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雁于飞87
- 入库:04.10
箕子《尚书》:皇建其有极。
天子来制定天下最高准则。
建极绥猷,天子君临天下,承担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从而建立雄伟强大的国家,安抚海内的藩属,创万世之功业。
还有一个谐音:见济。那个在史书上的龙套这一回同样没有逃脱命运的魔咒,却是她前世今生两辈子第一个孩子,也因她而死。
放下笔,汪舜华躺在床上,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她敬仰于谦、信任于谦,然而垂帘听政,势在必行;因为有些事,只有她能做。
于谦是了不起的英雄,但他无法跨越自己的时代;但她可以。
她不仅要为儿女撑起一片天,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富庶的大明盛世,还要制定全新的国家战略和行为准则,赢来完全不一样的未来。
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她很清楚,朝臣不会愿意一个女人垂帘听政,对国家大事指手画脚;而她要实施的改革,注定会得罪太多的人,所以她必须学会潜藏,同时周密规划。
好在,她有时间。
父亡,子三年不改其政,在世宗皇帝的孝期结束以前,她只能循规蹈矩,避免锋芒毕露,尽管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刻意彰显自己的存在。
过去的十多年里,她曾经无数次设想,但都仅仅是设想,未来两年,她要悉心部署、周密谋划。
历史交给她的使命,不容辜负。
果然,建极这个年号在群臣中并没有引发反对,尽管这并没有出现在礼部草拟的稿件上,是汪太后自己的创意,但是含义隽永,大家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大家相互看了一眼,包括于谦,心里也似乎被撞击了一下。
大家有种感受,汪太后会比想象的,更加强大,甚至可怕。
这些年来,尽管汪皇后躲在幕后,但时不时就能传出有关她的消息。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世宗皇帝的很多政策,其实都是出自汪皇后的手笔;夺门之变能这样迅速的平息,汪皇后居功至伟;甚至大家怀疑,这引蛇出洞的主意,就是出自于汪皇后。
如今,她从参谋辅助成为大权独揽的决策者,会带给大明怎样的改变?
这些改变是好是坏?
大家都不知道。
第四卷 太后临朝
第102章 垂帘听政
景泰十一月初一日,太皇太后和汪太后带着皇帝,正式御奉天殿,接受群臣朝贺,并接受钦天监呈上来的建极元年大统历;宣布赐给亲王及文武群臣,并颁行天下。
大朝贺结束后,太皇太后带着皇帝回宫,汪太后则摆驾右顺门便殿,宣于谦等人议事,正式宣告临朝听政。
太皇太后很不放心,她劝说汪舜华:“我等皆是妇人,参预朝政,非其所宜。昔日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口皆被戮。如今皇帝年幼,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自行商议,此乃国家之幸也。”
汪舜华道:“并非我贪图权势,只是国家如今内忧外患,而皇帝年幼,若无主事,只怕主幼国疑。即便下面没有黄袍加身的想法,将来皇帝长大,也难免受制于人。”
太皇太后想了想,这些日子朝廷里还真是不消停,她是读书识字的,知道典故,吕后武媚娘有名,隋文帝宋太祖名气也不小,于是退了一步:“也罢,那我和你一起听政。”
汪舜华答应,派人把奏疏往她宫里送去。
新陈代谢之际,国事纷纭,里里外外都是事;太皇太后看了,实在觉得脑仁疼,勉强照着太监的票拟批阅了,汪舜华还鸡蛋里挑骨头,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振振有词的,实在说不过,看周围前后左右都是汪舜华的人,她也就放弃了。
这种富贵已极无忧无虑的生活挺好,汪舜华爱操心,就让她操心去吧;反正吴家的亲戚的官品又都提升了,和当年孙皇后一家的待遇相同。就算是自己临朝听政,也就只能这个样子了;再往上,群臣该不答应了。
因此,听了汪舜华的奏议,她开头不同意,禁不住她好说歹说,似乎全天下的道理都在她手里,也就不管了,反正也管不了。
太皇太后反对其实没啥,最多婆媳俩在自家屋里嘀咕几句;现在外头众议汹汹,太皇太后还真不会跑到大殿里公开反对。
此前胡濙上书,要求太后仿照诚孝皇后的典故,恪守祖宗妇人不得干政之法,将一切不急的事务全部废止,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辅佐大臣。
胡濙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内阁六位学士联名上书,认为太后应该遵守祖宗旧制,委任大臣。
为首的名字,正是于谦。
汪舜华听着内宦们的报告,当时几位学士到于谦府商量,王文当先发难:“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妇人掌权,颠倒阴阳,必成国家之患。——从来乱臣贼子,只争一念,放肆遂至不可收拾,先帝养虎兕于肘腋间!”
陈循赞成他的提议:“后汉之时,因皇帝年幼,皆由太后引父兄参政,谓之辅政。所赖以治理者甚少,而所坐以危亡者甚众。朝廷于万千人中精挑细选才智之士,优秀人才尚且可遇不可求,怎么能寄希望于深宫妇女?况且以男子的智慧,尚且不能永保公正,长思利害,而往往耽于享乐,溺爱后宠;何况以妇人之见,而希望她遵循正路,谦虚节俭,深图远虑,为国家谋划,岂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强人所难?”
老冤家高谷同样忧心忡忡:“天子年幼,不得自主;汪太后素有贤名,然而窥探神器之心,路人皆知。若是由她秉政,只恐将来天下但知有太后,而不知有朝廷;待其羽翼丰满,则非我等所能抑制。届时,只怕朱家天下不知谁属;果若如此,我等有何脸面面对先帝?”彭时叹道:“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先帝顾念汪后夫妻情谊,故不忍行汉武之谋;只怕养虎遗患,日后辜恩。”
萧镃则吟诵起了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胡濙也表态:“威柄不宜放下,利器不可假人。览观往古,近察国朝,倾危之祸,靡不由之。当年吕后秉政,统嗣几移;武周篡唐,庙不血食。故虽有母子之亲,而无周公之德,不得行其势也。”
薛瑄则问:“剃发易服,人心沦丧,是亡天下;易姓改号,舆图换稿,亦是亡国。亡天下不可,亡国可乎?保天下者,匹夫之贱、闺阁之弱,亦有责焉;保国者,其君其臣乎?”
都是汪舜华的话,如今倒了个个儿。
商辂看着于谦,意味深长:“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公之言,不刊之论也。当年王莽王安石何尝不是贤名远播?可惜一旦当国,就成祸乱之源;汪皇后虽然贤名素著,然而并非循规蹈矩、安分守常之人。她若果真掌权,是圣是魔,未可轻论。于公,当真要冒这样大的风险,只因为相信汪后的贤德睿智?——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呐!”
于谦没有说话,但终究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汪舜华毫不畏惧,因为她有金字招牌——先帝遗诏。
先帝临终前,将年幼的皇帝托付给她,垂帘听政,本就是先帝的意思,不服气的,找先帝说理去。
后面一句掐了不说,汪舜华的词句已经很是尖锐:“如今先帝尸骨未寒,群臣就要这样上奏,莫不是看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
下面不说话了。
既然直接刚不过,那就换个办法。
奏疏雪花一样飞进坤宁宫。
汪舜华闭了眼睛,吩咐王勤:“把时间急迫的军情、救灾等事项挑出来,余下的,慢慢再议。”
包括皇帝的年号。
不服气也没关系,所有朝廷的诏令,都要有皇帝披红和玉玺;你们洋洋万言,说的天花乱坠,被扔到角落里,也只能发霉。
十七块玉玺摆在这里。
“是经过司礼监转手,再交给太后朱笔御批;还是太后垂帘听政,大家商量一下吧。”
王勤淡淡的扫了一眼下面的群臣。
事情就僵在这里。
颁布了对前段时间在大同、宣府等地抗击瓦剌入侵的朱谦等将士的封赏,放下笔,想了很久,汪舜华又提起笔写了一句诗,派王勤亲自送给于谦。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如今内忧外患,正当卧薪尝胆,我怎敢自图清闲,弃国家危亡于不顾?
于谦展开纸笺,猛地站起身来,看着上面的诗句很久,反复踱步,终究折上了诗稿,闭上了眼睛。
如今,汪舜华终于堂而皇之的乘坐凤辇来到前朝。
从坤宁宫到奉天殿,不过一刻钟的路程,但对于汪舜华来说,实在漫长。
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前方的路,并不平坦。
停轿打量着这里,记得上次来奉天殿,是七年前,迎接太上皇回朝的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