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南林烟)


更有新时代出版的著作,其图片栩栩如生,令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孙思邈心跳都快了,直觉自己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李世民诚恳地道:“我因事而得这些医书,自己却不是学医的人,左思右想,不能让它们就此埋没。只是此间书籍不便流传于外,孙医师可能学而传之否?”
孙思邈打开一本针灸理论,看着那些自己琢磨过而这里给出的答案,只觉多年所思一朝得解。他平静地点头,道:“孙某义不容辞。”
他只有一个请求,就是唐国公府不能拦着他行医。这李世民自然不会,他还准备挑几个人给孙思邈当徒弟,把医术传下去呢。
其实藏书室也有外科的书,但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只能看看解剖学有个理论底子,少有上手实践的机会。孙思邈自己也更擅长内科,李世民就想着找几个人先兼学数科,等以后打仗的时候尸体多,让他们练练。
啥时候能把□□搞出来,真正的外科手术才能开展。现在,能给他带一批处理外伤的战场救护就算成功了。
李世民的庄园,从此便多了一位大医,庄上的人不懂别的,只知道小郎君来了之后,粮食增产了,现在生病也有人免费看了,都打心底欢喜,视小郎君为真正的庄园主人。
杨广也难得放弃了在江南的游幸,提前回到东都。他谨慎地派人查看,直到能看出丰收的迹象,才让宇文述造势。慢慢的,水稻和玉米临近收获的日子里,洛阳和长安都传扬着嘉禾现世,天下大安的消息。
自然,人们不相信这个。这些年的劳役早就让人不堪重负了,百姓都觉得这又是天子把丝绸绑在树上向外藩显示富贵的骗局;世家大族则以为是唐国公拍马屁造假,而天子明知道是假依然接受的常规故事。
不过这次假得有点过份了吧?你呈上嘉禾就算了,说地里都是嘉禾,你脑壳坏掉了。这事做得不上路子,你马屁拍成这样,有点掉我们全体勋贵的价,而且把路走绝了。以后想讨好天子,还有办法超越么。
李渊的名声都不好听起来,但他老神在在,呵呵一笑并不分辩。
没有亲眼看到的人,普遍都是不相信的。尽管他们不用自己种田,但农为国本,也是各家最稳定的财富来源,这种常识还是有的。要是传出来一亩地涨收三四斗,大家还能信,并且会跟李渊要种子。现在说四五百斤,大家就只剩呵呵了。
而面上,他们也不得不假装相信。杨广这个天子即位至今,朝臣们已经多少摸清他的性子了,万万不能打他的脸。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水稻成熟,玉米也即将成熟了。
水稻的成熟期短,杨广都不敢耽搁,天时是不给天子面子的,他立刻移驾城外庄园,带着他几乎整套朝廷和外藩来观农了。这也是他一直让长孙晟盯着,又轮番派亲信来看后才有的底气。
连被贬官的薛道衡都被他提前召回来了。
李世民庄子上的农夫眼圈都红了,小小的农庄很难站下这么多人,宇文述提前来布置,大手一挥,把很多快收获的农田都平了,好让仪仗和甲士入场,一季的收获就这么毁了。
李世民百般安抚,先是拖延了点时间,让农夫赶紧收割,实在来不及的自己发下了粮食补全,才没有让庄子里哭天抢地哀声一片,勉强保持住了普天同庆的气氛。
杨广对此既不知情,也不在乎,他声势浩大的前来观众,看着沉甸甸坠着的稻穗,只觉得古往今来唯一的圣王就是他自己了。
因此,他下令开始收割后,转头对李渊这个表兄也是和颜悦色:“唐国公家的二郎顺应天命而得此嘉禾,有大功,叫前来让朕看看。”
李世民奉诏上前。他继承了父族和母族两边的优势,眼睛大鼻梁高,生得很精神的少年郎。杨广本就对他有了滤镜,一见之下更觉欢喜,问了几句后让他站到自己身边,先等收几亩地称量后的结果。
来收割的都是年富力强正当时的熟练农夫,没有让天子在搭起的彩棚下等太久,结果就报了上来。
水稻的产量本就比小麦略高,没晒干时称下来足有六百多斤,以后放到民间,估摸着中上的田地,怎么也应该有三四百多的样子,被下等田拉低之后,平均亩产也应该有两百斤。杨广当即传令,取稻穗传于众臣观看。
其实哪里还需要传看,在场的都不是瞎子。大家只是因为杨广的前科,跟李渊一样很怀疑稻田里立着的是不是真稻子,待收割时看仔细了,已经知道确实是真“嘉禾”。
不过杨广既然这样说了,大家也摆出一副没见过世面今天开眼界的样子,把惊讶赞叹全放在脸上。
更有宇文述等近臣上前,高呼嘉禾出,乃是圣主临世,大隋盛世无饥馁!
薛道衡贬官至地方,看多了地方惨状,在一旁默然无语,腹诽不断,心说这嘉禾不太长眼,生在这种“盛世”;又想大概还是长眼了,知道民生多苦才降世,叫百姓多一点活路吧。
正当他心理活动极为丰富的时候,突听天子传他上前,薛道衡也是一愣。
原来杨广忍下嫌隙让薛道衡回东都,就是为了这天。
“薛卿擅诗文,今日之事,还要薛卿记述留世,好教后世知晓啊。”
“臣领命。”薛道衡一阵恶心,他倒是刚才有构思,但主要是夸嘉禾现世救民,以及夸种出这嘉禾的李世民。但天子这个意思,显然是要他夸盛世圣王。
可还能怎么办,只能回家去琢磨了。
杨广受了众臣一顿吹捧,飘飘然半晌,这才想起之前叫过来的李世民,这回要正式奖赏了。
跟在江都时不一样,那时一冲动,杨广甚至想给李世民封侯来着。这会儿冷静了两三个月,他又改变了主意。
杨广这几年对李渊不太顾忌了,但他这个人其实很聪明,文学治政都有可观之处,若不是性格上的缺陷,不说做个明君,做个不功不过的庸君总是行的。李家是世袭的唐国公,如果再给二郎李世民封侯,李氏的势头就过了。
所以此刻他只是满怀欣赏地道:“二郎年少,但听说骑射已经有乃父之风,又立下这样的功劳,朕便先使你做建节尉。你既长于农事,就先为朕育种吧。”
建节尉是散官名,已是散官最高的正六品了。李世民年方十二,由白身直接成正六品,不可谓不高。
不过李世民一边谢恩,一边带着一丝倔强地道:“臣育得良种乃天意也,不过借臣之手,令此良种现世。臣家世代武勋,请陛下许臣他日疆场立功!”
“哈哈哈哈哈!”杨广一点也没生气,反而大笑喜悦,这少年深得他心啊。正是这样,一个几年前还是个孩童的贵族少年怎么可能种得出这样高产的粮食,分明是天命属朕,托李二郎之手将良种带到世间罢了。
对李世民越来越欣赏,杨广这人的性子又犯了,一时显得特别大方,说道:“好。明年收成好,朕就委你个武职。听说长孙晟将你当作传人?朕就盼着你今日为朕出使突厥了。”
李世民又是一挺胸,碍于外藩也在不好直说,绕了个弯子,昂然道:“臣要做的不是岳父,是陛下的冠军侯!”
他这番话术,是练过的。
求教于秦王与汉武,他俩当然不会琢磨臣子怎么应对,不过一半出于好玩,一半出于帮忙,两人各自找了臣子布置了任务。
嬴政找了个学纵横术的,刘彻找了个平时就擅马屁功的,又找了东方朔这个特别会讲话的,给他们假设有这么一个好大喜功、自恋又死要面子、得位不太正非常在意又不许人说的皇帝,遇到这么样一种情况,如李世民这样出身显贵的少年,想达成目的应该怎么跟他讲。
也不管被找的人心里怎么想,反正他们是帮李世民拿到了一份面试答案,还不能太复杂了,怕李世民被恶心得演不下去。
李世民拿到答案之后对着镜子练习了半个月,今天算是超水平发挥了。
果然把杨广忽悠得找不到北,满口答应下来。
他又趁机提出,下一季要扩大种植,他人手不够,想自己征辟一些低级官员来协助,杨广一样没多想,一口允诺了,并让宇文述跟下面交待一声,李世民要的人没特殊情况就拨给他使唤,不要为难。
他也觉得李世民到底年轻,之前庄子上有李渊和长孙晟支应,管的田地和人也不多。现在扩大种植,还要调配小吏和农夫,怕是少年人手忙脚乱。
别的不打紧,下季粮食出了状况就是打自己的脸了。
却不知李世民原本没打算特意去寻他的凌烟阁功臣,因为有的人此时与他家世相仿,本就是朋友,不能召为手下;有的却是他觉得没有必要改变人家的轨迹。而现在,他自己的想法变了,决意寻找机会,不再仅仅等待历史上的时机,这样一来,他也怕身份较低的人因此遇上兵灾丧命,所以想将人先拢到身边来保护。
房玄龄,杜如晦,就是你们了,过来吧!

第58章 房谋杜断都到我的碗里来
杜如晦曾经受吏部侍郎高孝基欣赏, 在受征辟后,先为县尉。不过现在只是平民,因为他早两年就弃官不做了。
不是他禀性高傲做不得小吏, 而是当初高侍郎对他说先为小吏再为栋梁, 但他做了那阵子县尉已经看明白了, 在大隋天下, 他就做不了栋梁。
虽说他出身京兆杜氏,可他又不愿意去周旋官场。与其这辈子都沉沦下僚, 杜如晦觉得还不如学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弃官而去。
哪知道好好在家读书, 他居然又被征辟了。
本来杜如晦不想去,后来他得知这是让他去协助管理外面传得沸沸洋洋的“嘉禾”,只略一犹豫, 杜如晦就收拾行装动身了。
无他, 他倒是要看看这嘉禾是真是假。现在外面怎么传他都不予置评。主要是没亲眼看见, 不好说。说信吧, 这也太假了;说不信吧, 满朝都去看了,连薛道衡都写了篇《嘉禾赋》,看起来至少对“嘉禾”是真心实意夸的。
所以杜如晦将信将疑,现在有机会让他去管理这事, 正是个机会, 看看到底是怎么弄虚作假的。
从长安来到洛阳,再找到皇家林苑划出来的试验田。杜如晦没见到唐国公府上的二郎君, 只见着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官埋首文书。
“这位兄台,敢问这里可是嘉禾屯?”
杨广划了块地, 设了嘉禾屯,又让李世民暂领了诸屯监。李世民也不客气,上来就征辟,杜如晦便被他征为录事,前来上任。
那正在写文书的官员便放下笔,热情地迎接他,“可是杜录事。在下房乔,与君同被征辟,现忝为诸屯丞。屯监将事务都交与我,我正等着杜兄与我分忧呢。”
他这话有客气的成分,但不是假话。
房玄龄中过进士,但隋朝科举草创,后世说来是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其实当世并不重视这些进士们。他也是前途无亮,后来回家照顾生病的父亲去了。得到征辟他倒是有几分欢喜,来了之后上司也好相处。
就是李二郎对他信任过头了,一见他便开心地拉着手,叫道:“我原说就将田种好便是,哪知道陛下叫我做诸屯监,帐簿看得我头晕。玄龄来了便好了!”
然后就都交给他了。
当然,他也不怵,这两天加了个班,已经理得差不多了。而李世民这样的贵公子本来就不会真去做事务官埋首案牍之中,他来的时候就有心理准备,更是不在意。这样说,不过是为了迎接新同事罢了。
杜如晦也是人精,自然看得出来,同样客气两句,也不多话,跟房玄龄分了帐本公文,先了解情况再说。
这一看把他看诧异了。别的好说,都是常规的事务,尽管一扫之下已经看出弊病暗帐,杜如晦也没放心上,他是看到嘉禾屯他们真正要料理的这片地方,划出的几个区域居然不仅是外面传的小麦跟水稻。
“玉米是何物?土豆与红薯又是何物?这花生又是什么?嗯?向日葵,向日而生的葵花?”
一眼看过去竟然全是他不识之物。
房玄龄早来两天,给他一一解释,都是李世民跟胡商买来准备试种的。
“玉米在李家的庄园,这两天正在收,克明若是无事,不妨与我同去瞧瞧。”
“好,走。”
杜如晦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也不管自己刚来屁股都没坐热,一撩衣摆就起来了,跟房玄龄一起去李世民的庄子。
反正他们都是李世民征辟的人,去他庄上拜访正是应该。
快到庄子时,房玄龄突然道:“克明,我们屯监年少,性子活泼,你莫被他吓着。”
杜如晦失笑:“玄龄兄为何说这样的话,莫非我看着是胆小之人吗?”
房玄龄欲言又止。
房玄龄止言又欲。
房玄龄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主要是不太好形容,还是让克明眼见为实吧,不要先入为主了。
杜如晦很快后悔了,说吓着夸张,但他确实惊着了。
他本来以为李世民这样的贵公子,听他二人来访,也就是放行让他们进庄而已。出身高贵又年少,还是个武勋世家的子弟,跟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也不会因为这样而不满。
反正他也不是冲着做官来的。
但是李世民骑着马从庄子里赶出来,刷一下跳下马背,握住了他的手,眼中闪着毫不掩饰的喜悦的光芒,叫道:“克明也到了!我也等了你许久了!”
杜如晦看了看房玄龄,房玄龄看了看他。
他懂了。
嗯,我们屯监年少,性子活泼。好的,我不会被他吓着。
而且不管怎么说,被人欢迎总是件好事,况且年纪小也是个优势,很容易让人觉得全是真心没有一点掺假。所以当李世民一手一个拉着他们入内,仿佛多年熟人一样介绍起玉米地的情况时,杜如晦已经自己说服了自己这是李二郎年纪小单纯热情,显得很淡定了。
“玉米耐旱,跟冬小麦时令错开,关中和洛阳能种水稻的地方到底少,还是与它轮作合适。不过很多中下等的地一年两熟太勉强了,可以试试一年三熟,种一季大豆好了。”
杜如晦回忆了一下刚才快速扫了几眼的公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问道:“如此,那些划出来的劣地,就是试这个的?”
怪不得!他就说天子用来种嘉禾的地,怎么还会有那样的下等田。
这么看,这位国公次子倒是认真做事的。胡人拿来的异域作物,确实要先这样试种才知道习性,更不能只用上田种植,把精心伺弄的产量当作寻常就能得到的。
“克明已经看到了?”李世民顿时觉得史书一点也没错,房玄龄来了几天已经把事情都接过去了,除了开始忙了两天之外,后面把公务完成了还能闲半天到地里观察农作物长势,还能空出时间给自己读书。
现在杜如晦来了,刚到又来他庄上看玉米收割,就中间这点时间都已经把公事抓在手上看在眼里了。
果然都是能臣,太精明强干了。
他现在戴了八百米厚的滤镜,看房杜仿佛他们自带闪光,并且他这么想的,就这么夸了,又说:“平时称我二郎便好。”
杜如晦又看了看房玄龄,房玄龄看了看他。
嗯,他真的懂了。
“看,这就是玉米。”李世民松开手,指向前方的玉米地。
两人放眼望去,果然是一种陌生的作物。李世民已经吩咐人去将之前成熟收下来的玉米取过来,有玉米棒,也有已经晒干剥下来来的玉米粒。
他和另两人带回来的各种粮食种子都是抗倒伏、抗病性强的品种,并不特别追求高产量。再高产的种子,到他们的时代里,没了化肥,根本达不到上限,不如追求在没农药的情况下抗病抗虫抗灾性强一些。
反正这些不算丰产的老种子,种出来的平均亩产在现在看也很高了。李世民现在都没达到它们的上限,因为农技还跟不上,农民还没有摸熟它们的性子。要是放到全国,产量得更低。
所以他才要现在就拿出来开始教人种。
嬴政跟刘彻还好一点,他们用国家的力量推行育种,李世民可不敢信杨广会在意这个,所以他挑的种子还是能自留种的,虽然也会退化,但农人自己好好挑种的话,退化得慢,退化程度也低。
玉米的产量在试验田也有四百多斤,推广拉低的话,估计也是两三百斤的样子。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人拿着玉米棒,一人抓了一把玉米粒,仔细研究着这见所未见的粮食。不过不得不说,长得就是看起来能吃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