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③ 《资治通鉴》卷198 贞观十九年九月。
  ④ 《资治通鉴》卷198 贞观十九年九月胡三省注。
  ⑤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下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劳作,耽误农时。待其人心不稳,即可不攻自破。太宗采纳了这一意见,三月,派牛进达、李海岸率兵万余乘船从莱州渡海进攻高丽,命李勣等率兵3000从新城进攻高丽。李勣渡过辽水,攻破几座城池的外城后退回,牛进达与高丽作战百余次后退回。廿二年(公元648 年)正月,又派薛万彻、裴行方率兵3 万从莱州乘船渡海攻打。六月,太宗认为经过一年多的骚扰,高丽已很疲困,计划第二年发30 万大军一举灭之。七月,命强伟在剑南道修造船只,修好后经长江运到莱州。但不久因太宗病逝而停止出兵。
  显庆五年(公元660 年),百济恃高丽之势,数侵新罗,新罗向唐求救。唐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兵10 万攻讨百济。八月,苏定方自成山(今山东荣城)渡海,百济据熊津江(今锦江)口迎击,被定方击溃。之后,唐军又击溃前来拒战的百济大军,其王与太子北逃。唐军进围其都城,国王次子泰自立为王,率军固守。百济王父子率众降唐,泰也不得不降,百济平。唐留军镇守。
  龙朔元年(公元661 年)四月,任雅相为浿江道行军总管,契苾何力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行军总管,与萧嗣业及诸胡兵共35 万之众从水陆分道进击高丽。苏定方围平壤,久攻不下,值天降大雪,解围撤军。乾封元年(公元666 年)五月,高丽王盖苏文死,他的两个儿子彼此猜忌,互相攻打,长子男生向唐朝求援。六月,唐任命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出兵救援。十二月,任命李勣为辽东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庞同善、契苾何力为副将,水陆诸军及运粮部队都统一受李勣指挥。明年九月,李勣攻克新城,其它16 座城池也在唐军的攻击下纷纷投降。高丽派兵来袭击新城,被薛仁贵击溃,并乘胜攻占南苏、木底、苍岩3 城(在今沈阳、通化、四平一带)。其时,郭待封率水军别道进击平壤。
  总章元年(公元668 年)二月,李勣攻克扶余城(今四平市),薛仁贵在金山(今四平西南)之捷后也进击于扶余城下,一举克之,扶余川中40余城望风请服。高丽派5 万人来救扶余,被唐军打败,斩获3 万。李勣攻下太行城(今丹东)后,各路军也一同向平壤进发。九月,高丽出降。唐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分其地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以薛仁贵检校安东都护,总兵2 万镇抚其地。
  六、朝廷与藩镇的战争(一)平定安史之乱1。安禄山起兵的背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突厥开始复兴,并相继起兵叛离;与此同时,在今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兴起,并对河西走廊地区和西域及剑南构成了严重威胁,唐无力对突厥和吐蕃实施大规模的征服性打击,于是,不得不在边疆地区驻屯大量兵力,防遏其侵扰,并逐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一防御体系在玄宗天宝初年最后确立,这便是边疆的10 个节度:安西节度抚宁西域,北庭节度防制突骑驰、坚昆,河西节度隔断吐蕃、突厥,朔方节度捍御突厥,河东节度与朔方相掎角以御突厥,范阳节度镇御奚、契丹,平卢节度镇抚室韦、靺鞨,陇右节度备御吐蕃,剑南节度西抗吐蕃、南抚蛮獠,另有岺南五府经略,负责绥静南方各少数部族。
  这一防御体系在对外防御上是较为严密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互为犄角,同时,又可以彼此牵制,互相防范,不至由于兵力过重而导致边将作乱。但制度是一回事,具体运行又是另外一回事,最大的问题是将帅久任,不按时换防;其二是一人而兼任数镇节度使,这就增加了边将谋反的可能性,为其作乱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安禄山身兼卢龙、范阳、河东3 镇节度使,又向朝廷请求任命自己的亲信为将官。终于,在天宝十四载(公元755 年)十一月起兵,拉开了长达8 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的序幕。
  2。安禄山挥军南下(1)东都阻击天宝十四载(公元755 年)十一月初七日,安禄山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留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海留守平卢,别将高秀岩留守大同(今山西朔县);又派何千年、高邈率奚骑20 名,声言献射生手,乘驿到太原,乘太原副留守杨光翙出迎之机,劫之而去。禄山亲率所部军队及奚、契丹、室韦、同罗等少数民族的部族共15 万人,号称20 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南下,"部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时海内光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间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戳,无敢拒之者"①。
  太原首先把禄山劫持杨光翙的情况上报到朝廷,随后,东受降城的将领也报告说禄山叛乱,但玄宗还不相信。十三日,各路情报相继报到,玄宗才召集宰相商议对策,并派毕思琛到洛阳,程千里到河东,召募军队,抗击叛军。这时,恰逢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玄宗问以讨伐叛军的方略,常清请即刻派他到洛阳,开府库,募士兵,北渡黄河,平定叛乱。随后,又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王承业为太原尹,并增设河南节度使,阻击叛军南下。继尔,又派高仙芝率军东征。
  十七日,安禄山到达博陵(今河北定县),派安忠志镇守土门(今河北
  ① 《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一月。
  井陉县之井陉口),到藁城后,常山郡太守颜杲卿无力抵抗,向禄山伪降,禄山派李钦凑镇守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县内),以阻击从西而来的唐军。十二月初一日,禄山率军在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渡过黄河,攻克灵昌郡,杀死了新设立的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初八,禄山攻克荥阳(今河南荥阳)后,命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前锋,向东都洛阳进发。封常清率军拒击于武虎(今河南汜水县)。由于是刚刚召募组建,未及训练,一战即溃,逃至葵园,常清整众再战,又败。十二日,禄山攻占东都,常清在都亭驿、宣仁门等地连战连败后,向西溃退到陕郡(今三门峡一带),与高仙芝会合。他向高仙芝建议说"常清连日血战,贼锋不可挡。且潼关无兵,若贼豕突入关,则长安危矣。陕不可守,不如引兵先拒潼关以拒之"①。于是,两人率兵退到潼关。其时,朝廷向各节镇召集的军队尚未赶到,关中惊恐,但禄山在东京准备称帝,没有及时再派大军进攻潼关,唐军趁此机会才得以稍事休整。(2)唐军对河北的打击当安禄山率军渡过黄河后,颜杲卿就起兵,打击留守于河北的叛军。郭子仪也出兵,打败了禄山镇守于云中(今山西大同)的军队,攻克马邑(今山西朔县),打开了东陉关(今山西雁门关)。颜杲卿率军攻占了井陉关,河北诸郡纷纷响应,有力地牵制了安禄山。天宝十五载(公元756 年)二月,李光弼率步骑万余人、太原弩手3000 人出井陉,攻克常山。史思明得知常山失守,急忙引军救援,光弼派步兵5000 人从东门出战。时叛军围城不退,光弼派弓箭手1000 人,分作4 队,轮流放箭射击,叛军稍退。又派5000 人在泘沱河列阵,叛军以骑兵来攻,光弼命发箭射击,人马中箭者甚众。此时,光弼等得知叛军的步兵5000 从饶阳赶来,正在逢壁休息,光弼立刻派步骑2000 人去偷袭。史思明闻知其步兵遭到围歼,只得退兵至九门。四月,郭子仪率精兵出井陉至常山,与光弼军会合,十一月,于九门城南大败思明,思明从赵郡逃到博陵。安禄山又增派步骑2 万回援史思明。几天后,唐军又在嘉山向史思明发起攻击,大败之,思明狼狈逃回博陵,唐军围城,河北十多个郡都杀死叛军守将,向唐军投降,幽州和洛阳的交通被截断。在河南的叛军军心也为之动摇。
  (3)潼关决战封常清、高仙芝退守潼关后,玄宗命人处死封、高2 人,另起用哥舒翰为元帅,率军8 万东讨禄山。双方继续在潼关对峙。但玄宗、杨国忠求胜心切,屡次催促哥舒翰出关出击。哥舒翰为此回报玄宗说:"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羸师以诱我,若往,正墮其计中。且贼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以扼之,利在坚守。况贼残虐失众,兵势日蹙,将有内变,因而乘之,可不战擒也。要在成功,何必务速!今诸道征兵尚多未集,请且待之"。①郭子仪、李光弼也认为"请引兵北取范阳,覆其巢穴,质贼党妻子以招之,贼必内溃。潼关大军,唯应固守以弊之,不可轻出"。②但玄宗不听,强令哥舒翰出兵。哥舒翰不得已,只得于六月初四出关迎敌,初七,两军决战,崔乾祐先于险要处埋伏兵马,而以小股诱官军进击,唐军见叛军人少,挥军进击,当进至隘道时,叛军伏兵齐发,攻打官军。由于道路狭窄,军队
  ① 《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二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