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 (Vinilla)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Vinilla
- 入库:04.10
庄子上这两年发展了,短工,长工都要人。象採茶,採棉花这样的活经常要雇临时工。
绫子如今负责採棉花的事情,村里的姐妹央求她,让她多给她们机会。
梅兰妮听见绫子这样说,心里有些淡淡的悲伤,原本的绫子想来也和她们一样,积攒着嫁妆钱,向往婚后的日子。
如今绫子已经成了庄子上的好帮手,每年的工钱是攒下了不少,可是,向往呢?没了向往的日子,总是有点暗淡的。
东山庄子上的棉花,是越种越好了。产量在不断的提高。
除了,自家作坊用掉的棉花,都存放着。作坊用的棉花,一年连出产的一半都用不了。库存量是越来越大。
老农提议卖棉花,"如今,又加了地种棉花,按照我们现在的需要,种一年的棉花,可以用上三年。棉花虽然只有十五文一斤,可是,这二,三万斤的棉花也有几百两银子。"梅兰妮不同意,"这南方不是还要棉花?""那算什么,每年只要了一,两千斤。""先别考虑卖,这棉花我有大用处的。"在她的上海梦中这棉花在其中可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老农也是有理由的,带着她去看仓库,"今年放进去了,明年的棉花就没地放了。""在明年棉花下来前,我一定给你腾出地方来。"梅兰妮打着包票。
想到要去上海置产,梅兰妮回到了苏州,想和梅朵先商量出了章程来。
华家置产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他们不象这个时代的地主,买了土地就租给人种,到时候去收地租。他们是要组织生产,建立企业的。所以有很多事要事先考虑。
梅朵在组织农业生产中非常的有经验。华家的南北农业都进行的很好。
梅兰妮把上海买地的事正式和她商量的时候,她听了后却沉默不语。
梅兰妮催着,"行不行,你说句话。"梅朵说认真地看着她,"这件事不是件小事情。要从头开始建立农场,是件很复杂的事情。""那我们东山的庄子不是很快就建成了?""那不同,那本身是个庄子,我们只不过把过去租出去的地拿回来自己种。或者说,我们是把佃户变成了雇工。""那到上海,我们也可以请人来种地。""首先的一个问题,你请的人住在哪里?吃在什么地方?在东山,那些员工都是住在自己家里。""我们可以先搭简易房让他们住,再一点点建设。""所以呀,这样一来,那里是个大投资,不是几万两银子就能解决的。"梅兰妮有点沮丧了,怎么她投资上海滩这样难。
但是,梅朵把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她也想在江南弄一个大的农场。放眼江南,还只有上海地区有大片的空地,特别是黄浦江的东岸。和其他地方比起来,那个地方的土质不是很好,由于黄浦江两岸并未筑堤,一下暴雨,黄浦江就会泛滥。在当时,每年都要有几场台风和暴雨,农家经常是种了庄稼而颗粒无收的。
"我这几天没事,可以去上海考察一下。"梅朵说。
梅兰妮心想,不妥,再怎么样也把不能让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一人出去。
"要不,我和你一起去?"梅兰妮问道。
"你去干啥?要让有些农业经验的人一起去了,有事好商量。""那就只要老农了。他去合适吗?"
"不用老农,以后那里也需要有人管理,不如就让那人一起去。""这么说,你早就有了人选?"梅兰妮问。
"那当然,要在上海买地的打算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是谁啊?我认得吗"
"身边就这几个人,你怎么会不认得?"梅兰妮说了几个人,都不是。她道,"别卖关子了。是啥人啊?"梅朵道,"你还记得张老爹吗?"
"谁?"
"就是林永青荐到庄子上去得那个。""哦,他不是,…‘梅兰妮想说,他的儿子还有前科。可是,想到那两家人这几年在庄子上干活认真,可没生出过什么事。又把那些话咽了下去。
梅朵说,"他很不错,让他跟着我去。"看着梅兰妮的面色有些迟疑,梅朵说明,"他这个人对土地很热爱,和申老农一样。经常看他在地里看庄稼,和老农最有谈头。只有对土地热爱的人才能管理好农场。"梅兰妮道,"对土地那么爱,他不会攒了钱,自己买些地来经营?"梅朵说,"这就是让他纠结的地方,这个社会里小农式的经营,非常艰苦,象他家乡那种地方,又是三年两头遭灾,如果不是遇到灾年,他也不会到苏州。再说,这个年头对农民盘剥的厉害,真要想勤劳致富,还是很难的。这两年在庄子上,父子几人是攒下了不少银两。但是他家的老大和老二,跟着秦炼他们去南方了。如今他带着小儿子在庄子上。"梅朵看好的人选,梅兰妮是没有话说的。
但是,小甲听说梅朵要出去,也要跟着,队长他们把这个家交给了他,他要负责大家的安全。
可是家里这边,他又放心不下。
正在纠结中,老乐买木头回来了。
听见小甲的纠结,他说,"何不让李义生跟着去?"李义生这几年没少和家里吵,要到南边去。可是,他家里就是不放。后来他爹终于松了口,但是有一个条件,要他先娶了媳妇再出去。眼下,正给他张罗娶媳妇的事。
可是,谁过去和他说?
老乐道,"这事就交给我吧,我正要去东山请徐师傅的班子造茶室。"这件事当然要和于立清商量。
于立清道,"去了那里,就住在自家的客栈里,那里小码头上都是自己人,可以差遣。"梅兰妮听说更加放了心。
在这时,江南最繁华的码头是浙江平湖的乍浦港,而不是上海。而华家的运输船要避开别人的注意,特地选了上海吴淞江口,在那里建了小了码头。
水妮自然是要跟着梅朵去的。
小甲只能关照要注意安全。
他说,"这些天总有姑子在我们周围转悠,你们出门要当心了。"梅兰妮听说姑子,上了心,她想起那日跟踪的尼姑来。
梅朵说,"这三姑六婆的最好少招惹。"梅兰妮说,"我知道,你还真当我是……"她在小甲面前,把清朝妇女几个字生生吞下了。"我会和乔妈她们也说好,不去招惹这样的人。"乔妈根本都不要等梅兰妮说,自从上次出了骗子的事,她进出警惕性都很高。
至于鲁妈,基本上是不出门的。
这天,金姆上门了。自从金家的地附到华家名下,金姆就很少上门来闲聊。
金姆来的时候,梅兰妮正在和乔妈一起制做点心。小蛾在一旁打着下手。
听见,金姆来了,梅兰妮洗干净了手,来到了起居室。
金姆有点紧张的问,"近来你没有同尼姑庵有什么来往吧?"梅兰妮摇摇头。
金姆松了口气,"没有就好,方才我遇见了静云庵的姑子在这里转悠,我担心你家和她有什么瓜葛。"梅兰妮问,"这些姑子到底是啥路数?""别的庵子,我还不一定知底。但是,静云庵我是知道的。这家庵是个花庵,她家自家做那种生意外,还常常设局害人。你家这块宅地原是对岸王寡妇的产业,她家买了来,原本也要象我家一样,种些菜,添补生活。那王寡妇千不该,万不该和这静云庵中的姑子来往,也不知被这姑子拿住了什么把柄,今儿十两,明儿百两的,把家业捐到了那庵里。""王寡妇没有儿女吗?"
"怎么没有,一个儿子还想考秀才的。可是,家业被她败完后,她竟上了吊。只留下了'痛心疾首,此恨绵绵!'八个字。死后庵里还有人来要帐,说是王寡妇生前欠下的。她儿子没法子,只能卖了房子地。自己搬去扬州了。知道的人家都说,这王寡妇是着了她们的道,被捏拿住了,脱不得身,方成了这样一个结果。算来这事都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既然,大家都知道那些姑子害人倾家荡产的,还有人会招惹她?""这不,总有一些新来的,不知她们底细的人以为她们是好人。"金姆没有说出来的话,梅兰妮全听懂了。
她说,"谢谢阿姆的提醒。我会的记牢的。"
197 商业情报的用处
金姆提醒梅兰妮不要受骗上当。
梅兰妮明白自己现在在别人眼里是个年纪尚轻的寡妇,家产颇丰。又有名声的顾及。所以是最佳下套的对象。
梅兰妮把金姆的提醒对家里的人都说了。
梅朵说,"我是不会和这样的人有什么交往的,倒是你,别真把苏州当成上海滩,独自一人出门逛街。这样容易引来误会。"那口气,就是侄教三娘。
梅兰妮还是接受了教训,她再也没有一个人去逛商业街。
一个人标新立异,总是要付出些代价的。
梅朵她们一行人,在十月底,去了上海。
徐师傅带这他的班子来建造茶室了。
梅兰妮帮着做些生意上的管理,空下的时间就在家里缂丝。
有几次出门,她也会碰上那个姑子。姑子会笑着和她打招呼,她也只是笑着点点头,并不搭腔。
乔妈等人的反应也是如此。
那姑子有时会站在金姆桥头,高声与东岸某些妇人说着天堂地狱里的种种事情,句句指着某些门户不待见佛子的罪孽是如何的深重。