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僧录司(磐南枝)


那一瞬间她听见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钟声,像一下下叩在心门。利运塔是谁提议造的?如果有人敢利用沙弥入塔掩盖孩童拐卖,谁有权力默许?裴训月忽然觉得浑身失了力气,她怔怔地咽口水,喉咙里痛得像有刀子在喇。那个名字呼之欲出,可她将嘴巴张了又张,却出不了声。
黄袍,美髯,刀剑夺江山,一人合六陆。举世无双的气度。曾将她抱在膝头玩耍的长辈。这天下万千臣民的信仰。她记忆里最配得上“泽被天下”的君王。
“是太祖么?”她问,“是么......是他么?”眼泪随着两声重复就落下来。这回落得无声,司里众人都没发现。宋昏抚住她颤抖的肩头,像抚摸什么易碎的物事。太阳照满他的手,一丝疤痕也无。可这身凌乱毛领之下呢?
全是烧伤。
一块一块,丑陋交叠的粉肉。多少个夜晚他对镜敷药,也要死死忍住眼泪,因为含了盐分的水,落在身上特别疼。剔骨还父,割肉还母。他是真正脱胎换骨又活了一遭。 再痛也要割舍。他这辈子没有父亲了。开国之君李崇不是他的父亲。从利运塔的檀香灌满他的七窍,他就早早完成了弑父杀君。
“母后,我们认罪吧,把那国塔夷平,朝天下子民谢罪。我去请人重修律法,娈童之风不可再起,否则大梁何谈爱民,母亲!”无人的寝殿之中,他唤钟太后。太后皱着眉头望他,像看见什么难得一见的怪物。“你父亲已经殁了,为何又重提此事,你想怎样?你已经是储君了!你要代大梁认罪?你想要天下大乱么?”
“那国塔早就没有娈童了。过去的事情让它过去便是。”钟太后头顶步摇晃得十六岁的李继昀心颤。国塔里没了,难道天下里就没有么?他听见钟太后满口敷衍地应着,索性自己立了志,要找人彻查此事。满朝文武里,他找了些自认为可信的臣子。浩浩汤汤啊。他怀了为生民立命的志。几日以后的灯节,东宫就燃起了一场滔天大火。
李继昀至此从世人的记忆里抹去了。
“为什么这么倔强?好幼婢,养娈童,多少旧朝遗留的风气了。脏唐臭汉,哪家做帝王的是干净人?所谓权色,殊不可分。孩子,你在执着什么!”
日日夜夜的梦魇里,那些人在他耳边念咒般劝。宋昏忽感到一滴泪打在他手背。他抬头,看见裴训月朝他无声地哭。唇张又合。她竟然于泪眼朦胧中就那样覆上了他的手。宋昏只觉目眩天旋。他遇到伙伴了。有人和他一样,知道深渊,也要往深渊里去。
可他最不想做的事就是拉她下水。
盘盘,盘盘。
“你为什么三年里变了容貌?”他听见裴训月问。
他遥遥望了远处。
心底轰然一声。裴训月目瞪口呆,像被人打通任督二脉,她猛然想起那座青烟重重的焚尸炉,和他一身炉火纯青的验尸手艺。一切至此了然。“有些重病的人,我和他们商量好了,帮他们收殓,就用了他们的遗体。”他在她耳边说。换皮,那该是何等痛楚。骄阳似火下,她忍住哽咽去看他的脸。这个叫她第一次知道离别是锥心之痛的人。他死了多久,她就念了他多久。
“你到底在计划什么?”裴训月颤声,“蛰伏三年,费尽力气。你要报仇吗?李继昀,告诉我好不好?”
宋昏摇头。
“李梁王朝之罪,我死不足惜,可你不一样。”
他竟把手从她肩头拿下来了,反手一推,她就从阳光下被推进屋檐的阴影里。国塔豢养娈童,这惊天的大案,能怎么翻?哪怕身为太子,也有人能让他死。自上而下,显然毫无胜算。难道他要自下而上......裴训月心里狠狠一震。她一动不敢动。
蒙人春贡就在四天之后了。那是万人空巷的盛宴。
他想做什么?
宋昏在那时往院中走去,留给她一个毛领落拓的背影。“那鱼肚子里的纸团,你知道是不是?”她跨出一步,低声急急问。
宋昏回头:“那是我写给你的。”
“我手被火燎过,拿不稳笔。字写得丑了点。”他又道,这回彻底与她对视了,“如果你不收手,继续查,那样的纸条,我还有很多。”
怪不得她在密林草屋里找到的春联,背后的字也丑得要命。裴训月忽然毛骨悚然。这不是她记忆里的李继昀了。也许早就不是。他知道这些黑暗远比她早得多。她才是笨蛋。是什么都后知后觉的那个人。宋昏眼看就要往院中走去,她一把拉住他的衣襟。他便重又被她拖回这间厢房。半拢不拢的门前,裴训月唰地脱了外袍。
男装好脱。她解了腰带,一层层褪,眼看就要脱到只剩小衣了。春寒料峭。宋昏猛地按住她的手,又匆匆关了门:“你想做什么!”
他的嘴巴旋即就闭上了,但眼睛又睁得那样大。一室寂静里,顺着被窗纱筛过的日光,他看见了被薄光笼罩的人身。雪白的背上,数道浅浅的疤。那是鞭伤留下的痕。
“你父亲怎么下的如此狠手?”他痛心疾首。
“是我故意的。每次家里人来涂药,我经常偷偷洗掉,我要让它留疤。”
“我要我记住你。李继昀,你如果有朝一日死了,哪怕全天下人都忘记你,”裴训月指指自己的胸口,“从我这里,也是抹不去的。”
日头在那时换了角度。她的脸就在阴影之下了。宋昏只觉天地摇摇晃晃。他像被人抛进水里,心痛得喘不过气。
“你还要瞒着我吗?还要抛下我吗?只有你肯为天下舍身取义!你觉得我做不到吗!”他听见裴训月问。
就在那时门突然吱呀一声开了小缝。
“裴家哥哥......”洗好澡的郑敬山怯怯望着衣服褪了一半的裴训月,惊恐地喊。
日头在那时又照进来。裴训月立刻穿好了衣服,将郑敬山笼在怀里:“别怕,我脱衣服闹着玩的。”郑敬山把头埋进裴训月的大氅里,微微侧眼,却看见那站在一旁的宋家哥哥不知道为什么红了双眼。
太阳把他脸上的泪痕照得一清二楚。可惜一眨眼,光线就移转了。
——夺命谶语篇,完。

“鼓震日夜,续接不暇。帝闻而拔剑。”——《起居注》
离蒙人春贡只有四天。胡知府近日监督北坊内喜迎盛宴,忙得脚不沾地,今晚终于得了空闲,宿在衙门后头的厢房里歇息。
他妻儿都在老家,孤身居京,索性一心扑在官务上。今夜照旧点盏灯,于睡前批了批公文。一天下来坊内还算平顺,唯一的大事是袁记裁缝铺着了火,所幸无人伤亡。他看着簿子上火防士语义模糊的记录,觉得古怪。
这个袁记,绣品库和后宅占了半条街,居然也能得到火防司批准。利运塔一塌,倒闭的铺子那么多,只有它不衰反盛,到底得了上一任知府朱广弦多少庇佑......胡知府皱眉。
他提笔,写了数语,打算找个机会上报皇帝。既然易燃绣品常年积堆,失火风险极大,应该隔三岔五派人去检查才是。写完这封折子,胡知府便吹灭了灯,听见窗子扑棱被风刮了一声。
自皇帝派他进北坊以来,他没有一天忘记帝王提携之恩。上任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举报金吾卫马统领失职。听说那厮和裴家关系太好。护卫皇家的首领,反而成了侯门走狗。 成何体统?皇帝果然领他的情,派人去他老家宗祠表彰,赞得妻儿老母都大有脸面。
胡知府躺在床上,一边漫漫哼曲儿,一边闭了眼,咂摸着奏折中的用词。正自鸣得意之际,忽然,感觉有个极冷的事物横在他的脖颈。
他睁开眼,首先看见了匕首的寒光。
胡知府从秀才一路读来,肩不能提手不能扛,没碰过刀剑,第一回 知道原来利器这样冰冷。 下一瞬,眼前充斥一张蒙了黑纱的脸。喉头的惊呼被立刻压下去,因为刀上的寒光倏忽逼得更近。胡知府甚至感觉有鲜血顺着脖子流下去,但一点也不疼,便怀疑那是否自己错觉。
“说!钥匙在哪儿?”蒙了面的人语气狠戾,却问了句叫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即使蒙住鼻唇,那张脸也太熟悉了。居然没死......胡知府只觉心跳漏了两下,短刀再逼近些,他只怕就要被吓断了气。 “胆子这样小。我又不一定杀你。”那人叹一声,手里的刀却丝毫未松,“你只管告诉我,坊门钥匙在哪儿。我要出坊。”
自从利运塔塌了,北坊看守极严。坊门钥匙除了当夜值班的金吾卫轮流保管外,便只在知府处留一把备用。但就算拿了钥匙,想出坊,也得经过金吾卫的长刀。因此,胡知府每日把钥匙揣在身上,并不觉有任何威胁。
他此刻悔之晚矣,却也只能颤巍巍指指腰间。那蒙面人立刻从他腰带处卸了钥匙,然而将短刀依旧堵在喉头。“别杀我......相识一场,你想出坊,我定然帮你,何苦杀我......”胡知府抖如筛糠,看见蒙面人欺身至他耳边,话里好奇:“你要怎么帮我?”
“就,就说有要事向京兆尹报,我们一起坐马车出坊,出了坊后,你随意逃跑便是......”胡知府口不择言,像一条死鱼打着挺,扭着腕指了指床边的书桌。他这一挥手,吓了蒙面人一跳,那刀陷得更深。胡知府欲哭无泪:“桌上,桌上有折子!带着这封折子给金吾卫看,就能出坊——”
蒙面人连忙取来折子就着月光狐疑一瞧:“就这点小事,大晚上去找京兆尹?”他咂摸一番,又看了看胡知府汗如雨下的方额,相信其中应该无诈,便一把揪住胡知府的领子,用刀顶着他出了房门。那晚刚好衙役们都在外头布置迎接蒙人的彩灯,这衙门里竟然成了空城。蒙面人便逼着胡知府和他一同上了停在院里的马车,扬长而去。
等僧录司门前的街道也挂满彩灯之时,胖婶刚烧完了最后一盘山椒肉。今天晚饭丰盛,只因司里来了个被裴大人接济的流浪孩子,名叫郑敬山。那孩子瘦弱可怜,众人不便多言,却忍不住背地置喙:难道僧录司成了难民所?一个阿兴之后又住进一个小山,不晓得要来多少流民才算完。
裴训月对这些抱怨充耳不闻,只管把山椒肉捻了许多到郑敬山的盘中。郑敬山端了碗怯生生地吃,环顾桌上,却不见下午那位和裴哥哥一同救了他的宋家哥哥。他拽裴训月的袖子,小声地问,裴训月听了,恍然惊道:“宋昏呢?”
“他说要去八鲜行给小山买甜糕,估计又去哪儿闲逛了。”有人接话。
买块甜糕怎得一去就是几个时辰?裴训月心里一跳。下午,她正和宋昏在房中相对,林斯致忽然来找,说是有些修塔的事情要讲。二人一场叙旧只能中断。谁知修塔的砖料等琐事一讲便是一下午。等到了晚饭桌上,她才惊觉,竟然一直未见宋昏身影。
他是独自去查案?还是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裴训月只觉耳边反复回响着宋昏下午说过的话——
“三年前东宫里被烧成灰的尸骨其实是一位仆妇的儿子,因为来访偶然,就没有录入名簿。而我侥幸逃出来,躲进密林。”
“确切地知道全幕,应该是半年多。如果说什么时候开始知道,是三年前。”
“三年前,我第一次看见李崇在利运塔里抱着一个小孩子......当时我太慌乱不敢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谁知不多久之后李崇梦中猝死,那是他的报应......”
这是一场乍听没有任何破绽的回忆录。但让裴训月生疑的地方在于:没有任何人的协助,他怎么顶着一身烧伤在密林中存活?建炉焚尸,植皮易容,这是仅凭一人之力就能完成的么?至于“全幕”,宋昏口里的全幕又是什么......难道世上还有比太祖李崇在佛塔里猥亵幼童更耸人听闻的事?
目前,整桩娈童案,物证是词卷,人证是郑敬山。难道当真要逼问那孩子......裴训月看了一眼如受惊的兔子般蜷缩在众人中乖乖吃饭的小山,默默咽下去嘴里的肉。
辣口的山椒她吃着竟一点滋味也无。霎时间屋外一声巨响,原来是吏役们在试验几日之后春贡要燃放的烟花。一朵巨大的金牡丹炸亮满天。裴训月却面色沉重,全无欣赏之意。她放了筷子,擦擦嘴,立刻站起身。
“大人去哪儿?”林斯致问。
裴训月攒了一丝洒脱的笑:“去隔壁三仙居找找,说不定宋昏在那儿。”然而转过身,那笑意却倏忽消失。她出了门,竟真往三仙居去,只不过,官袍进,粉裙出。
“三仙嫂,拜托你掩护我下塔一趟,拿着我的令牌,说是我待会要进去,你得了吩咐提前给我送点吃食。我在你身边装作侍女。”裴训月跟宋三仙密谋。
宋三仙仗义,不疑有他。二人刚出了后门,却看见不远处的北坊衙门里,一辆马车飞速从门中驶出。
“这么晚了,胡知府要去哪儿?”宋三仙嘟囔。裴训月看了一眼,并未往心里去。她只一心按住自己腰间,那儿别了楚工匠给的词卷。忽然,天空中一声鹰啸。那熟悉的海东青竟又飞来在二人周身盘桓,这回却并不活泼,而是用喙焦躁地啄裴训月的裙袂。宋三仙被这猛禽吓到,捂着眼轻轻叫了一声。裴训月却抚了抚鹰的羽毛,不解其是何意。
“你的主人呢?”她低低问。海东青听不懂她的话,只顾扑棱着。眼看就要吸引过路人的注意,裴训月连忙将面纱覆了面,顾不得海东青,一挥马鞭带着宋三仙驰远。那雄鹰徒留夜空,又望着她的方向哀哀盘旋许久才停。
裴训月在宋三仙的掩护下上了水轮梯之时,也正是一辆华贵的马车停在北坊坊门口之际。守坊的金吾卫照例挥刀示意车夫停下:“坊门已闭,不得擅出。”
车里伸出半个身子,披了一身轻如燕羽的狐裘,周身令人不可逼视的气度,那一双眼却平实得很。金吾卫一见立刻变了脸色,拱手行礼,随即开了坊门。“多谢。”那人微微一笑,又坐回马车。小小的车厢内,他刚摆好身子,就感觉狐裘后顶了个冰凉的物事。
车厢里角落握着刀的人,嘴上蒙了胶布,手里握住的刀却将刃刺破狐裘的皮,仅仅隔了一层衣裳就要扎穿那人的背。谁知那人一点都不恼,端正坐着,笑道:“别动气。”
“当然,我知道你能杀我,”那人轻轻说,“可你不想杀她,对不对。”说罢,他从怀里抽出一柄小小的物事,昏暗车厢中,叫人费力才看清了,那是一卷金色的披帛。
披帛上绣了飞舞的群蝶,蝶翅镶了碎镜,映出厢帘外璀璨星河。
马蹄一跃便驶出了北坊的地界。腾空的铁蹄甫一触地,震落月色如水,佛钟声动,工奴号起。裴训月停了马,在宋三仙的掩护中下了水轮梯,走入小楼。她做好闯空门的准备,不料,楚工匠竟当真在那间曾经迎过她的屋子里,就盏油灯读着什么。
“三仙嫂,今夜多谢你。”裴训月快走到房门口时,悄悄朝宋三仙道。宋三仙嫣然一笑:“小事。大人的忙我肯定帮。”说罢,递过食盒,识趣地转身离开。裴训月放轻脚步进了楚工匠的屋子,拢了门。楚工看她又穿女装,愣了一瞬。
“大人,您怎得又乔装过来了?”
“上回还没来得及上塔,就遇到张通突然出事。我今儿来寻你,还是为了这词卷。楚工,能不能再带我上一回塔,去你找到词卷的第八层?”裴训月取了面纱,问。
楚工匠古怪地垂了头,并未立刻作答。半晌,才见他站起身来,那脸上竟又恢复神色如常。“欣然领命。但大人还是莫穿这身衣服,引人注目,我这有件工奴袍子,请大人套上吧。”楚工匠说着,递过来一身青袍。裴训月这才恍然想起,说:“啊,我上次从这里慌乱出去的时候,也曾顺手借了你一袭工袍,但一直忘记还给你。”
“不妨事。”楚工匠扯了扯嘴角,“大人上回也把披帛落在我这儿了。”
他说罢,开了门,领着裴训月悄悄往楼上走去。

(二)绑架
裴训月套上工袍,跟在楚工匠身后,走上熟悉的楼梯到了四层天台。那两把大木头椅子依旧放在原处。短短几天过去,竟有物是人非之感。只见楚工匠将椅子忽地一抛,椅背的弯起便刚好卡在天台边缘,椅脚横杠则在空中摇晃。
下一瞬,他又将另外一把椅子的背钩在那横杠,两相搭牢,竟然就造起了一座木桥。
椅桥的末端,正好搭住利运塔外脚手架的木杆,在空中摇摇欲坠。“这......能走么?”她诧异。“若想避开众人上塔,这是唯一的路了。”楚工匠叹气,“那我先示范给大人看。”裴训月抬手一拦:“我先吧。”说罢,撩开工袍一跨,就踩在木头椅子上。这四层楼台掉下去不是粉身也要碎骨。只听得木头吱呀一响,她的心像在滚油里烫了一瞬,索性腾空一跃,攀住了木杆,顺势纵身跃进了废墟之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