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病卒。夫人元氏召诸将立其子田怀谏为副大使,知军务;又以田怀谏年幼,召牙内兵马使田兴为步射都知兵马使。宪宗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甫请兴兵讨之,李绛以为不必用兵,魏博当自归朝廷。经二相反复辩论,宪宗决计"不用兵"。魏博以"朝命久不至,军中不安"。而田怀谏幼弱,军政决于家僮,众皆愤怒,推举田兴为留后。十月,朝廷政先遣中使宣劳的惯例,直接降"白麻"任命田兴为魏博节度使。田兴"感恩流涕,士众无不鼓舞。"李绛以"田兴不贪专地之利,不顾四邻之患,归命圣朝",建议"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使四邻劝慕"。十一
① 《资治通鉴》卷237 宪宗元和二年九月。
② 《资治通鉴》卷237 宪宗元和四年四月。
① 《资治通鉴》卷238 宪宗元和四年七月。
月,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以150 万缗犒赏军士,减免所辖6 州百姓赋役1 年。田兴奏乞节度副使于朝廷,又奏所部缺官90 员,"行朝廷法令,输赋税"。郓、蔡、恒三镇游说田兴,不听。八年正月,赐田兴名弘正。魏博就这样"悉心奉朝廷,变两河藩镇故事",成为元和年间抚平方镇的一个特例。
(3)讨平淮西元和九年闰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匿丧,以病闻,自领军务"。宰相李吉甫也对宪宗说:"淮西非如河北,四无党援,国家常宿数十万兵以备之,劳费不可支也。失今不取,后难图矣。"①十月,以严绶为申、光、蔡招抚使,督诸道兵招讨吴元济,以内常侍知省事崔潭峻监其军,以吕元膺为东都留守。十年三月,田弘正遣其子田布将兵助严绶讨吴元济。吴元济求救于恒、郓二镇,王承宗、李师道数上表请赦吴元济,宪宗不准。李师道派大将将兵趋寿春(今安徽寿县),声言助官军,实为支援吴元济。为策应淮西,李师道使人募东都恶少数百,攻入河阴转运院,烧钱帛30 余万缗匹,谷3 万余斛,造成人心恐慌。群臣多请罢兵,宪宗遣御史中丞裴度赴行营察看用兵形势。裴度回京,言淮西必可取,又推荐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
十年六月,李师道派刺客刺杀了力主征讨淮西的宰相武元衡,并刺伤刚刚"言淮西必可取"的裴度。然而,暗杀并未能阻止朝廷征讨的决心。宪宗以裴度为相,裴度强调:"淮西,腹心之疾,不得不除。且朝廷业已讨之,两河藩镇跋扈者,将视此为高下,不可中止。"①用兵之事,宪宗悉以委之裴度。裴度改以韩弘为淮西诸军都统;以高霞寓为唐、随、邓节度使,专事攻战;以李逊为襄、复、郢、均、房节度使,调5 州之赋以供军饷。
此间,朝廷误以刺杀武元衡是成德王承宗指使,下诏数其罪恶,绝其朝贡。而王承宗又纵兵四掠,魏博、卢龙、横海、义武四镇屡上表请讨王承宗。十一年正月,削王承宗官爵,命河东、幽州、义武、横海、魏博、昭义六道进讨。宰相张弘靖、韦贯之以为"两役并兴,恐国力所不支",都主张"先取吴元济,后讨(王)承宗"。朝廷两面作战,陷入被动。六月,高霞寓兵败铁城(今河南遂平西南),仅以身免,中外惊骇。宰相入见,多劝宪宗罢兵。宪宗决心不变,说:"胜负兵家之常,今但当论用兵方略,察将帅不胜任者易之,兵食不足者助之耳。岂得以一将失利,遽议罢兵邪!"②于是,独用裴度之言。年底,以李愬(李晟子)为唐、随、邓节度使。十二年五月,罢河北行营,停止对成德用兵,乃"并力先取淮西"。
李愬到达唐州(今河南泌阳),安抚军心,查明敌情,重用降将,麻痹对方,瓦解敌军士气,鼓舞官兵斗志。元和十二年上半年,先后攻占了蔡州(今河南汝南)外围的一些要点,与郾城李光颜的主力相联。闰五月,盐铁转运副使程异自江淮督办财赋而来,得供军钱185 万缗。六月,吴元济以其部下多叛,兵势日蹙,上表谢罪,愿束身归朝。宪宗许其不死,但吴元济被其左右及大将董重质所挟制,不能出境。
七月,朝廷再次议讨淮西之事。宰相李逢吉等皆以"师老财竭,意欲罢
① 《资治通鉴》卷239 宪宗元和九年九月。
① 《资治通鉴》卷239 宪宗元和十年六月。
② 《资治通鉴》卷239 宪宗元和十一年六月。
兵",唯有裴度表示"请自往督战"。宪宗立即命裴度兼彰义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八月,裴度至郾城,以"诸道皆有中使监阵,进退不由主将","悉奏去之,诸将始得专军事,战多有功。"①其时,淮西精兵皆在郾城以南的洄曲和四周边境,防守节镇首府蔡州的都是老弱兵将。九、十月间,议定"乘虚直抵其城"的计划,由李愬密报裴度获准。十月辛未夜,李愬以精骑突将9000 分为前、中、后三军,自将中军,顶风冒雪奇袭蔡州。鸡鸣雪止,蔡州城破,擒吴元济。此时,董重质正拥精兵万人据洄曲,李愬厚抚其家室,遣其子前去招降,董重质单骑降于李愬,李光颜军进占洄曲。申州、光州及诸镇兵2 万余人相继来降,淮西遂平。淮西既平,淄青李师道、成德王承宗皆忧惧,上表纳质,复献属州。十三年七月,以李师道"顽愚反复",诏令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兵共讨之。十四年二月,平卢兵马使刘悟杀李师道及其2 子,传首于魏博田弘正军营。田弘正公告天下,淄青12 州皆平。十五年,成德王承宗卒,弟王承元继,归顺朝廷。"自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贡供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②
① 《资治通鉴》卷240 宪宗元和十二年八月。
② 《资治通鉴》卷241 宪宗元和十四年二月。
(五)政局反复淮西平定,河北"尽遵朝廷约束",使得宪宗渐浸"骄侈"。求长生而好神仙,迎佛骨而贬名士(韩愈)。将相再遭冷遇,宦官更得宠信。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年)正月,宪宗暴崩。自此,政局反复不定,内廷宦官擅权,外廷朋党相争,地方藩镇起伏。"大唐帝国"在如此纷繁的权利"内耗"之下,一天天地更加衰落了。
1。皇帝废立自宪宗暴崩,穆、敬、文、武、宣及其后的懿、僖、昭八帝,都是经宦官拥立而继位的,足以显示出内廷宦官擅权的程度。
(1)弑杀拥立宪宗在平定藩镇进程中,虽然迫于宰相、谏官的"极言"而罢吐突承瓘左神策中尉之职,但不久又复其为左神策中尉。同时,还将宦官承受表奏,出纳帝命的职掌制度化:"宪宗元和中,始置枢密使二人,刘光琦、梁守谦皆为之。"其职掌"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①枢密使渐渐从皇帝与宰臣间重要桥梁的地位,转而与宰臣共参国政。因此,两枢密使与两军中尉,成为势倾朝野的权贵,被称作"四贵"。元和十五年正月,宪宗暴崩。当时的说法是,内常侍陈弘志弑帝于中和殿,但其党"讳之",故云"上服金丹,药发",外人不知究竟②。先前,宪宗以长子宁为皇太子。但太子早逝,吐突承瓘曾欲谋立宪宗次子沣王恽,而宪宗却立三子遂王恒为皇太子。此时,宦官中出现争执,吐突承瓘仍然拥立沣王,中尉梁守谦与王守澄、马进潭等共立太子,杀吐突承瓘及沣王恽。闰正月,太子恒即皇帝位,为穆宗,第二年正月改元长庆。
长庆二年(公元822 年)冬,穆宗与宦官击马球,因惊吓而得"风疾"。从此"人不闻上起居","独宦者十余人侍侧"。十二月,诏立长子、景王湛为皇太子。穆宗在位4 年,知枢密王守澄"专制国事,势倾中外。"四年正月,穆宗病危,命太子监国。宦官欲请郭太后(郭子仪孙女、郭暧之女)临朝称制,太后撕裂制书说:"卿辈勿预朝政,何患国家不安!"①当晚,穆宗崩于寝殿。数日后,太子港即皇帝位,尊郭太后为太皇太后,第二年正月改元宝历。
敬宗在位3 年,游戏无度,狎昵群小。宝历二年(公元826 年)十二月,与宦官刘克明、击球将军苏佐明等饮。酒酣,苏佐明等弑敬宗。刘克明等矫旨,以宪宗第六子绛王悟权勾当军国事,想趁此"易置内侍之执权者"。于是,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中尉魏从简、梁守谦定议,以卫兵迎穆宗次子江王涵入宫,发左右神策、飞龙兵尽斩刘克明一伙,绛王悟亦为乱兵所杀。江王涵即皇帝位,为文宗,更名昂,第二年二月改元大和(亦作太和)。(2)甘露之变文宗在位13 年,二改年号:大和(公元827-835 年)、开成(公元836
① 《册府元龟》卷665《内臣部》总序、《文献通考》卷58《枢密院》。② 参见《资治通鉴》卷241 宪宗元和十五年正月《考异》。
① 《资治通鉴》卷243 穆宁长庆四年正月。
-840 年)。即位之初,每以太宗孜孜政道,尤勤于政理。"帝以累世变起禁闱,尤侧目于中官,欲尽除之",然"制御无术,几致颠危"②。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