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像襄阳的漆器,宣州的笔,扬州的蔗糖,以及许多地方的酿酒业等手工业都有发展。
③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郴州》。
(三)商业进一步繁荣唐朝后期的商业比前期有所发展。长安和洛阳虽然经历了战乱的破坏,但很快就恢复了繁华。长江流域的城市较前期发达。扬州当于长江与运河交会处,所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①,是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益州的繁盛稍亚于扬州,当时有"扬一益二"②之说。杭州则为"东南名郡,咽喉吴、越,势雄江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③。成都被形容为"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扬(州)不足以侔其其半"④,骎骎乎驾于扬州之上了。荆南各州,在安史之乱后,由于"襄邓百姓、两京衣冠"的南流,"井邑十倍其初"⑤。洪州扼扬、广间交通要冲,鄂州当汉水入江之处,皆为一都之会。在沿海地区,福建的泉州,浙江的明州开始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广州更是"蛮胡贾人,舶交海中,。。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⑥。北方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商业也繁盛起来,如山西解县,因有盐池之利,也是"官帑委输,商徒繁会,云连里闬,山峙资财"⑦,成为商贾辐凑之地。
不但地商业大都市更多更繁荣了,州县设市也日益普遍。另外在水陆要道或津渡之所,兴起了更多的草市。这些草市有的交易繁盛,"富室大户,多居其间"①,有一些后来发展成为县城。
适应商业发展的形势,大中五年(公元851 年),唐政府下令规定:大都督府设市令一人,掌市内交易;设通判市事丞一人,掌判市事;还有佐一人,史一人,师一人。另外,"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设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仍申省。诸县在州郭下,并置市官。又准户部格式,其市吏壁师之徒,听于当州县供官人市买"②。
由于商业的繁荣发展,打破了坊市严格区分的旧制。封建社会前期,城市中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坊"在前代称"里",唐代有时仍沿袭古称,但多数称"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坊"和"市"的周围,都围以围墙或篱笆。居民住宅严禁向街开门。《隋书·令狐熙传》载,汴州商业繁盛,"民有向街开门者",官府为"禁游食,抑工商"而"杜之"。唐时"坊"和"市"仍分开设置,如前所述长安城、洛阳城的布局。官府规定:出入"坊"、"市",必须通过坊门或市门。《唐律疏义》载:"越官府廨垣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之"③。唐政府还规定,城门、坊门、市门必须日没关闭,俟天明而启。城市里普遍实行夜禁,连燃烛张灯也
① 《旧唐书·秦彦传》。
② 《容斋随笔》卷九,《唐扬州之盛》。
③ 《全唐文》卷三一六,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
④ 《全唐文》卷七四四,卢求:《成都记序》。
⑤ 《旧唐书·地理志》。
⑥ 《韩昌黎集》卷二十一,《送郑尚书序》。
⑦ 《全唐文》卷八○九,司空图:《解县新城碑》。
① 《樊川文集》卷十一,《上李太尉论江赋书》。
② 《唐会要·市》。
③ 《唐律疏义》卷八,《越州镇戍等垣城》。
有限制,若有违犯,要受处罚。贞观十年(公元636 年),又行钲鼓制度,规定城门、坊门、市门的启闭要依钲鼓的号令。关于市的开闭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其州县领务少处,不欲设钲鼓,听之"④。这种坊市制,对整顿市场,发展正常商业,保持物价稳定,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对商业管控过死,也束缚了商业的发展。中唐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逐渐突破了市制的约束,在坊间出现了商店。如扬州的"侨寄衣冠及工商等,多侵衢造宅"①。《王居士神丹》记:京师延春坊有卖金银珠玉者②。《北里志·王团儿》记:宣阳坊有彩缬铺;升平坊门旁有胡人鬻饼之铺③。《资治通鉴》也载,长安两市及要闹坊曲皆有商铺买卖④。住宅区的坊曲开店列肆,从事商业经营,说明交易场所已越出市外。
随着城乡交换的日趋频繁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唐以后,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夜市,尤其是南方,更为突出,长安早就有夜市,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文宗曾下令:"京夜市,宜令禁断"⑤。估计无法禁断。扬州也有夜市,晚唐诗人王建描写扬州说:"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升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⑥苏州也有夜市,杜荀鹤诗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⑦。张籍说广州"蛮声喧夜市"⑧。大都会之外,中小城市也有夜市。闾丘晓诗曰:"夜火连淮市,春风满客帆"⑨。张籍诗曰:"夜市连铜柱,巢居属象州"⑩。另外从白居易诗"灯光穿村市,笙歌上驿楼"(11),以及李商隐"巴西夜市红守宫,后房点臂斑斑红"①的描写来看,乡村市集也有夜间进行贸易的。
市制的突破,是唐后期商业发展,城乡市场不断扩大,商品流通日益活跃的结果,它密切了广大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以后两宋商业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唐后期豪商富贾更形活跃人数众多。如扬州是歌钟之地,"富商大贾,动逾百数"②,大商人的财产也是多得不可数计。如江陵的郭七郎,"其家资产甚殷,乃楚城富民之首,江、淮、河朔间,悉有贾客,仗其货买易往来者"③。唐末,长安的王酒胡不仅纳钱30 万贯,助修雀门,而且又以10 万贯修缮④ 《唐会要·市》。
① 《旧唐书·杜亚传》。
② 参见《唐阙文》卷下,《王居士神丹》。
③ 参见《唐阙文》卷下,《北里志·王团儿》。
④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一·德宗贞元十一年》。
⑤ 《唐会要·市》。
⑥ 王建:《王建诗集》卷九,《夜看扬州市》。
⑦ 杜荀鹤:《唐风集》卷上,《送人游吴》。
⑧ 《全唐诗》卷三八四,张籍:《送郑尚书出镇南海》。
⑨ 《全唐诗》卷一五八,闾丘晓:《夜渡江》。
⑩ 《全唐诗》卷三八四,张籍:《送南客》。(11)《全唐诗》卷四四七,白居易:《望亭驿酬别周判官》。
① 《全唐诗》卷五四一,李商隐:《河阳诗》。
② 《太平广记》卷二九○,《吕用之》。
③ 《太平广记》卷四九九,《郭使君》。
安国寺④,足见富商大贾的活跃。
唐后期的商人多与官府有联系,如王酒胡曾与僖宗君臣在安国寺中斋食。郭七郎曾输钱数百万,买到横州刺史之职。这个时期,许多商人都用钱买官,如《资治通鉴》载:穆宗时(公元821-824 年在位),"商贾胥吏,争赂藩镇,牒补列将而荐之,即升朝籍"⑤。而官吏和军将也有很多参加了商业活动。如许多贵族官僚纷纷设置邸店等,以获取丰利。以致玄宗时就曾下令:"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⑥。但无法禁止,后来唐政府只好规定贵族官僚的邸店,同百姓一样交税,如宣宗时的敕令:"应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科"⑦。地方上的节度使、观察使也多做生意,《唐会要》载:"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息"①。由于官僚经商极为普遍,因此武宗在赦文中曾说:"如闻朝列衣冠,或承华胄,或在清途,私置质库楼店,与人争利"②。
唐朝市场上还活跃着许多少数族商人和外国商人。《资治通鉴》载:长安的回纥和西域商人经常以千数,他们在这里"殖资产,开第舍,市肆美利皆归之"③。回纥商人常"驱马市茶"④。扬州和广州是外商云集的地方。刘展之乱时,平卢都知兵马使田神功进军扬州时,曾大掠居人资产,鞭笞发掘略尽,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⑤。广州的外商更多,据载,黄巢破广州时,杀死外国商人12 万至20 万人⑥。此说法虽夸大荒诞,但却反映广州的外国商人确实很多。此外,新罗、日本商人活动于明州、扬州、楚州等处的,数量也不少。外国商人到中国来,很多都是做珠宝生意。如《太平广记·宝珠》引《广异记》载:"途次陈留,宿于旅邸,夜闻胡斗宝。。。"又同书《守船者》引《原化记》载:"乃一珠径寸,光耀射目,。。至扬州胡店卖人,获数千缗。"同书《鬻饼胡》载:"忽闻新有胡客到城,因以珠市之。"同书《萧旷》引《传记》曰:"龙女出轻绡一匹,赠(萧)旷曰:'若有胡人购之,非万金不可。"这些记载都反映了外国商人来华之众和他们的富有。唐朝诗人在诗中常提到卖酒的"胡姬"可见外国女子在华做经商买卖的也很多。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