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乐》舞者120 人,身穿银饰盔甲,手持画戟;舞蹈队形为左圆右方,前有战车,后有队伍;时而作纵队,成"鹅鹳阵",有如鹅鹳前后相随;时而变横队,成"鱼丽阵",有如鱼群比次而行;有时中间作箕状张开,两翼舒展;间以队伍时屈时伸,互相交错;最后首尾相应,连结一起。全舞共分三大段,每段四次变换阵形。伴奏用大鼓,乐调以龟兹乐为主。舞中的击刺动作,都与雄壮的歌声相合。
到了公元656 年,高宗将其改为《神功破阵乐》,主要用于祭祀。玄宗时(公元713-755 年),以《破阵乐》编入"立部伎",仍有"发扬蹈厉,声调慷慨"的气魄,保持了初创时期的特色。但在"坐部伎"《燕乐》中的《破阵乐》,则是四人表演的小型舞蹈。舞者身着华丽的红色绫袍、绫裤,舞法与"立部伎"中的《破阵乐》有所不同。玄宗曾用几百宫女舞《破阵乐》,艺术效果也很好。至此,《破阵乐》的形式更加多样,影响更加深远。
7。泼寒胡舞《泼寒胡舞》,是唐代民间广泛流传的著名乐舞之一。因舞者头戴苏幕遮帽,唱词中也有"苏幕遮"之语,故又称《苏幕遮》。源于民间泼水游戏,是一种祈祷上天降寒祓除不祥的群众性舞蹈。约公元前8 世纪由康国(前苏联撒马尔罕)经龟兹(今新疆库车),传入内地,并进入宫廷。舞者裸体跳足,泼水取乐,热情豪放,载歌载舞,曾盛极一时。
《文献通考》记载:"乞寒本西国外蕃康国之乐。其乐器有大鼓、小鼓、琵琶、五弦、箜篌、笛子。其舞大抵在十一月,裸露形体,浇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也。"《旧唐书·康国传》也有类似的记载:"至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相泼,盛为欢乐。"说明此舞确实来自康国。
唐作《泼寒胡舞》,始于则天末年。据《旧唐书·张说传》载:"自则天末年冬季,为泼寒胡戏。中宗尝御楼观之。至是因蕃夷入朝,又作此戏。"中宗时,除长安、洛阳两京外,各地也盛行此舞。因舞者头戴"浑脱帽",因此也叫《浑脱舞》。浑脱队穿着胡服,骑在马上,泼寒胡者裸体跳足,尽情笑乐。皇帝诸王都很喜好,常举行大规模的泼水戏,到唐玄宗时,已流行了几十年,才以不合古礼之名而禁止。但教坊仍作保留,玄宗常于宫内组织演出,以供赏玩。
张说曾亲眼看到《泼寒胡舞》的演出,所作《苏摩遮》诗五首,其中四首对此舞的演出盛况均作了生动的描绘。诗的大意是说:苏幕遮本从海西传来,作此舞的胡人,有蓝色的眼睛和紫色的胡须。因为大唐的仁风播扬四方,所以远道而来表演歌舞,以助欢娱。他们用锦绣装束带有宝花的头冠,骑着骏马唱着异国的歌曲,他们能够激水结成阴气,寒冷与否全不在意。腊月的紫云笼罩着长安,他们在鼓声中高歌送寒,用油囊取来了天河的水,在起舞时泼洒在筵席前。祝福宫廷无限的长寿,新年永远接续着旧年。在这首诗中,《泼寒胡舞》的举办是为了辞旧迎新,因此群众踊跃参加,在歌唱之中,还不时地发出"亿岁乐"的和声。
《泼寒舞》传入日本,名为《苏莫者》,也常盛不衰。
8。踏谣娘舞《踏谣娘舞》,也是唐代最有影响的著名民间乐舞之一。源于河北的地方民间歌舞,伴奏的音乐也是河北风格。舞为二人,常在广场演出,由群众围观。此舞甚为流行,以至崔令钦的《教坊记》、杜佑的《通典》、段安节的《乐府杂录》、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及《旧唐书·音乐志》、《太平御览》等,都有记载。
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踏谣娘是隋末河内人的妻子,美色善歌,河朔演出其曲,伴以管弦。歌时凄苦,摇顿身体,所以叫《踏谣娘》。近代优人改变了情节,已脱离原旨了。
另据《教坊记》载:大约在天宝年间(公元742-755 年),《踏谣娘舞》常在宫廷表演,崔令钦任著作郎曾亲临其境,遂记下演出实况。在北齐时,有一苏姓男人,长着一个酒糟鼻子,他本来没有作官,却自称为"郎中"。此人不事生产,但酗酒成性。醉后常殴打他的妻子。其妻心怀怨苦,只有向邻里诉说。当时的人们取其情节,演为舞剧。上场时由一男子着女服假扮妻子,徐步入场,且行且唱。每歌一叠,旁人齐声合唱:"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接着其夫上场,与妻作殴斗状,以取笑乐。到唐时,以妇人扮演妻子,遂不呼丈夫为"郎中",但云"阿叔子"。
从这两段记载看,《踏谣娘》的表演内容基本一致,只是时间有先后之别。因北齐建国在河朔(今河北一带)地区,所以两者所述也都是河北民间的乐舞。但是,天宝时的演出"以取笑乐",则多少离开了诉其"凄苦",同情贤德、讽刺恶夫的原意了。因此,《旧唐书》责之为"殊非旧者"。在后来的演出中,《踏谣娘舞》被分为两场。第一场,妇女出场,缓步行歌,至感情激愤时,悲从中来,乃摇顿其身而舞。悲歌倾诉,道其冤苦。第二场,丈夫登场,与妇对白,以至殴斗。观众资为笑乐。在晚唐的演出中,于夫妇殴斗后,又增加了第三场:有一质库中人登场,妻典质衣物,以供夫挥霍。这一情节的增加,更加突出妻子之贤,其夫之恶。
9。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舞》,是唐代最出色的大型乐舞和著名的法曲。其乐曲主体为道调法曲,唐玄宗吸收了《婆罗门曲》的要素创制而成。舞蹈是此曲的组成部分,舞者必须身着象征孔雀翠衣的"羽衣",和艳如彩虹般的霓裳(淡彩衣裙),装扮得极其典雅秀丽,有如天仙。因其舞兼有健舞、软舞之长,而又非属两舞之一,实乃开创了一种典雅华贵的新舞风。风靡大唐,官宦民间多加仿效。
此舞首次推出,是玄宗在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的庆典上。全舞共分三段。
音乐、舞蹈、服饰、道具,都以仙女在仙境中飘然曼舞的构思设计。第一段为散序,乐用散板,无歌无舞,只用诸般乐器独奏和轮奏;乐器主要有磬、箫、筝、笛等;演奏六遍乐曲后,进入第二段。第二段为中序,也叫歌头。表演抒情意趣的轻歌曼舞18 遍;乐为慢板,舞蹈姿态优雅舒缓,回旋如雪;小垂手后如弱柳飘摇;斜曳衣裙时如白云初生;舞者双蛾微敛,舞袖低昂,含情不胜,如置仙境。第三段为"曲破",也称"舞遍",以舞蹈为主;音乐由慢板转为快板,共12 遍。音乐急管繁弦,催拍愈紧,有如跳珠撼玉一般,达到高潮;到曲终时,乐与舞同时转慢,长引一声结束。令观者听众产生余音袅袅、回旋不尽的余味。
《霓裳羽衣舞》的编导手法非常高妙,它通过刚柔、强弱、急缓、动静等变化的对比,通过乐曲、歌唱、舞蹈的运用,创造了新颖独特的乐舞形式,使人产生无限丰富的想象,以致白居易由衷地赞叹:"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霓裳羽衣舞》编导者在创作上以传统音乐的主体,广泛吸收外来民族的音乐特长,将浑厚深沉的印度佛曲与含蓄婉转、清丽悠扬的清商乐融为一体,成为外来音乐民族化的一大杰作。同时,通过道调、佛曲的并存运用,还体现了释道互补的宗教思想。这在中国音乐史上堪称创举。舞蹈中运用了传统的"小垂手",借鉴了西域舞蹈旋转、迅疾的动态,使中国传统舞蹈的妩媚、典雅,与西域舞风的俏丽、明快水乳交融,形成了既保持民族神韵、又具外来风情,既不同于健舞、又有别于软舞,兼收并蓄的一种特殊风格。《霓裳羽衣舞》的演出形式并不完全固定,有独舞、双人舞和大型群舞。唐代宫廷几个时期的表演均有不同。天宝四年(745 年)册立杨贵妃时和杨贵妃在木兰殿的两次表演,都是独舞形式。元和年间(公元806-820 年),白居易在宫中所见的是双人舞形式。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 年),朝廷曾以15 岁以下少年舞者300 人表演《霓裳羽衣舞》。宣宗时也曾用几百宫女予以表演。
《霓裳羽衣舞》声势浩大,乐舞精妙,轰动天下,文学雅士争相赞咏,擅艺之人多方肄习,传授各地,乃至家伎,可谓空前的繁盛。但是,到了晚唐,屡经战乱,几乎灭绝。虽有残存的舞曲,也已难复旧观。及至宋代,舞曲虽有开发,而舞蹈部分已逐渐丧失。
(五)乐舞理论隋唐五代乐舞艺术的空前繁盛,既包括风靡四方的乐舞表演,也包括见诸文墨的乐舞理论。这一时期的乐舞理论应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乐志,二是专著,三是散见于各种典籍的有关论述。
乐志是断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叫音乐志,与礼合写的篇章称为礼乐志。唐代编撰了《晋书》和《隋书》。《晋书》的《音乐志》上、下两卷,为房玄龄等人撰写。《隋书》的《音乐志》有上、中、下三卷,为长孙无忌等人撰写。五代编撰了《旧唐书》,其中有《音乐志》四卷,为后晋刘昫撰写。这三部音乐志,按照时序进展,记述了晋至隋唐乐舞艺术的发展沿革、典章制度、重大决策、重要事件和重要成果,从整体上记录了隋唐两代乐舞艺术发展的基本状况,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