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江湖不肖生 (毛呆呆)


  ”新朝新气象。”肖彧拉着他往人少的地方走,“明日起就要连轴转了。”
  新皇登基后连降三道恩旨。其一大赦天下,其二封赏臣工。其三选贤任能。大赦无甚可说,是帝王登基的常例,只是如今各级刑狱早就不再运转,赦与不赦其实没什么区别。封赏臣工,则是内外文武官员九品以上加两阶,三品以上赐爵一级。至于选贤任能,则为重建中枢,不论出身,只须通过吏部审核,即可入朝为官。
  肖彧本是正四品上,这回便升至正三,恰巧是中书令、尚书一类的品级,便复归六部,直接管起吏部来。冯逸先得以官复原职,仍旧当他的御史中丞,在此基础上升至从四品下衔,加授给事中,相当于他从南到北地折腾了一圈,最后还回了原样。
  大规模的品级提升结束后,随着中枢各项职能渐次开启,每日还有大量的加授、权知,官职好似不要钱的大白菜,许多人身兼数职,譬如郭西河,既任朔方节度,又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譬如杜渐鸿,既任朔方留后,又任兵部郎中。
  按原来的建制,御史台该有独立的院子,中丞以下至少有六名侍御史、十五名监察御史。然而冯逸在府衙转了一圈,没见到有挂着御史台门匾的,呆站片刻,拽住一个匆匆跑过的,问他:”御史台在哪?”
  那青年吓了一跳,将他上下打量,迟疑道:“你也在找御史台?”
  ”让让——”身后倏然有喊声,二人忙让到一旁,便有几人擦身小跑远,各自怀里的书简堆得高过鼻梁。
  冯逸本就转了半天,又被人这么一拱,心里冒了丛火:“荒唐,台院还没拨下来?”
  那青年转身冲他作揖:”兄台也是御史么,自己人。”
  原来是个属官,冯逸心里有火,也顾不得和他拉家常,匆忙回礼,说:“你跟我来。”
  灵州的府衙被腾出来做了六部衙门,却还没完全安排好,乱哄哄地吵成一团,这边还在拖地擦桌,那边就已在满屋子的灰尘里办起公来,冯逸带着人穿门过廊,远远就见挂着吏部牌匾的门口围了几圈人,人人都在吵,胳膊挥成了林。
  ”好家伙。”冯逸说,“灵州什么时候这么多官儿了?”
  那青年说:”朝廷缺人,稍微有些门路的,谁不卯着劲往里挤?”
  冯逸一看门口的那些人,可不正是面红耳赤卯足了劲,又好气又好笑,心里那点儿火气顿消,吸了口气,隔着几排人头,冲那主簿喊:“有急事,找你们尚书。”
  主簿是个生面孔,不是从原州来的那拨人,故不认得冯逸,正憋了一肚子火,便把他当做个刺儿头,冷笑道:”后面排队去。”
  冯逸倒乐了:“我找你们大人,还从没要排过队。”
  ”好大的口气!”四周叫嚷道。
  肖彧出现在窗口,冲他打了个手势。
  “那个谁,”冯逸说,”跟我走。”
  那青年一时摸不准他身份,拱了拱手。冯逸昂首挺胸地插了队,跨进吏部大门。
  肖彧问:“你来干什么,任状不是已经送过去了?”
  冯逸就他案前的杯子灌了口茶,入口显是刚泡的滚水,呼哧着嘴说:”没地方,难道让我带着人在门口喝西北风?”
  肖彧:“……”
  冯逸指着身后青年,忍不住道:”这么半天,才一个找我报道。监察御史也就算了,六个侍御史呢?吏部究竟拨给我几个人?”
  肖彧本能朝他身后看去,那位属官正一副下官惭愧的神情。
  “跟各部四司相比,御史台如今没什么用,这个我也明白。”冯逸一屁股坐到他书桌上,”但也得给我个地方不是?总不能真让我的人喝西风罢!”
  肖彧对那青年笑道:“你们大人喜欢耍无赖。”
  冯逸:”……”
  肖彧提笔,边写边道:“确实忘了。你拿我的条子,看看哪里有空房,找几个人收拾了,自己写个匾挂上,就算是御史台……”
  冯逸转身对属官笑得十分抱歉:”非常时期,一切从简。”
  那青年谨慎道:“下官省得。”
  冯逸与那属官忙活半天,终于把御史台的门面挂了起来,两人坐在台阶上,各自累得不想说话,六部的人在面前跑来跑去,寒风卷过地面,显得御史台的门庭无端萧条,远处的争吵也被风送来,那青年扭回头去看”御史台”三字,冯逸不禁笑了起来:“兄台怎么称呼?”
  那青年回过神:”魏少游。”
  “冯逸,御史中丞。”冯逸点点自己,”你是灵州人?”
  “钜鹿人。”魏少游说,”在朔方当水陆转运使。”
  钜鹿属于第一批沦陷的河北郡县,冯逸看着他,不知道说什么好。“父母妻子都在老家。”魏少游笑了笑,”没消息,总比有坏消息来得强。”
  冯逸点头,感慨般道:“我爹在扬州老家,三月份妻子离京,也不知有没有能回老家,秦……兄弟或许在河北,恩师却是真留在了长安,全都没消息……”
  魏少游有些动容,冯逸拍拍他肩膀,自嘲道:”都是天涯沦落人。”
  魏少游道:“早一日打回去,早一日能见面。”
  冯逸又在门口坐了半天,始终不见其他属官来报道,又好气又好笑:”肖彧真只拨了你一个给我!”
  “是半个。”魏少游开玩笑地说,”我还兼着转运使。”
  “得了,”冯逸哭笑不得,”你忙去吧。”
  魏少游唱了个喏,告辞走了。冯逸转身把御史台房门锁上,准备去别处看看,才走两步,就见前面急匆匆跑来一个士兵,看到他后愣了愣,下意识抬头去看御史台的门匾,却不识得字,挠了挠头,问:“是冯郎中吗?”
  冯逸也一愣:”我确实姓冯,是御史台的人,不是什么郎中。”
  那士兵咧嘴笑道:“那就是您了。郭将军请大人去兵部议事。”
  冯逸面露愕然:”兵部的事,自是兵部去议,叫我去作甚么?”
  那士兵也愕然,摸了摸脑袋,试探地问:“大人不是兵部郎中么?”
  冯逸一怔,顿时明白过来,原来自己也兼了个职,还是老东家兵部的一个郎中,大概是吏部忙昏了头,名单报到了各部,却没来得及发任状。
  ”走吧。”冯逸冲那士兵笑了笑,“前面带路。”

第94章方略(一)

  兵部设在了灵州都督府,冯逸匆匆赶去,却见禁军从都督府大门排到了二进门。郁鸿雪看见他后以手指天,冯逸颔首示意明白,那厮便笑了起来。
  议事厅传来隐约的争吵声,冯逸不由得脚步一缓,真是哪里都在吵,没个消停的时候。
  “不行!”一个声音带着怒意,”吴王、虢王皆受专征之命,江南的永王亦抱异志……”
  另一人打断道:“断绝逆贼归路,本是一劳永逸之计,如今竟要为贪一城之功就放弃……”
  冯逸推开门,阳光自他身后洒进大厅,众人回首看他,争吵声戛然而止。冯逸本就是晚到,当下便觉尴尬,冲李亨见过礼,再向四周团团一揖,郭西河、杜渐鸿等人都在,裴榄脸上犹有怒气,朝他瞥了一眼,又是一声冷笑。
  片刻后,杜渐鸿沉声开口:”只要把各地叛军消灭殆尽,不出两年,京师自然收复。为得一城,就将可永绝安史根本的机会丢失,可谓因小失大。”
  “长安不只是一座城,杜将军。”裴榄冷笑两声,”它是大祁的国都!意义不言而喻!”
  一人反驳道:“陛下在何处,何处就是大祁的中心。长安早成弃都,为座弃城选择一条无法除根的平叛道路,愚蠢之至!”
  ”诚然愚蠢。”裴榄瞥他一眼,面带嘲讽,“上皇以诸子分总天下节制,就是为分陛下的权,我等孤处西北,周围俱已失陷,而西南、东南既有钱粮又有兵士。尔等犹在范阳僵持时,若让永王等人趁机先复西京,且叫陛下如何自处?”
  ”平叛之策当思长远。疾收长安只虑一域,若速而不达,则于全局无益。”一位名唤李光起的武将出列,看了眼裴榄,朝李亨道,“分兵三路交替出击,将叛军拦腰截断,使其首尾不得自顾,则其疲奔于南北千里,再命安西大军由塞北直下,直捣范阳,则安史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冯逸听到这里,才大概知道在争论什么。兵部提供了两条方略,一为直捣窠臼,攻取范阳,一为集中力量,先取长安。前者虑大局,后者虑皇权,没有对错之分。
  ”……范阳是安承弼的大本营,”裴榄沉声说,“叛军于各地所得财物被悉数转运到后方,防守必然紧肃,若范阳久攻不下,便是徒然消耗战力。”
  ”朔方军和安西军久驻塞北,与诸戎相对已久,士卒精悍,范阳城下一战,并非全无胜算。”冯逸思忖道,“若真能将叛军割裂于三地,则范阳即周边守卒至多在两三万之间。”
  郭西河顺势道:”若先取长安,即便收复,仍难损贼军主力,待其整顿妥当,必然卷土重来,实非久安之计。捣毁范阳,使贼无归处,祁军四面合击,可将其尽灭,而河北跋扈之祸永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