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任贤纳谏"贞观之治"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太宗的任贤纳谏分不开的。因而,任贤与纳谏便成为"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
(1)任贤致治在确定"以静求治"基本国策的同时,太宗又提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问题,把"致治"与"得人"联系起来。贞观二年(公元628 年),太宗颇感自己"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而所委任的官吏"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①,再次强调"得人"与"治乱"的关系。到晚年,太宗总结实现"大治"的三条经验中,第二条便是"进善人,共成政道"②。这表明,太宗始终把"得人"视为"致治"的关键,因而多次要求宰相放下"细碎务",专门"求访贤哲"。
"得人"关系"治乱",太宗择官时特别强调:"任官惟贤才"。所谓"贤才",魏征有过解释:"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③"才行俱兼",也就是才德兼备。在总体上,太宗始终遵循着这一衡量、选拔人才的基本准则。不论至亲、勋旧,还是"微贱"、"昔仇",只要"才行俱兼",就及时任用。相反,如果"才行不至",即使亲贵,也不虚授。国舅长孙无忌既是至亲,又是元勋,七年,太宗封其为司空,有人以为这有"私亲之诮",太宗立即表示:"朕之授官,必择才行",长孙无忌"雅有武略","功绩才望,允称具瞻,故授此官","盖是取其才行"①。魏征出身"微贱",又曾劝太子建成早谋秦王世民,可谓太宗"昔日仇敌",但其"雅有经国之才",太宗任以"枢要之职",所陈要事太宗无不"欣然纳受"②。而太宗从叔父李神通,既是宗室亲王,又有当初响应举义之功,武德九年计功行赏时被排除在一等功臣之外,位居房玄龄、杜如晦之后,因而"不服"。太宗当面指出:义旗初起,"叔父虽率兵先至,未尝身履行阵",后来"(窦)建德南侵,全军陷没","刘黑闼翻动,叔父望风而破",既无将才,又无军③ 《贞观政要》卷1《政体》。
④ 《通典》卷7《历代盛衰户口》。
① 《贞观政要》卷3《择官》。
② 《新唐书》卷105《褚遂良传》。
③ 《贞观政要》卷3《择官》。
① 《旧唐书》卷65《长孙无忌传》。
② 《旧唐书》卷71《魏征传》。
功,"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同赏"③。李神通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得位列房、杜之后。不久,"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才的房、杜擢升为宰相。
至于"有德无才"或"才优行薄"之人,太宗大体做到知其善恶,舍短取长,但终不重用。特别是"才优行薄"者,即使再有资历,也不重用,许敬宗就是明显的例子。许敬宗"善属文",早年与魏征同为李密幕僚,后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太宗用兵高丽,命其马前草拟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但直至太宗去世,前后30 多年,"位不过列曹尹"而已。相反,马周、刘洎等是太宗即位后才入朝为官的,不过六七年,皆为宰相。以"文学宏奥"而论,马周、刘洎比不过许敬宗,但太宗对他们的作用却"相殊",完全是由于许敬宗"才优而行薄故也"④。
为了保证"广任贤良",太宗特别注意杜绝谗邪。他总结实现"大治"
的第三条经验便是:"斥远群小,不受谗言"。当时,太宗君臣除了经常论说"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还定下一条规矩:谗人者"当以谗人之罪罪之"。一次,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毁谤"房玄龄、杜如晦"思虑有限,一人不可总知数职",想动摇二人的相权。太宗对主管选官的吏部尚书戴胄说:"朕以至公治天下,今任玄龄、如晦,非为勋旧,以其有才行也。"同时指出:陈师合"妄事毁谤,止欲离间我君臣。"于是,以谗人之罪罪之,"流陈师合于岭外"①。还有一次,有人告魏征谋反,太宗说:"魏征,昔吾之仇,只以忠于所事",如今提拔任用,"何乃妄生谗构?"②连问都不问魏征,便将诬告之人斩首!谋反罪是要斩首的,诬告魏征"谋反",以谗人之罪罪之,所以诬告者被斩首。这一有力措施,确保了"贤能"人尽其才,共成治道。
当实现"大治"之后,太宗说道:"我平定四海,天下一家,凡在朝士,皆功效显著"③。从贞观年间决策集团的构成来看,确实体现了广任贤才,共成治道的特点。最高决策集团的成员,大致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秦王府的"亲故",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二是来自太子东宫的"昔仇",如魏征、王珪等;三是起于"寒微"的"贤才",如马周、刘洎、戴胄等;四是高祖时的"遗老",如萧瑀、封德彝等。太宗依重秦王府"亲故",大胆信用"昔仇"和"寒微",联合高祖"遗老",加速了"大治"的进程。再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看,也是新旧、官民、士庶、夷汉同时并用。后代对于"贞观之治"的评论,都非常看重任贤致治这一点。《旧唐书》中,"史臣"再三强调:太宗"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终平泰阶,谅由斯道"①。"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②(2)纳谏共治纳谏与任贤,是关系治乱的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太宗不只一次对大臣们说:"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③ 《旧唐书》卷60《淮安王神通传》。
④ 《旧唐书》卷82《许敬宗传》"史臣曰"。
① 《贞观政要》卷6《杜谗邪》。
② 《贞观政要》卷6《杜谗邪》。
③ 《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① 《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史臣曰"。
② 《旧唐书》卷68"史臣曰"。
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③这里,既把"纳忠谏"、"进直言"提到关系治乱安危的高度,又将二者视为君明、臣贤的标准,只有明君与贤臣"合契",才能保其国、全其家。因此,贞观初年太宗"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④为了确保"臣进直言",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得闻政事,有所开说。"⑤同时,三令五申,要求中书省、门下省"坚守直道","勿上下雷同",甚至批评中书、门下"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⑥。再就是实行重赏,鼓励直谏。太宗刚即位,有个叫元律师的人被判死罪,大理少卿孙伏伽进谏:此人"法不至死,无容滥加酷罚"。太宗认为很对,便赐给兰陵公主园,值钱百万。有人认为,孙伏伽所谏极平常,赏赐却太丰厚。太宗说:"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⑦贞观元年,为简点中男入军之事,敕文连下三、四次,魏征执奏不可,以至太宗发怒,再出敕旨,魏征仍然坚持不可,掌管签发诏敕大权的黄门侍郎王珪"不肯署敕"。太宗召二人质问,魏征"正色"对答,并指出太宗即位以来"大事三数件,皆是不信,复何以取信于人?"①太宗最终停止简点中男入军,赐魏征金瓮一口,赐王珪绢50 匹。总的来说,贞观年间,切谏有功者,太宗通常都要给予物质鼓励。上述措施,概括起来,就是魏征后来所总结:"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②特别要提出的是,为了导人使谏,太宗十分注意自己的态度。一是放下君王的架子,不假"辞色","接群臣辞色愈温";二是"恣其陈述",言者无罪。他常对大臣说:"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③君明臣贤,在太宗"导人以谏"的鼓励下,朝廷上下,谠言直谏,成为一时之风尚。新、旧《唐书》列传中,直谏的记载比比皆是。著名的有薛收谏猎,太宗赐金40 锭;温彦博谏长安令杨纂失察,罪不当死;虞世南谏田猎、谏山陵之制不宜过厚、谏勿以功高自矜、勿以太平自怠;马周谏大安宫宜崇奉、宗庙宜亲祀、乐工王长通等不宜赐官,太宗购大宅值200 万以赐马周;王珪谏出庐江王瑗姬、谏祖孝孙不宜令教女乐;姚思廉谏幸九成宫,太宗赐帛50 匹;高季辅指陈时政得失,太宗赐钟乳1 两;张玄素谏修洛阳宫,太宗赐帛20 匹;褚遂良谏宠魏王泰太过、谏告成东岳即罢封禅;张行成言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宜以东西为限,太宗赐马1 匹、钱10 万、衣1 袭;刘洎力谏不宜与群臣论难,恐致阻进言之路,等等。④在众多的直谏者中,最杰出的当首推魏征。自太宗即位,至魏征去世,前后17 年间,陈谏200 余事。太宗将魏征比作"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经常对大臣们说:"贞观之后,尽心于③ 《贞观政要》卷3《君臣鉴戒》。
④ 《贞观政要》卷2《求谏》。
⑤ 《唐会要》卷55《谏议大夫》。
⑥ 《贞观政要》卷1《政体》。
⑦ 《贞观政要》卷2《直谏》。
① 《贞观政要》卷2《直谏》。
② 《贞观政要》卷2《直谏》。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