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江湖不肖生 (毛呆呆)


  那人面目有些眼熟,冯逸却记不起在哪里见过,脸上带出询问之色。
  那武将抱拳笑道:”恒王医较,金吾卫雷万春。”
  “啊!”冯逸惊喜道,”是你!”
  当日太学里论藩镇,有两个人让他印象颇深,一个是去了河北平卢的颜清臣,一个就是这位未开口就被赏了二十军棍的雷万春。
  冯逸笑道:“真是许久未见!雷大哥原来也来了朔方!”
  雷万春说:”正是到兵部领职,可巧碰上你了。”
  冯逸朝他身后一看,队伍仍旧排了老长,便冲他一眨眼:“随我来。”雷万春跟着他扬长直入,外面排队的见他俩插队,又纷纷吵嚷起来。
  大老远犹听见主簿在吼,雷万春说:”给你添麻烦了。”
  冯逸不以为意,开玩笑道:“有权不用王八蛋。”
  进了内院,却见杜渐鸿坐镇兵部司,冯逸冲他见过礼,将雷万春介绍过去。杜渐鸿接过任状一看,道:”从五品上,游骑将军。午时三刻军营唱名,届时收领麾下从军。”
  冯逸问:“陛下要把禁军拆编入经略军?”
  杜渐鸿答:”只是调些将官练新兵。”
  在库部司坐下不久,便有小吏送来近五年的朔方转运编录。冯逸先随手翻了两页,心里就忍不住啧啧称赞。郭西河这帮人,果真是有几下子,想出这么个四两拨千斤的主意。
  六部刚刚重建,灵州本地的缙绅富商将子弟往朝廷里塞,基本就是去户部和工部,一管民财二管基建,但朝廷用兵的开支,和户部的钱粮管理又多多少少有些不同,所以他们宁可把实打实参与过南诏战备的冯逸弄过来,再塞一个己方的魏少游。而魏少游所具有的,是朔方几年水陆转运的经验。转运的是什么?绢、米粮、商税、盐税、生铁、缗钱,通通被记在转运编录上,包括主产地、市价、存留比、农田水利、户口登耗等具体信息,比各道汇总到户部的数字详尽得多。
  一旦开始反攻中原,军中钱粮便是大问题。而钱,正是从各类赋税中来。郭西河虽说半年内粮草无虞,但实际上用不着半年,朔方必然粮价暴涨,商人们低囤高卖,届时便要朝廷出面平粜,以何种力度调控、政策如何因地制宜,与其到时跟户部去磨嘴皮,倒不如先看历年转运里藏着掩着的话。
  这一看就是大半日,下午快未时的时候,魏少游终于找过来。
  “来得正好。”冯逸说,”吃过饭没?”
  魏少游一愣:“没。”
  外面恰有人敲锣:”开饭咯——!”
  冯逸笑着说:“兵部吃个饭也弄得像军营开伙?”
  魏少游忍不住笑了笑,说:”那几个都是粗人,向来只图省事。”
  二人去了后院,众人已经在吃,上下文武不分品阶,团团绕着一张大桌坐,面前一口大锅几盘菜,见他二人来了,都喊道:“碗在这,快来吃!”
  冯逸端了碗,探头一看,满满一锅的白饭。魏少游一边盛一边催:”麻利的!别被他们抢去!”
  等他坐下,还没吃两口,就有人捧着碗去添饭,先舀几勺,用木勺一压,再添一勺,而后嘿嘿笑着扒过盘菜,盖了一半在饭上。
  冯逸:“……”
  魏少游见他神色扭曲,小声解释道:”人多、抢食……”
  冯逸缓缓吸了口气,低声道:“今后我还是去吏部吃罢……”

第96章方略(三)

  用完饭,一群人箕着腿对着太阳龇牙,这名目叫作饭后短休。
  冯逸不忍再看,将魏少游拉到一旁,指着编录中一处:“大祁军州九百余屯,朔方独占二百五十有余,积谷百万,兵以饶给……”
  魏少游立刻说:”咱们向来营田有效,粮谷收获颇丰。”他往前翻了几页,点着一个数字,“你看你看。”
  冯逸悠然道:”我还没说完。”
  魏少游乖觉作揖:“大人请。”
  ”那都是几年前的数目,当时并非战时。”冯逸道,“你看簿子里的记录。正是由于屯田有效,地方财政有一半是抽的粮税,剩下的一部分为绢马贸易,另外一部分是盐和铁。而粮税,三分之一来自军中屯田。”
  ”对,”魏少游说,“有什么问题吗?”
  冯逸合上编录,望着他,认真道:”此前并非战时,将士平日受训、闲时屯田,交替轮换,才有这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二靠农户耕种。而今全国备战,朔方地区至少要再募三万新兵,都是青壮年。后头打起仗来,更要南下中原。陛下如今可以掌控的军队太少,既然决定疾收长安,叫朔方军倾囊而出也不为过。到了那个时候,哪来士兵屯田,哪来的壮劳力耕种?”
  魏少游正色道:“你是说,未来可抽的粮税定然会减少?”
  冯逸点点头,思忖道:”或许可以换个说法,赋税过多地依赖粮税,这于战时可不太妙。”
  两人一起沉默片刻,魏少游迟疑地开口:“在绢马贸易上加税呢?譬如关税、市税……”话说一半,自己就摇起头来,”不行,买马的钱大多从府库里支,增税岂非剃自己的毛?”
  二人都笑起来。
  一旁有人插嘴:“那不就剩了盐铁税?”
  冯逸一愣,转头一看,李光起不知何时已龇完了牙,一边晒太阳,一边眯着眼朝这边看。
  ”不对吗?”李光起伸出三指,“粮税、商税、盐铁税,前俩不行。”他摁下两指,晃了晃剩下的那根指头,”不就剩下盐和铁了!”
  魏少游好笑道:“盐铁税一直在收,难不成真要加征?”
  李光起想了想,不甚赞同地咋舌:”皇帝一来就加税,说起来多难听。”
  冯逸忽然问:“你们的盐铁,是专卖还是课税?”
  ”当然是课税。”魏少游愕然,“不都这样?”
  冯逸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哥们儿家从前就是私盐起家……”
  三月的长安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杜宛秋在那满城春色中说:“场商、运商,两头定价取利,以至私盐暴利而趋之者若鹜……”
  冯逸右手握拳,于左手掌心重重一砸:”有主意了!”
  魏少游眉一扬:“说来听听!”
  ”行榷盐之法。”冯逸说。
  李光起:“?”
  魏少游给他解释:”由官府专卖,禁止商人分羹。”
  冯逸在院中走了一圈,思路渐渐清晰,站住了,对他二人道:“远在春秋,管夷吾就行过此法,不过到了咱们这儿,自然要改。我朝盐政宽松,一向官民共采,如此一来,造就两类盐商,一为收盐的场商,一为卖盐的运商。这一收一卖,两次收益,利润滚入商人囊中,而使盐价高涨,由百姓负担。若在平时,商贸自得其法,这倒也罢。”
  ”但今时不同往日。”魏少游接口道。
  “盐价越高,盐利越大,私盐便越甚,我祖上正是这么发家!”冯逸说,”官府的损失不可谓不大。今时诚然不比往日,这当中的赋税缺口,可用榷盐法补上!”
  “所以你说专卖。”魏少游在院中走来走去,喃喃自语,”不仅如此,要官收、官运、官卖,不,直接由官府接管盐池,朔方境内十三座盐池,盐场不可胜数……各州府确定统一的盐价,既免百姓负担,又将私盐利润一应收归府库……”
  李光起摸着下巴道:“全面管榷,就要设机构、增盐吏,你们想好了没?”
  冯逸沉吟片刻:”那就设监院,盐吏就挂靠在度支司下。缙绅子侄既然个个要进户部,也没有让他们闲着的道理,这事扔给他们去干。”
  “我刚盘算了下,”魏少游扑过来,兴奋地伸出四指,”这一项至少这个数!”
  李光起和冯逸:“……”
  魏少游咽了咽口水:”保底四十万,还只是一个灵州,天……哎,你俩咋回事?”
  “我忽然想到,”冯逸慢吞吞道,”这法子易引起贪没,到时候监察盐吏,又是御史台的事。再者,因吞没商人之利,此法不宜久行,毕竟商户也是民。待国家安定后,最好转为官收商卖……”
  魏少游笑道:“那个以后再说,伪帝还在洛阳待着呢。”
  ”我忽然想到,”李光起也学他慢吞吞地说,“粮税也有缺口。”
  冯逸和魏少游都是一愣,对视一眼,作出请教姿态。
  李光起说:”府兵以均田为基础……”
  “啊!”冯逸一个激灵,跳起来大叫,”我明白了!”
  李光起不满地瞥他:“喂,我还没说完……”
  冯逸摆摆手,示意他继续,心思却飞快地转了起来。李光起提到的”均田”二字,让他瞬间想起参加科举时自己作的那篇策论:
  本朝采用的乃是高祖定下的府兵卫制,于全国各地主要州县共设六百三十四个折冲府,太半都在关内,太平时各府按序进两京护卫,称作“上番”,若国有危难,则受调令入京勤王。而在边塞之地,折冲府之上又设都督府,掌管州内城隍、兵马、甲仗、粮食、镇戍等诸多军政。除此之外,废弃前朝所设行台,置道、都护、羁縻府州等,由此,自上而下形成多级管理,理论上也算行之有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