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汪舜华对东南亚各国的了解其实有限,好在这些年交流的增多,使者和商人们带回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暹罗地处热带,地形多变。北部是山区丛林,中部平原有广阔稻田,东北部高原是半干旱农田,南部半岛则是热带岛屿和漫长的海岸线。
  按照李定的计划,是先搞定暹罗,然后在顺江而下,搞定老挝。毕竟暹罗国力强大,是主要敌人。
  然而在清莱登陆以后,李定迅速改变了作战计划。
  清莱是暹罗北方重镇,坐落于寇克河与叁座小山丘的天然屏障之间,曾经是朗那王国和兰纳泰王国的首都。举世闻名的金三角就是在附近山区。
  暹罗地处热带,这里没有四季,只有两季,雨季和旱季。每年公历3月以后就进入热季,尤其5月下旬酷热,6月到9月为雨季,雨水极为丰沛。
  清莱虽然是重镇,然而城防在官军眼里显然没有任何难度。只用了不到大半天,即便攻陷。
  然而官军准备整装出发的时候,发现瓢泼大雨似乎没有止境。泥泞的土地寸步难行。
  李定很清楚,劳师远征,兵贵神速。如果把军队陷在这滩烂泥里,那么不仅延误战机,甚至后勤也很难供给;而且中原士兵,很难适应这里的气候。
  齐良玉和军医提醒他,如果这样下去,将士们可能染上伤寒、疟疾、痢疾、霍乱、流感等疾病。
  那么结果将是不战自败。
  因此,李定果断调整战术,先拿下老挝。
  如今平定了老挝,李定兵分两路,一路由齐良玉率领,继续顺流南下,攻占柬埔寨;这里也是太祖的为十五个不征之国之一,这些年来王相当频繁,可惜老黄历在汪太后这里不好使。
  一路由李定率领,一路顺湄公河南下,进入占城,而后调头西去,直奔大城。
  在这里,明朝军队遭遇了空前抵抗。
  此时的暹罗正处于大城王朝时期。这个建国已经120年的国家,经过几代君主的开疆拓土,已经基本占据了后代泰国的领土;而都城阿瑜陀耶,也被华人称为“大城”,意为“坚不可摧的城市”,城防相当坚固。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大城国之所以难以对付,还在于他的一项制度。
  历史上,大成王朝持续了417年,传32王,至厄迦陀灭亡。
  这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国王,第九代国王,波隆摩特莱洛迦纳,也称作特莱洛,意识到一个人的土地多少关系到财富和地位,也是冲突的根源,于是将个人的土地拥有量合理化,并使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王室的赏赐而得到更多的土地。
  每个领地首领都有编号,与其土地拥有量相对应,连妇女也没有被排除在外。
  土地等级制度解决了纷争。奖罚都和土地等级密切相关,这个制度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不幸的是,大成王朝如今在位的正是特莱洛。
  这些年来,他厉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设有内务、京畿、宫廷、农业和财政五部的中央政府,掌管民政;另建立由军务总长领导的军事机构,掌管军政;实行等级授制,规定各阶层地位,按等级授以田亩;颁布宫廷法,规定贵族品级、义务和赏罚。对外与清迈长期战争,并曾派遣军队远征马六甲王国。
  毫无疑问,特莱洛是这个时代的英雄;碰到这样的英雄,对于明朝未必是幸事。
  幸运的是,明朝的主将李定也绝非等闲之辈。
  他在中央军校进修的时候,就听到说书人绘声绘色的介绍那里有多少珍奇异宝;尤其汪太后谈及南洋的富庶,朝廷大量从南洋进口粮食,而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暹罗。
  他当时就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这片肥沃的土地,朝廷垂涎已久。
  特莱洛所做的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其实并不少见;而鲜明的阶级分野,在满足上层贵族利益的同时,很难说下层百姓就真的发自内心的拥戴。
  事实上,在确保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阿瑜陀耶人生活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之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等级都被设定了一个价格。一个奴隶价值五个单位,自由人大约25个单位,王位继承人则有10万单位,国王可能价值1000亿甚至更多。
  当然,这时代是不讲究“以人为本”的,能够以民为本就说得上明君圣主了。特莱洛国王大力改革以后,极大加强了王权;乘着明朝改革开放的东风,暹罗经济繁荣。
  知道暹罗国力强盛,而且精通水战,李定不敢轻举妄动。
  特莱洛王同样没有闲着,他已经知道明朝先后平定缅甸、老挝的消息。作为雄主,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调集精锐军队应战。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战争的炮火从自己身后传来。
  明朝已经攻占了老挝,可以沿着蒙河逆流而上。此前,特莱洛王也是这样估计的,毕竟明朝多是中原士兵,不谙水战,在河里划船总比在大洋里划船好一些。何况现在中南半岛已经进入旱季,蒙河水势平稳,逆流而上,难度也不算大。
  偏偏李定不走寻常路,他不顾南方战事正紧,直接从南海进兵,直取阿瑜陀耶。
  原因很简单:那一大片平原地区看着富庶,但也可能是一片泥淖,拖住官军进兵的脚步,一旦暹罗主力前来,那么势必无法抵挡。
  他想到了当年的李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好在此次出征的官军在昆明时进行过水上操练,否则进军老挝没那么顺利。
  现在,不顾天上的暴风骤雨,李定喝令进军。
  按照明朝商人的指引,官军在十天以后来到了暹罗湾北部,在那里登陆,很快攻陷曼谷;沿昭披那河也就是湄南河一路长驱直入,直接包围了大城。
  此时暹罗主力正跟着特莱洛王东去,准备在蒙河迎战明朝,万万没想到敌人从背后杀出来。
  明朝军力有限,没有实施围城,而是直接用大炮轰开城墙,攻占大城;留守监国的太子波隆摩罗阇带领亲眷重臣突出重围,仓皇东奔。
  直到此时,明朝官军真正见识了阿瑜陀耶城的美丽和富庶。城中有一条横跨南北的运河,使得上游的水能够灌溉全城。城中有华丽皇宫和神庙。
  李定没有被眼前的繁荣迷惑了双眼,他告诫部下:“现在孤军深入,破釜沉舟,要么占领这里,要么死在这里。”
  得知大城陷落,特莱洛王大为震怒,立刻帅军班师,前来教训这个胆大包天的来犯者。
  不仅是特莱洛王,暹罗土地上还有很多忠臣义士,目睹土地沦陷,自发组织起来起来抗击的。
  一时间,大城外围硝烟密布。
  当然,李定也并不是孤立无助的。当年郑和下西洋,有不少人留在了暹罗;这十多年来,无数中国商人纷纷来到南洋,经营制糖业和粮食贸易,否则他一个北方人,怎么可能在茫茫大洋中就摸到曼谷的大门。
  中国商人支持朝廷军队,也并不完全是因为爱国心;而是因为沐琮声称得到汪太后的许诺:“一旦南洋各国并入版图,就取消关税。”
  这对商人来说,至关重要。
  南洋各国,物华天宝,不仅盛产粮食,更盛产香料、珠宝、珊瑚等奢侈品;偏偏这些东西关税高到惊人,高得让商人们胃疼,因此宁愿运送粮食,或着就留在南洋经商。
  如今汪太后做出了这样的许诺,按照她以往的作风,大家并不怀疑其中的真实性。
  然而,摆在李定眼前最重要的敌人,还是特莱洛王率领的十万大军。
  好在,这一次是大明军队在以逸待劳。
  明朝虽然远道而来,但明显装备胜出太多;而暹罗此时仍然以象兵为主,显然不是对手;但暹罗主场作战,兵多将广;而明朝只有不到两万人马,并没有任何优势。
  李定很明白这些,必须速战速决。
  特莱洛王同样迫切想要给明朝军队一个教训:大城是他苦苦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就这样陷落,自然胸闷难平;更何况,首都陷落的政治意义,一路过来,已经有相当多的地方豪强开始自立门户,如果不尽快解决,估计马上王朝就要分崩离析。
  既然双方都急不可待,于是很有默契的半个月后在大城外短兵相接。
  只是面对明朝漫山遍野飞扬的旗帜,暹罗人有点捉摸不定:难道说明朝真的派遣大军前来?
  李定没有十万大军,却让军士每天轮换入城,故意让暹罗人看到,以为疑兵之计。
  而当明朝轰隆隆的大炮震天彻地地响起,暹罗人被彻底震撼了,突然想到了一百多年前,蒙元大军那锐不可当的威力。
  同样被震撼的还有大象,反应过来狼狈逃窜,一时仿佛山崩地裂一般,人象自相践踏;明朝军队趁势掩杀,锐不可当。
  兵败如山倒,面对这样的敌人,特莱洛王也只有率领部众一路东北狂奔,妄图退守呵叻高原,而后再图复国。
  李定没有给敌人这样的机会,在沙拉武里府,追上了敌人,并给与了致命的一击。
  成功或者死亡,双方都没有退路。
  沙拉武里府只是一个小城,不过交通枢纽,为进出呵叻高原的门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