意识到,是因为韩非近来的讲学里隐隐有这个迹象,只是没有明言,隐藏在诸多论述中。他们这些学问一般的人,光是听讲时记下来内容都费力了,更不用说去琢磨出其中深意。
这样的聚会多少能有点收获,快到九月时,大家渐渐也不怎么聚了,开始在租住的地方咬笔抠纸,使劲打个草稿出来。
吴林既觉得自己所学不适合回答,又不甘心,对纸发呆了一天后睡下,第二天询问钱全与吕定,钱全苦笑道:“只写了一半,我自己觉得有些不对题,但写不出别的,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写了。”
他们所学不同,倒是不在乎给对方看,钱全所学楚墨其实游侠气更重,但他总不能在这题目下建议秦国建立一个游侠机构巡察天下,见事不平拔刀就砍吧。
所以他写了两点,一是说了一通天下之广难以尽察的道理,认为应该有所监察,以惩不法;二却又扯到了墨家善机巧的角度,以为秦国新出的那些通行诸国的货品,就是重工的成效。尤其是纸与印刷术为据,大谈工匠之能。
怪不得他自己都觉得走题了,吴林也觉得他走题了。主要是能力有限,第一点写完篇幅太少,只能再扯一扯了。
吕定也写了篇草稿,自然也是从阴阳家一脉的学问出发。他写文章的能力还不如钱全,更不如在他们三人中文笔最佳的吴林,写得太散了。
先是说历法。秦国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他先论述颛顼历由来,力陈与殷历本为一体,只是月建不同罢了。而现今秦国的农时已经发生变化,沿用颛顼历对农时不利,当改。
然后把近日讨论的事写进去了。吴林看着看着不由抬起头瞧了他一眼,吕定不好意思地揉了下鼻子,低声道:“实不知写什么了。”
他是把那天大家否定的修路之事往文章里写了。把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能写的都写了,来证明天下之大,交通之难,然后写修路的必要。至于修路的难处,嗯,他隐去未提,反正那不是他阴阳家该思考的问题,他只列出了哪些地方需要修路相连而已。
确实,不考虑难度的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吴林实在看他这文章不舒服,动笔给他修改了起来。钱全更是知道他文章好,赶紧把没写完的稿子写完,请他同样帮着修改一下。
给两人都改完了,吴林自己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得他们这都能写,他凭啥不能写?
第二天天不亮他就起来洗脸,暂时不能写就坐在院子里构思,等天光大亮了,伏案写了一天。
顺应自然之理,顺应人心。天下一统,消弥战乱,难道不是人心所向吗?
农夫土里刨食,重税承役,若是在农闲时能出力为官府做事而得钱,如此,王治天下之愿得偿,民养家之愿亦得偿,谁能说这不是顺应天理人心的事情呢。
至于钱从哪来,嗯,他学习吴定,也不写了,这也不是他道家考虑的问题。
新郑的热闹暂时又消失了。前阵子四处流窜聚会的学子们又开始闭出不出,死憋文章,除了韩非每五日的讲学之外,几乎都不出门了。
韩非在自己府上讲学,厅堂时是绝装不下两三百人的,但他带来了秦王给的音响和麦——电喇叭更方便,但举着上课实在是不成样子。
所以只要来的都能进府,只是排到前面的可以登堂,排在后面的只能坐在外面了。
韩非看得出来,这些士子个个面有倦色,眼带黑圈,精神不济,也明显没有之前注意力集中了。不是听他讲学听厌了,而是这段时间为了那道公开的题目费了神。
他没有对此提一字,只是按自己的进度继续讲。
待讲学罢,士子们一一退出,只一人留了下来。
是提前送了拜帖的张氏子,张良张子房。
张氏子自幼就传出聪慧的名声,韩非此次回新郑,也曾赠书于他,并得知他并没有报名参加考试。韩非多留意了两分,嘱人打听张氏子日常行止,得知他对韩王称臣的举动多有不愤,常来往之人也是反秦之意较浓的人。
他本来就怀疑秦王提过的刺客张氏就是五世相韩的张氏子,现在更怀疑那个刺客可能就是张子房。不过听说他身体柔弱之后,韩非又产生了一点怀疑。
这些天张良来听讲,他亲眼见了,更怀疑了。
真要是张子房,难不成他就是凭着这纤弱的身体不引人怀疑,入秦为官接近秦王,然后才能行刺的吗?
可秦王的意思是他跑了,入朝后怎么跑,韩非不能理解,韩非看着张氏子大感惊讶。
所以他身边还立着秦王给他的护卫。韩非知道自己的份量,如果他在韩国被刺,秦王一怒之下说不定真的不给韩国划地封爵了。这张氏子要是将他当作卖国的韩奸,又真是将来胆敢行刺天子的刺客,保不准就会找机会给他来一下。
张良没看出来这个意思,他的心神被那篇题目吸引着,已经很多天夜不能寐了。
见礼入座后,张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问:“良今日冒昧,敢问公子,秦王当真以为他能灭六国,尽收天下吗?”
韩非也没跟他含糊,“然。”
张良眉头皱紧:“其父年寿不永,秦昭襄王虽在位日久,一度逼近邯郸,却最终也未能灭赵。秦王凭什么以为他可以一举灭六国而为天下主?”
韩非看着张良,叹了口气:“因为秦国仍、仍是昔日强秦,而楚早衰,赵、赵已颓,齐更、更、更无胆。”
能抗衡秦国的几个国家如今都已经不行了,秦国却更强了。
张良牙咬出了血腥味,但他不比那些蒙着眼睛不肯承认之辈,这些其实他也知道,所以不能否认,却转了话题,问韩非:“所以公子投秦,就是因为这个吗?”
韩非注视着眼前这个不是韩氏,却将韩国存亡看得极重的青年,欣赏之余又生悲哀,悲哀之余想到未来,又生出希望,微微摇头,含笑道:“吾为韩公子,死国之心,不亚于人。我投秦国,也是为了韩国的生路啊。”
张良未明其意,但也不想纠缠这一点,他讥讽道:“秦王虽有统一天下之心,有灭六国之力,却不知可否有治天下的本事。这一题贴在府外,是想从天下士子中得到答案吗?”
韩非一笑,也没有顺着上面的话题继续下去,反问道:“子房怎、怎么看?”

第67章 榷场
“以良之见, 秦王得能天下,不能治天下!”张良语气肯定,不得不说也带着三分负气, “秦律严苛细致, 治关中尚可, 以齐楚之民的散漫, 以燕赵之人的豪烈,可能受此拘束?秦若缓得天下尚不好说, 当今秦王这样自负, 欲以其一己之力灭六国而归一, 他哪来那么多秦吏治理天下!以秦律约束而以当地人为吏, 秦律名存实亡,六国之人迟早要反!”
此时张良尚年轻,见事还未分明, 但基本的道理仍然看得出来。韩非暗暗点头, 对这张氏子反而更加欣赏了, 心道当年聪慧的名声, 倒也不是其父为了给他扬名传出来的。
他这次来韩国, 本来就还有一个任务,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传达到外界。听张良说话,他心中一动,便慢慢咬着字道:“秦灭六国, 不灭社稷。韩王仍是韩王, 只是要仿祖先,为天子立功, 于蛮夷中披荆斩棘,再打一片疆域出来。”
张良再没想会听到这样一番话, 竟是呆住了半晌,才意识到韩非说了什么。第一反应竟然是:公子这是有多老实,被秦王骗了吧?
却见韩非回头嘱咐了一声,不一会,有明显是秦人的侍从捧来一卷地图,在地上缓缓铺开。
张良眼睛也随着它的展开越睁越大,从不解到惊叹,从惊叹再到震惊。
不解,是开始看不出这地图的质地和材料,也一时没有看出来所绘是何处。到展开五分之一时,他看出来这就是天下疆域,只是比过去所见更为精美详细。
但地图并不止于此。西南方一大块地方,笼统标注为“西南夷”,西南夷和百越再往南,竟然还有更大的疆土。
韩非指着西边越过匈奴的一块地方慢吞吞地道:“那是西域,也是秦王视为掌中之物的地方。将来秦得天下,六国诸侯若是能在此为秦国建功,可凭功得到秦国的支持,自己去这里拼搏,学着祖先的模样,再造社稷。”
说着话,他的手指滑过一处山口,却是指向了那片秦王许诺给诸侯的土地,“这里炎热潮湿,听说并不怎么舒适,但是土地平坦肥沃,水道纵横,种稻一年三熟。”
张良整个人都怔住了,突然很想问一句:“这是真的吗?你别骗我。”
他到底还是把这句得罪人的话咽下去了,只问道:“此图这样精细,是有人去过吗?我看此处临海,不知可有海路可通。”
一般来说,能确定有海图,张良也就勉强信了,这样的航路不是轻易会告诉别人的。但韩非竟然真的让人拿出了海图,虽然没送给他,但也给他仔细看过。
张良没有心思再谈下去,匆匆告辞了。
韩非目视他离开,让人继续盯着,看张良有什么举动。
就见张良当天回去,第二天收拾行装,第三天就出门了。向他家人询问,乃是往楚国去。
得到回报,韩非都为之愕然。
他现在相信刺客可能就是张良了。
这什么急性子,什么超强行动力,跟长相气质一点也不符啊。
当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张良肯定不是自己亲自出海。他应该是去楚国,重金收买勇士替他出海一观,这事没个几年不会有结果,韩非本来想与张良进一步深谈的,也只得作罢了。
秦王政十五年,秦国无战事。
史上本在这一年攻赵,但为李牧所败。史上记载不详,秦王不欲打无把握之仗,暂且叫停了这次攻击。
九月,一次与长安县秦国内部考试一同登上史书的大考,在新郑揭开了帷幕。
吴林报的是道家。他其实学的也不全,不过到新郑之后,他看到街上有秦国人卖书。纸书,卖的各家典籍都有。虽然好些人看了之后说与自己所学不尽相同,但应该都是各家分支的重点不一样。吴林可不挑,他欣喜若狂,询问了不买自己抄也行之后,花钱买了纸笔站那抄了好几天。
现在让他抽一篇默写,吴林的考运也不错,虽然没抽到他过去背得滚瓜烂熟的篇章,但抽到了他抄得新篇后背得最熟的几篇之一。
然后就抽到的这篇释议与论述,这也不是什么特别难为人的事,无非是答得有普通有出色,但凡是来考的就没有写不出的。
最后才是那道公开的题目。事情已经到这个时候了,吴林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写了多日,反复修改多次的文章默了上去。
对这些士子的考试比秦国的考试宽松得多。进门没有搜身,也仅考一天,中午提供饮食。这些诸国士子若是被搜身才能进考场,非得闹翻天不可,以为秦国野蛮无道,侮辱君子,秦国的名声更是要迎风臭千里了。
横竖就两百多号人,若是没真材实学,回头到秦国自然会露馅。要是背书写文章不行但做事精干,秦国也不在乎他们这次有没有打小抄。
也因为人数不多,韩非在结束的当天就带人把卷子看了一遍。
其实也单独设了算学,不过考试内容还是传统的算经,,为的是把那些通算学的人筛出来。这韩非就不精通了,自有他带来的人批改。
他只管把实在狗屁不通的文挑出来,看着出色的也挑出来,其他的只要没什么大毛病,全部录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