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1)《十部乐》《十部乐》是在"隋七部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掉陈国,便将北周、南陈以前的乐舞加以汇集整理,分为雅俗二部。又收集波斯、中亚诸国及邻邦的乐舞,合为七部,为《七部乐》。即《清商伎》、《国伎(西凉伎)》、《龟兹伎》、《安国伎》、《天竺伎》、《高丽伎》、《文康伎》,大业中(公元615-618 年),隋炀帝增加《疏勒伎》、《康国伎》,成为《九部乐》,并将《国伎》改名为《西凉伎》,《文康伎》改名为《礼毕》,作为终曲。
  唐武德初年,李渊沿用隋《九部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 年),舍去《礼毕》,用《天竺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 年),平定高昌后,增加《高昌乐》,去掉《扶南乐》为《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和《高昌乐》。
  (2)"坐部伎"与"立部伎"
  唐代中叶以后,宫廷表演艺术强烈地吸收融化少数民族乐舞,新编燕乐异常繁荣。武则天、唐中宗时期,根据演出规模的大小,统编为"坐部"和"立部"两类。乐府便将立奏之乐称为"立部伎",其余总谓之"坐部伎。""坐部伎"在堂上坐着演奏,人数不多,规模较小;舞者3 至12 人,用丝竹细乐伴奏,风格较为清雅,乐工和舞者的表演水平较高。其构成包括《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寿乐》、《龙池乐》、《破阵乐》六部乐舞。
  "立部伎",舞者60 至180 人,声势浩大;以鼓和金钲伴奏,声震百里,动荡山谷,气势宏伟壮观。由8 部乐舞构成。即《安舞》、《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寿乐》。《安舞》、《大平乐》,乃周、隋遗音,其他乐舞皆用大鼓,杂以龟兹乐。《大定乐》又加金钲。《庆善乐》用西凉乐,声颇闲雅。
  (3)少数民族乐曲从"十部乐"曲目构成上看,少数民族的乐舞对隋唐俗乐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西凉乐和龟兹乐的曲度,能够被当时的百姓熟知,足以说明少数民族乐舞的发达和影响之大。据唐书记载,享有盛誉的少数民族乐曲有十几部,分别为《西凉乐》、《高丽乐》、《百济乐》、《扶南乐》、《天竺乐》、《骠国乐》、《高昌乐》、《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安国乐》、《北狄乐》等。(4)大曲和杂曲古代的音乐,与诗歌舞蹈融为一体,称为"乐"或"乐舞"。隋唐时期,乐和舞还没有分离,乐曲之中多数为舞曲。唐代的舞曲,有"大曲"和"杂曲"之分。据宋《乐府诗集》所载:"'杂曲'者,历代有之。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或宴游役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怀,或言征战行役之苦,或缘于佛老,或出自夷虏;兼收备载,故总谓之'杂曲'。"据崔令钦《教坊记》载:盛唐时教坊共有杂曲278 首。其中,清商乐仅68 首,其余都是来自民间和兄弟民族的乐曲,以三倍之数盛于清商乐。现摘其数例,以观其大略。
  《欸乃曲》,为唐代曲子新作之一。代宗大历初年,元结为道州刺史,因军务到长沙。归途中遇水大涨,船只难进,乃作此曲5 首,使舟人唱之。内容写沿途山水风光和作者自身的感受,形式为七言四句。"欸乃",即摇橹之声。
  《天仙子》,原名《万斯年》,来自西域。吸收入教坊,后用作词牌。
  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韦庄词"刘郎此日别天仙"句而易名。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34 字,五仄韵,或五平韵,或两仄三平韵,或四仄韵。双调68 字,上下阕各五仄韵。
  《何满子》,又作《河满子》。唐教坊曲子。后用作词牌,相传玄宗时有歌人何满子,触犯刑法获罪,临刑进此曲以自赎,竟不得免。后遂以其姓名为此曲之名,单调36 字,双调73 字。
  《破阵子》,又称《破阵乐》、《十拍子》。唐教坊曲子名。在唐为舞曲,舞者2000 人,皆画衣甲,执旗旌,威武壮观,有军旅"破阵"之意。本以七言绝句入乐,后用旧曲名另度新声。
  《婆罗门》,唐教坊大曲名,后用作词牌。又称《婆罗门引》、《望月婆罗门引》。敦煌曲子词有"咏月"4 首,每句均以"望月"二字起。单调34 字,平韵,一般为双调76 字。
  《望江南》,唐教坊曲子名。后用作词牌。段安节《乐府杂录》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伎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白居易曾依其词作词,词中有"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句,遂更名为《江南好》、《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有单调、双调二体。唐时为单调,27 字,三平韵。
  《木兰花》,唐教坊曲子名,后用作词牌,唐和五代多有《木兰花》词,句式参差不一。双调,52 字、54 字或55 字。多为三字句和七字句相间,仄韵。原名《玉楼春》,因五代欧阳炯词中有"同在木兰花下醉"句,而改名。《倾杯乐》,唐教坊曲子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倾杯》、《古倾杯》。其词最初为长孙无忌作。玄宗时用于马舞。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有此调二首,分别为109 字与110 字,仄韵。
  "大曲"是一种大型多段的歌舞音乐。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散序",无歌无舞,无节拍地演奏音乐若干遍;二为"中序",或称"拍序",也叫"歌头",音乐为板眼分明节奏较慢的四拍子曲调,歌队开始唱歌,舞队仍不出场;三是"破",或"舞遍",其中包括"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杂衮"等段落。音乐为二拍子曲调,舞队入场起舞,无歌唱。节奏渐趋急促,舞者盘旋腾跃,令人目不暇给。"大曲"源于汉、魏,当年"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已经出现。南朝大曲,多为清商三调中的大曲,隋唐五代时期,雅乐、清乐、燕乐都有大曲。据《教坊记》载,盛唐时期教坊共有大曲46 首。其中,有少量大曲的音乐介于雅乐与燕乐之间,多数均为燕乐。如《庆善乐》、《上元乐》、《破阵乐》、《绿腰》、《薄媚》、《柘枝》等等。在表演形式和演出规模上,都有较大发展,其歌词主要是诗体语言,入乐叠唱。
  清商乐成分较多的大曲又称为"法曲",情调更加幽雅。法曲也称"法乐"。源于东晋和梁代的"法乐"。东晋时,将用于佛教法会的乐曲称为法曲。梁以后,形成以清商乐为主的法乐,到隋唐称为"法曲"。《新唐书·礼乐志》载:"其音清而近雅。"其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等。"隋炀帝厌其声淡,曲终复加解音。"唐代,"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曾下诏将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产生了不少著名的新作,如《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曲》等。
  大曲或法曲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唐代的乐舞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中唐以后,法曲渐衰。
  隋唐五代的声乐,已无法谛听。但在"唐书"和《乐府诗集》等典籍和其他文献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歌词,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独唱、合唱、伴唱歌曲。玄宗时著名女歌手许和子,就是以其天才的歌唱艺术而载于史册的。可见,隋唐时期的声乐,也有着辉煌的成就。
  (二)文舞和武舞隋唐两代,传统雅舞得以荟集,重获新生;由于舞蹈艺术的繁荣,又有文舞和武舞之分;健舞和软舞层出不穷。特别是各种中外乐舞的大量涌进和广泛交流,使长安城客观上成为表演艺术的国际中心。大唐舞蹈则以其不朽的传世之作,跃上了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高峰。
  1。重获新生的古代乐舞隋文帝承袭旧制,将乐舞按文舞、武舞加以类分。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高宗李治也将文舞、武舞重新规定,形成定制。"文武"和"武舞"源于周代,是雅舞的两大结构。雅舞是古代帝王用于祭祀和仪典的舞蹈,用于宴筵、享乐、祭祀三项大典,以及"吉"、"凶""军"、"宾"、"嘉"等重要国事活动。按其用途、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分为"文舞"和"武舞"。文舞的演员,手执鸟羽和施(牛尾);武舞的演员,手执牛干(盾)和王戚(斧)等兵器。"文舞"重在歌颂本朝的文德,"武舞"主要用于赞扬国家的武功。
  唐代立国,百业并举,国力昌盛,乐舞隆兴。武德九年,祖孝孙等奉诏定乐,将文舞改称"治康","武舞"易名"凯安"(后世仍用旧称),舞者各64 人。"文舞:左籥右翟,与执纛而引者二人,皆委貌冠,黑素,绛领、广袖、白绔、革带,乌皮履。武舞:左干右戚,执施居前者二人,执鼗执铎皆二人,金錞二,与者四人,素者二人,执铙二人,执相在左,执雅在右,皆二人夹导,服平冕,余同文舞。"(《新唐书·艺文志》)论用途:则在朝会、献祭、太庙、禘祫,各有定制。《新唐书·艺文志》载:"朝会则武弁,平巾帻,广袖,金甲,豹文绔,乌皮。。。执干戚夹导,皆同郊庙。凡初献,作文舞之舞;亚献、终献,作武舞之舞。太庙降袖以文舞,每室酌献,各于其庙之舞。禘祫迁庙之主合食,则舞亦如之。"(《新唐书·艺文志》)唐代是一个热衷于创造的时代,由于礼乐的重要社会地位,乐舞的创造更加非同凡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