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昏君的心尖宠 完结+番外 (鹿祎)


  当他背着阿韫踏上了玲珑塔最高一层的露台时,阿韫确乎是昏昏沉沉的接近沉睡。李持明蹲下身,把她放在露台上的长凳上。阿韫忽而悠悠转醒,揉着眼睛慢悠悠的坐起身道:“到了么?”李持明点点头道:“到了,你看!”
  他扶着她站起身子,走到露台的围栏边。玲珑塔下是万春山,万春山脚下又是仰止湖,阿韫无心观湖,倒是仰起头看着挂在玲珑塔飞檐角上的金色宫铃,恰巧有风吹过,宫铃叮铃作响。她又举目远眺,满眼秋色。阿韫笑笑道:”这儿可真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风声。教我想起我阿娘当年常同我提起的江南。“
  她斜倚着栏杆,垂眸四顾万春山下仰止湖里的漾漾清波道:“这么好的水,可惜没有荷叶在里头做点缀。我阿娘说,她当年在江南,出了门,外面就是荷塘,到了夏天荷花开了的时候,清香袭人呢。大家还会撑着小舟,到塘里采莲蓬去。她们有首小曲儿是这么唱的:‘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择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她原本有一副很好的嗓子,歌声清脆婉转,甜润可人。然而病了这么些天,如今开嗓吟唱,总听着是气息不足,断断续续。李持明听得心痛,又想起她的身世。忍不住轻声道:“——阿韫·······别唱了······你想去江南看看吗?等明年开春,阿兄把政事都处理过了就带你去江南。听人说两江乃是江南地域之中,风土最迷人的一处所在了。等你养好身体,阿兄就带你去,你说好不好?”
  李令姜没有回答,单只是回过头来微微笑着望着他。他有些口干舌燥,顿了顿又道:“这仰止湖里,你若是想,阿兄也让人种上荷花,整个湖里都是荷花,等到明年入了夏,阿兄也撑着小舟,带你进湖里采莲········”
  他说的兴致勃勃,眼睛始终不忘盯着李令姜,神采飞扬的眼睛里却闪动着与之不相匹配的担忧的光。李令姜并不领情,只干巴巴的笑了一声,又摇摇头道:“阿兄,算了吧。荷花········还是长在江南才最好啊。”
  她仰起脸又一次看向那宫铃,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她好像透过那叮铃作响的精巧玩意儿,看见了十几年前,初入郡王府的江南女子,小家碧玉盼儿。
  “若我不是瑞郡王府的八姑娘李令姜,而是江南来的采莲秀女阿韫。李持明,我们之间,会不会好一点啊?”
  秋风扫过仰止湖,划出鳞状的波纹。有几只鸟儿孤伶伶的盘旋在万春山四周,寂寂的叫着。李持明的脸上满是泪,一只手伸出在半空中,他到底还是没能抓住,那个突然从围栏边跳下去的身影。
  永嘉郡主李令姜于崇德二年秋坠塔投湖,年十七。


第70章 真相
  他没能抓住她,就如同他到底没有勇气开口,对她说出那句关乎他们二人牵绊的话。
  李令姜和李持明之间,从来都不是兄妹关系。李令姜的母亲盼儿在服下□□的那个早上,用尽最后力气,咬破手指,在一张草纸上写下了请李持明找到这屋子里藏着的李令姜庚帖。这个用尽一切为女儿着想的年轻母亲,把女儿的庚帖和她自己从江南带来的一点纪念放在了她母亲留给她的嫁妆盒子里,并把盒子深深埋进了屋子里的床底下。在那张庚帖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李令姜是甲寅年丁卯月甲戌日亥时生,足月生产而报七月早产。
  李令姜根本就不是瑞郡王李腾云的女儿,她是葳蕤夫人为了让盼儿帮自己固宠,逼迫盼儿同府中一小厮所生之女。在李令姜出生前几个月,她的亲生父亲就被葳蕤夫人借故处决了。如今葳蕤夫人已死,当初被迫委身的盼儿也抱着这个秘密,一直带进了棺材里。若不是她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把这点告诉了李持明,恐怕世上再无人知晓。永嘉郡主和皇帝之间,半点血缘关系也无。
  在阿韫重病期间,李持明参透了盼儿给他留下庚帖的含义。李腾云已死。他将那庚帖呈与张太后,希望能昭告天下,说明永嘉郡主的身份。张太后却说,你若告诉天下她并非你的胞妹。你又如何才能保住她身为郡主的尊位呢?
  李持明知道,阿韫那个贪财好货的性儿。若是因为此事剥夺了她的郡主头衔,那她便是一生也会无法原谅李持明。于是他犹豫片刻后,膝盖一弯,跪在了张太后面前。
  “儿臣可以告知天下,她是瑞郡王的养女·······”
  “胡闹!李腾云那么多亲生女儿不要,为什么要收养一个同他没有亲缘的女孩儿?伯亮,你若是这样告知天下,定会引起轩然大波,骂名滔天啊!”
  “可阿韫·······阿韫不能没有荣华富贵······”
  他低下了头,不畏权奸,不畏豪强的少年天子,为了一个女子的荣华而不惜求告太后。张太后望着他颓丧的影子,无奈的叹了口气。
  “痴儿,都到了这般份儿上了。你还说你对她是兄妹之情吗?”
  她问那孩儿,心下对他又心疼又是恨铁不成钢。
  李持明抬起头,眼睛很奇异的瞪大了。
  “儿臣······儿臣········”
  他总以为自己对于阿韫那超乎寻常的在乎,源于一份超出血脉关系的兄妹之情。可直到今日听张太后一言,方如醍醐灌顶,瞬间明澈。十五六岁的少年李伯亮面对无依的孤女阿韫,也许是怜悯,也许是同情,也许是兄妹之间的惺惺相惜。可二十一岁的青年皇帝李持明,对于那早已融入他生命的女孩儿李令姜。早就是此生不渝的执念了。
  “儿臣真傻·······”他无声的苦笑了,倒在地上,败的一塌糊涂。
  张太后叹了口气,摇着头替李持明做下了决定——对外发丧称永嘉郡主李令姜因病暴毙,不日下葬。待风平浪静后,若是李令姜能熬过这一场大病,太后就出面派人为她入籍张氏,再以张氏女的身份将她嫁入宫中。
  “母后不可!”李持明急道。\"阿韫······阿韫不会同意的······“
  他痛苦又绝望的低下头,脸上似哭似笑:“阿韫厌恶我,恨我。如今她心里只有那个裴效先。若是告诉她我非她兄长,而是个同她毫无血缘关系的人。那······”
  即便以荣华富贵做饵,她也一定会离开我。
  张太后无奈,拍案怒道:“痴儿,你总为她着想,她又何曾为你想过半分!如此执拗,哀家是帮不了你了!你若是想通了,再来找哀家罢!”
  几日后,李持明向群臣宣告,永嘉郡主之夫裴效先不敬天子,居心叵测,忤逆犯上,着与郡主和离,流徙三千里。按大燕律,郡主应予以连坐。但永嘉郡主李令姜实则并非李腾云之女,而是因昔年曾于一场变故中挽救天子性命,才被瑞郡王收为养女。故而念在她曾保护圣驾有功。免于连坐。仍可保留郡主之位。
  李持明提出的这个漏洞百出的方案,其实是他在衡量多日后想出的折中。他绝不会再放阿韫离开他了。可若是如张太后所说让阿韫入张氏籍。那么就抹去了他和阿韫之间那条关系纽带。若是如此。阿韫的靠山便不再只是他一个人。那样一来。如阿韫那般睚眦必报的性格,她定会刻意同张太后母族交好,再借机坐大,伺机报复李持明,救回裴效先,甚至下狠手暗害李持明也未可知。
  只有把她逼到穷途末路的绝境,让她失去一切可能成为盟友和依靠的人。让自己成为她唯一一根救命草,庇护所,她才能安安分分的,变成从前那个对自己笑脸相迎的阿韫吧。
  哪怕怀着刻骨的恨,可她必须呆在他身边。因为除了他,她又将无依无靠了。
  李持明把裴效先关起来,瞒着日渐好转的阿韫同群臣交涉了数日。终于在阿韫投湖的那天早朝说服了群臣。阿韫投湖的那个午后,李持明正要告诉她他为她捏造的新身份。
  只可惜,李持明说的太晚了。
  作者有话要说:  应红绡小可爱的呼声,尽力挤出一更!我真的一滴也没有了jpg.
  穿越前的故事讲完啦,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这是李持明讲给女主的版本,真相也许是但不仅仅是这样哦!
  儿女情长了好久,下一章应该可以继续搞事业了(摸下巴)


第71章 情牵
  陛下御驾亲征,大破察必骑兵的消息传遍了全国,所有人都为之一振。只不过有些人的“振”是振奋,有些人的“振”却是震惊。李持明远在甘宁还未班师,京城里内阁却是把文官大臣们的联名奏章紧赶慢赶的隔着八百里都要送过来。李持明拿着奏章对李令姜笑道:“瞧瞧,我怀疑让他们去地方赈灾他们都不会跑这么快。”
  他说完这话,就把那本厚厚的折子一扬手扔到不知哪个犄角旮旯里去了。坐在甘宁知府衙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李令姜的脖子跟着那本飞出去的奏章拐了个弯,回过脸来道:“你不看看那是什么吗,就这么扔了?”
  “有什么可看的,扫一眼最后一页的落款,全是陈党中人的名字。基本可以判定这封奏章毫无价值了——我从京城起驾那天就让福禄寿给户部和兵部传了旨让他们备好军费,等着犒赏霹雳军和翃兵。这几日过去,军饷没见一分,倒是兵部和户部联合起来哭穷的折子,八百里加急都要给我送来两封。”李持明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蔑的“嗤”,“幸亏这次我把自己内帑库的钱拿出来给兵士们做了先期军饷。不然,怕是连这甘宁大捷都打不出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