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俗祭祀和寺院佛事舞蹈,随着隋唐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和民族化而有所发展。民间祭祀舞蹈,较为普遍的是巫术活动中的娱神舞,由巫人独舞,称作"巫舞"。在祈求神灵保佑而举行的迎神、送神或求雨等祭祀、祈祷活动中,都有巫人舞蹈。与前代相比,唐代巫舞的神秘气氛淡化,审美的色彩更加浓厚。
隋唐的寺院,承袭了南北朝时期常设女乐的风气。安国寺在佛事活动中表演的《四方菩萨蛮舞》,是突出的例子。
(三)"俗讲"、"散乐"等表演艺术在隋唐五代的乐舞文化中,"杂曲"、"变文"、"俗讲"、"散乐"
等各种民间表演艺术,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封建礼乐制度的约束,它们很少进入宫廷献演。但是,它们生长在民间,直接为百姓演出,频繁地与国外的表演艺术家进行交流,有着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广泛的观众层面。虽然它们缺少"雅乐"那样的优厚条件,但也少受宫廷礼乐的束缚。因而更能自由发展,更加绚丽多姿。相比之下,"雅乐"却愈发不景气,而日渐衰落了。1。民间的"变文"和"俗讲"艺术"变文"是唐代说唱艺术"俗讲"的文字稿本。"俗讲"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形式。原为寺院僧侣面对俗众讲唱佛经故事,以招徕香客,增加布施,故称"俗讲"。后来,寺僧为了引起俗众的兴趣,逐渐在佛经故事之外,也采取边唱边讲的形式,表演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唱讲的艺术水平也得以提高。因俗讲具有故事情节和演唱艺术的双重特征,深受民众欢迎,渐渐地从寺院走向民间。以俗讲著称于世的僧人,首推文叙。唐代末年也有关于女演员专门演唱俗讲的记载。
"俗讲"不但具有故事情节和演唱技巧,而且还有很强的文学性。优秀的俗讲段子作为传统的保留节目,于是便出现了"变文",以供俗讲艺人长期应用。变文的文学体式为散文和韵文相结合,对后世曲艺艺术及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王昭君变文》,现存残卷,作者不详。写王昭君身为汉元帝宫女时,因性格刚正,不愿奉承画师,被毛延寿画了个其丑无比,汉元帝从未发现其才貌。后匈奴单于求亲,元帝诏令昭君出嫁匈奴。及至宫廷礼见,元帝惊其美艳,但后悔已晚。昭君嫁至匈奴后,册封为胭脂皇后,单于令部署大加庆贺,又陪伴昭君出猎,以慰藉她的思乡之情。昭君登高狩猎,南望故国,大动乡思,终于病绝。这是一个爱国思乡,情意深沉的故事,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在当时是比较著名的俗讲节目,其流传也相当广泛。
唐代变文稿本一直藏于敦煌莫高窟中,清光绪年间被偶然发现。计有《维摩诘经变文》、《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秋胡变文》、《捉季布变文》、《唐太宗入冥记》、《降魔变文》和《张义潮变文》等多种。这些变文稿本的发现,为中国古代曲艺和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可惜原本大部分已散失于英、法、日、俄等国。
2。地方歌舞戏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迥异,因此地方歌舞戏也以其独特的情调和可观的创作,活跃在隋唐的乐舞天地之中。
有着悠久历史的《泼寒胡舞》,因舞者头戴苏幕遮帽,又称《苏幕遮》。这是一种集歌舞、游戏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它比隋唐时期任何乐舞都更受民间欢迎。《泼寒胡舞》源于民间的泼水游戏,是一种祓除不祥、祈祷人寿年丰的群众性舞蹈。后由康国人(前苏联撒马尔罕)经龟兹(今新疆库车)传入中国,并进入宫廷。此舞不受人数限制,舞者裸体跳足,泼水取乐,在唐代风行一时。因舞蹈风格与传统礼法不符,又被朝廷取消。据《旧唐书·张说传》载,开元元年(公元713 年),朝臣上疏反对,"谓《泼寒胡》未闻典故;裸体跳足,盛德何观!挥水投泥,失容斯甚。"玄宗乃下令禁止。但并没有妨碍其在民间的发展。
《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谣娘》、《窟垒子》等戏。玄宗以其非正声,置教坊于禁中以处之。"可见,玄宗对此类歌舞戏也是爱不释手的,因此令教坊在禁中表演,以供享用。《踏谣娘》、《钵头》、《大面》,是唐代最为著名的歌、舞、戏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形式。
《踏谣娘》的故事源于北齐。相传有一苏姓男子,面貌丑陋、酗酒成性,经常酒后殴打妻子。其妻貌美歌甜,挨打之后便向邻里哭诉。人们都很同情她,便常常模仿受屈挨打的动作和哭诉的音调,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歌舞。表演时,由一男扮妇人边走边唱,并随着歌唱的节拍摇动身躯。"她"唱一段,旁人即一齐伴唱:"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接着,丈夫入场,表演殴打妻子的动作,滑稽而可笑。
《钵头》又叫《拨头》,是从西域传来的一种民间舞蹈戏。情节是一个胡人被虎吞噬,其子上山寻找父亲尸体,捕杀猛虎。山有8 折,曲有8 段。表演者身穿素衣,披头散发,面带哭相。
《大面》又叫《代面》,原称《兰陵王入阵曲》。相传北齐名将兰陵王高长恭,因嫌面相秀丽,临阵缺少武威,便戴上狰狞的假面具与敌人作战,每战必胜。军士们为了歌颂他的英雄气概,编排了《兰陵王入阵曲》。
由于这三种歌舞戏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它们实质上开辟了后代戏剧的先端。
源于汉代的俳倡戏,到了隋唐时期衍变为4 种新的表演形式:假妇戏、排闼戏、参军戏与小说。假妇戏是唐代俳优演出节目的泛称,主要指男扮女装的歌舞戏,是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演唱形式,《踏谣娘》就属于这种类型。排闼戏又称"樊哙排闼"、"樊哙排君难"。唐昭宗时,盐州(今陕西定边)雄毅军使孙德昭等人杀了幽禁昭宗的宦官,使昭宗重新复位。昭宗令艺人编演"樊哙排君难",以褒扬孙德昭众将。这也是以演唱故事情节为主的一种表演形式。
南北朝时出现的参军戏,至唐时形成了固定的程式。表演者只有2 人,以一人充参军,装痴装聋,任人调笑。另一人充苍鹘,机俏幽默地调弄参军。二人共同作滑稽的对话或动作,以达到强烈的喜剧效果。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载:开元八年(公元720 年),"侍中宋璟疾负罪而妄诉不已者,悉付御史台治之。谓中丞李谨度曰:'服不更诉者出之,尚诉未已者且系。'由是人多怨者,会天旱,有魃。优人作魃状,戏于上前。问魃:'何为出?'对曰:'奉相公处分。'又问:'何故?'魃曰:'负冤者三百余人,相公悉以系狱抑之,故魃不得出。'上心以为然。"可见,参军戏已成为宫中娱乐的一种表演形式。
3。隋唐五代的百戏百戏又称散乐。《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谓之百戏。"百戏实质是民间歌舞和杂技等表演艺术的总称。
(1)"超诸百戏"的傀儡戏傀儡戏包括木偶戏和皮影戏。在唐代已很盛行,达到了成熟阶段。现在,唐代傀儡戏的脚本和实物已不复存在,但史书典籍仍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南宋周密所撰的《武林旧事》中,有"舞队"条目,在"大小全棚傀儡"的标题下,列名目70 种。其中多数为傀儡舞队。"郭郎"和"郤翁伯"等角色,在唐代已是妇孺皆知的木偶人物了。
唐代木偶戏的表演种类,已有"盘铃傀儡"、"提线傀儡"和"机心暗起"等多种。唐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里记载:大司徒杜公在维扬,常对部下说:我致政之后,"著一粗布烂衫,入市看盘铃傀儡。"说明街市已有盘铃傀儡的表演。林滋的《木人赋》有:"藏机关以中动,假丹粉而外周"的记载,说明"机心暗起"的木偶也已出现。
唐代木偶的制作技巧非常纯熟。文宗太和年间,谢观撰《汉以木女解羊城围》赋,赋中记述:"于时命雕木之工,状佳人之美。假剞劂(jījué,刻镂用的刀和凿子)于缋事,写婵娟之容止。逐手刃兮巧笑俄生,从索绹而机心暗起。动则流盼,静而直指。""既拂桃脸,旋状柳眉。""摛(chī,意铺陈)粉藻而标格有度,传簪裾而朴格生姿。""浓华窈窕,见削成之肩不疑。"
唐代傀儡戏的表演非常普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杜佑的《通典》记载:"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谣娘、窟垒子等戏。。窟垒子,亦曰《魁垒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乐也,汉末始用之嘉会气。北齐后主高纬尤所好;高丽之国亦有之,今闾市盛行焉。"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记载,唐崔安潛之镇西川曰:"频于使宅堂前弄傀儡子,军人百姓穿宅观看,一无禁止。"顾况《越中席人看弄老人》诗曰:"不到山阴十三春,会中相见白头新,此生不复为年少,今日从他弄老人。"卢纶《焦篱店醉题,时看弄郤翁伯》诗云:"洛下渠头百卉新,满筵歌笑独伤春,何须更弄郤翁伯,即我此身如此人!"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第一,唐代的傀儡戏已遍及全国各地。如杜佑在长安街市,孙光宪在西川,顾况在越中(江浙一带),卢纶在洛阳等。都看到了傀儡戏的表演。第二,傀儡戏深受人们的喜爱,以致"闾市盛行"、"穿宅观看,一无禁止"。林滋《木人赋》赞之为"超诸百戏。"其艺术水平,达到了中国傀儡发展史上的成熟阶段。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