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北洋夜行记 (金醉)


  金木处理这件案子的时候,北京城正闹复辟,张勋要把皇上送回宫,有人欢天喜地,有人垂头丧气。
  大变化下,恶就彰显。裴大嘴的恶,是偏执于一种标准,用珠宝金银引导一切行为,当兵不行就盗墓,盗墓嫌少就抢劫,胃口大了只能杀人;张驼的恶更可怕,因为是狂热于幻想的权威,自己就成了献祭品,用暴力供奉他的神。
  

第3案 蚂蚁书生死而生 蛤蟆老头绝恩情
  中午和几个女孩吃饭,聊起金三角童子军,大家都觉得很可怕。女孩说:“看见小孩拿枪,我就闭上眼。”
  当然可怕,孩子举起枪,能带来人类自毁级别的恐慌。
  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北京天桥,关于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我太爷爷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具冰冷的尸体了。
  事件名称:寻尸案
  事发地点:北京天桥
  记录时间:1917年10月
  21号晚上,陶十三给我讲蚂蚁书生表演奇技时,书生已经死了三天。十三连讲带比画,像个说书的:
  “书生席地而坐,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筒和一面小鼓,把竹筒搁在地上打开,轻轻敲起鼓。竹筒里爬出黑黄两列大蚂蚁,有上千只。书生再击鼓,两队蚂蚁走起队列,摆出阵形,是古代兵书上的阵法。书生再敲,又变阵,黑黄交叉穿梭,来来去去十几分钟,变化无穷。又从怀里掏出个铃铛,敲几下,鸣金收兵,蚂蚁爬回竹筒。”
  那天早上,十三带我和杨小宝逛天桥。天桥是个好地方,什么好玩儿的都有,而且中西杂烩。我十几岁的时候经常和哥们儿去逛,父亲总骂我,说那儿不是体面人去的地儿。按他的说法,我不去天桥,就不会抽上阿芙蓉,也就是鸦片。
  杨小宝知道我偶尔抽鸦片,每天都劝我,要我吃蒲公英。其实,我并不怎么喜欢鸦片,只是有时候,不想让自己太清醒。
  自从上次地藏庵的事儿完了,杨小宝再也不愿干保镖护院,整日找我喝酒。我就带他一块查案,遇上打架就让他上。我想知道,他成天吹嘘的形意拳有多厉害。
  到了天桥,十三拉着我俩看拉洋片。拉洋片我看过,没什么稀奇,想看《西游记》《三国演义》,不如翻翻书。他俩却看得过瘾,不愿走。我问十三:“一直瞪着眼不累吗?比我给你讲《金瓶梅》还有意思?”
  十三头也不回:“赶紧瞅瞅,比你讲的带劲儿多了!”
  我给了老板几个铜板,也凑上去瞅,吓一跳,里头是春宫图,确实比《金瓶梅》有意思。不但有中国古典春宫,还有西洋春宫,姿势奇异。这天桥,原来早就跟从前我遛鸟瞎逛时不一样了。
  瞅了一会儿,我觉得够了,就随意溜达。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突然缠住我的腿,唱了起来:“蹭蹭……蹭油的啊!你要有油,一蹭就掉啊……”
  这是个蹭油的摊儿,其实是卖胰子(肥皂)的。胰子是荞麦面和火碱做的,里头掺了汽油,见谁衣服上有污垢,就拉过来蹭蹭。
  一路走过去,看不过来的花样。耍中幡的、练硬气功的、摔跤打把式的、唱曲儿说相声的、摆桌算命的、挑担子剃头的,还有地上躺着碰瓷儿的。
  这个不体面的杂吧地儿,我很喜欢。
  回去找十三和小宝,俩人还在看,一人手里捏着块姜丝排叉。
  突然一声炮响,迎面来了一队送葬的,人群安静下来,又马上喧闹起来,蹭油的小孩丢下胰子跑去看。
  我拍拍十三,他伸手还了我一下,头也不抬,一旁拉洋片的却停下不唱了。十三和小宝抬起头,问怎么了。
  拉洋片的说:“蚂蚁书生死了。”
  十三愣住了,一声不吭地往围观送葬的人群里挤过去。
  我问拉洋片的:“蚂蚁书生是谁?”
  “蛤蟆老头儿的小徒弟,厉害,人又长得好看。我常看他表演。”
  我又问蛤蟆老头是谁,拉洋片的很兴奋,跟我讲蛤蟆老头。
  天桥有不少驯动物的艺人,耍狗熊的、玩猴的、逗鸟的,蛤蟆老头却是驯蛤蟆成名的。他有11只蛤蟆,平时养在两只陶罐里,表演时,叫一声“上课”,大蛤蟆爬出来蹲在木板上,10只小蛤蟆像学生一样排列蹲在大蛤蟆面前,大蛤蟆叫一声,小蛤蟆齐声跟着叫。喊一声“下课”,蛤蟆排着队回罐子。因为这门绝活儿,蛤蟆老头被列入“天桥八大怪”[天桥八大怪并非八个人,而是一个时期里天桥牛逼艺人的称呼。八怪有三代,金木遇到的是第二代八怪:蛤蟆老头、花狗熊、耍金钟的、傻王、程傻子、赵瘸子、至真和尚和老云里飞。]。
  蚂蚁书生是老头唯一的徒弟,才16岁,他不识几个字,却做了个书生扮相。虽然功夫不及师父老到,却凭着一副清秀娃娃长相和驯蚂蚁的花样,扬名天桥,是车夫和水夫最喜欢的卖艺人。刚民国那会儿,还被召进紫禁城给溥仪表演过。
  十三回来了,红着眼眶。我问他:“怎么回事,你认识这小孩?”
  “不认识,但我和车行里的兄弟最喜欢看他表演,今天想带你看的,他却死了。”
  小宝问:“怎么死的?”
  “急病。三天前,表演完回家就死了。蛤蟆老头说他平时大烟吸得太多,在葬礼上还骂他。”
  小宝说:“徒弟死了这老头还骂,缺德啊。不过吸鸦片吸死也该骂。”他说完看看我,我没吭声。
  十三说:“蛤蟆老头一直都骂他吸大烟,还拿板子抽过他,但这可不是缺德,听说他给徒弟置办陪葬下了大本儿。”
  十三要带我俩去跟送葬队伍,我不想去,就说:“算了,现在人多,想去祭拜以后可以去。”
  十三却想明早就去。我说不动他,我们便在天桥随便逛了逛,去贾家胡同买了点烛火黄纸,在附近客店里住下。
  蚂蚁书生葬在永定门外的义地。一大早,十三就叫醒我俩去祭拜。到义地一看,书生的墓竟然被挖了,坟头被铲平,墓碑被推倒,棺材口半开,里头空荡荡,陪葬没了,尸体也没了。
  十三大骂,拉住一个围观的汉子问怎么回事。汉子说:“早上路过就这样了,义地无名墓多,老有人挖。”
  我问:“盗墓贼还偷尸体?”
  汉子说:“有人干这个,拿去卖,有做药卖骨头的,有做鬼媒的,小孩和女人尸体能卖更多钱。”
  十三眼看就要哭出来,汉子又说:“不但这些,还有人挖了尸体煮了吃……穷的!”
  十三让我去查这事儿,我有点犹豫,“这事儿怪,也不怪,总不能我去找尸体吧?”
  小宝也让查查,我问:“找到再埋了吗?”
  “听你们说这人年纪不大,什么急病说死就死?找到尸体我验验就知道。”
  我好奇:“你还懂这个?”
  小宝一拍胸脯:“不是懂,是精通!”
  我们回到天桥,吃了碗炒肝儿,打听到蛤蟆老头的住处,他住在麻线胡同。到胡同口,围了一群街坊。
  我说:“今天所有怪事都碰上了。”
  蛤蟆老头死了。清早,卖玻璃喇叭的喇叭王来找蛤蟆老头,发现门开着,进去一看,老头死在地上,身子都硬了。
  我们进门去看,老头的尸体停在地上。小宝不顾巡警拦着,蹲下就研究。摸索了一会儿,说:“没什么致命伤,表情有点奇怪。”
  我看了看老头龇牙咧嘴的脸,问:“中风了?”
  小宝说:“不太像,得花时间仔细验验。”他说着就去掰尸体的嘴巴,巡警把他拽开,不让再碰,抬走了尸体。
  我问十三:“蚂蚁书生还有什么亲戚?”
  “亲戚没有,但有几个吸大烟的朋友,天桥卖大力丸的至真和尚跟他就很熟。”
  “和尚卖艺?”
  “假和尚,以前是义和拳的,练了一身硬功夫。”
  我没去天桥找至真和尚,不知为什么,我想去白面房子见他。
  我让十三拉我去找王天方,留小宝在天桥逛着。查聚宝新的挖墙案时,我认识了王天方,这人挺不错,是个有原则的盗墓贼。
  这回,他又给我长了见识:“有些盗墓贼是会盗尸,大多卖给做邪药的当药引子。”
  蚂蚁书生下葬时大张旗鼓,陪葬有多少早就传了出去,可能是被盯上了。永定门一带挖新坟的,王天方认识几个,答应帮我打听打听。
  我和十三回到天桥,小宝打听到一件事:三天后,“天桥七怪”将联合演出一次,纪念死去的蛤蟆老头。
  十三好奇:“这八怪虽然名头在一起,也不十分交往,还相互抢生意,怎么搞这个?”
  我说:“觉得奇怪,看看就知道了。”
  三天后,我们又去了天桥。七怪的这场演出让天桥像过年一样热闹。我们特意看了至真和尚的表演——硬气功。和尚脱下袈裟,一身腱子肉,甩甩胳膊,胸脯的肌肉一跳一跳的,闪着油亮的古铜色。他从布袋里拎出两个小孩脑袋大小的圆铁球,一手一个,走近人群展示,说铁球一个50斤。回到场子中间,憋足气一声大吼,抡起铁球往胸口砸,嘭嘭嘭连续几十下,胸口不红不肿,人一点事儿没有。不等喘歇,他又摆上几摞砖,脑袋磕上去,砖头稀烂。表演完,和尚绕场子收赏钱,一边道谢,一边从布袋里拿出几个黑灰色的药丸,不少人掏钱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