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楚笑着摇摇头:“这件事,我可是向父亲立了军令状的,处置她们容易得很,怎么样彻底摆脱以女子之身从政的弊端才是重中之重,我倒是有些想法,不过需要你帮忙。”
桓昱握住她的手,不太高兴地看她:“你我之间,还谈什么‘帮忙’?”
魏楚摇了摇手讨饶,两人走了一段,她又稍忐忑地问了一句:“这件事,你父亲那边是个什么态度?我毕竟要嫁进韦家,如今闹出这样的事,他怕是不太高兴吧。”
桓昱冷笑一声:“他高不高兴,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婚约。”
魏楚知道他有这个把握,却笑着劝慰他:“不过说起来,我倒也不是很担心这个。韦竣山虽然懦弱无能,但还算是有些眼力,莫说是他,只怕朝堂上大部分人都不会认为这件事足够拿来攻讦我,毕竟,当初的军报上可是明明白白写着我在荆州代刘大将军督战,更别说还有长安城的几次战役,若是这个能够攻击到我,这些老狐狸早就拿出来用了。也不会让几个姑娘抢了先。”
桓昱知道魏楚不想让他愧疚,只得叹了口气:“可是你的名声毕竟是受我所累……”
魏楚自傲一笑:“不过是些俗世浮名,哪里值得我放在心上?”
桓昱诡异地沉默了一下,偏头看她一眼,某人惯来打落牙齿和血吞,不是为了名声,是为了什么?不过为了能够顺利娶到媳妇,他还是不要说出来了。
魏楚并不知道桓昱的腹诽,她一笑,终于说出了今天来的目的:“我想借此事,造神。”
后面两字一出,桓昱秒懂,眼底终于浮上了一丝笑意。
******************
翌日,整个长安的茶馆戏楼都变了风向,前些日子还在隐晦地传着魏楚和桓昱的事,今儿驻馆的说书人却都齐齐换了个本子,讲起了一位将军的故事,这位将军平定天下,四退匈奴,可谓当今朝堂之上第一人。
然而,真正让民众沸腾的,却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这个戏本子其实相当直白地表露出了这位将军的身份。这说书从来都是模糊时代、模糊主角的,没办法,莫论国事的铡刀可还在头顶上悬着呢,所以这一次,竟然有人如此大胆地将当朝将军的生平摆出来说,一下子就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这戏本子写得好,说书人说的也好,那是一个慷慨激昂、引人入胜,说到后来,闻将军惜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敌军败,即喜唱快。没两天,这个故事就传遍了街头小巷,其热度远远超过了所谓的上层秘闻,闺阁丑事,也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之前传魏韦两家事的人已经不知所踪了。
魏覃自然也知道这是魏楚的手笔,当天一下朝,回家见到魏楚,他便抚了抚须,眉头微蹙:“这样的结果,可不算是圆满。”
魏楚却只是笑笑:“父亲莫急,这还只是个开始,后面的戏才更精彩。”
魏覃看了女儿一眼,眼底有几分赞赏,他大笑:“你如今把老父的底都兜出去了,若是戏不精彩,老父可是丢大脸了。”
魏楚没说话,反倒笑了笑,她想造神,此事前无古人,听阮梦婷言,后倒是有不少来者。不过,就目前而言,庶民连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神鬼之论在民间尤为盛行,即便是奉行“不论鬼神”的儒学世家,也少不得敬畏一二,以神鬼论立足,简直无懈可击。至于她自己,若是真有神祗要找她算账,那也是身后事了,她才懒得管。
魏楚如此有信心,魏覃自然也多生了几分兴致,开始关注起长安城平民间的消息,还别说,等到第五天的时候,这个说书故事已经彻底传遍大街小巷,里面的战争残酷被叙述得如此真实,让妇孺落泪,里面的保家卫国的热血情怀甚至在底层掀起了一股子参军热,更重要的是,魏覃这个位高权重,且第一个向底层人民揭开面纱的将军,得到了长安城平民前所未有的爱戴!
而说书人的故事,已经开始讲到了陆氏叛乱,讲到了魏家二娘子也就是魏楚的出场。之前这位魏二娘子的丑闻还曾隐晦地传过,一听说书人说到这个角色,立刻就有人小声议论起来:“咦,这不就是那位和郎君私相授受的小娘子吗?”
这话一出,茶馆一角倒是静了静,但立刻有人大声反驳:“魏大将军保家卫国,魏家儿郎更是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魏家如此门庭,魏小娘子怎么会做出这等事!必是有奸人看不过魏家好,陷害魏小娘子!”
这话说得很大声,整个茶馆都听见了,有人一琢磨,觉得就是这个礼,有人却依旧将信将疑,反倒那位说书先生听到这话,立刻用惊堂木一拍桌:“说得好!便如这位兄弟所言,这将军一门忠勇,不仅儿郎性烈如火、嫉恶如仇,便是养出来的女儿,亦是当世之英杰!”
这“英杰”二字用在女人身上,立刻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立刻就有人追问:“快快说来,女子如何能称得上‘英杰’?”
这一问正中说书人的下怀,他便将魏楚如何不屈服于陆氏逆贼,如何收服周边山匪,又如何领兵击败陆氏叛军,如何连下两郡,一直说到魏楚在荆州如何抵御伪陈军队,如何取得大胜。这一番说下来,倒是惹得众人连连惊叹,也不是没有人追究其中真伪,然而魏楚前面几桩事都是在长安周边做的,知道的人并不少。
有人提出质疑,便立刻有人亲身证明,有谈及那段时候山匪确实不再作乱,也恰好有和陵郡的平民知道那场守城之战,这一番说来,竟是越说越真。
之前那男子扯着大嗓门:“如此女子确实当得上‘英杰’二字!魏家一门果然皆非寻常!”
此言一出,附和之声众多。
马六坐在对面的酒楼上,开着窗看着底下的情景,眼里露出一丝笑意,于此同时,茶馆里也悄悄地走出了几个人,像是听完说书,四散归去。
第83章 从龙之功谁堪得
茶馆里依旧人声鼎沸,街头巷尾也都口耳相传着这位大将军的故事。马六看着这情景,心下很是满意,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他之前也确实没有想到。
就在他自得地多喝了一口酒时,一抬眼,就看到酒楼底下停下了一座轿子,轿子里走出来一个戴着斗笠的女子。马六微微一愣,随即立刻让小二多送些茶水上来,等着人上来。
果不其然,不多时,隔间外就传来敲门的声音,马六放下茶盏:“请进。”
阮梦婷走进来的时候还有几分忐忑,因为魏楚的庇护,她得以在长安城里找到一间小院子容身,本以为也就了此残生,没想到这位秦国公主确实千金一诺,说是要护她就是真的护住她,不仅给她配了一些保护的人,还时常会来看她,甚至完全不避讳地和她谈论一些事,这让阮梦婷很是感动,也让她认清了自己的价值,决意不再消沉下去,要以自己所长为公主办事。
马六见到阮梦婷走进来,起身行了一礼:“恭候多时,姑娘请坐。”
阮梦婷看着这位未来朝廷重臣,镇守一方的大将军,心下十分感慨,虽然史书早就盖章这位马将军是秦国公主的心腹之臣,但此刻在这里看到他,她还是很是惊讶,没想到马将军这么早就已经是秦国的人了。
阮梦婷收起自己的念头,低声道:“不知您如何称呼?”阮梦婷没有见过马六,这么问倒是合乎情理的。
马六朗声一笑:“叫我马六就行。”
阮梦婷没想到大名鼎鼎的骠骑将军马肃,如今竟是像底层庶民一样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心下很是惊讶,也幸好戴着斗笠,才没有让马六看出来,她轻声:“马郎君。”
马六笑了笑,见阮梦婷一直戴着斗笠,就知道她不愿意深谈,倒是没有寒暄,开门见山道:“将军让我在此等候姑娘,说是让我听听姑娘的想法。”
阮梦婷疑惑马六为何称呼魏楚为“将军”,但她没问,而是抬眸看了看茶馆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沉吟片刻才道:“等这事再发酵几天,县主的污名想必就能洗刷大半,之后如何,就看县主想要达到什么程度。”
马六点点头,又问:“这舆论一说是姑娘提出来的,却不知道如今的情形,可还算符合姑娘的预设?”
阮梦婷点头:“出乎我的意料,郎君的安排非常好。”
哪里是非常好,如果不是知道对方的底细,她都要怀疑马六才是穿越过来的人,她只不过是向魏楚谈了谈后世关于舆论的事,作为执行者的马六竟然就能立刻完善出这么一套计划,在这个通讯可以称得上瘫痪的时代,在短短几天之内,将此事推向*,不过是家喻户晓,也是热极一时!
事实上,魏楚真的用她的想法,还是给了她极大的鼓励,也让她生出一股子热血来,想要参与到这个时代中,与历史潮流博弈,利用自己的知识成为改变时代的那个人。
马六见阮梦婷怔愣,小声道:“阮姑娘?”
阮梦婷回过神来,因着心里一股子热血,开口建议:“我觉得目前的情形非常有利于我们,若是能够查到罪魁祸首,将其中龃龉摆出去,县主污名就可以彻底洗清。不过舆论之事,我们可以玩,对方也可以玩,若真要做,下手要快,否则让对方回过神来,就不好掌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