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通天,你做个人吧(谢初之)


“罢了,还是先把底下那群人给解决掉吧。”他道,“羲和担忧的根源不外乎妖族,若是妖族安稳下来了,她便不会这般忧虑了。”
帝俊:“除此之外,说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既是无用,那便不用去说。”
太一欲言又止。
帝俊反而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太一放心便好,你羲和姐姐不会在意那些虚言的。”
他微微一笑:“她一直是这世上最能理解我的人,我也同样信任她,甚至于,依赖着她。”
帝俊静静地望着羲和,眸光微敛,又扬起一个笑来:“会好起来的,我们大家,都会好起来的。”
哪怕他已经再也算不出妖族的未来,就算是用上河图洛书……也是一样。

第172章 天地色凄凉
荒芜的天地之间, 野草漫无边际地生长,盖住了底下嶙峋的尸骸,鬣狗成群结队地盘旋在此间, 又在察觉到有人经过时迅速地溜走。
神仙修士们的斗争,比起凡人来毫不逊色, 甚至更加残酷。
那种挥手间便可摧毁一个部落, 一座城池的力量, 既令人感到向往, 又犹然生出几分畏惧。
不然怎么会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呢?
可见比起凡人而言, 那些清心寡欲的神仙们斗起法来,才真真正正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人命之微浅, 祸福之旦夕, 谁能算得清楚,思得明白?
女人抱着自己的孩子, 警惕地睁着一双眼,悄悄地伏在草丛之中,手中紧紧地捏着一张隐匿身形的符箓。
那是她在一具修士的尸体上摸到的,她亲眼看着他凭借这个混入战场之中, 想借此发一笔横财。
只可惜,符箓只能藏得住他的身影, 却避不开那些不长眼的法术。
修士死了,死得彻彻底底,死前还睁着一双眼。
大概是死不瞑目吧。
女人心想。
但是他的死却造福了女人和她的孩子, 她趁着所有人都离开之后, 又足足等待了三个日夜, 等到那些鬣狗都满足地离开之后,她方才上前,忍着恶心翻遍了他的尸体,找到了那张宝贵的符箓。
凭借这个,她可以更好地躲藏下来。也许……她的孩子也会有机会活下来。
倘若,那些修士不会打到她这个角落的话。
女人睁着眼,死死地瞧着前方的景象,神情愈发得紧张了起来,尽管如此,她仍是十分注意没有损坏那张符箓。
修士们越来越近了。
她几乎能瞧见法术在她头顶飞过的画面,如此绚烂多彩,却令她的心越来越沉。
她怀中的孩子不知何时睁开了眼,抬首望着眼前的景象,忽而发出了一声小小的咿呀声。
女人几乎是立刻捂住了他的嘴!
但是修士的听觉何等灵敏:“谁?谁在那里?”
女人捂着孩子的嘴,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走得离自己越来越近。
她几乎绝望。
倏忽间,那群修士转移了注意力,纷纷如临大敌一般驾驭起了自己的法宝,对准了虚空中的一个方向。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女人不禁抬首望去,却只瞧见一个身着道袍的身影,束发戴冠,手持一柄雪白的拂尘。
她心下惴惴,愈发不安地抱紧了自己的孩子,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面对着众多的法宝,道袍青年似也有几分畏惧:“在下,在下只是云游到此,碰巧路过……”
那群修士们似乎松了一口气,转而凶神恶煞起来:“路过?”
“来都来了,不如把命也留在这里吧!”贪婪的目光落到道袍青年的衣袖之上,掂量了片刻,仿佛发觉他身着的是一件难得的法宝,修士们的视线也炙热了起来。
道袍青年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结结巴巴地劝说道:“诸位道友,何必如此行事……你们这样做,不怕有伤天和吗?”
“哈哈哈哈哈哈天和?这是哪里来的傻子?”领头的修士大笑,“难道还有人不知道,我们这身修为道法,都是得天之眷顾才得到的吗?”
修士:“天道都认可弱肉强食的法则,你又算是什么东西?”
道袍青年却忽而固执了起来,一字一句认真地反驳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无论你们修的什么道,都避不开这片天地,强夺他人之物,惹下诸般因果,岂不知终会祸及己身?”
修士却丝毫不惧,反倒上前几步,将青年逼至末路:“因果?你信这种东西,我可不信!若是这世上当真有因果报应一说,它应该现在就来救了你的命,而不是眼睁睁看着你命丧此处!”
修士一声令下,部分人严守着对面那群同他们争斗的人,又有部分人聚拢了上来,准备先将眼前的青年拿下。
惶惶天地之间,黄沙迎面而来,将一切渲染上血腥的气息。
道袍青年微微眯起了眼眸,手中拂尘一甩,搭上另一侧的衣袖。外裳上的白鹤纹路愈发清晰,仿佛随时都将振翅而去。
他忽而叹息一声,自言自语道:“果然,师叔他们说的没错。”
“有的时候,拳头是比道理更有用一些。”
领头的修士眉头一皱,下意识提高了警惕,却见青年对着他微微一笑,端的是春暖花开,暖风和煦——
“不好,快退!”
“速速结阵!”
道袍青年,余元,却不再给他们动手的机会。那用来装模作样的拂尘被他随手丢入袖中,转而抽出了腰间的化血神刀。
他眉目一冷,道法随心运转,登时间,天上电闪雷鸣,五行雷震之术从天而降,顷刻摧毁了那将成未成的阵法。
旋即,他身形一闪,催动手中化血神刀,不带丝毫花哨地对着领头的修士劈砍而去。
金石相击之声如霹雳般响彻于天地之间,震动着众人的耳膜微微发颤。
女人紧张地看着这一幕,心下不住地祈祷着:希望他们能够逃出生天,希望来的这位道长是位良善之人。
她抱起了孩子,目光中闪过几分决然之色:否则,她宁可提前将幼子摔死在此处,也好过为他人取乐,惨死于荒野之间。
所幸,余元还是十分靠谱的。
作为金灵圣母座下弟子,他随金灵修行的时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也足以令他应付眼前之人。
迅速骗得一个破绽之后,他毫不犹豫挥刀而下,一刀断送了修士的性命,又伸手揪出了他的魂魄,转而往如意乾坤袋中一塞。
有些许鲜血溅到了他的面颊之上,余元随手一抹,整个人顿时不像是先前那样柔弱可欺,反而带出了几分难以忽略的锋芒。
——倘若他之前以这副面貌出现,恐怕无人胆敢看轻于他。
只可惜,为时已晚。
“你,你竟然使诈!”
“快逃,兄弟们快逃!”
五行遁术虽强,到底是逃不过这化血神刀。余元干脆利落手起刀落,便结束了剩下几个修士短暂而又罪恶的一生。
今天他也日行一善了呢!
环顾一圈,确定没有漏网之鱼之后,余元方驾着云光落到了地上,旁边的人已然上前一步,便欲感谢他施与的援手。
余元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在意,又挨个带走了修士们的魂魄。
做完这些之后,他方抬起眼来,目光一扫,便落到了女人的方向之上。
女人的身躯顿时一僵,下意识地,她又抱着孩子往里面缩了缩。这一次,她小心地捂住了孩子的嘴巴,生怕他再度发出声音来。
余元踌躇了片刻,望着那经过多次使用,即将失去效力的隐匿符箓,终是开口道:“姑娘可是女娲娘娘所造之生灵,贫道截教余元,这厢有礼了。”
女人仍然僵硬着身躯,一声不吭。
余元再往前踏出一步,直直地朝着她的方向走来,她便果断地抱着孩子跪伏了下来:“拜见道长,还请道长饶我们母子性命。”
余元迅速地止住了脚步,尴尬道:“我们玄门中人,绝不轻易杀生。”
女人看上去丝毫没信。
余元看了看他身上满身的血,不由沉默了半晌:好像是很难取信于人啊。
他只好站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外,同那女人道:“姑娘,我不知你手上那符箓从何而来……”
她似乎更紧张了。
“……但是它的功效已经快要消失了,”余元硬着头皮说道,“你这段时间应该使用了它很多次吧。”
余元:“若是你信得过我,我可以带你去最近的人族部落,把你安置在那里,总好过一直在外面……”
“都没有了。”女人忽而开口道。
“什么?”余元愣了一愣,下意识问了一句。
女人站起身来,站在余元的面前,神色平静地重复了一遍:“我去看过了,都没有了。”
余元沉默了片刻,张了张口,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这回却是轮到女人开口了:“道长可以唤我瑶娘。”
余元张口闭口:“瑶娘姑娘……”
那女人忽得一笑,眉眼舒展开来,恰如枝头轻绽的杏花,生机勃勃:“道长是截教中人?就是那个圣母娘娘口中,由上清圣人创建的截教?”
余元点了点头:“姑娘可是信了我?我以我师尊金灵圣母的名义担保,绝不会欺瞒姑娘。”
瑶娘看了看他:“可有凭证?”
余元低头,满乾坤袋寻找象征自己身份的玉符,又听瑶娘轻轻一笑:“我信了。”
她后退了一步,放下了自己的孩子,又郑重地伏下身去,五体投地,行了大礼,转而将孩子推到了余元面前:
“瑶娘求道长带走吾儿,可为童子,可为下仆,只求保住他这一身的性命。”
余元试图扶她起来:“姑娘何出此言,你自己的孩子,自然也应自己养着。你听说过东海碧游宫吗?实在不行,我带你去那里。”
瑶娘却道:“我知道,那里是上清圣人的道场,听说碧游宫中太平无忧,诸事不扰,众人一心所求,唯有大道。”
“但我不愿去。”瑶娘平静道。
余元一怔,不可思议地问道:“为何?”
瑶娘抬首望天,只轻轻吐出两个字:“复仇。”
瑶娘:“诚如道长所说,瑶娘为圣母娘娘所造生灵,一颗心为泥土所塑,从泥土中来,当归泥土中去。”
瑶娘:“我心中有恨,无法入那桃源。”
余元动了动唇,似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可是瑶娘你,修为低微……”
瑶娘却是一笑:“修为低也有修为低的好处,道长不妨看看,我以后能做到哪一步。”
她留念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孩子,竟是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只需背负一个人的性命,总比背负两个人的性命要容易些,也不知他以后会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余元见此还欲再劝,却见瑶娘干脆利落咬破了自己的手指,以血起誓:“今日我与我儿母子情断,我之生死存亡,皆与吾儿无关,倘若有因果报应,皆应我身。”
天地应之。
余元哑然,只得看着瑶娘对着他再度拜下,眸光熠熠:“谢道长救命之恩。”
他踌躇一二,终是开口道:“那这孩子,总要有个名字。”
瑶娘洒然道:“此子无名无姓,既得道长之恩惠,便皆随道长吧。”
余元:“唉,你……”
他不知说什么,只好从袖中又摸出几张符箓,一股脑地塞给了她:“你,你保重啊。”
瑶娘看了看被塞到袖中的符箓,浅浅地露出了一个笑容:“我现在相信,截教碧游宫,确实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地方了。”
那她的孩子,一定也会很好,很好地长大的。
作者有话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那个孩子最终被余元取名为余化。
他抱起孩子想了很久, 又下意识抬起眼眸,望着此间的苍凉天地。尘土飞扬之间,尸骸深埋在野草之下。
他想起自己一路所见的景象, 懵懵懂懂之间,却只忆起短短的一句:
“天地似熔炉, 众生皆煎熬。”
他从前不懂这句话的含义, 现在仿佛懂了一点, 却又不知……是不是不懂才好。
大概, 这就是师尊他们让自己这批弟子出来历练的原因吧。
量劫之下,何处有桃源?
他能救一些人回碧游宫,难道又救得了所有人吗?还有一些人, 舍桃源而不入,对于这些人, 又该如何是好?
余元摇了摇头, 没有继续想下去,只依照着自己原本的规划走了下去, 看这世间该看的事情,走他该走的修行之路。
师尊说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师祖也说:“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
世上怎么会有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得到的好处呢?所有这样对待自己大道的人,总有一天会为此后悔。
碧游宫中, 通天正在翻看多宝的来信。
他的大徒弟把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了一遍,又开始写各种零零碎碎的小事。
他说西方风景不错,人人皆有一颗虔诚修行之心;又说佛寺建得极好, 庄严雄伟, 有空请通天来观赏观赏。
通天捏着信笺沉思良久, 很想问问他徒弟是认真的吗?让玄门三清之一去佛门欣赏佛寺?
是真的不怕他们打起来啊.jpg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多宝大概已经掌握住大半个西方了,否则他也不会自信地说出这样的话。
是个好消息。
通天点了点头,又提笔交代了两句,便放手让他去做了。
虽然不知道接引和准提为什么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敌人的失误就是我们的机会!
不趁此薅一薅羊毛,怎么对得起他在紫霄宫关的那么久的禁闭呢?
想着想着,他又不禁唏嘘几分。
你看,就算洪荒都说通天圣人是最不懂人心谋划的圣人,至于今日,也都有所长进了。
可见大家都是会成长的。
长着长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成另一个人了。
譬如元始,譬如他……
三清不复的结局,也许在一开始便已经注定。
“在想什么,这么出神?”
一旁的鸿钧随手放下了手中的玉简,侧首望向通天。
仿佛是瞧见了他面上的怅然之色,道祖微微蹙起了眉头,略微加重了语气,将人从沉思中唤醒:“通天?”
“师尊。”通天应了一声,侧首去看他的师尊,又站起身来拉着道祖雪青色的衣袖,熟练地同他撒娇。
一念所起,又将他本该高坐于三十三天外的师尊,拉入了这滚滚红尘是非。
“师尊,我突然想起我以前的样子,很早很早以前,就是我刚刚拜入紫霄宫门下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我,是不是有些过于天真,近乎于可笑了?”
红衣的少年扬起脸来,好奇地问道,眸光愈发清冽出尘,生动极了。
鸿钧瞥他一眼,却道:“难道你现在就不天真了吗?”
通天睁大了眼,不解道:“师尊?”
鸿钧笑了笑,揉了揉他弟子的发:“对为师而言,你一直都没有变过啊。”
鸿钧:“过去的你,天真到无所畏惧,如今有了敬畏的东西,却依旧清醒地选择踏上这条道途。通天怎会觉得,你自己变过呢?”
通天张了张口,没有发出声音,整个人不禁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鸿钧见状也不急,有一下没一下地梳理着他曳地的长发,修长的指尖微微挑起几缕乌发,揉搓捻捏,又平白生出几分趣味。
“而且,天真又有什么不好?”
见惯了阴谋诡计,背叛厮杀的混沌魔神,却于尘世之中寻觅到了一个纯粹无瑕的魂魄。有多意外?有多惊喜?
鸿钧微微一笑:“我正喜欢这样的通天啊。”
糟糕,气团子又变成红彤彤的了!
鸿钧低下头来,心满意足地哄了哄他的弟子,直到团子见势不妙,迅速地从他身边溜走为止。
鸿钧摇了摇头,宽容地注视着这一幕,又侧过身去,望着窗边斜伸出来的一枝桃花,花瓣粉白,暧昧纠缠。
他站在窗边,修长如玉的手指轻轻执起了那枝头似锦的桃花,抵在唇边轻吻,目光却仍然追逐着少年圣人的身影,目光平和而悠长,仿佛连时光都为之静止。
世事无常,天命残酷。
可他的弟子始终万年如一日,一心慕道,别无他求。
多好啊。
道祖喟叹一声,松开了枝头的桃花,又随意地整了整衣袍。眉眼深处,尽是纵容之色。
大劫之下,似乎人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人人为着自己心中所求,走上了各种各样的道路。
此时此刻,至少此时此刻,谁又能说得清是非黑白,算得清对错因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