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覃摇了摇头,与魏玄一道登上了回魏府的马车。
隆庆帝再次免朝的事让魏楚彻底明白了这是有人在背后给她做推手,果然,这一天中午,桓昱就差人给她送了信件。
她立刻着人通知了马六,自己乘马车往慕山居而去。桓昱早已经在雅间等着她。
魏楚恍然大悟:“隆庆帝那边是你?”
桓昱点头:“是也不是,因为变数有些大,所以没有提早跟你说。”
魏楚皱了皱眉,略一深想,便道:“借刀杀人?”
桓昱笑了一笑,眉梢眼角犹带着血色的杀伐之气:“是呢,他们想要攻讦你,就别怪我下手狠。”
魏楚坐下,接过桓昱递来的茶水,松了一口气:“既然是你操控的,那我就不担心了。我之前还以为是有人浑水摸鱼,想把魏家退到风尖浪口上去。”
桓昱轻咳一声,笑道:“他的确是这么想的,看着吧,若是时机合适,他必然是会发难的。”
魏楚闻言,转了转手里的杯盏,抬头对上桓昱的视线,笑意满满:“你真是狡猾。高高在上的裴家人自然是完全听不到蝼蚁般的庶民正在讨论什么。他们认为的好时机,倒恰好成了你引他们入套的饵食。”
桓昱正想说什么,就听见自己带来的亲兵敲了两下门:“将军,有人找魏娘子。”
魏楚这才想到马六往常和自己见面的房间并不是这里,遂立刻道:“让他进来。”
桓昱也嘱咐亲兵放行,马六这才走进来,他夸张地做了个擦汗的动作:“韦将军,您这里的守卫可真是森严。”
魏楚失笑:“忘记跟你说了,这里不是你惯常来的那间,韦将军的亲信不识得你也是正常的。”
桓昱冲马六点点头,两人虽然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交往不多。依照魏楚最初的意思,马六作为管情报的心腹,她其实并不愿意让她这边的情报和桓昱那边彻底搅在一起,一则双方都有情报来源,可以交叉对比,不易被人渗透,另一方面,她习惯了指挥一切,为人相对独立,所以也没想到要依靠桓昱建立的消息网。
当然很明显,桓昱对此相当不满意,比之之前醋海翻天的几次还要厉害,直接黑了两天脸,魏楚这才知道他对这个如此上心,便也默认了两边马六借用桓昱的势力去建立自己这边的网络,这也是马六能如此快在长安扎根的原因。
桓昱对马六道:“马郎君请坐。”
马六坐在侧边,急急地喝了口水,刚想说什么,又停住了,眼睛滴溜溜地在两人身上打转,开口对魏楚道:“今儿这天真热,将军您急匆匆地把我叫出来,我好不容易才从营里脱身。”
魏楚一看马六左手绕右手,明明很着急,却一直插诨打科的样子,就知道他有什么重要消息要跟她说,只是碍于桓昱在场才强忍住。魏楚看了桓昱一眼,为了防止某人再次因为被忽视而黑脸,便对马六道:“有什么要说的,直说吧,韦将军不是外人。”
魏楚这话一出,马六心里掂量了掂量,就爽快地把怀里的一份消息递给了魏楚,直接道:“这是您之前让我急查的东西,我已经全部查到了。”
魏楚知道这是她暴怒之际让马六查得和魏宪接触过的人员名单,这里面工程浩大,也难为马六这么几天就能查出结果来,魏楚展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写着长长一排人名,每个人名后面都写着他们的身份、职位,与魏宪接触过多少次,何时何地接触,有一些甚至还写着部分谈话内容,马六还在几个人名后面着重用朱砂笔画了圈,显然他对这些人很怀疑。
魏楚看了一眼,收回袖中,赞赏地看了马六一眼:“不过数日,能查到这个份上,很不错。”
马六嘿嘿一笑,摸了摸头:“查倒是不难,关键不能假于人手,倒是写这些字差点累死我。”
魏楚失笑,心知马六这是说混话,但是他从一个不大识字的武夫到如今能写出这样一手工整的字,期间的努力确实让人感叹,她到底没看错人。
桓昱见他们谈话完毕,这才继续道:“若是你暂时不想向裴家发难,那么舆论上的行动需要加快,我估摸着,若是不给他们当头棒喝,裴家这几日就该得意洋洋地指使人晒出国公迫害陛下的证据了。”
魏楚遗憾地叹了口气:“我们手里握着的这些东西,随便哪一件都能让裴家步陆家后尘,却偏偏,现在动他们不得!憋屈,真憋屈!”
桓昱启唇一笑,愣是看得马六背后发凉,只听得这翩翩佳公子一字一句笑着道:“无事,积得越多,清算起来就越痛快。他们多活几日,到时候也能死得全面些。”
马六很想问一句,什么叫死得全面些,但他看了看桓昱那带着煞气的笑容,自觉地闭了嘴。
魏楚叹了口气:“虽然受了他们几分攻讦,你也不必额,如此生气……说起来,你要是的带着这幅表情回韦府,可不得让陆妙卿和韦道蘅看出异样来?”
听到韦道蘅的名字,桓昱的黑化度愈加高了,要知道在他心里韦道蘅和薛衍是连在一块的,提韦道蘅,必提薛衍,提薛衍,分分钟就是爆点。
他冷声:“韦道蘅和薛衍,自有他们该受的,可不是裴家那些人能比的。”
这些不知马六寒,魏楚也跟着寒了一下,她倒是想弄死这两人,但弄死也就罢了,桓昱这模样,分分钟要搞虐杀呀!
她尴尬地岔开话题:“马六,你这边的准备可都做好了?”
马六连忙点头:“国公的话本子已经快要说完,如今民意汹涌,很多人都求着茶馆再多说些将军和国公的事,我已经按照您的吩咐,让全城说书的,准备继续说老国公爷的事了。”
魏楚点头:“这里掀起这股潮就行了,魏家在战场上流得血没有一滴是假的,我也不怕人质疑。荆州的战报马上就会到长安了,扬州和益州的祥瑞明后日便可见。十日内,我要将此事传遍整个大梁!”
马六慎重地点头,桓昱的神色也温和了几分,对魏楚道:“你手里的人主要都在长安,其它几州的消息,我让人去传。”
魏楚一笑:“这倒也不用刻意去传,要知道驿站荒凉,诸吏的日子过得可无趣得紧,如今有那么好的谈资,想必他们也乐意对着南来北往的商客们说一说。”
桓昱失笑,宠溺地伸手抚了抚魏楚的脑袋:“你是怎么想出这些稀奇古怪的主意的?”
魏楚仰着脸,冲他得意地挑了挑眉。
倒是马六,一张黑脸涨得通红,看天看地就是不敢看在他面前秀恩爱的两个人,他心里简直泪流成河,上司在面前公然秀恩爱,还让不让他这种光棍活了!
第85章 黄袍加身御海宇
是日下午,长安城,四匹快马自四门同时进京,马蹄飞舞,扬起一片尘土。长安城里的人们避过这穿街而过的骏马,一个两个交头接耳:“这是怎么了?这东南西北都是加急的军报?不会又出什么事了吧?”
局势看着紧张,倒是让普通百姓生出了几分惶惶,街头巷尾都开始传得似真似假,有说伪陈又攻打荆州,又说许是北燕想趁火打劫,说到最后,这四面军报,简直跟四面楚歌似的。
这人心惶惶的论调还没传多久,却忽得就有人拍案提出若是魏国公能出马,不论多少来兵,都能打退!这话一出,倒是引起了好些人的叫好声,竟仿佛都看到了话本子里国公手握红缨枪,一力降十会的威武之姿。
此言论之流行倒是让马六派出去的说书先生都咋舌,愣是没想到自己传出来的话,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向,这魏国公乃至魏氏一系竟真像是战神临世,得尽了民心。
不过好在,这四匹军马带来的都不是坏消息,当然,这仅是对魏家而言。
第二日早朝,因为军报加急,病了好些天的隆庆帝都撑着身子来上朝了,朝上众臣听着隆庆帝不太有气力的声,都怕他下一声就发不出来了,那叫一个提心吊胆。
大太监开始逐封地读八百里加急,第一封是凉州军送来的,由卢将军亲自执笔,说的是匈奴和伪陈大战了一场,两败俱伤,伪陈的皇帝赵安邦被匈奴大将斩落马下,伪陈陷入了内乱,如今伪陈的地被分割成了好几份,赵安邦原先的两个属下各自为政,分了南北,另有一些郡县被匈奴吞并,凉州军也趁机出兵,收回了一些失地。
卢将军这封军报一则报告这个好消息,二则请示是否要立刻出兵收服残余势力,与匈奴正面对抗。最后,他还继续夸了魏楚和桓昱一番,说是没有这两人当初的好计策,如今伪陈也不会如此顺利地不攻自破。
这最后一段话虽然说得是事实,但是如此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军报上,还和两件如此重要的事并列提出,就不得不让人暗自捉摸。裴询拢手站在文臣之首,他垂着眸子,唇边的纹路都深了些,裴氏一系的心腹也暗自相觑,不知道魏家的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世家这边,反倒是韦竣山兴致高些,毕竟他儿子可是能从里面分一杯羹的,自然与别的束手无策的世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