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辕营远处观望了片刻,李修然便说不如他先过去试探一番,如若能成再喊哥舒桓去见那郭子仪不迟。毕竟,比之哥舒桓如今蒙受污名,李修然还是天策府的将军,更有舍身护国的功绩,那郭子仪或许能给几分薄面。
谁料哥舒桓默默盯住那辕门上方迎风招展的郭字看了一会儿,倏地站起身,大步就直奔了过去。
“突厥人哥舒桓有事拜见郭元帅!”他把腰间胡刀抽出来狠狠□□地里,双手摊开高举。
守门的唐军卫士立刻便端着□□围了上来。哥舒桓那把胡刀被他深深没入地面,两个唐军卫士合力拔了一下竟然不能拔出。
棋慢一步的李修然忍不住骂了一声,只来得及给唐酆使了个眼色就跟了过去。
那唐酆本是唐门的杀手,后来金盆洗手了只陪着阿诺苏满游山玩水,偶尔替门中处理些寻常事务,对李唐江山其实没甚么想法,此番前来纯为报答哥舒翰老元帅知遇情义,并不想和唐军有所深交,对什么郭子仪更是毫无兴趣,会了李修然的意便一闪身藏进营地周围木丛中不见了。
众唐军听得哥舒名号,根本不允他进门,□□在前弓箭在后,就是要将人射杀当场的架势。李修然大喝一声冲上去,横枪拦在哥舒桓身前不许他们动手。李修然手中那杆煌龙颚乃是稀世神兵,杀气非凡。守门唐军被他气势所慑,外加毕竟忌惮那一身天策盔甲,便也不敢妄动,就这么僵持下来。不一时,中军传来号令,命将哥舒桓押至中军帐下审问。
待入得帐中,其余人等早已被屏退,只余一员大将正襟坐在帅位。哥舒桓抬头去看,那将领约摸五十余岁年纪,两鬓已染霜色,却是戎装矍铄,自有英武之气,想必正是郭子仪本人。
两个天策抱拳向郭元帅行了礼。李修然唯恐哥舒桓又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再说出点什么,不敢给他开口的机会,便抢先将他们连日来如何潜入禁苑想救出哥舒翰老将军之事连同合力夺回洛阳的计议一并说了。
那郭子仪静静听着,不置可否,只细细将二人打量一番,而后看定哥舒桓,沉声发问:“你是大唐的军人、天策府的将士,为何来见本帅却要自称突厥人?”
既有此问,显然是对哥舒身为突厥异族的身份有所疑虑。李修然张嘴还想替兄弟辩解,却被一把拦住。哥舒桓摇头按住同门肩膀,意思是不许再多替他说了,而后上前一步,坦然昂首应道:“时至如今,皇帝陛下想必早已革了哥舒的将职。是不是大唐的将军,不由我做主。但哥舒生为突厥人,却是无论何时也改不了的。”
郭子仪当即反问:“圣上革你将职,你可有不服?”
哥舒桓面不改色,“败军之将,不敢不服,但心有不甘。”
郭子仪追问:“你有何不甘?”
闻此一问,哥舒桓下意识紧紧掐住了自己受伤的右腕。他默然片刻,深深吐息一轮,才哑声答道:“叔祖一生戎马,无有败绩,古稀之年抱病出征,却遭谗佞相逼兄弟阋墙,身陷囹圄为奸贼构陷,晚节蒙污,英名尽毁。末将年少从军,曾以为……此生已献予我大唐,愿为□□铁骑,只求报效家国,再无他志,而今,空余这一腔热血一条性命,却连能去哪儿也不知道。我欲为国捐躯,国却不与我信义,如何能够甘心!”
一番陈词,慷慨泣血,孤高有恨,着实不忍猝闻。郭子仪闻之半晌不语,只有一下无一下地轻敲着面前长案,似陷入沉思,末了又问:“你既有心报国,为何降敌?”
哥舒桓断然反驳:“哥舒不曾降。”
“你既未降,潼关失陷以后,又去了哪里?”郭子仪不愧国之将才,心思缜密,步步盘问直中要害。
哥舒桓听他提到潼关惨败后那一年,眉心不由细微拧了一下。“我重伤在身,蒙挚友相救,藏身山中修养了一年,才近伤愈。”他说时一把扯开衣襟,露出那一身新旧伤痕。
这天策前胸后背大小伤疤密布,有战场上落下的,更多是酷刑凌虐烙下的痕迹。可他依旧站得笔直。那双眼底燃烧的火光,就如同胸膛之上累累疤痕之下的那只苍狼,依旧锐不可当,永不会被黑暗所遮蔽。
郭子仪又一次深深看定天策,陷入长久的寂静,尔后缓缓问道:“你所谓的‘挚友’,可是那个被屠狼会悬赏诛杀的万花逆徒陆鸣商?”
似乎并未意料这人会这样提及陆鸣商的姓名,哥舒桓明显怔了一下,终于流露出一丝无法压抑的焦躁,忍不住辩白:“鸣商并不曾叛投安狗杀害忠良,江湖流言多是谣传,其中必有误会,元帅怎么当真呢!”
不料,郭子仪却轻笑一声:“你自己尚且满身污泥洗不干净,替他辩解又有何益?”
“你族中之人残杀神策陕州卫军之后叛逃出关,你作何解释?”
“你凭什么让本帅信你不是安贼抛出的诈降棋子?”
一连三问,咄咄逼人。哥舒桓一瞬被他乱了阵脚,不由哑然。
一旁李修然实在看不下去,抱拳一步跪拜在帅位前,斩钉截铁誓道:“郭元帅,我与哥舒相识近二十载,愿以项上人头替他担保——”
话音未落,郭子仪已拍案一声怒斥:“他若是个叛将,我大唐数十万军危矣,社稷黎民危矣,要你一颗人头何用!”
饶是李修然这等久经阵仗尤善四两千斤之人,也被这一声震住了,半晌没应上话来。
确实,倘若哥舒真是叛将,所危及何止一人性命,以命相保真真毫无意义。郭元帅连番盘问,审慎处置,也是理所当然。然而,哥舒并非叛将,事实如此,如若不信,又奈若何。
李修然低头侧目看哥舒桓一眼,心中竟一瞬酸楚。
哥舒桓却是连半步也不曾退,眼中火光复又灼灼,渐成燎原之势。
“安庆绪将我叔祖囚禁在洛阳城中,我助元帅夺城,元帅助我救出叔祖,之后……我定设法提安庆绪狗头,祭我潼关二十万英灵。”说到此处,他顿了一顿,紧紧盯住高坐帅位之上的唐军兵马副元帅,竟是挑眉扬起一抹笑意,“其实郭元帅打从一开始屏退众将,不就是已经信了哥舒吗?”
潼关之败,郭元帅心中另有一杆秤。当初唐皇下诏出关,郭子仪也曾上书力阻,无奈皇帝偏信杨国忠,执意逼迫哥舒翰开关出击,终至潼关惨败,葬送二十万将士性命。哥舒降燕的传闻,郭子仪并不尽信。如今亲自与哥舒桓面谈,问答之后自有计较。
于哥舒桓而言,不过是赌命一搏。
一旦确定,彼此心照不宣。三人也不耽搁,议定攻城之策后便让两个天策速速赶回洛阳准备。
人却是从唐军大营中被赶出去的。哥舒桓自陈反正一身污名也洗不尽了,不如便将这苦肉计做得十足,免得风声走漏,惹安贼怀疑。郭子仪也不推诿,便命麾下当众将哥舒桓乱棍打出辕门,又故意大骂突厥狗与安贼一丘之貉,还令人捉来一只野狗斩首剥皮,连血带肉扔在哥舒桓身上,要他滚回去与安贼报信云云……
李修然一直从旁看着,想起当年自己在玉门关受那一番苦时哥舒一直拼命护着自己,而今异位而处,他却护不得哥舒几多,难免心中凄凉。
哥舒桓原本就一身新伤旧患,之前又还中了杀手的毒,虽说余毒已被阿诺苏满拔清了,毕竟身体虚弱,挨了那一通棍棒当场呕出几口鲜血来连路也走不动了。李修然便搀扶着他,两人得了唐酆接应,不敢硬撑着赶路,便先寻了一处僻静安全之所休整。
其时晚秋,天已深凉。哥舒桓唯恐被狼牙探子发现,不许生火取暖,就连咳嗽也拼命压低了声响,一手捂着口鼻,染得掌心一片殷红。李修然虽然心疼兄弟,毕竟也是个天策,心深里总还是觉得这事比性命重要一点,便只将自己外袍脱了替哥舒桓挡着些冷风。最后是唐酆侧目盯住这俩不要命的天策看了半晌,闷声拾来堆干柴升了篝火。“我俩都不是大夫,治不了你的伤。你先留着这条命回去不比别的重要?”难得多说上两句话的唐门一脸“狼牙敢来便来,来一个宰一个”的神情将手中惊寂上了镗,便找了个隐蔽树冠居高临下去了。
李修然闻言好一阵失笑,到底还是就着火温了点干粮和水递给哥舒桓。温暖火焰渐渐让疲惫紧绷的面孔舒缓了许多,连带着心里也跟着放松下来。
李修然盯着哥舒桓吃喝了点东西总算恢复了些血色,不由感慨:“你倒是心宽,真以为那郭子仪敢孤身与你面见便是信你。就不怕他是仗着你我在他地头,说不定还藏了刀斧手在帐外,只等一声号令就要把你剁成肉泥?”
哥舒桓轻轻嗽了两声,笑道:“说要来投他的是你,怎么你又尽编排人是非了?”
“哎,我看他下手这么狠!”李修然叹一口气,忍不住发个牢骚,“就算做戏做足,好歹也顾惜点同袍之情吧。果然咱们是今不如昔啦,洛阳没守住,潼关也丢了,府里被围那么久,也不知统领、军师、杨教头他们都是死是活。你我这种侥幸捡回条命的,上赶着给人送功劳还送得跟丧家犬一般……”他忽然不说了,唏嘘良久,终又是一声长叹:“你这样拼命,也没人会知道,还是要口口声声地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