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长公主不想死 完结+番外 (衣青箬)


  至于顾铮这样的重臣,也必然会有一份恩赏。也好叫满朝上□□念张太后的仁德,上行下效,多多学习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又对张太后道,“今日江南的船队就出海了,正好那边送了两样东西过来,所以请陛下和娘娘过来赏玩。”
  说话间,小皇帝已经被颜色艳丽的沙盘吸引住了,拉着张太后走了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贺卿见状,便将他抱了起来,让他站在沙盘的栏杆边上,看得更清楚。
  小皇帝面前正好就是一艘船,他忍不住伸手推了一下,那船就顺着蓝色的“海面”滑走了,却是可以移动的。
  贺卿见他感兴趣,就将小船都搜集了过来,让他摆着玩儿。
  唐春生见状,眼睛一亮,凑过去对叶春林耳语两句,拉着他凑到了小皇帝身边,两人陪着他一起玩。唐春生性格活泼,很快就讲起了故事,吸引了小皇帝的注意力,倒是叶春林,手里拿着船只模型翻来覆去地看得十分专注,不知在想什么。
  贺卿在一边看着,忽然灵光一闪。
  反正现在秘书监那么多人,多半时候也是轮值,倒是可以让他们也轮值给小皇帝陪玩,顺便讲点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之类。反正照顾领导家的孩子,也是秘书的本职工作之一嘛!


第112章 修建铁路
  顺宁二年,对大楚而言,是关键且忙碌的一年。
  当时生活在其中的人,大部分只知低头忙碌,要到许多年后,有识之士回顾以往,才会发现,一切的一切,早在这时候就已经有了萌芽与端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炼铁高炉正式投入使用。
  大楚与铁狼族签订和平契约,开启西北互市。
  江南全面开放海禁,成立新的水师,举国上下的大商队一起登上海船出海贸易。
  西南土人暴动,却被装备精良的军队镇压横扫,强迫其往荆湖一带迁徙,将大部分西南划为军管之地。到这一年冬天,西南发现了两处磷矿,使得粮食增产计划能够顺利施行。
  而在朝中,磷肥实验大获成功,开始推而广之;皇家科学院正式成立,代表着官方对这一新兴学科的支持;秘书监的出现,更是第一次让女官在整个朝政体系之中有了位置。
  大部分决策都是在上半年定下,所以下半年,满朝上下按部就班,度过了相对平静的一段时间。
  过了一个安乐祥和的年之后,就在许多人以为贺卿的改革工作到此为止,接下来要平稳发展时,她却突然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提议。
  修一条出蜀之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诗仙李白留下的千古绝唱,也是对蜀地道路的真实摩写。
  虽然又过了近千年,随着朝廷对西南的开发与掌控,道路之难已经不似当年,但西南多山区,道路比起其他地方来,仍旧算得上崎岖难行。去年冬天,西南已经发现磷矿,正式开始生产磷肥。将来这里还会有更多的矿产被发现,开采和使用。
  它或许将会成为全国的心脏,决定着无数产业的发展。
  所以贺卿认为,修一条路,确保这些东西能够顺利的运送出来,非常必要。
  不过这个提议在朝上提出时,却遭到了十分强烈的反对。
  “殿下的心愿是好的,可西南遍地都是高山,很多山的主体还都是石头,想要开出一条路,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如今大楚的民生刚刚有了起色,若此时修路,恐怕又会耗光这两年来的积累,还请殿下慎之!”刘牧川当先道。
  户部尚书也道,“今年国库的开支,户部已经按照各部报上来的各项数据具本上奏。虽然眼下国库丰盈,但实际上也不过是足堪敷用。修路靡费甚多,只怕难以支持。”
  他的记忆力很好,这些数据又是经自己的手计算出来的,当下列举出来,十分清晰精确,的确很能说服人。
  这种用数据说话的行事风格,是跟贺卿学的,现在反倒被拿来对付贺卿本人了。
  不过有人反对,自然也有人支持。姚敏道,“话虽如此,但殿下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是没有路,西南出产的众多物品难以运送出来,耽误的事只会更多。”
  最近西南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了几处煤矿。燃料所有工厂都需要,想要运送出来,更需要一条畅通的道路。
  想要发展,自然免不了先付出一些代价。既然如此,当然是宜早不宜迟。早点把路修起来,那些消耗很快就能赚回来。就算如今艰苦一些也无妨,反正朝廷又不是没过过国库没钱的苦日子。
  姚敏开了口,便有不少人跟在他后面摇旗呐喊,一时之间,两边各执一词,难以抉择。
  最后,免不了有人问到顾铮身上。
  顾铮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问道,“不知殿下想修什么样的道路?”
  这个问题,在其他人看来未免多此一举。修路还能修什么路?既然要走大车,自然是比照官道来修。但顾铮却不认为贺卿想修的是那种普通的道路,所以有此一问。
  贺卿道,“我要修一条铁路。”
  “何谓铁路?”
  “以铁轨铺成固定轨道,再打造专门在其上行驶的车轮。这样的道路速度够快,承受力更大,最重要的是,需要的拉力大大降低,必然能够大大提升运输量和速度。”贺卿道。
  顾铮凝眉思索片刻,道,“减少摩擦力?”
  贺卿点头,“的确是如此。还有一个好消息,皇家科学院正在研究蒸汽机,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正在不断调试修改。一旦正式投入使用,用蒸汽机来拉动车子在铁轨上行驶,速度可以超过最快的马匹。而且,只要有足够的燃料,它不会疲倦,可以一天十二个时辰行驶。在那之前,先铺设好道路,也是应有之义。”
  “当真?”刘牧川震惊得失声反问。
  要知道,如今朝廷驿递,使用最好的快马,换人不换马,极限也是六百里加急。可是如果以马匹最快的速度一个时辰二百里来计算,一天十二个时辰,那就是两千四百里,相当于原本四天的路程。
  也就是说,只要这种车辆能够通行,从京城前往大楚各地,最长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天。
  时间意味着什么,这些部阁重臣们最清楚不过。每个人只要换算一下,就会忍不住心跳加速。
  当然,要将铁轨铺到全国各地,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他们目前估量不出来的。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不过是想想罢了。
  但是,修上那么一两条铁轨,似乎的确非常有用。
  “而且,因为铁轨的特殊性,所以在铁轨上行驶的蒸汽车,后面可以挂上五到十节车厢。一节车厢可以运送七八百石货物,十节就是近千石。只要道路畅通,就可以保证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出来。是其他运输方式都达不到的。”贺卿又道。
  估计只有最好的海船可以达到这样的载货量,但是海船的航行速度只有时速10公里到20公里左右,远远比不上火车。
  何况大楚现在还没有能装千石货物的海船。
  “若是这样……”刘牧川显然动摇了。修一条路,并不会动摇国本。说句不好听的,以前皇室奢靡无度的时候,一年也要耗费掉几十万两银子。现在张太后和贺卿都十分节俭,既不搞什么大的庆典,又不营造宫室宅邸,更没有出宫巡幸的意思,省心且省钱。
  这部分钱,完全可以用在修路上。只要修好这样一条路,所得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
  但顾铮很冷静,一条一条反问道,“殿下可知从西南到京城修这样一条路需要耗费多少铁?何况铁路是固定的,不能与如今的道路并用,也就是说要另外开辟出一条路来。西南多山,要开辟出能够铺设铁轨的道路,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再者,这铁路修好了,想必也不能高枕无忧,必然要时时维护修缮,这蒸汽机和车厢,也必然会有磨损消耗。将这些计算在内,铁路的好处便也没有那么大了。”
  “这正是我召诸公商议的目的。”贺卿道,“顾先生所说的这些数据我都不知道,但相信各个衙门应该能够计算出来。到时候值得与不值得,自有定论。”
  “不能这么算。”顾铮摇头,“殿下有没有想过,这些铁若是用在别的地方,能够制造出多少东西?武器,铠甲,铁器……更不要说我们的计划之中,还有制造火器装备海船这一项。海上船只之间的距离远,火枪想必是不能用的,只能装载火炮。一门火炮何止千斤重,都要用纯铁打造。如今大楚需要用到铁的地方太多,用来铺设铁轨,臣不能赞同。”
  他顿了顿,又道,“若是殿下只是想修一条普通的道路,臣反而会鼎力支持。因为那耗费的无非是人力罢了,朝廷可以承受。可是修造铁路,臣反对。”
  他这番话,让其他人都清醒了过来,意识到修路固然好处无算,但是以当下的情况来看,好处也的确没有那么多。
  但贺卿脸上反倒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顾先生误会了。我要修的铁轨只有一段,并不是从西南到京城都要铺设。西南到处都是高山,车马不便,在这段路上铺设铁轨,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和时间。短时间内,朝廷无力铺设大量铁轨,但若是只有一段,想来还可以承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