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手艺是真的好。分明她也是照着同样的步骤做的,可做出来的东西总是和季长歌的差了好几层。
季长安没说话,觉得变得勤快能干的妹妹很好。
讨人喜欢!
小鸡炖蘑菇出锅的时候,香味馋得三个孩子都眼巴巴地在一旁盯着看。缺角的大海碗并不影响他们对美味的向往,鸡肉上裹了汤汁,汁水收得恰好,并没有显得多余。鸡肉呈焦糖色,小蘑菇放进去跟着炖了半个时辰,吸饱了汤汁。
季长歌将鸡肉盛出来,热锅一洗,马上下锅煮面条。季长安帮她烧火,季长乐与季长宁小心翼翼地端着大海碗出去,又将每个人要用的碗都给拿出来,摆在桌面上。
煮面条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并不费事儿。季长歌将面条煮好,开饭!
面条很劲道,白软弹牙。配上炖得入味、香气扑鼻的鸡肉蘑菇,四个孩子胃口很好地各吃了一大碗面。
季长乐捧着肚子,幸福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分家真好啊!”
以前和阿奶大伯一起住,每天两根红薯,连红薯粥都不能喝的!
季长歌与季长安坐在门前,望着即将被拔光草的院子。原本有杂草遮挡,院墙与大门虽然破烂,但好歹是遮住了的。眼下杂草已经没有了,倒显得大门和院墙格外的寒碜。
季长歌和季长安说:“家里柴火不够了,这两天烧的都是家里原先的大件儿。屋顶的茅草也该割回来,过断时间得空了,咱们就该是修缮房屋了。”
柴火和茅草是大事,再有就是院墙和大门了。大门上盯几块木板补上即可,回头去问问李大娘去哪里找木板,她自己就可以修好。至于院墙则是要去买些黄泥砖补上,这怕是要再等几日。
季长安也是在想这些事儿,“明日我和阿宁上山去砍柴。”
他虽然笨了点,但是个会干活儿的。
季长歌说:“让长乐在家待着。”
季长乐年纪太小了,带着他上山,还要顾着他的安全问题,还不如让他在家里待着。
早上季长歌起来后煮了红薯和热水。等到季长安和季长宁起来,就着半热开水喝几口,漱口洗脸,各自揣了两根红薯就准备上山去了。
季长乐还没睡醒,小孩子要睡饱才能长高。季长歌没有叫醒季长乐,锅里蒸了碗蛋羹,等到季长乐醒来,自然会拿来吃。
季长歌和季长安他们去往李大娘家借斧头砍柴镰刀。
李大娘得知三个孩子要进山,自然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往深山里去,只在山脚捡点柴火,回头不够的话再来他们家要。
季长歌两声保证,结果一出门,就和季长宁说:“咱们必须要进山!”
有季长歌在,季长宁倒是不怕上山。山脚下的柴火早就被人给捡走了,他们必须到深山里去。季长歌已经开了两天的路了,对深山里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季长安和季长宁跟在她的身后绕啊绕,最终停在了一个较为空旷平坦的地方。
四周都是枯木朽株,平缓的山坡上还有引火的松针落叶。季长歌今天倒是不急着去打猎,她要在这山里头逛一圈,瞧瞧秋天到底有多少野果,可以供她利用的。
从做柿饼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时代的人对野果的利用率并不高,还停留在比较原始地等野果成熟摘了吃的阶段。但她自诩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什么果酱水果罐头是见识过的。末世几年,一罐水果罐头炒到了天价,她已经很久没有吃过新鲜的水果了。
☆、第12章栗子糕
将哥哥和妹妹留下,她又把昨天那把匕首给留下了。心里担忧兄妹二人的安危,她又多留了一支铁箭,告诉季长安和季长宁,遇到野兽就往树上爬,她会回来找他们的。
深山幽静,和哥哥妹妹分开后,季长歌就开始在群山里游走。秋天成熟的果实有不少,她猜测这个时候可造价值比较高的应该是山楂和板栗。未经处理的山楂酸涩难耐,板栗则长得寒碜,估计没人会去捡了吃。
季长歌运气不算太好,走了很久的路,才发现了两棵板栗树。树下堆满了掉落的板栗,毛茸茸的刺儿半开,露出里面棕黑色的栗子。季长歌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将已经半开的板栗壳儿给掰开,拿出里面滚圆的棕色栗子。
这是个细致活儿,一时之间估计她自己也完成不了。板栗可以糖炒,可做菜,但这里板栗数量不少,要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好的办法除了糖炒,就是磨成粉做成搞点了。
根据原主的记忆,糕点对于寻常农户百姓来说,几乎就是奢侈美食了,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的。
季长歌勉强捡了一包的板栗,背着包往回走。等她找到季长安和季长宁的时候,他们已经各自捆好了两担木柴,就等着季长歌回来一起下山了。
没见到季长歌手上拎着野鸡野兔,季长宁有些失望。但家里还有吃的,她很快就释怀了。
林深树高,在山里也看不出是什么时辰了。带来的红薯已经被吃光了。季长歌把自己的包交给季长宁,她担起了一担木柴往山下走。
幸亏他们现在就住在山脚不远,下山途中歇了两回,回到家的时候季长乐正坐在屋檐下捧着脸发呆。
小孩儿见到哥哥姐姐们回来,欢呼了一声,飞扑过去。
季长歌把木柴放在旧厨房里堆着。
“大姐,今天咱们吃什么?”
连着过了两天有肉有面的好日子,季长乐满门心思都放在了吃食上。
季长歌瞥了一眼季长宁的包,就又听到季长乐说:“刚才荷花姐来了,她说再过三天就是赶集的日子了,问你要不要去。大姐,咱们去镇里赶集吗?”
季长乐年纪小,镇里离季家村不算近,走路得费上将近一个时辰,因而他长到五岁,也只去过一回集市罢了。
时间真的是刚刚好!
季长歌在心里盘算,赶集的话。明天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进山去捡板栗,第二天做栗子糕,等到第三天可以琢磨着做点糖炒板栗。去集市里买点肥膘出猪油,留着猪油可以做板栗酥。
连着吃了两天的肉,难免有些腻味。季长歌要做栗子糕,新鲜的板栗去壳,热水一泡去皮儿,圆滚滚黄澄澄的板栗肉放在小碟子里蒸熟了,再压成板栗蓉。两个鸡蛋加糖,砍一根细竹削成几瓣,连着打蛋至蛋液有纹路,再加入面粉和油。将面粉搅拌均匀,加入板栗蓉,最后放到大碗里蒸熟。
蒸熟的栗子糕厚实细腻,切成小块后和平时店里摆卖的糕点倒是没什么两样了。
小孩巴掌大的栗子糕,季长乐吃了两块就已经饱了。
季长安和季长歌说“这样的糕点,在镇上起码是要卖三十文一斤。”
糕点重称,一斤也不过几块罢了。季长歌算了一下成本,她刚刚放进去的面粉鸡蛋白糖和清油加起来,都不足十文,做出来的栗子糕起码有两斤。如此说来,她要是把栗子糕拿去卖,少说也是赚了五十文。
但在市集摆卖的东西,要比店铺里的便宜。季长歌想了想,和季长安商量,“一块栗子糕卖两文钱,和馒头是差不多的。咱们栗子糕分量足,大概是能卖出去的。”
她切好的栗子糕,一块约莫有一两重,十块正好一斤。一斤二十文,每斤挣个十文,积少成多,捡光那两棵树的栗子,大概有二两银子的挣头。
季长安觉得极好。
季长歌拿了几块栗子糕,和季长宁一起去找李大娘商量。
李大娘知道季长歌今天铁定得来一趟的,但她没想到季长歌带了糕点来。她自然是不愿收下的,“你什么时候去买的糕点?本来就没几个银子,你别乱花!”
这说不准是几个孩子日后的依仗呢!
李荷花眼巴巴地瞧着栗子糕,嘴上不饶人,“长歌你又偷偷去镇上了?不是说捡柴火去了,咋又骗人呢?你从哪里买的糕点,足不足称,可别被人给忽悠了,你那么笨!”
季长宁插嘴解释说:“不是买的,是季长……大姐刚才蒸的。家里还有,大姐说要给你们带点儿!”
栗子糕瞧着绵软细腻,李大娘瞧了一眼,就忍不住怀疑:“长歌什么时候会做糕点的?”
以前季秀才夫妻宠着季长歌,别说是做饭了,就是寻常打扫都不可能让季长歌动手的。
“你们尝尝,味道还可以的话,改天赶集我就去集市上卖糕点。”
知道糕点不是季长歌买的,李大娘和李荷花都放下心来。李荷花动作快,嗷呜咬了一大口,栗子糕口感非常不错,她忍不住眯起双眼,“很好吃呀!”
甜度正好,比镇上卖的糕点还要绵软一些。李荷花很喜欢这样的糕点,“你要怎么卖啊?镇上有卖糕点的店铺,要是贵了,怕是没人会买了。”
季长歌老早就想好这个问题了。她将自己的想法同李荷花说了一遍,李荷花连声惊呼:“这么大一块糕点,才卖两文钱?我上回去镇上看过了,人家一斤三十文,还没有你的好吃呢!”
季长歌说:“我这个成本并不高,在市集里卖,太贵了反而不好。反正也就将就攒点银子过冬,想着积少成多,也不好定那么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