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但20年后,法昂被驱逐,客死难府。贵族拥立其子吴何安即位,号称桑森泰;在位40年去世,其子兰亨登即位,国中陷入混乱。直到1440年,摄政王太后摩诃黛维去世,国王刀板雅亲政,结束了动荡的政局。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安南国就打了过来,而这一回,明朝比他们还要早五年。
  沐琮和李定分兵前,曾经商讨平定老挝等地的方略。
  李定进言:“三宣六慰多山,林木茂盛,气候炎热,降水丰沛,而且风俗人情与中原大不相同,我等劳师远征,地理并不熟悉,想要用骑兵火炮出奇制胜,恐怕很难。老挝首府琅勃拉邦就在两江交汇之处,不如仿效当年李靖平定萧铣之计,从水路先攻取此地,俘获魁首,然后顺江而下,扫平老挝。”
  沐琮同意了这个计划。
  于是沐琮在海边召集战船时,李定也在澜沧江边征召战船。
  澜沧江地区的战船不是那么好征召的,虽然是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但因为流经的都是偏远地区,因此一直以来没有进入官方士大夫的眼睛。
  但那是过去。
  建极三年以后,明朝施行改革开放,东南亚、南亚的粮食大量通过海运进入中国;然后通过长江、运河运送到各地。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土地贫瘠,历史上一直是缺粮地区,如何缩短运程把粮食直接运到这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沐琮早晚是要到云南镇守的,汪舜华希望他能完成收纳三宣六慰和安南的历史使命,至少能加快云南的发展。
  别人不知道澜沧江,不确定能否通航;汪舜华是知道的,毕竟曾经那件事闹得太大,难得提气的事,这更坚定了拿下这片土地的决心——这样的粮仓,可不能成为毒品的基地。
  但当时朝廷太忙,顾不上。
  沐琮从南方回来,这件事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汪舜华把三宣六慰外加西南地区的地图拼接起来,问这条江能不能通航,能不能从云南直接到安南?
  那就试试吧。
  建极七年八月,经过几批水手的测试,澜沧江试航成功,载着粮食的货船溯江而上,来到云南边境景洪。
  只能到这里了。
  澜沧江的航运不是那么好发展的,虽然是属国,但和自己家里毕竟不是一样;再说这条江流域面积广,地形也相当复杂。国内从青海发源,流经横断山脉,水流湍急,不可能通航;直到云南省境内,先后汇集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支流,依然河谷窄狭,地势险峻。出了景洪县,成为缅甸、老挝及泰国的界河,经柬埔寨与越南,注入南海。直到此时,河道方开阔平缓。
  在中国境内,水流落差实在太大,仅依靠人工,无法逆流而上,更何况大宗的货物。
  这也难不住明朝,大不了在这里换乘其他的交通工具。
  当时朝中大臣极力反对,主要是担心安南借着这条航道上来,进犯云南。
  汪舜华笑道:“这应该是安南担心的事情。”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建极八年,正式赐名澜沧江,在景洪县设立关隘,盘查来往商船。
  南方地区的粮食香料玉石珠宝由此流入,云南地区的丝绸茶叶则由此运出。原本冷冷清清的边境地区由此热闹起来,无数的商人带着马匹骆驼到这里。云南也在短短几年间聚集了惊人的粮食储备。
  缅甸已经基本平定,但是还有残余部队和山贼土匪勾结,日夜袭扰。李定派人侦查,亲率五百精兵袭击其营垒,大破蛮兵;后又在险要处布下伏兵,一战而杀死贼首,俘获五千多人,彻底平息匪患。
  比沐琮稍晚,建极十七年四月,李定身率一万大军乘坐数百艘船只一路南下。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境雨量充沛,当时正值雨季,洪水暴涨,滔滔江水咆哮狂奔而下,响声震撼着峡谷。部下大多望而生畏,请求待洪水退后再进兵。
  李定摇头,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如今军队刚刚集结,刀板雅还不知道,如果我们乘江水猛涨出师,顺流东下,突然出现在江陵城下,正是所说的‘迅雷不及掩耳’,方为上策。纵然刀板雅得知我将出师的消息,仓促调集军队,也无法应战,这样擒获刀板雅,定可一举成功。”
  确实如他所料。这样重大的军事部署,根本就瞒不住。但刀板雅满以为水势汹涌,澜沧江路险难行,明军不能南下,遂休养士兵,不加防备。没想到李定帅兵顺流南下,一举拿下重镇会晒,并乘胜前进,不到三天,就到乌多姆塞省重镇芒塞。
  当时大将李士弘率数万精兵驻守在河对面的沙耶武里。明朝军马看他赶到,纷纷想进击。李定说:“现在会晒失守,他把精锐兵力全都派出来迎战,这是救败的军队,恐怕锐不可挡。我们应当暂且把战船停泊在江北,不与敌人交锋,等到他们士气衰落,然后出击决战,一定能攻破敌军。”
  但由于官军连战告捷,纷纷要求出战。李定于是命部将李涛率军千人出战。
  果然,双方交战,李涛军大败,即逃奔北岸。李士弘趁胜追击,队伍大乱,李定不失时机,迅即亲率官军出战。李士弘军一时难以收拢,措手不及,结果被明军打得落花流水,被杀及溺水而死者将近万人,获得舟舰四百余艘。
  攻下芒塞之后,李定马不停蹄,直奔琅勃拉邦。李士弘战败以后,刀板雅非常恐惧,赶紧征召士兵,结果征召的士兵还没到,李定先到了,相继击败其大将杨茂、郑秀,俘获士卒三千多人,攻克外城,接着又占领水城,缴获了大批舟舰,让人全部散弃江中,顺流漂下。诸将不解,认为缴获敌船,正好充当军舰,为何却遗弃江中,以资敌用?
  李定道:“我们孤军深入,如果攻城未拔,对方援军四集,我们将表里受敌,进退两难。即便有舟楫,将如何使用呢?如今放弃舟舰,使其顺流而下,援兵见到了,一定以为都城已经被攻破,不敢轻易进去,往来侦察,往返拖延间,我们一定能攻下。这是当年李靖平定江南的计策。”
  果然,下游援兵见江中到处都是遗弃散落的舟舰,以为都城已破,都疑惧不前。
  在此期间,李定指挥士兵架设大炮,轰开了琅勃拉邦城门。刀板雅见大势已去,于是率子弟出南门而去;余部开门投降。李定遂率军进入城内,号令严肃,秋毫无犯。诸将都以为刀板雅抗拒官军,罪大恶极,建议籍没其家财产,用以犒赏官军将士。
  李定摇头:“王者之师,应保持抚慰人民,讨伐罪恶的节义。百姓已经饱受战乱之苦,抵抗作战难道是他们的愿望?况且狗自然会对不是自己主人的人吠叫,为刀板雅战死的人,死为其主,不能与叛逆者同等看待,这就是蒯通之所以在高祖面前免除死罪的原因。现在刚平定琅勃拉邦,应当采取宽大的政策,来抚慰远近的民心,投降了我们而还要没收他们的家产,不是救焚拯溺的道义。只怕从此其他城镇的敌将,拼死抵抗都坚守不降。”
  由此沿途州县纷纷纳降。五万援军相继赶到,听说明朝的政策宽大,纷纷放下兵器不战而降。
  不久,穷途末路的刀板雅在遭遇军民围困时,选择拔刀自尽;他的儿子苏瓦那班朗则被俘虏,押解到明军大帐。
  此时,李定已经率军来到万象;而后一路顺江而下,拿下北汕,甘蒙、沙湾拿吉、沙拉弯、巴色,到八月,老挝全境已经在明朝军马前俯首称臣。


第297章 三宣六慰(下)
  老挝战事还算顺利,暹罗国就真的费了些手脚。
  不是因为因暹罗的国力,而是因为这里的气候。
  暹罗就是古代泰国。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国王,于是“暹罗”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下来。
  阿瑜陀耶国王的祖上就是素可泰王朝开国之君兰甘亨大帝,泰国之父。他最大的贡献,是将高棉文改创为泰国文字。
  素可泰王朝建立后,国泰民安,势力开始向湄南河盆地流域扩展。十四世纪初,已经影响到整个马来半岛和老挝一带。
  兰甘亨去世后,强盛的王朝日渐衰退。此时,东部的泰族势力日益壮大,并很快蔓延到中部地区。1347年,太守的女婿拉玛铁菩提,结集兵力,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汇合处建立了一座新城,取名阿育他亚,并立号为王,这是大城王朝的开始。
  拉玛铁菩提称王后,以精明思想和治国才能为大城王朝的基业奠定了基础。历史上大城王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经历33位君王。
  虽然与暹罗来往还算多,但明朝对暹罗的了解显然远远不够。此前汪舜华询问群臣,大家翻出了当年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档案,得出的结论是:“国周千里,外山崎岖,内地潮湿。土瘠少堪耕种,气候不正,或寒或热。”
  汪舜华一看地图,以为自己听错了,那他妈是个天然的大粮仓好吗?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还好,可以直接用来换高铁的硬通货!
  以前不了解不要紧,有汪舜华这个穿越货,就算暹罗使者语多保留,也禁不住她的盘问;当然,朝臣们对此只是觉得太后少见多怪而已。直到几年后,商人们带回了大量的粮食,大家才朦胧感觉暹罗,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