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拍了一下她的脑袋,点头道:“嗯,是有几分相似了,日后我若是懒得批阅公文了,你倒是可以替我回一回。”
“说起这个,我还记得当年贵妃娘娘还赏赐我一支上好的毛笔呢!便是因着我这一手的好字。”齐妫无不得意地道。
刘义隆看着她那兴奋的小模样,忍不住又将她的鼻头捏了捏。“这次我们是真的要收拾回家咯。”
“好啊!”齐妫吃了口茶,好心情依旧在跳动着。
“你怎么不问问,在宫中的结果如何了?”刘义隆好奇她竟然忍住不问?
齐妫笑靥如花。“肯定好的,我信你。”
刘义隆看着她那一副小媳妇的模样,忍不住在她脸颊上轻啄了一下。“走罢,路途遥远;又要累着娘子了。”
一切整备妥当二人手牵着手便出门了。迎面站着的人,却是叫齐妫吓了一跳。
二人齐齐上前躬身行礼。“拜见皇兄。”
刘义符身着便装,衣袖处绣着精美的祥云;当下闻声转身看着他二人,淡淡一笑。“去江陵?”
“是。”刘义隆起身回道。“那边还有许多事情待处理呢!不便在此多留了。”
齐妫看着他如今这锦缎华服一穿,竟是比之先前便了模样一般,尤其今日这般不纠缠自己的模样,倒是真的像个皇帝了。
刘义符点点头,又拿眼看了看齐妫。“王妃的病,可是好些了?”
“多谢皇上的关心,已经全好了。”齐妫坦荡地道。迎上他的目光,丝毫不曾畏惧;突然就想起初见他时的模样来,人生不过转瞬,如今都互相之间,便都有了许多不可说的东西,再回不到从前。
“那就好。”刘义符动了动手,有些尴尬地笑道:“朕今日就是来看看你们,见着你们都好,那就放心了;走罢。”
“是。”刘义隆二人齐声道。
刘义隆抬眸看着他们,眼神中闪着一丝忧郁,顷刻消失不见;再看是,已是满眼笑意,挥手道:“走罢。”
齐妫点头,转过身的她,突然回头道:“皇上保重。”说完便上了车,消失在他的视线当中。
刘义符回味着这话,轻轻笑了一下,对着身边的冯太监道:“回去罢,我们也回宫了。”
“皇上今日不上市集上看看新鲜玩意儿了?”冯太监试探着问道。
“不了,朕今日心里不舒服,想回去躺着。”说着人已经大步向前走了去。
回到江陵,刘义隆便开始日夜赶制大船只,忙得不可开交;常常是待齐妫睡下了,他才回来睡一小会儿;待天不亮,又出去了。
而齐妫也忙着办学与慈善堂的事情;办学那边已经收纳了四十多名孩童,着实不易,将星儿可是累得哭天抢地,都有伺机逃跑的心了;怎奈齐妫日日都要去那里看看,便是逃脱不得。
这次在慈善堂看了新进收留的孤儿吃了早膳;便起身前去星儿的学堂去。
途中见着一个母亲拉扯着一个女孩儿,死活不愿意走。
“娘,我不要去学堂,学那些东西,无趣得很。”小女孩委屈地被母亲拉扯着,在地上磨着,就是不肯迈步。
那母亲也是无奈,道:“你这般小,就该多学点东西,怎的还这般耍痞呢!”
“可好多的女孩都不去学堂的啊!为何我要去?”女孩还是疑惑不解,且大概是觉着那识字实在是无趣得很,更是不想去了。
“你跟她们不一样,你瞧,你比她们好看多了,将来一定有出息的。”那母亲蹲下来看着她,温和地笑着。
齐妫倒是好奇,走上前细细讲那丫头打量了一番,确实是个长得不错的姑娘,看着那双眼睛,不禁叫她想起刘义真的那双桃花眼,有些相似,这丫头却比他的眼睛还要大些,看起来水灵灵的。
“长得好看以后就会嫁个好人的,所以更不用学习了。”小丫头说得条条是道。
那母亲哑口无言。
“小丫头,长得好看你父母给的;但是若自己不努力,将来也就是个饭桶哦!”霁儿在旁边“哈哈”大笑。
女孩瞪了她一眼。“你才是饭桶。”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成何体统
齐妫也看着郁闷的霁儿笑,蹲下来看着她道:“许多女孩不学习,是因为家里需要她们带弟弟妹妹,没办法学习;她们也特别想学习,只有识字了,才能走很多的地方,看很多的风景,想很多的事情,知道很多的快乐;所以,以后你若是想与她们不一样,就应该去识字哦!”
小丫头被她绕得七晕八素的,也觉得颇有道理。“那好罢,我勉强学一点便是。”
一群人的脸都绿了。
“你若是学得好了,我倒是奖励你一样东西,可好?”齐妫站起来笑道。
“好啊!”小姑娘不假思索。“说话算话哦!我想要一柄剑,可能给我?”
齐妫倒是一惊,竟不知她喜爱这等东西。却点头。“好,你说你叫什么名字,到时我好给你。”
“己未。”小姑娘欢天喜地地随着母亲离去。
齐妫笑了笑。“己未?这小丫头大概是己未年出生的了。”
“走罢,我们也去学堂瞧瞧她,学得如何?”霁儿拉着齐妫也向前走去。
鱼儿站在那里,讲得口干舌燥;所幸的是下面的学生也还算认真的。都是跟着一字一句认真地朗诵着。
二人倒是在第一排发现了那丫头,眼睛澄亮地看着书本,咬字特别清晰,齐妫二人心中一喜:算是大功德一件了,甚是欢喜。
“王妃,奴婢不干了!您还是要了奴婢的命罢。”鱼儿哭丧着脸道:“奴婢这没日没休的,会老得快的,而且奴婢还未成亲,还未嫁人,还未生子……”
“停!瞧你这没羞没臊的!你才几岁啊!”霁儿在旁边叫道。“不过你教得却是好。”
“我也是才尽了,念完这本《三字经》,其他的,再不会了,届时我可是要辞退了。”鱼儿疲累地道。幸好自己只学得了《三字经》,若是再多学些,岂不是要直接死在这里了?
齐妫点头。“咱们也要贴个告示,找些先生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这几日不行,我先撑些日子便是。”
“真的?多谢皇妃体恤。”说完就瘫坐在椅子上,再不愿起身了。
齐妫有些怜惜地伸手在她的头上抚了抚。“这些日子确实辛苦你了。”
鱼儿闭着眼睛竟在那椅子上睡了去,可是真累了。
下午拿一个半时辰,便都是由着齐妫授课了去。
那己未的小丫头都是睁大眼睛认真第听着,又是好奇得不行,竟是认真听了一下午。待下学时,跟着跑了过来。问道:“你是谁啊?”
“小丫头,人家可是堂堂王妃哦!能帮你们来授课,那是你们天大的幸事。”霁儿走上前笑道。
“王妃?”己未懵懂地重复着。
“拜见王妃!”下面呼啦啦地一群人都跪在了地上。
齐妫抬眼望去,不知几时聚集了这么多的人,都将半条街给跪了下去。
“原来是王妃。”
“日日来慈善堂的便是王妃?”
“是啊!王妃竟然天天来查看我们这些人的伤势……”人们都开始议论这位王妃的。
“你们快起来,这冷天风寒冰冷的,赶紧起来才是。”齐妫上前一步,倒是没知道自己不过是想着做些事情,竟不知这些人要这般感恩戴德了去。
“您真是一位心善人美的好王妃啊!”人群中有人喊道。
“是啊是啊!生得美还这么善良,莫不是天仙娘娘下凡了。”
“是了!王妃果然是天仙一般。”
齐妫哭笑不得地听着他们七嘴八舌问道言论。“好了!都起来,各自回去罢,天也晚了,越发凉了。”
“多谢王妃。”众人方才缓缓起身。
“王妃,民妇今日特地从我们酒庄里挑了几壶上好的酒;多谢王妃今日里教民妇的女儿。”白日里那妇人递过两壶酒。
霁儿摆手道:“我们家王妃不吃酒的。”
“不是罢?我都能吃上一壶。”己未瞪大着眼睛看着那两壶酒,远远闻着便香,叫她馋涎欲滴。
“既然王妃不吃酒,便是吃小民这老母鸡罢,老补了。”旁边一个小老头儿举着手里的母鸡眯着眼睛笑道:“小民家里几辈人不曾读书了,终于也能有个识字的了,真是要感谢王妃。”
“吃民夫这罐蜂蜜罢。”中年男子憨厚地笑道:“这是民夫刚从山里弄回来的,新鲜着。”
霁儿苦恼地看着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拿眼看着齐妫。
“什么好吃的啊?酒,还有蜂蜜,天了!好东西啊!”鱼儿不知几时赶了来,见着这东西,兴奋得什么似的。伸手捞过来便要吃。
“放下。”霁儿叫道。
齐妫咳嗽了一声,对着她二人使了眼色。
霁儿点头,将那些东西逐一放在地上;转身拉着齐妫便跑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