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长公主不想死 完结+番外 (衣青箬)


  “奴婢这就去。”此刻灭火要紧,黄修答应着,朝太皇太后一礼,立刻小跑着离开。
  养寿宫遍地绿植,取土十分方便,黄修又直接命人将一部分花盆砸开,很快就有了足够的泥土,总算逐渐将那火焰熄灭。
  直到此时,太皇太后才领着众臣走了过来。靠得近了便会发现,这宫门只是看上去脏污了些,烧了那么长时间,竟是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可见那火焰,的确是天火。
  ——虽然按照黄鹏正的说法,应是鬼火,但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火焰如此诡异,又恰恰降到了养寿宫。
  八月底,一场场秋雨之后,京城的天气已经渐渐转冷。此刻暮色笼罩大地,又不知从何处刮过来一阵风。太皇太后抬头看着字迹被污的养寿宫牌匾,只觉得那风中冷意不断透过衣物往自己身体里钻,让她遍体生寒。
  事情虽然已经解决了,但却不能保证绝对不会传出去。毕竟宫中人多口杂,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来外间的窥探,太皇太后并不敢指望。何况就算当真按住了这个消息,在场诸人均是军国重臣,又亲眼目睹,总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而一个被上天厌弃,降下“天火之罚”的太皇太后,要如何交代?
  “诸位……”她开了口,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好像是磨着嗓子吐出来的字。这让她狠狠掐了一把掌心,只觉得嗓子里像是堵了什么东西,叫人万分难受。
  却不得不继续说下去。
  现在朝臣们没说什么,是给她这个太皇太后留下脸面。但这种事,终究是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此事明显是针对她,就算想推出旁人来顶罪也不能。此事之后,她在这些本来就压制不住的朝臣面前,也将不会再有任何威信。
  若还想留下太皇太后的体面,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退一步,不叫别人逼到面前来。
  “太皇太后,西北之事还未商议出结果。”顾铮忽然开口道。
  太皇太后身体微微一晃,忽然轻轻颤抖起来,意识到给她做出抉择的时间其实很少,因为朝中如今的局势如此,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立刻裁决,根本无法停下来等她。
  西北也好,江南也好……太皇太后不是没有努力过,但直到现在她才发现,其实她对这些事情,根本没有任何办法。于朝政上,就算只是太平时期,她要跟上重臣们的各种决策都很艰难,何况是如今。
  之前的一切都不过是强撑,此刻却尽数暴露了出来。
  那种每天都在不停地做出决定,但其实并不知道这个决定会带来什么后果,是好还是坏的感觉,其实糟糕透了。这段时间,她一直处在某种惶恐之中,而现在,这种惶恐达到了高峰。
  一时间心灰意冷。
  太皇太后整个人颓丧下来,微微一侧,将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压在了身旁的内侍肩上,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脆弱和茫然,“诸位先生,哀家身体不适,只怕无力继续主持朝议。此事……此事就暂时交予政事堂……主持,拿出主意之后,再写条陈送来。”
  即使压在肩上时她觉得自己扛不住,恨不得立刻卸下这些压力,但当真要松开手中的权力时,太皇太后还是不免心下一空,茫然若失。
  表面上看她只是退了一步,维持住了颜面。可是太皇太后自己心里清楚,今日之后,她就是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将会一降再降,再难恢复。
  “太皇太后既然身体不适,自然应该好生休养。朝事繁忙耗费心力,臣以为,不该再让太皇太后烦心。”顾铮上前一步,语气十分诚恳地道,“若是一直忧心政事,只怕难以调理身体。”
  太皇太后心下不由惊怒,她已经后退了一步,将决策权交给了政事堂,这还不够?
  她紧盯着顾铮。这个人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知道顾铮顺利进入政事堂之后,她才发现,其实她从来没有掌控过他,而他也并未因为这所谓“提携”之恩而偏向她,反倒处处与她作对。
  满朝称赞的大才子、能臣干吏……太皇太后忽然若有所悟。
  因为顾铮注定会走上这条路,就算没有她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这提携之恩,也就不占多少分量了。她这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喜欢任用私人。
  因为那些人的一切都是他们给的,一身荣辱恩宠都系在他们身上,不能不尽心尽力,乖乖听话,与这些走科举之道晋升上来的朝臣截然不同。不考虑家国天下,只从自身出发,哪一种人用得更顺手不言而喻。
  可她不是皇帝,她的路太艰难,无论如何都不能理所当然,名正言顺。
  太皇太后咬着牙,一字一顿地问,“那依顾相所言,当如何?”
  “臣请由皇太后暂时监理朝政,免得让太皇太后分心,影响凤体康愈。”


第59章 太后临朝
  “顾、铮!”太皇太后不敢置信地抬起头盯着顾铮,既不敢相信,又满心荒谬。
  她从来没有将张太后放在眼里,也从来没想过,这个平日里不起眼的人,会跟顾铮勾连在一起,在此时此刻,妄图从她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肉来。
  可是她也不得不承认,此时此刻,张太后秉政,的确名正言顺。
  顾铮仍旧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但这姿态,在此刻的太皇太后看来,说不出的可恨可厌,“你就这般急不可耐?!”
  她知道自己接下来或许会面临很艰难的局面,却不想顾铮竟然一时一刻都等不得,就在这养寿宫门口开始逼宫,根本没打算给她留下任何转圜的余地。
  “太皇太后明鉴,臣也是为太皇太后凤体计,为大楚江山社稷计。”被这么指着鼻子骂,顾铮却仍是从容镇静。
  “好、好、好!”太皇太后怒极反笑,索性不再去看顾铮,视线转开,一一从其他朝臣身上扫过,“诸位臣工,也是与顾相一样的说法?”
  既然没有退路,太皇太后也很快收起了脆弱的姿态,开始逼其他重臣表态。她很清楚,顾铮这种打算,就算事先串联了人,也绝不会太多,否则极有可能走漏风声。何况天火事发突然,事先设计的可能性很低。既然如此,她唯一的机会,就在其他人身上。
  但众人却并未立刻作答,而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甚至比立刻开口反对,更叫太皇太后难堪。她虽然猜测过,自己在朝臣之中或许威信不高,却没想过,一个肯站出来替她说话的人都没有。
  “你们……你们……”太皇太后抬起颤抖着的手指,挨个指过去,指到顾铮身上时,怒极攻心,只觉得一口气闷在胸口缓不过来,身体直接软倒下去。
  “娘娘晕倒了!”现场立刻又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幸而黄修很快就按住了这种躁动,叫人将太皇太后扶进屋里,又着人去请了大夫,百忙之中,还特意抽空安排了几位重臣。这里是后宫,还是太皇太后寝宫,中外有别,不宜久留,黄修便请他们先回咨平殿静候消息,自己留在养寿宫主持大局。
  太皇太后晕倒了,顾铮的逼宫反而进行不下去。
  诸位大臣相互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结果倒也不差,而且也算是给太皇太后留下了台阶:既已当众晕倒,那么直接以病体有恙、难以主持朝政为由,将手里的权柄交出来,正好全了体面。
  只不过,众人再看向顾铮,眼神都不由变得复杂。
  事发突然,他们都还处在震惊之中,顾铮却已经先一步提出了逼宫,这份机变和手段,着实令人忌惮。
  不过,太皇太后有一点想错了。这几位朝臣未必都不想帮她说话,但是在她这位皇权代言人面前,朝臣们首先是一个与皇权对抗的集体。
  而太皇太后执政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朝臣看来,都并不算合格。这倒也罢了,偏偏她还频频插手政事,并不愿意放权,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对他们而言,张太后秉政依旧是正统,换一个人或许又有不同气象。天火之事毕竟敏感,太皇太后此时必须避让。若她不同意这个提议,顾铮大可以把事情宣扬开去,届时她不得不让。此时若是反对顾铮的提议,等张太后执政,就不好说话了。
  更重要的是,兵部尚书和两位老将军都不方便在此事上发表意见,真正能做主的,也就只有刘牧川,姚敏与顾铮三人。姚敏与顾铮交好,不会在此事拆他的台,刘牧川又有种种顾虑,几番权衡之下选择了沉默,这才显得太皇太后人单力孤。
  但一咨平殿偏殿,刘牧川便第一个道,“如今正值多事之秋,若此时朝堂震荡,只怕影响不小。”
  “天火示警,亦不可不防。”姚敏立刻道。
  “太后娘娘毕竟未曾接触过政事。”刘牧川寸步不让。
  顾铮这才抬起头看过去,“刘相所言有理,您在朝过年,老成持重,想来必有良策?”
  这等于是退了一步,把掌权的机会让给了他,这让刘牧川有些惊讶,怀疑顾铮是否还有别的图谋。但这样的好处递到了手里,他自然也绝不会往外推,因为很快捋着胡须,含糊道,“此事还是先看太皇太后的意思,而后再行商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