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星星先写数学作业,李世民就过去拿她的语文课本看,她抬头看了一眼,没对这个小男生生气,继续写作业。
李世民随手一翻,眼睛立刻睁大了,然后憋着笑递给了嬴政。
刘彻也凑过来看,字自然是不识得的,但是嬴政发现了一个字:秦。
“秦?”他指着那个字,相当肯定的询问李世民。
难得李世民也听出来了,憋着笑点头,在桌上找了找,找到陆星星打草稿的本子,作势撕一张,看陆星星点头了便真撕下来,又借了支笔,学着他们握笔的样子,写道:“这是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那比别的字体显得粗黑的几处,分别写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他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引得三个孩子都看他,不想写作业的三个小学生纷纷问:“他笑什么啊?”
“哈哈哈哈,陛下你看看,这就写的你们秦国故事啊!”
这些简体字他当然也不能全部识得,但是他读过廉颇蔺相如列传呀。
书上的故事并非原文,而是简单直白,与他习惯的口语相比也有所不同的大白话。但是既然故事知道了,有些字也猜得出来,那么整篇故事自然就可以连猜带蒙的顺下来了。
只要多几本这样的课本,李世民现在非常有信心,只要几天时间,他就能阅读这里的文章。
秦始皇皱起了眉头。比起曾大父不太有面子的事情被人写到书上编排,他更在意的是通过这篇文章,他终于确定了这是秦、汉,以及李世民所在的隋之后的后世,而不是仙人所居之地。
彻底放弃了在这里求仙的念头,他也更加冷静了,放下可以用来识字的语文课本,他又向陆星星正在写的数学本看去。
熟悉的符号,这就是那个记帐本上出现过的,一定是表示数的符号。既然在大秦后世,甚至在他所不知道的汉与隋的后世,连这么小的孩子都要学,那么一定是非常有用的方法。
他将学会这些符号和运用符号的方法,也列入了需要学习的内容,只不是紧要项目罢了。
小学生写作业本来就不专心,有他们三个干扰,李世民不时的问一问他们某个词的读音,天色都暗下来了,一年级的陆圆和三年级的陆亮已经写完作业,陆星星还在赶工。
五年级作业多一些,她写完练习册,怨念满腹地开始抄写生字词。还是白二英过来叫她:“今天怎么写这么慢,天都黑了,赶紧开灯写。”
“哦。”她慢吞吞地拿起本子,羡慕地看着已经完成作业冲她作鬼脸的堂弟堂妹,不高兴地进屋了。
屋里不是更黑?他们舍得点蜡烛或是油灯么?
一直没走,在院里借着天色分看三个小学生课本的嬴政与刘彻一怔,便看见她进的那屋窗口亮起了光。
秦时只有蜂蜡,价贵,平民根本点不起。油灯用的还是动物油脂,民间更不可能使用。所以嬴政想的是进屋天光线还不如外面,她进去作什么?
刘彻与他差不多,张骞还没从西域带回芝麻,植物油同样没有大行于世,蜡烛也同样很贵。
李世民就不一样了,他单纯觉得能读得起书的家庭应该也供得起照明,只是现在天色也不是特别暗,点灯难道能亮到哪去吗……咦!
三个人一起拿着小学课本站起来,那透光的水晶般的窗户他们是早就发现并研究过了,开始以为是仙界,后来认为是与纸一样在此处不算珍贵的物事,倒没有大惊小怪。
可现在天黑了,从窗户里透出来的光,怎么会那么亮?
第10章 电灯
陆星星还是小孩子,李世民也是小孩子,进她的“闺房”也不是很有压力,站门外伸头看了看,就见她桌上一盏灯大放光明,却无火光,也不知道是怎么亮的。
“啊。”他拍了下脑袋,退到堂屋里指了指屋顶上的灯,问陆根水,“请问长者,这叫什么?”
虽然灯罩不一样,但里面发光的东西是一样的,肯定是一类物事。
陆根水也想起来了,这几个山里出来的不知道与世隔绝多少年呢,比山里那个村子住篱笆屋的人还落伍,那边的人好歹也有出去打工和上学的,不至于完全没见识。
“哎呀,都忘了跟你们说。”陆根水先告诉他,“电灯,这叫电灯。”
李世民也不知道陆根水这口原汁原味的土话,跟他从陆星星那里学来的带口音的普通话不完全是一回事,认真的重复了两遍,想问这是怎么亮的,又知道现在不可能弄明白。
陆根水却又拉着他,叫嬴政和刘彻一起来:“你们赶紧来,我跟你们说一下。”
他们村是通了电的,就是没通自来水。虽然大件的电器没有,但电灯还是有的,只是为了省电费,能不开就不开。那些出去打工的人回来也要给手机充电呢,还把淘汰的旧手机丢家里。
不过也就两家宠孩子给充话费,其他的要么卡换到新手机上了,要么老人舍不得那钱,小孩玩一个月,原来的话费没了,就玩不到了。那两个有手机的孩子在同龄人间特别受欢迎。
陆根水家也有,但没给,自己也不会玩,锁起来了。他一来是省钱,二来是怕孩子玩得没心思上学。为此挺招孙子孙女不满的,本来白二英也说他,后来陆老大回来,说有朋友打工的钱被小孩全给不知道充值到什么地方去了,在家把孩子打得下不来床,白二英才后怕,跟他一起管着孩子了。
所以老大家的房子里也有电线和插座,他都忘了教他们了。
怎么教呢?陆根水也没别的办法,把三个人带到电线插座那,指着摇头,一个劲的重复并比划:“不能沾水,不能把东西往里捅,电死人的。”
刘彻瞧着实在不是事,嘿了一声,把正在玩的陆亮叫过来,示意他写字。
陆根水也道:“亮亮,你跟他们写写怎么用电灯,还有……还有不要拽电线,捅插座,也不要弄上水。”
陆亮笑得嘎嘎的:“爷爷,他们哪来的,怎么这个也不懂?”
“山里来的,土包子,不要电死在我们家里,你给写一下。”
陆亮从本子上扯了张纸,结果扯了后面,前面就掉页,他也不在乎,把掉落的纸往作业本里一夹,拿着那张撕下来的纸就用铅笔写了起来。
“电灯按一下就开,再按一下就关。这个cha座的孔不能捅,不能沾水,会电死人。电线不能jian,也不能zhuai,duan了也会电死人。”
附近几个村子的小学生都是到一个较大的村小去上学的,教学质量很一般,留守儿童能有像陆根水这样比较重视学习的长辈的都不多。陆亮这字也是非常随意了,写得忽大忽小,忽正忽倒,中间除了错别字,还夹着不会写用的拼音。
把三个人头都看大了,也就是中文自有特色,“灯”前面加个“电”字,无非也就是点灯的材料从蜡烛油脂换成了“电”,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电也知道,天上的雷电嘛。
至于“电”要怎么烧,这就不懂了,暂且不管。
所以后面写的警告虽然有看不懂的拼音,但他们也能明白大概意思。雷电啊,要是脱开束缚,电死人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他们可不会以身相试,自然牢牢记住。
这要换了有大量新造词的语言就不好说了,理解起来恐怕更费力。
比起不燃自明的灯,“电灯”更令他们感到震怖。
嬴政紧紧抿着嘴,想到这不是仙宫而是后世,人力竟将雷电这样的天地伟力束为己用,整个人都不由微微震颤起来。掌握秦国,掌握天下,掌握这样的伟力——不错,他想要掌握这样的伟力!
刘彻自言自语着:“能用电做灯,那还能做什么,能电死人,那是不是能用在城墙上?”他摇了摇头,现在对匈奴要打出去,用在城墙上对他来说有点鸡肋。
李世民伸手犹豫了一会,终于还是大着胆子去摸了摸那个藏着电的神奇插座,什么也没感觉到,还被陆根水一巴掌把手打开了,赶他们到没电的地方去。
他下定了决心,等陆根水走开,他也捻出一粒碎金,塞给了陆亮,在纸上写道:“我给你们钱,你教我们说话,好不好?”
陆亮看看手心的黄金,再看看他,尖叫一声,飞奔去找他姐了。
陆亮并没有完全看懂他写的字,哪怕他已经把在课本上学会的简体字运用了一些。
陆星星就强多了,毕竟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拿着黄金克服万难,背着爷爷跟同龄人李世民在纸上你一句我一句,不会写的字查字典继续写,终于弄明白他的意思了。
不就是读书给他们听吗?她可以从早读到晚!
陆圆小朋友懵里懵懂的,但她听姐姐的话。陆星星跟陆亮说:“你爸以后给你找个后妈,肯定把你金子要去打戒指。放我这,姐跟你一起买麻辣烫吃。”
陆亮想了想,很愿意吃麻辣烫,不跟她争了。
陆星星喜滋滋的收起来,怎么换钱她还不知道,不过爷爷都收了,肯定真的值钱。
今天已经晚了,不急于一时,三人先回暂住的屋子。
李世民推开房门手就伸过去了,然后两只手碰到了一起挡住了他,他的小手在千古一帝*2的手底下顽强地探上来。
嬴政和刘彻收回手,刘彻矜持地抬了抬下巴示意:“你来。”
李世民就只轻轻一按,半分力气也未用上,屋里的灯已经亮起来了。
嬴政也是用上了多年的忍耐功夫,才没像李世民一样傻乎乎的一直抬头盯着那灯瞧,更没傻乎乎的去按开关,让灯亮了又熄,熄了又亮。
刘彻开始还只看着,到底也没忍住,李世民才停手,他也按上了。
嬴政不鄙视李世民——跟一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计较什么。
他就只鄙视刘彻。
一国之君,不成体统。
各回各屋,各拿了小学生的一本语文书。
李世民还好,虽然是国公嫡子,但是他曾经随父母在路上迁移,有时候从一地到一地,路上也未必能沐浴。而且李渊虽然七岁失父成为唐国公以来做的都是文官,可李氏这种武勋世家的根本不能丢,始终有将来要上战场的觉悟,养儿子还是带点糙的。
嬴政和刘彻就不行了,他们觉得身上难受得不行,但今天谁也没打水,明天这个事得安排一下。嬴政想,如果那个刘彻也不愿意干活,他就拿几粒碎金,去找陆氏给他们把一应物事都准备好。
必须快点学会这里的话,随时可以回去的情况下,他们并不怎么担心财物引来恶意。不缺钱,但很难把自己的要求跟别人说清楚。
打开他拿到的五年级课本——因为有《将相和》,刘彻憋着坏坚持把这本塞给他——嬴政拿起小男孩那里拿来的铅笔,别扭的用他们的握笔姿势,在纸上一笔一划的抄写起课文。
虽然还没学会怎么念,但是先抄写熟悉这里的字也好,回头总是要学的。
抄完前两篇《白鹭》《落花生》和后面特意挑出来的《将相和》,嬴政吁出一口长气,估了一下字数:得有两千多字了。
密密的抄在纸上,他因为不习惯写得字体偏大,但也就抄了三张而已。
两千多字呵,只用三张。
外面已经全黑了,嬴政出去捏着鼻子找到旱厕,然后回到屋中,将目光落在电灯的开关上。
轻轻按下去,心满意足的看着它随着他的心意熄灭,嬴政忍住再按一次的冲动,躺到了床上。
很好,今天很有收获。从《将相和》里,他学会了“秦王”、“赵国”、“廉颇”等字的写法,明天就让那女孩念来听一听。
第11章 学语言
第二天是周六不用上学,陆星星把金子藏在自己笔盒里,兴奋得大半夜没睡,一大早又醒了,一骨碌起来把堂弟堂妹都抓起来,围着奶奶催:“奶奶,我把早饭给山里人送去吧。”
“送什么送,叫他们过来吃。”
“人不是给爷爷钱了,我给他们送饭他们肯定更愿意在我们家吃,不然下次他们到别人家吃了。”
一番歪理加死缠烂打,白二英被孙女烦得不行,拿了个锅把特意给山里人做的米线倒进去,叫孙女给端过去。
三个满脑子镇上零食玩具的小学生快乐的去挣钱了。
陆老大的屋子里本来就有碗筷,就是时间长了没洗。陆星星看在钱的份上,又跑了一趟,拿回去洗干净了带过来,等他们吃过饭,就开始给他们读书。
三个人轮流,用一个比一个更不标准的普通话大声诵读。嬴政三人先听他们读几遍,然后一句一句的重复,再被他们纠正。
陆星星过了一回当老师的瘾,又有爷奶不知道的黄金撑着,兴奋劲过去之后也耐住性子了。两个小的可受不了,半天不到就嚷嚷着够了。
陆星星叉着腰警告他们:“你们玩去,不许跟爷爷奶奶说,知道吧?”
“知道了知道了。”陆亮赶紧带着妹妹跑掉了,他还要去别人家蹭手机玩呢。
中午了,兴奋的陆星星把爸爸带回来给她,她珍藏着没吃的几包泡面拿出来,问他们:“你们吃泡面吗?”
本来打算去陆家吃饭的三个人:?
有新鲜东西,吃不吃的是小事,重要的是看看新奇。
陆星星还挺讲究的,没直接泡,而是回去跟奶奶说了一声,自己生火拿锅,把那箱她爸从镇上买回来,现在就剩八包的香辣牛肉面一起倒进去煮了,还打了三个蛋。
小姑娘收了人家一粒金子,也觉得不太好意思,就想把自己省着吃的方便面给他们吃。
八包面匀成三碗,调料是全放进去了,把一帝一王一国公嫡子给弄麻了。
他们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刺激的味道啊。先不论喜不喜欢,这明显的香料味道是藏不住的。
嬴政和刘彻再次兴起感叹:“这地方得有多富裕,才能这样随便用香料。”
毕竟小姑娘的态度很明显,这面值点钱,但又不是很值钱,小孩子会当回事,但是随便拿给人吃,大人也没管。
吃完饭,陆星星干脆拿了四个大碗,倒上白开水,四个人念得渴了便喝水,水喝多了就去上厕所。中间陆根水又收了嬴政的碎金粒过来打水送煤球和柴火,看孙女哇啦哇啦的念书也挺高兴——在用功呢。
李世民一点不知道自己在历史上最后能做成什么业绩,现今他瞧着秦始皇和汉武帝在跟前,真是相当自觉的把自己也没干过的活主动承担起来了。也就是他年纪小,不然打水他也能做。
本来他们是想雇陆家人来干活,但比划了半天,陆根水就以为帮他们打水弄燃料再收拾送饭洗碗就行。什么烧水还要他来?他想都没想过。
李世民只好把陆星星拉来当老师,问她怎么烧灶。
还好陆星星真的会,不然他们今天又没澡洗了。
梨村人现在还是在烧灶,有人家烧煤,也有人家自己捡柴烧。陆根水因为儿子会往家寄钱,所以宽裕一些,家里煤和柴都用,还有儿子丢在家的打火机。
嬴政对柴没什么想法,先看陆星星用打火机生火惊讶,后看着煤也略略惊讶,又记住了一项。
“涅石,做成这个样子是为什么?”刘彻用手捻了捻,他不太确定,因为他也只是知道涅石,没自己摸过,但看这样子感觉掺了别的东西。
李世民不懂就问陆星星:“这是什么?”
尽管怪腔怪调,但他已经开始努力学着陆星星说话了,他知道学话一定要敢开口。
果然陆星星听懂了,笑得露出小虎牙鄙视他们:“蜂窝煤你们都不知道,我同桌从王沟村来的,她都知道。”
她同桌就是陆根水心里原本的山里人,住篱笆屋没通电的贫困村,上学要走的路比他们村还要多。这几个果然是爷爷说的真正的山里人,蜂窝煤都不认得。
“煤?蜂窝煤?嗡嗡嗡,蜂?”李世民连问了几句确定自己没有理解错,拿火钳夹起一个蜂窝煤打量着乐了,“真的像蜂窝。”
他们都没问为什么要把煤做成这个形状,陆星星肯定不知道,而做成这个形状也肯定有其用意,回去之后找工匠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学会生火之后,烧水的问题总算能解决了,想痛快沐浴不太行,但简单擦洗不成问题。这边虽然已经入秋,但天气还是很热,多掺点凉水问题不大。
周一早上,三个人早早起床,到陆家吃过饭,看陆星星三人背起了书包,他们也跟着走出了梨村。
这是这两天从陆星星那问到的,原来这两天村里的小孩子多,是因为放假在家。而今天他们都要上学去了。
三人便决定跟着去看看,他们去哪里上学,怎么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