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削弱相权鉴于玄宗后期李林甫、杨国忠专权的弊端,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 年)十月便令宰相轮流执政事笔,轮流承旨,10 日一更换。肃宗在位的7 年间,主要是张皇后与李辅国弄权,未出现宰相专权的情况。
代宗在位的17 年间,元载以谋诛宦官鱼朝恩,"自谓有文武才略,古今莫及,弄权舞智,政以贿成,僭侈无度。"②元载专权,主要是杜绝谏官论事,排斥异己(如颜真卿、李泌等)。当代宗知其所为后,渐收其权,于大历十二年诛之。
德宗一朝,进一步限制相权,助长了内廷势力的发展。
初年,杨炎独任大权,以复恩仇为事,诬陷刘晏致死,天下冤之。继而,卢杞陷杨炎致死。及至泾原兵变,朝廷西出奉天、梁州。德宗"居艰难中,虽有宰相,大小之事,必与(陆)贽谋之,故当时谓之'内相',上行止必与之俱。"①陆贽,自德宗即位,便召为翰林学士,数问得失。因此,史称:"贞元之政,多参决于内署。"②李泌的时罢时用,也表露了德宗多听信顾问② 《资治通鉴》卷225 代宗大历十四年闰五月。
① 《资治通鉴》卷226 德宗建中元年七月。
② 《资治通鉴》卷224 代宗大历五年三月。
① 《资治通鉴》卷230 德宗兴元元年三月。
② 《旧唐书》卷158《韦贯之附绶传》。
之臣,而不信任宰臣。
贞元二年,以刘滋、崔造、齐映同平章事,但令其分判尚书省六部之事:齐映判兵部,李勉判刑部,刘滋判吏、礼部,崔造判户、工部。宰相仅行六部长官之权,而失中枢决策之职。后李泌拜相,德宗又以军旅、吏礼、刑法分委宰相李泌、张延赏、柳浑。李泌奏道:"至于宰相,天下之事咸共平章。若各有所主,是乃有司,非宰相也。"强调"宰相之职,不可分也。"③九年,陆贽、贾耽、赵憬、卢迈同平章事,诏改秉笔10 日一轮换为1 日一轮换。十二年,干脆不任宰相,自御史、刺史、县令以上皆皇帝自选用,中书省只走文书程序而已。结果,德宗所取信的裴延龄、李实、渠牟等,"权倾宰相,趋附盈门"。实际上,仍然是不信外廷信内廷。
(3)依重宦官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直至中宗之世,仍然是"权未假于内官"。玄宗的发迹,与内官高力士密不可分,因而崇重宫禁。高力士以其"谨密"、"倾心奉上",特承恩顾。天宝十三载,玄宗置内侍监2 人,正三品,以高力士、袁思艺对任之,打破内侍省不置三品官的旧制。但高力士"谨慎无大过","巧密,人悦之",没有擅权乱政之举。
李辅国扈从肃宗灵武即帝位,被擢为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以心腹委之。
"宰臣百司,不时奏事,皆因辅国上决","府县按鞫,三司制狱,必诣辅国取决,随意区分,皆称制敕,无敢异议者。"宰相李揆,"位居台辅,见辅国执子弟之礼,谓之'五父'。"①代宗即位,以其有定策之功,尊为"尚父",加司空、中书令。
程元振亦有辅定代宗之功,挤掉李辅国,接替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之职。
史称:"是时元振之权,甚于辅国,军中呼为'十郎'。"②襄阳节度使、同平章事来瑱,肃宗灵武即位时第一任宰相裴冕,都因与程元振小有过节,程元振便诬来瑱以罪,竟遭诛杀;又发属吏赃私,外贬裴冕。"二人既被诬陷,天下方镇皆解体,元振犹以骄豪自处",勋爵加至骠骑大将军,封邠国公。此二人虽守三公、封王爵、干预国政,但尚未全握兵权。
代宗时,宦官掌枢密,宦官监领禁军,到后来都逐渐演变成制度。
永泰年间,宦官董秀掌枢密。至大历十二年,始终以董秀"宣传诏旨于中书门下"③。董秀被诛,乔献德接任。宪宗时,正式定名为枢密使。再后,便是"宰相、枢密,共参国政。"④宦官监领诸军,当自肃宗乾元元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使讨安庆绪,以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为发端。代宗广德元年底,吐蕃入犯京畿,诸道兵将皆忌程元振弄权陷害,征召不集。鱼朝恩带领禁军迎奉,深受宠异,改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专典神策军。鱼朝恩虽然"恃勋自伐,靡所忌惮",甚至妬郭子仪功高,屡行离间,但仍然不能够任情与夺,由己废立。鱼朝恩被诛以后,内官不复典兵。德宗即位之初,以李光弼属吏白志贞"小心勤恪",引为腹心,由司农卿调用为神策军使。白志贞纳豪民赂,补③ 《资治通鉴》卷232 德宗贞元三年六月。
① 《旧唐书》卷184 李辅国传)。
② 《旧唐书》卷184《程元振传》。
③ 《册府元龟》卷665《恩宠》。
④ 《资治通鉴》卷250 懿宗咸通二年二月。
为军士,多不在军,仅以名籍领取给养。泾原之变,德宗急召禁军,白志贞无兵保驾,唯有早年在东宫时的两名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带领大小宦官百余人左右从行。白志贞贬官后,左、右神策军,悉委窦文场等主之。
兴元元年(公元784 年)十月,德宗"颇忌宿将握兵多者,稍稍罢之",遂以窦文场监神策军左厢兵马使,王希迁监右厢兵马使,后王希迁罢,以霍仙鸣监右厢。"宦官握兵柄,自此不可夺矣。"①贞元二年九月,改神策左、右厢为左、右神策军。四年,置左、右神威军,与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号曰十军。"神策军尤盛,多戍西京,散屯畿甸,禁卫皇室。八年,左神策大将军柏良器募才勇之士,窦文场恶之,以其妻党犯卫禁而治其罪,贬柏良器为右领军。史言:"自是宦官始专军政,为宦官挟兵权以胁天子张本。"②贞元十二年六月,"特立护军中尉两员,中护军两员,以帅禁军,乃以文场为左神策护军中尉,仙鸣为右神策护军中尉,右神威军使张尚进为右神策中护军,内谒者监焦希望为左神策中护军。""时窦、霍之权,振于天下,藩镇节将,多出禁军,台省清要,时出其门。"③禁军戍卫,禀赐优厚,诸将多请遥隶神策军,称行营,皆统于护军中尉,其军多至15 万人。十七年以后,杨志廉、孙荣义分别以左、右神策中尉副使之职接替左、右神策护军中尉,效法窦、霍,怙宠骄恣。依附者众,宦官之势益盛。故史言宦官"自贞元之后,威权日炽。兰锜将臣,率皆子蓄,藩方戎帅,必以贿成,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①宦官专掌禁军,自德宗一朝成为常制,终唐之世不变。
宦官威权日盛,带给社会的一大危害便是宫市强买。
先前,宫中购买市间物品,命官吏主持,按值讨价。自贞元十三年前后,"屡有中官于京城市肆强买人间,率用直百钱物,买人数千钱物,仍索脚价,及进奉门户,谓之宫市。"②中官(宦官)购物,"不持文牒,口含敕命","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另派数百人于市中查望,白取其物,不还本价,称之为"白望"。常常是"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③徐州刺史张建封入觐京师,具奏宫市之害。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希宦官之旨",奏以京师游手无业者数千万家,"仰宫市取给"。德宗竟信其言,凡言宫市者皆不听用。十四年,京兆尹吴凑再奏宫市之弊,宦官以其为右金吾都知赵洽、田秀岩之谋,二人坐流天德军服役。
如果说自肃宗起,皇帝都有宦官参预拥立,那么经德宗一朝宦官威权的膨胀,其后不单能够拥立皇帝,而且可以废黜君王了。
① 《资治通鉴》卷231 德宗兴元元年十月。
② 《资治通鉴》卷234 德宗贞元八年十二月。
③ 《旧唐书》卷184《窦文场、霍仙鸣传》。
① 《旧唐书》卷184《宦官列传》序。
② 《唐会要》卷86《市》。
③ 《旧唐书》卷140《张建封传》。
(四)元和中兴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 年)正月,德宗病疾而崩,太子李诵继位,即顺宗。
顺宗以病体登基,在位8 个月,是一个过渡性的帝王。其间,韦执谊为同平章事,王伾为翰林学士,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兼充度支盐铁转运副使,主持朝政。史家称:顺宗"自其执政以后,罢进奉、宫市、五坊小儿,贬李实,召陆贽、阳城,以范希朝、韩泰夺宦官之兵柄,革德宗末年之乱政,以快人心、清国纪,亦云善矣。"①七月,顺宗以"积疾未复",权令皇太子李纯监国,以杜黄裳为门下侍郎、袁滋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八月,顺宗以"疾恙无瘳",令皇太子即皇帝位,自称太上皇,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皇太子李纯即位于宣政殿,是为宪宗。顺宗"革德宗末年之乱政",被称为"永贞革新"。
宪宗即位的第二年,改元"元和",历史进入一个"中兴"的时代。
1。政归宰辅唐代的一位史家在记述和评论宪宗一朝政事时写道:"上自藩邸监国,以至临御,讫于元和,军国枢机,尽归之于宰相。由是中外咸理,纪律再张,果能剪削乱阶,诛除群盗。"②军国枢机归于宰相,确实是宪宗朝政的一大新气象,也是使"唐室中兴"的一大重要因素。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