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雁于飞87
- 入库:04.10
永乐初,比试由五军都督府官员单独负责;但此后五军都督府的权利逐渐被分割,比试的监考官中相继加入了内官、锦衣卫、兵科给事中等官。
汪舜华对此倒不打算改变,毕竟军权被垄断的后果实在太沉重。
明朝对外战绩只能说差强人意,至少汪舜华看着当前的版图是觉得比较胃疼的,但好歹没有形成割据势力,甚至直到王朝末年,皇帝都能杀伐果决、乾纲独断,光这一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只是针对官场上重文轻武的局面必须有所改变,否则视武弁不啻奴隶,必令豪杰解体、志士灰心。
与此同时,为了促进科学事业发展,汪舜华下旨:有资格袭爵的宗室和武职,如果考封没有通过,但是有了重大的发现发明,获得了科学院的职务,就可以袭职;甚至如果没有资格袭职的宗室,也可以绍封,这部分要降等。就是说亲王没资格袭爵的庶子,他自己考上了,封郡王;如果老子没考上孙子考上了,也降封郡王,不受中间停袭的限制。此为定例。
科学院已经成立了三年多,虽然汪舜华高度重视,不时把张懋和张鹏等人叫进宫询问进展,甚至定方向、出主意,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来说,还处于盲人摸象的地步,没有取得什么大的进展。
实在让人窝火。
泱泱中华,要说没人,汪舜华是不相信的;但是要说有多少科学技术人才,那也是哄鬼。
现在都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的是什么书?是儒家经典!可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读不起书的也都忙着种地做生意。科学是什么,能吃吗?
如果科学技术一直被鄙视、被践踏,即便有了科技创新,也不会有什么水花。
必须要让所有人看到朝廷的决心,必须要让天下人知道搞这个是有出路的、有收获的,这样大家才会舍得投入。
勋贵们显然没想到是这个结果,当即高呼太后英明,感激涕零,庆幸自己聪明;然后回家找大老婆生孩子去了,大老婆不能生的也琢磨给嫡子找个能生的大老婆——虽然只能荫一个,但这年头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总得要防着,有备无患才好。那些没有嫡子的宗室,倒不是说大老婆没生过,而是没有保住,夭折了;以为庶子嫡子一个待遇,哪知道变天了。
这样的结果简直是皆大欢喜,尤其正房夫人:做梦都想到,这样就把狐狸精们全打发了,太后英明!
只有文臣们瘪瘪嘴:这小伎俩也能拿出来蒙人。
汪舜华也很高兴:此后北京的勋贵武将的工资就由户部支给了,从兵部走账,否则全部发实物,真不是20万两的事;当然,在京宗室的工资就是宗人府统一发放,外省的从本地和临近府县钱粮支给。
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内帑的部分收入,要移交出来。
首先就是开矿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以前是直接进入内帑的,汪舜华也就明白群臣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开矿,尤其是万历年间好像闹出了大动静。毕竟财富都进了皇帝的私库,国库一点没沾到,反而让一群太监耀武扬威,是谁都不爽。这部分的收入以后内帑只收三成,另外户部留四成,地方留三成,省府县都沾一点。
其次是抄没,以前查抄的东西到底是给内帑还是户部没有明确的规定,谁吵赢了就是谁的。现在规定,不管是宗室大臣还是民间,因犯罪或者没有家属被没收的财产,诸如商彝周鼎、秦砖汉瓦、晋帖唐琴、法书名画、哥窑倭漆、厂盒宣炉等古董文物以及珠宝玉器、文房用具、书籍家具之类上缴内帑,金银铜以及房屋土地、绢帛之类的交给户部。
这下大家都高兴了,称颂太后英明。
快过年了,辛辛苦苦大半年,好不容易尘埃落定,大家都想过个好年,派出去的人差不多都回来了,大家各归各位,该读书读书,该干活干活。
因为奖金丰厚,言官心情好,很难得的没有骂人。因此汪舜华在应付堆积如山的政务的时候,居然难得的很少听到骂声,实在心情舒畅——真的,闻过则喜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然部分武官的叫骂声传不进她的耳朵——谁让你不识字不能写奏疏呢,太后既不是顺风耳又没有读心术。
第172章 忙碌的朝廷(上)
进入腊月,京城的过年氛围就开始浓起来了;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忙。
最忙的是光禄寺。此前只管早中两顿,今年因为实在太忙,因此四月下旬,汪舜华下旨以后每天管三顿,连晚饭也要提供;当时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工作量不算大;但现在人全回来了!
这么多人,做饭是个麻烦事,吃饭也是个麻烦事。此前说送到各衙门,但是防火是个大麻烦,因此只能装在食盒里。每次吃饭,官员们都得跑快点,即便如此,很多端到手里,还是已经冷了,尤其冬天,很是要命。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找了半天,在东长安街以南、兵部以北找到一个库房,面积很不小。
去年底,汪舜华下旨把这里清理出来,作为中央机关食堂。距离各部门衙门都不算太远,当然人太多,必须分段限流。
新食堂在今年四月投入使用,桌椅板凳都是太后亲自拍板的,与往常很不一样,比较小巧,有点委屈人;但百官能吃到热饭菜,还是很满意的。
汪舜华不厚道的设想了一下一群中央大员吃县政府机关食堂的场景。
承天门的重建方案在六月底定了下来。永乐版的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但是和汪舜华心目中的有区别,所以后来蒯祥呈上了另外的方案——由原来的东西宽8间、南北进深3间,扩大为宽1间、进深8间,形制上由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
汪舜华很满意,准了,九月初正式开始动工,预计明年六月完工。
承天门只是小事,宗室经过这番折腾,人数更少,旅馆估计没什么大问题,要命的还是城墙,拉线拆迁什么就是大工程——都到那里了,拆迁也是农居了,但是占领民田还是要谈判一下。朝廷不是土匪,只有推着走;而且城墙不是房子,灰一抹什么都看不出来。这个要做就要认真,毕竟北京靠近前线,不能开玩笑,准备材料就很费功夫。
好在汪太后实在很仁厚,吩咐白圭:“事情总有轻重缓急,别急急吼吼的。让人家看到态度就行。”
然而朝廷现在却忙到飞起,内阁今年连着死了两位阁臣,还没来得及递补,现在事情又多,毕竟尽快把人安排上。
此外,吏部尚书王翱已经多次请求退休,他是真的觉得很累,已经七十八岁,实在受不了这样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有一次直接栽在地上,还是同事七手八脚的把他扶起来,一边传太医,这才保住了老命;他身边的两位侍郎俞山、俞纲好不到哪去。本来来路就不正,又遇到这样难办的事,还要王直回来帮忙,自己都要羞愧而死,因此连番上书,恳求退休。
汪舜华准了,她也舍不得王翱这大把年纪再这样操劳,于是让他去集贤院担任院士,发挥余热;俞山、俞纲两只老鸭子的辞呈也准了,按照尚书的待遇离职。
只是这样一来,吏部三位领导就全部出缺!
户部尚书张凤也只剩下一口气,历史上他死于次年二月,但那是发配南京享受清闲时光,现在憋着这么口恶气,又忙成这样,身体不累垮才怪。因此,看着财政渐渐好转,他也恳求退休,汪舜华还没准,他老人家腿一蹬,去了,比历史上早三个月。
左侍郎孟鉴年初去世,一直没有递补;主要是右侍郎杨鼎虽然为官清廉,但是生性古板,没有经济之才,汪舜华就把他调到南京担任吏部尚书,毕竟现在南京基本上空了。
这样一来,户部领导也全部出缺!
礼部尚书薛瑄同样年过七十,而且作为虔诚的儒家子弟,他对这次改革真的很不满意。汪舜华大笔一挥,让他去集贤院担任学士。当然,考虑到他大儒的身份,交给他一个特别光荣和艰巨的任务:仿照当年蜀石经的故事,荟聚当代名儒,重新整理校对十三经,并以当代名家用正楷抄写,然后命刻工雕刻,陈放于国子监,并以墨拓本颁行各省及藩国。
蜀石经是国宝中的国宝,可惜不全;汪舜华想到当年参观国子监,看到乾隆石经,很是壮观。
虽然对孔夫子没那么感冒,但不得不承认,儒家其实挺适合统治者治理天下,只是后面歪嘴后生念歪了。
汪舜华不喜欢朱熹,但是不可能彻底否定他,否则下面肯定要闹腾,人心乱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把科举考试的范围拓展到十三经的时机也不成熟,给学生增加了成本和负担不说,寒门能参加科举的概率就更小了,精力用到科举之外的也就更少了,还指望多出几个科学家,文学家而不是儒学家呢!
怎么办?
——不能当成必答题,还不能拓展课外阅读吗?都是儒家经典,儒生们敢反对?
——再说,《四书集注》差不多30万字,要是全刻石,也不现实;让原本大量通行,自然就稀释了朱熹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