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集中,沿用六朝旧体而作的乐府甚多,而且都能得其神髓,不让旧作。比如左延年曾作《秦女休行》,李白也作一首。两相比较,不分伯仲。鲍照作《夜坐吟》,李白也作一首《夜坐吟》。现在我把这两首诗抄在下面,读者可以略作比较。
鲍诗:"冬夜沉沉夜坐吟,含情未发已知心。霜入幕,风度林,朱灯灭,朱颜寻。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
李诗:"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并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队君万曲梁尘飞"。
又如,汉有"长相思",源于苏武、李陵,后来成为乐府名。陈后主、徐陵、江总等擅作此调。李白作此,同样美奂美仑,不让古人。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相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不但吸收六朝文学的营养,而且注意向民歌学习,是李白诗歌的另一特点。他一生漫游天下,所去地方极多。所到之处,对民歌民谣,虚心倾听,细心体味。他用民歌方式写的诗歌,新鲜活泼,不失民歌本味,又更富文学色彩。应该说,盛唐是文人诗占主导地位的诗歌时代,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还能注意向民歌学习,可说难能可贵。
南朝时有非常著名的《子夜吴歌》流传。有《子夜吴歌》,又有《子夜四时歌》,虽为民歌,却比南朝文人诗来得更其纯真、热烈、搔痒情怀。李白喜欢此调,也有《子夜吴歌四首》,写得民歌味道十足,比原歌原调更加耐人寻味。其三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不但擅长吴歌,越词同样佳妙。他的《越女词》5 首,其实出于民歌,但一经太白之手,马上字字传神。其中第三首尤负盛名:"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此情此态,如描如画。
因为李白善于使用民歌体裁,后人就愿意推他为唐人词作之祖。
虽然擅长各体,毕竟不离唐音,对于唐诗坛流行的各种诗体,太白更是无体不备。
乐府不消说了,七古、五言也不消说。以近体诗论,李太白集中律诗不多。而且有些律诗,似不甚工,太白性情,作诗如流水,下笔千言,倚马立就,大约对律诗不甚感冒,但并非他不懂格律,而是偏爱更能自由表达诗情的形式。其实他的"五律"、"七律"均有佳作。五律如《赠孟浩然》,可谓情景俱佳,写尽风流。七律如《登金陵凤凰台》,也颇有特点:"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鸳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近体诗,最妙在乎七绝。古人以为独步盛唐,没有敌手。这话有点夸张,但李白的绝句确实具有超一流水平。其中优秀之作,传诵千古,早已家喻户晓。前面引过的《哭晁卿》即是,《赠汪伦》也很出色。《早发白帝城》尤其脍炙人口。这里引一首《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应该说,唐诗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体还是七律和七绝,而代表七绝最高水平的就是李白,代表七律最高成就的则是杜甫。
李白无体不能,确实大家风范。
(2)既善融通,更善创造李白的七言绝句已然达到极高水准,他的古乐府诗更有优势,就他自己的偏爱而言,或许更喜乐府。他不但善于继承前人成果,而且善于对旧的内容或者加以改造,或者加以发挥,或者另辟蹊径,或者别开声面。经过这样七改八改,取得旧作无法达到的艺术成果。
《李太白集》收《杨叛儿》一首,《通典》上说:"《杨叛儿》,本童谣也。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曰杨旻,少随母入内,及长,为太后所宠。童谣云:'杨婆儿,共戏来'。"后来传言走样了,遂成杨叛儿了。李白借此题目,予以发挥:"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鸟啼白门柳。鸟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杨升庵曾评说此诗:"古《杨叛儿》仅20 字,太白衍之为44 字,而乐府之妙思益显,隐语益彰,其笔力似乌获扛龙文之鼎,其精光似光弼领子仪之军矣。"①这样的诗作还有不少,如《丁都护歌》。此曲起源于南朝宋时,原本有
① 转引自《李太白集》第226 页。中华书局1977 年9 月出版。
故实,后来衍成曲名。李白作此,别开路径,用新方法写新内容。后人评此,说"太白拟其歌调而意则另出。"②虽然别出心裁,却能化鱼成龙。题材得到扩大,内容更其感人。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极擅创造,特富天才,但他并非不肯虚心,也没有一般文人的那些虚荣。当然,好话也是喜欢听的。他初至长安,见贺知章,献上自己的诗作,贺读到《蜀道难》一首,不觉大钦服大感叹,称其为"谪仙人"。他高兴得紧,从此便以谪仙自命。但他能发现别人的长处,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也不扭扭捏捏,遮遮掩掩。据说,他登黄鹤楼,人家请他题诗,他看见崔颢先前题在楼上的诗,认定崔诗已经把楼前美景写尽,就不肯敷衍。对求诗者说:"眼前有景说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
唯有虚心于人,才能创造在己。
(3)敢言能言,个性非凡李白的诗极有个性,李白诗的最突出的个性特征,是想象力特别丰富。
今人论唐诗,说李白的诗属于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诗风的杰出代表。
也有人批评中国文化,说中国文化中没有酒神精神。这批评也有一定道理。但李白的诗风,却有"四气"存在。一是仙气,二是侠气,三是山水自然气,四是酒神书卷气。因为他有酒才有诗,有酒有诗却无醉,所以说他有酒神书卷气。李白饮酒才能为诗,说明他内心的矛盾。因为矛盾重重,不能写出浪漫风格的诗作,于是饮酒,酒能解放精神,虽然效在一时,却能令人忽发奇想。李白不醉,已然与众不同,一旦加上醉意,尤其随心所欲,惊世骇俗。对杨贵妃,高力士都不在乎,还有哪一个不能批评。
李白的诗,敢言肯言也能言。言别人之不敢言,之不肯言,之不能言,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至少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一大快事。
李白行事脱俗,别人说他狂,他给韩荆州写信自荐,但这韩荆州被他的文字吓住了,不敢推荐。他自己也说:"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连孔夫子他也敢笑,还顾忌谁呢?据说,他移居东鲁,东鲁为西周旧地,因为他几次"干谒"都碰壁而归,于是对东鲁人也不快起来。儿子要个学名,他就给儿子取名伯禽。伯禽本是周公之子,封于鲁地,被东鲁兖州一带人视为祖先,李太白给儿子起名伯禽,可谓狂得有点奇异。
他看孔子不顺,就敢直呼其名,而且笑之。他看山东腐儒不顺,就写诗讽刺,说他们:"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他看朝政不顺,就敢借古讽今,批评玄宗。
他好酒便言酒,好名便言名,一点也不遮遮盖盖。他喜欢越女颜色美丽,便作《浣沙石上女》赞扬:"玉面耶溪女,青蛾红粉妆。
一双金齿履,两足白如霜。"
他60 岁上。游金陵,弹琴放歌,为一美女喜爱,便随他而去。他高兴得不得了,作《示金陵子》一诗:"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渡西江水。
② 同上,第331 页。
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晚来学者说他好色不好,连圣人之徒都说"食、色,性也"。有美女追随陪伴,哪搭儿不好?
他的名篇《将进酒》,更是风流潇洒,"酒"气夺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自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唯有这般如此,方显出太白本色。
(4)数篇绝唱,可歌可泣李白诗歌的最高成就是他的古乐府诗和七言古诗。其中数篇绝唱,诚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